早产儿的特殊营养需求

早产儿的身体机能的发育要比成熟儿要慢,而且根底比较差,又因营养跟不上,免疫系统比较弱,导致早产儿大多数都是比较多病。

早产儿的特殊营养需求

除了早产儿外,出生体重不足2500克的婴儿被称为低出生体重儿,也面临着跟早产儿同样的问题。

与足月儿相比,早产低出生体重儿通常都面临器官发育不成熟、功能不健全、消化吸收能力有限、营养储备不足、生活能力较弱等问题。因此,大多数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会出现生长受限以及成年后一些疾病的发病率增高。

近年来,我国包括早产儿在内的低出生体重儿的出生率呈现上升趋势。

除了疾病和遗传因素外,生育年龄的推迟、人工授精比例的增多、人工流产的增多、孕妇工作压力的加大以及环境等因素导致了低出生体重儿比例的增加。

在近日召开的“2006年全国新生儿学术研讨会”上,中外专家一致呼吁重视早产儿这一特殊群体在营养补充方面的特殊需求,并推荐使用经强化的母乳或特殊配方的低体重儿配方奶来喂养早产低出生体重儿。

小编总结:早产儿的特殊营养需求源自于他们本身娇弱的身体基底,很多的营养都需靠外界来弥补。对此,妈妈们不妨试一下专家所介绍的经强化的母乳或特殊配方的低体重儿配方奶来喂养,并且补充所需的营养。

早产儿的特殊的营养需求和喂养方法

早产儿的营养及喂养:目前各界较重视,一般主张早喂养,使其生理体重下降时间缩短,或程度减轻,低血糖率发生减少,血胆红素浓度相对减少。一般生后6~12小时开始喂糖水,24小时开始喂乳,体重过低或一般情况较差者,如曾发生紫绀、呼吸困难或手术产者,可适当推迟喂养,静脉补液。

哺喂方法:

按早产儿成熟情况不同而异,对出生体重较重的、吮吸反射良好的,可直接哺乳,反之用滴管或胃管喂养。

摄入量随早产儿出生体重及成熟程度而定,可参考早产儿摄入量计算公式。

出生10天内早产儿每日哺乳量(ml)=(婴儿出生实足天数+10)×体重(克/100)

10天后每日哺乳量(ml)=1/5-1/4体重(克)

以上摄入量为最大摄入量,如早产儿不能吃完,可将剩余部分由静脉补充,以保证蛋白质、热卡和水分的供给。

喂奶间隔时间:

可根据奶方和体重安排,一般体重1000克以下者,每小时喂一次;1001~1500克者,每1.5小时喂一次;1501~2000克,每2小时喂一次;2001~2500克,每3小时一次,或具体情况分别对待。

早产儿营养需要量的问题,是个不断探讨研究的问题:

一般认为早产儿对热量的要求高于成熟儿,每日每公斤体重需热卡110~150千卡。因早产儿安静代谢率,指肺呼吸的作功比成熟儿大,但吸收能力低于成熟儿,所以热能的供给还是以稍低开始为宜。视情况逐步加多。

蛋白质:成熟儿从母乳中摄入的蛋白质占总热量的6~7%,早产儿摄入的蛋白质占总热量的10.2%,高于正常儿。

氨基酸:正常儿必需氨基酸为9种,早产儿为11种,因早产儿缺乏有关的转化酶,不能将蛋氨酸转化成胱氨酸,苯丙氨酸转化成酪氨酸,因此胱氨酸、酪氨酸成为必需氨基酸,必须从食物中摄取。

无机盐:早产儿比成熟儿需要的多,因为胎儿的最后阶段,是无机盐增加的阶段,如:钙、磷、铁都要增加,不足月的,早产儿体内就会缺乏无机盐。

维生素:早产儿缺维生素E,易出现溶血性贫血,早产儿对脂肪的吸收率不如成熟儿,并可能缺乏脂溶性维生素及其它营养素。早产儿食配方食品还是以母乳喂养好,待研究。总之早产儿的营养应因人而异。因情况不同,个体差异,营养上应结合个体情况细致考虑。

科学喂养满足早产儿特殊营养需求

随着近年来早产发生率的不断增加,“早产儿”已成为在世界各国备受关注的医学和社会问题。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围产、新生儿、营养专家更加关注早产儿的营养与健康。我国早产儿的营养和生长发育状况不容乐观。对早产儿的科学的营养管理是一个长期、系统的过程,不应只在住院期间予以重视,出院后合理的营养策略同样重要,是提高早产儿生存质量的关键环节。

我国早产儿营养现状不容乐观

我国早产儿营养现状不容乐观,权威专家对早产儿出院后专用配方奶粉(PDF)使用达成共识:

重视早产儿出院后营养特殊时期应给予特殊关注

2009年5月26日,北京讯——随着近年来早产发生率的不断增加,“早产儿”已成为在世界各国备受关注的医学和社会问题。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围产、新生儿、营养专家更加关注早产儿的营养与健康。在今年早些时候举行的“早产儿院外喂养对策专家共识会”上,来自有关领域数十位权威专家指出:我国早产儿的营养和生长发育状况不容乐观。对早产儿的科学的营养管理是一个长期、系统的过程,不应只在住院期间予以重视,出院后合理的营养策略同样重要,是提高早产儿生存质量的关键环节。我国早产儿出院后喂养策略与国外尚存在差距,当务之急是需要加强和推广对早产儿出院后进行合理强化营养的理念。共识指出,早产儿出院后应使用强化母乳,或在医生指导下给予早产儿出院后配方奶喂养。

26日在京举办的“早产儿院外喂养对策媒体沟通会”上,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的国内新生儿领域顶尖专家表示:目前我国营养支持策略偏重于住院期间,而早产儿出院后的营养支持尚属空白。专家建议早产儿出院后通过使用如母乳加母乳强化剂或早产儿出院后专用配方奶粉(PDF)等特殊喂养策略,帮助早产儿在出院后这一关键时期完成追赶性成长。

早产儿面对艰巨的生长挑战必须达到理想的追赶性成长

我国早产儿发生率近年有上升趋势。调查数字显示,2003-2004年我国早产儿发生率为7.8%。而在今年4月上海的一次学术研讨会上的资料显示,上海地区早产儿发生率已经达到了8%~10%,。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委员、北京协和医院王丹华教授指出,近年来随着各国新生儿存活率不断提高,如何给这些存活下来的早产儿提供更好的喂养,帮助他们实现追赶性生长?这已成为比提高存活率更为重要的问题,也是对整个医学领域更大的挑战。

与足月儿相比,早产儿更容易面临营养缺乏以及宫外生长迟缓(EUGR)危险,其中生长障碍、骨矿物含量不足、神经精神发育受限是早产儿出院后所面临的最主要的成长挑战。

国内一项最新临床数据表明,我国早产儿的宫外生长迟缓发生率已经高达60%,是发达国家水平的近2倍。其中营养不足是主要原因之一。在出院后这段时间,部分早产儿依然需要较高能量和营养的配方以满足其追赶性生长的需要。但目前国内对早产儿宫外生长迟缓和出院后的营养缺乏状态的重视程度还不足够,尚无法提供适合的喂养方案。

针对上述情况,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后任主任委员蔡威教授强调:“应该特别重视早产儿出院后营养支持,通过给予早产儿出院后专业配方喂养,改善早产儿的营养状况,以满足这一特殊群体的特殊营养需求,帮助他们实现理想的追赶性成长”。

不同时期推荐早产儿使用不同的方案进行喂养

科学喂养,满足早产儿院外特殊营养需求

在国外发达国家,不同时期推荐早产儿使用不同的方案进行喂养。 在住院期间应给母乳加母乳强化剂或早产儿院内配方,充分供给各类营养,以帮助促进早产儿的生长;出院后给予母乳加母乳强化剂或给那些人工喂养的早产儿提供营养水平介于早产和足月配方之间的早产儿出院后专用配方奶(PDF)。王丹华教授介绍说,PDF的推出在早产儿喂养策略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历史性里程碑意义,PDF一方面可以防止早产儿营养缺乏不足并支持追赶性生长,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出院后因营养过剩而带来对远期健康的不良影响。

而普通足月配方奶在能量、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方面都不能很好地支持部分早产儿出院后的追赶性生长。此外,早产儿出生后可能发生各种临床并发症,这些情况都限制早产儿像正常婴儿一样摄取能量和营养,导致在院内的累积营养不足,因此对于这部分早产儿出院后喂养需要提供更多的营养支持。

目前,美国等国家普遍采用“出院后专用配方”而不是普通足月配方已经有近10年的历史了。此类配方在国外发达国家作为人工喂养的早产儿出院后标准喂养方式之一来推行。国外权威机构—美国儿科学会(AAP)、欧洲小儿胃肠、肝病和营养学会(ESPGHAN)也强调了早产儿使用PDF喂养的重要性。

在本次媒体沟通会上,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常委、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科主任,新生儿科主任朱建幸教授也指出,早产儿是特殊人群,需要采取特殊的喂养策略,需要重视院内及出院后不同阶段早产儿的不同需求。他表示,随着惠氏PDF配方奶在国内的推出,我国早产儿出院后过渡阶段的专业配方喂养的空白状态可以得到改变,更好地满足早产儿出院后对营养的需求,同时提升早产儿出院后喂养水平。他同时亦强调,早产儿出院后配方奶应根据每个早产儿出院时情况、个体发育情况来决定使用时间。早产儿出院后,仍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定期进行回访以监测其生长发育速率。

国内首个早产儿出院后专用配方奶问世

据了解,惠氏公司最近已在国内市场推出第一款PDF配方奶粉。美国儿科协会(AAP)建议,PDF喂养一般可以至校正年龄9个月到12个月,同时强调临床医生应根据早产儿出院后在定期随访中营养状况及其体格发育监测指标评估,(包括体重、身长、头围的生长曲线是否正常等)进行判断,充分考虑个体差异。

小编总结:普通足月配方奶在能量、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方面都不能很好地支持部分早产儿出院后的追赶性生长。此外,早产儿出生后可能发生各种临床并发症,这些情况都限制早产儿像正常婴儿一样摄取能量和营养,导致在院内的累积营养不足,因此对于这部分早产儿出院后喂养需要提供更多的营养支持。

本文Hash:72218ae2877c2377f68742e4a10e3d6bf03fc56e

声明:此文由 飞舞九天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