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生病如何及时发现并护理?

新生儿病的特征

新生儿病具有与其他儿童不同的特征。

分娩所致障碍:经过狭窄的产道所致的疾病。分娩麻痹或头盖内出血是最常见的。

易出血病:新生儿会有短期缺乏维生素K而导致不易凝血。所以,会出现以吐血、便血为主要症状的新生儿出血症。

黄疸伴随症:生后2~3天即出现黄疸,1周内一般会自动消失。但也有反应强烈或拖的时间长一些的情况,有些新生儿会出现先天性胆道闭塞等症状。

细菌或病毒感染症:因为对细菌或病毒感染的抵抗力弱而导致比较可怕的败血症或化浓性髓膜炎。另外,新生儿时期患此类病时,还可能会因为症状不明显而耽误诊断。

由呼吸障碍引起的病:胎儿在母亲体内是通过胎盘获得氧气的,而从出生后就要自己呼吸了。如果无法正常进行呼吸,就会出现假死或呼吸窘迫症。

此外,还有几种在出生后即能发现的先天性疾病。

妈妈需要注意的问题

产后在医院期间,即使有什么异常,因为有医生在,一般都会得到妥善处置,所以不用担心。

回到家以后,有很多父母会比较紧张地盯着孩子,坐立不安。其实,一般来说,在出院检查时被确诊为“无异常”的孩子应视为健康。

观察以下情况,如有令人不安的情形,则应及时就诊。

1、黄疸是否渐渐变浅。

2、奶吃得怎么样。

3、哭声是否响亮有力。

4、皮肤是否有光泽和弹性。

5、体重是否均匀增长。

6、肚脐是否发黏。

产瘤

指在新生儿的头部长出像瘤一样的肿块。孩子出生时被狭窄的产道挤压造成淤血是其主要原因。

产瘤最常出现在头顶,但也会因出生时体位不同而产生在睑部、手脚、臀部等。即使不作任何处理,2~3天便会自行消失,因此,不必担心。

头血肿

这是孩子在出生时,由于受到产道挤压,在头盖骨和其上边的皮肤之间出血而引起的瘤子,这种疾病大槪占新生儿总数的2%~3%也有长在头的左右两边的某一侧,或是两边各长一个的。即使不作任何处理,2~3周或2~3个月,最长不过半年就会消失。有时也会因为血液中的钙素沉积变硬而留到1岁。这种情况可一开始就将瘤内的血抽出。对是否有必要抽血,应该请教医生。

头盖内出血

这是孩子在出生时,由于脑部血管破裂而导致的头盖内出血。会出现皮肤青癍症,并伴有呼吸不规则,常常产生痉挛。也可能出现不好好吃奶、脸色苍白,或是膀子向后歪、吐舌头等症状。该病的原因一般是产钳分娩导致的外伤或出生时氧气缺乏。

该病需要住院治疗,严重时可导致死亡或留下后遗症;轻微时也可与普通孩子一样正常发育。

分娩麻痹

这是孩子出生时,神经的一部分出现轻微障碍,导致相应的肌肉无法活动的病。

如果是面部神经出问题,会引起面部扭曲;如果是控制手、臂的神经出问题,会引起手臂麻痹。

上述情况大多会在6个月以内好转并康复,但也有例外,这时应到专科医院就诊,接受功能恢复训练或按摩。新生儿出血症是生后2~3日突然吐血或便血的病。

因出血量的不同,有可能吐类似咖啡色的褐色物,也有可能排出黑色的粪便。另外,还有可能在皮肤上出现紫斑。

该病主要原因是缺乏维生素K,所以大多数情况下只要注射维生素K就会马上好转,当出血量大时还应输入新鲜血液。

有时也会出现孩子把出生时吞人的血吐出来的情况,这是假性溶血症,不必担心。遇到这种情况,要和新生儿出血症相区分。因此,无论如何,孩子出血都应去就诊。

脐炎

脐带大概一周就会脱落。可是脐带残端如果发黏,会引起细菌感染,出现红肿、化脓、恶臭。如任其发展,有可能因细菌感染扩至全身而引起败血症,所以必须高度重视。

为防止挤炎,在脐带脱落后应保持脐带残端的清洁。特别是在洗澡后要保持肚脐部分的干燥。一旦发现开始红肿,应立即就诊,接受医生的治疗。

脐肉芽肿

脐带脱落后,如长出米粒大小、软乎乎的像瘊子一样的东西,就是脐肉芽肿。因为产生分泌物,还会黏乎乎的,有时还会在分泌物中混有血,但不痛。为避免引起挤炎,应到医院请医生处理。

新生儿湿疹

新生儿会因为母亲的激素影响产生过多的脂肪,导致睑颊生出类似粉刺的湿疹,或是在头发、目艮睫毛、脸上生出黄乎乎的、像商标状的湿疹。

多做清洁,用橄榄油擦拭,都会有一定的效果。用皮质激素等软膏也有特别的效果,但因为是效力比较强的药,能否给婴儿使用,还要听医生的意见。

领新生儿去医院看病,要看孩子的情绪

刚生不久的孩子老是让人不放心。因此,妈妈只要看到孩子和平时稍有不同,就会非常担心。尤其是对初为人母的人来说,更是如此。即使不算什么大不了的病,也想赶快把孩子送往医院,生怕耽误了。

在领孩子去医院之前,必须仔细想想去医院的目的,而不能仅仅因为担心就去医院。因为,对于婴儿来说,到室外活动是要冒一定风险的,嘈杂的医院里的各种病菌也可能给孩子带来不好的影响。

可是,一旦确认孩子状况不妙,就必须去医院。孩子可能很快会从感冒转成肺炎,而且病情进展极快,所以必须尽快捕捉到异常迹象,以免贻误时机。

掌握孩子正常与否的标准就是孩子情绪的好坏。和平常一样活蹦乱跳地能吃能睡的话,即使有点打喷嚏,或是大便有点稀软,也是健康的。要是还不放心,可以量量体温。

量体温时,把体温计放在孩子胳肢窝底下,用胳膊夹住.保持1分钟。哭或者喂奶后,体温会升高。睡着或安静时,如显示37.5℃以下,就可认为是平热。

当孩子没有特别的原因哭闹或持续超过摄氏37.5℃以上时,应立刻去医院就诊。

喂奶时可以看出的异常

留意孩子发烧

孩子身上的异常可由吃奶状态显现。吃奶充分而且情绪好就是健康的证据。相反,不大爱吃奶,而且哭闹的话,就要考虑孩子肯定有什么不妥之处。

吸吮乳头时感觉嘴唇很热,就应量量体温。母亲每天都给孩子喂几次奶,所以可以准确地感觉到孩子的嘴唇温度。喂奶时发现孩子发烧是常有的事。

不时吐一下奶不是什么问题,但是如果每次喂奶时都吐,就应怀疑是不是幽门狭窄。这是生后2~3周以后才产生的症状,虽不是轻易就得的病,但一经发现必须就诊。

吃完奶后,在嘴边像淌口水一样淌出奶(溢乳),一般不算异常。因为孩子的胃呈筒状,喂奶后如果马上躺下,逆流也是常理。

幽门狭窄症是幽门(从胃到肠的出口)变窄的症状。这样的孩子每次吃奶时都会吐,体重也不再增加。如果置之不理的话,婴儿会由于缺乏水分,造成皮肤干涩。这种症状可通过做手术解决。

嘴周围泛红的是乳痂,尿布所及之处发红的是尿布疹。喂奶或换尿布后,用温水擦拭,可以有效避免。

新生儿黄疸

生后2~3天产生,到1周或10天后会自行消失,是因胎内产生的红细胞在生后遭到一次性破坏造成的。程度虽有个体差异,但在大部分孩子身上都能见到。

如孩子没有其他异常,则属于生理性黄疸,可以不用处置。但应注意观察婴儿的白眼珠是否有黄点,大 便是否变稀,尿是否变黄并足以使尿布染色。

母乳黄疸

吃母乳的婴儿在生后接近1个月仍可能有黄疽,我们把这种称为母乳黄疸,它是由包含在母乳中的成分引起的。

如果是母乳黄疽不用处理,但有些孩子到1个月时,可能会由新生儿肝炎而引起黄疸。所以,为了能与新生儿肝炎相区别,还是要去医院检查。

发生母乳黄疸的婴儿如换为牛奶可在几天内好转,即使继续喂母乳,也应在2~3个月内消失。

先天性胆道闭塞症

这是先天性胆道(将肝脏产生的胆汁送入肠的管)被堵而引起的黄疽。

预期不消退的黄疸,不仅不变浅,反而越来越重。

大便由于不能被胆汁着色,而呈现像黏土一样的灰白色;相反,尿变为黄色,把尿布染得很黄。

若能及时发现,应在生后3个月内做连接胆道和肠的手术。但这可能是极少数,大部分这类病儿由于胆汁无法流入肠内,会在1~2年内死亡。新生儿溶血性疾病生后一天即开始出现黄疸颜色变深。严重时,可能引发脑障碍。将此称之为核黄疸。

核黄疸是由母婴之间血型不合造成的。尤其是以尺11血型问题最为严重。当母亲为尺11阴性时,要特别注意,若被诊断为重症患者时,要在生后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进行光线治疗或交换输血。

在ABO血型中,0型母亲才可能和其他血型的孩子产生这种情况,但也远没有Rh血型严重,也不大做交换输血。

产后住院期间因为有医生监护,所以问题还不大。出院后,如果黄疸不但不消失,并且加重,或是重新生成时,务必去就诊。

胎记

在刚生下来的孩子身上,经常可能见到胎记。胎记多产生在背部或手上。一般在7~8岁之前就会自行消失。

还有几种红色的胎记,出生时没有,到了2周以后才显现。从皮肤内发出来的和眼皮等处产生的小红点,大概在5~6岁之前就会消失,所以不必担心。

尿布引起的皮肤炎

如不经常给孩子换尿布,则很容易引起皮肤炎。为防止尿布引起的皮肤炎,应在尿布未脏前及时更换,并且在更换时将屁股周围擦干净。特别是在大便后,要用温水擦洗。

尿布需要洗干净并行干,再用日光消毒或高温消毒。小便中的尿素氨残留会产生刺激,而容易引起皮肤炎。尿布和尿布表面的质地应选择吸湿性好的材料,对新生儿用的尿布表面尤其要选择纯棉材料。

如果已得了因尿布产生的皮肤炎,可以在每次更换尿布时,在擦拭完屁股后,将屁股在太阳下晾一会儿,接触一下新鲜的空气,这样做对于比较轻的皮肤炎很见效。

如果是患了用温水擦拭都疼的较为严重的皮肤炎,可用稍热的水洗过后,涂抹鞣酸软膏,再轻轻拍些婴儿粉。另外,可尽量延长不穿尿布的时间。

从新生儿时起就得湿疹的孩子还真不是少数,有些孩子可能因为过敏体质而导致湿疼或尿布引起的皮肤炎。所以尤其要引起妈妈的注意。头发稀少剪头发没有意义有的孩子从一出生时就有很浓密的头发,也有的孩子的头发老是像棉絮一样的稀松,没有什么变化。

有些父母对自己孩子的头发稀少忧心忡忡,其实过不了多久头发就会正常地长出来,所以还是不太介意为好。

另外,就算头发多的孩子,在3~4个月时,后脑勺挨着褥子的部分头发也会变稀,甚至秃掉一圏。这属于生理性脱发,在6个月后会重新开始生长,所以没有必要担心。

从前有种说法是,对头发稀少的孩子,刮一刮头发就会长出来。其实,用刀刮,不仅没有意义而且危险。要是不小心刮破了头皮,感染了细菌,就更得不偿失了。所以还是不要用刮刀刮。

鼻子堵了

对2个月的孩子来说,分泌物多,再加上鼻孔又小,即使不得感冒,鼻子也极易被堵。特别是对那些过敏体质的孩子来说,因为黏膜敏感,在不经意间,鼻子就常常被堵。

鼻子一堵,也就没法好好吃奶。加上本来就不大习惯用嘴呼吸,因此孩子会出现烦躁,甚至无法入睡。

这时,可用热毛巾放在鼻子上进行热敷,或是给孩子洗澡,也可以用棉签蘸上橄榄油或婴儿油进行擦拭。如对撖榄油或婴儿油过敏,则可用蘸水的棉签擦拭。

如何及时发现新生儿隐睾?

睾丸是由胎儿时期便在孩子的腹腔中逐渐发育、下降,待到出生前后,才各就各位地进入阴囊定居,倘若没有进入阴囊,便是所谓的隐睾症。据统计,出生时有1%-2%的男婴会患有隐睾症,而其中90%的属于单侧的隐睾。出生后,睾丸仍会继续下降,至1岁左右,隐睾症发生率则约为1%。

隐睾与睾丸癌有显著关连--有1/3睾丸癌患者有隐睾的病只,因为阴囊的温度会比体温低0.5-1度,而温度高的腹腔将使睾丸无法产生精子,并且容易致癌。此外,早产儿也较容易有隐睾症(约20%),还有一项统计是,睾丸停留在腹腔者,10岁后得睾丸癌的机率约1/20,而若在腹股沟一带者,则为1/80左右。

男婴在周岁前发现隐睾,应先让医生检查,大部分可在腹股沟一带触摸到。若摸不到,则会施以其他超声波、放射线检查加以定位。前面说过,出生到1岁期间,睾丸仍会继续下降,故在1岁前的隐睾,可观察等待,超过1岁则应考虑手术,最迟不能晚于1岁半手术,否则会使睾丸制造精子的能力产生不可恢复的损伤。到了3、4岁则睾丸将整个纤维化,此时即使手术后,睾丸也无用武之地。隐睾并不会阻碍男性激素的产生,只是随着治疗时间延误,制造精子能力将日渐降低而致癌机会反而渐增,若超过10岁发现的隐睾则建议切除。

隐睾的手术治疗就是将停留在半途的睾丸往下拉至阴囊中固定,绝大多数都可一次治愈,但有些腹腔内隐睾症,手术必须分成两阶段才能成功地将睾丸固定。隐睾症的延误,往往是父母亲的疏忽造成,所以帮小男婴洗澡时,请记得至少要有一次完整地摸到两颗质地、大小相当的蛋蛋在阴囊内,只要有疑问,一定要尽早给医生检查。

如何及时发现新生儿脑损伤

新生儿脑损伤对于宝宝来说是一种严重的健康问题,是我们必须重视的一个新生儿疾病预防重点问题。新生儿脑损伤的预防虽然不是我们可以做到的,但是我们却可以及时的发现,如果能够及时发现,就能够赢得更为有利的治疗时间,这样就可能将其对宝宝的影响降到最低。那么,如何才能够及时发现新生儿脑损伤的问题呢,其实是有一些明显的症状的,如果不具备相关的育儿知识,可能就不容易发现这些症状,所以现在我们就有必要来学习一下。

因缺氧而出现脑损伤的新生儿,出生后大都表现得特别安静,不爱哭,或睡眠时间短、睡不熟,很轻微的响动就可以使其惊醒。

本文Hash:555bc2668231a32b1f700f0c27a3dc428e0cbacf

声明:此文由 区块大康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