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肚脐护理小经验

脐带,是连接母体与宝宝的通道。在宝宝出生后,脐带也就完成了它的任务。那么新生儿的肚脐究竟应该怎么护理呢?济南妈妈网网友赵宁宁为我们分享了他护理宝宝肚脐的经历。网友赵宁宁:宝宝出生后的肚脐护理说起宝宝肚脐护理,也着实让我们害怕了好久呢。一般情况下宝宝肚脐上的那个东东(不知道叫什么哟,就是剪掉脐带后留下的那一小块)10天内就可以自由脱落了,可是我家宝宝的不是,出了满月的时候才掉的。说到这里,现在我心里也好害怕呢。在医院的时候护士一天2次给宝宝肚脐处消毒。在医院前前后后住了13天,宝宝肚脐上的那个东东就是不掉,有时候还有血渗出,(要是宝宝肚脐发炎的话,后果很严重的)。我都急的不行,电话咨询好多人,都说只要是没有血和脓就没有事,可是还是害怕。出院后我特别拿了药水回家自己给宝宝擦。(我是不敢的都是老公来弄)。因为老公要上班的,没有办法我就来,可是我不敢,擦不到深处,基本上不管用,老公下班回来就再擦,水是不敢让宝宝招的。就这样还是不掉,急的不行。后来出了满月要回妈家住几天,回家给妈妈说了,妈妈说应该没有这么长时间吧,可是就是不掉,连着一些肉肉,我不敢动啊。在妈妈家过了三天的时候,妈妈就用棉花烧了灰,用棉棒轻轻的把那东东弄掉了,把灰撒上(我不知道科学不科学),后来就好了。现在宁宁的肚脐也没有什么了。总结:遇到事情不要急,多问,多观察,只要是宝宝没有异样就不要慌。也不要老往医院跑,花钱不说,宝宝受罪啊。如果你对新生儿护理有更多经验或经历,快来与我们分享吧。更多精彩回帖,请点击原帖链接:http://www.jnmama.com/thread-22404-1-1.html(兼职编辑:马辰霏)

如何护理新生儿小肚脐儿

宝宝刚生下来的时候,脐带还没脱落,脐带是我们最需要重点护理的部位,那么该怎么护理呢?

第一阶段:脐带未脱落之前

脐带被切断后便形成了创面,这是细菌侵入新生儿体内的一个重要门户,轻者可造成脐炎,重者往往导致败血症和死亡,所以脐带的消毒护理十分重要:在脐带未脱落以前,需保持局部清洁干燥,特别是尿布不要盖到脐部,以免排尿后湿到脐部创面。要经常检查包扎的纱布外面有无渗血,如果出现渗血,则需要重新结扎止血,若无渗血,只要每天用75%的酒精棉签轻拭脐带根部,即可等待其自然脱落。

第二阶段:脐带脱落之后

脐带脱落后脐窝内常常会有少量渗出液,此时可用75%酒精棉签卷清脐窝,然后盖上消毒纱布。以前曾经有人主张局部涂1%的甲紫(紫药水),因甲紫有杀菌、收敛作用,但由于甲紫的穿透力弱,有时表皮已有痂皮形成而底下却窝芷着脓肿,故现在多数主张采用蘸了75%酒精的棉签消毒。

但切忌往脐部撒"消炎药粉",以防引起感染。如果脐窝有脓性分泌,其周围皮肤有红、肿、热、且小儿出现厌食、呕吐、发热或体温不升(肛表温度低于35摄氏度),提示有脐炎,应立即去医院诊治。

父母在护理新生儿脐部时需要特别注意脐疝,它是儿童常见病。

有些小宝宝,尤其是未足月的早产儿,脐带脱落后在肚脐处会有一个向外突出的园形肿块,这就是"脐疝"。它小如黄豆大小,大的可像核桃,当小儿平卧,安静时,肿块消失,而在直立,哭闹、咳嗽、排便时肿块又突出。用手指压迫突出部,肿块很容易回复到腹腔内,有时还可以听到"咕噜噜"的声音,如果把手指伸入脐孔,可以很清楚地摸到脐疝的边缘。

1、发生脐疝的原因:

婴儿脐带脱落后,脐孔两边的腹直肌尚未合拢,一旦腹腔内压力增高,腹膜便向外突出而造成疝。脐疝的内容物是肠管的一部分。

2、帮助脐疝自然愈合的措施:

随着年龄的增长,疝环口也会逐渐缩小,一般在2岁以内部可自然闭合,因此只要没有腹痛,呕吐(肠子被环口夹住)或局部感染,一般不需特殊处理。

如果脐疝较大,为了加快其愈合,可取一条宽约4-5厘米的松紧带,在其中心处用布固定半只乒乓球,球的凸面对准脐孔,使肠子不再突出,松紧带两头用可调节长短的扣子固定,压力应保持在既能保证肠子不再突出,而又不影响呼吸和吃奶为准,使用后每2-3小时检查一次,以防止皮肤擦伤。

值得注意的是,曾有人主张用钱币压迫或绷带扎紧,实际上效果并不理想,因为婴儿的腹部呈圆形,绷带过紧会造成局部皮肤坏死,所以还是应该用乒乓球压迫,这样既安全效果又好。

新生儿小肚脐儿的关键护理

第一阶段:脐带未脱落之前脐带被切断后便形成了创面,这是细菌侵入新生儿体内的一个重要门户,轻者可造成脐炎,重者往往导致败血症和死亡,所以脐带的消毒护理十分重要:在脐带未脱落以前,需保持局部清洁干燥,特别是尿布不要盖到脐部,以免排尿后湿到脐部创面。要经常检查包扎的纱布外面有无渗血,如果出现渗血,则需要重新结扎止血,若无渗血,只要每天用75%的酒精棉签轻拭脐带根部,即可等待其自然脱落。第二阶段:脐带脱落之后脐带脱落后脐窝内常常会有少量渗出液,此时可用75%酒精棉签卷清脐窝,然后盖上消毒纱布。以前曾经有人主张局部涂1%的甲紫(紫药水),因甲紫有杀菌、收敛作用,但由于甲紫的穿透力弱,有时表皮已有痂皮形成而底下却窝芷着脓肿,故现在多数主张采用蘸了75%酒精的棉签消毒。但切忌往脐部撒"消炎药粉",以防引起感染。如果脐窝有脓性分泌,其周围皮肤有红、肿、热、且小儿出现厌食、呕吐、发热或体温不升(肛表温度低于35摄氏度),提示有脐炎,应立即去医院诊治。父母在护理新生儿脐部时需要特别注意脐疝,它是儿童常见病。有些小宝宝,尤其是未足月的早产儿,脐带脱落后在肚脐处会有一个向外突出的园形肿块,这就是"脐疝"。它小如黄豆大小,大的可像核桃,当小儿平卧,安静时,肿块消失,而在直立,哭闹、咳嗽、排便时肿块又突出。用手指压迫突出部,肿块很容易回复到腹腔内,有时还可以听到"咕噜噜"的声音,如果把手指伸入脐孔,可以很清楚地摸到脐疝的边缘。1、发生脐疝的原因:婴儿脐带脱落后,脐孔两边的腹直肌尚未合拢,一旦腹腔内压力增高,腹膜便向外突出而造成疝。脐疝的内容物是肠管的一部分。2、帮助脐疝自然愈合的措施:随着年龄的增长,疝环口也会逐渐缩小,一般在2岁以内部可自然闭合,因此只要没有腹痛,呕吐(肠子被环口夹住)或局部感染,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如果脐疝较大,为了加快其愈合,可取一条宽约4-5厘米的松紧带,在其中心处用布固定半只乒乓球,球的凸面对准脐孔,使肠子不再突出,松紧带两头用可调节长短的扣子固定,压力应保持在既能保证肠子不再突出,而又不影响呼吸和吃奶为准,使用后每2-3小时检查一次,以防止皮肤擦伤。值得注意的是,曾有人主张用钱币压迫或绷带扎紧,实际上效果并不理想,因为婴儿的腹部呈圆形,绷带过紧会造成局部皮肤坏死,所以还是应该用乒乓球压迫,这样既安全效果又好。

本文Hash:b9b15ebc904d6b977640adb2fe05fa1cd1764c4d

声明:此文由 clif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