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五官的特殊护理方法

新生儿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太娇弱,好像一碰就会碎,因此很多新妈妈都不敢怎么护理新生儿,特别是五官方面的护理,大多家长都是碰都不敢碰。但是,只要看过一些新生儿护理的知识要点,就知道,其实护理新生儿没想象中那么困难。

新生儿眼部和鼻子的护理

(1)眼部护理

如不慎将浴液或肥皂水流入婴儿眼内要进行眼部冲洗。

准备用物:护理篮内放细颈小茶壶一把,内盛适量温开水,消毒棉棒一包,盛污物小盘一个,接水脸盆一个,0.25%氯霉素眼药水一支。

操作步骤:需两人协同,一人将婴儿抱好,如冲洗左眼则将婴儿头偏向左侧,头下方地上放置脸盆,右手将婴儿左眼上下眼睑分开,另一人将细颈小壶壶嘴离婴儿头部约1-2厘米时,将小壶略倾斜,使水缓缓冲向婴儿眼睛。注意冲时勿将水流入耳道,水温不可过高,冲洗时水压不可过大,以免损伤婴儿眼部组织。冲洗完毕用消毒棉棒吸净眼周水渍。需要时如法冲洗对侧眼睛,冲毕双眼各滴0.25%氯霉素眼药水1-2滴。

新生儿如患眼角膜炎时,则需按时点眼药。

准备用物:护理篮内放消毒棉棒一包,小毛巾一块,眼药水利福平或0.25%氯霉素、盛污物小盘一个。

操作步骤:操作者先冲洗双手,将小毛巾放于患眼外侧,用左手拇指、食指轻轻分开婴儿的上下眼睑,右手持药瓶至离眼2厘米处时滴药1~2滴后放开手,用消毒棉棒轻擦眼周药液。如双眼发炎,则先滴患病较轻的眼睛。

注意,用药前先将药瓶对着光线仔细观察,如有絮状物或药液混浊均不可用。药液用完放置冰箱中冷藏。如系利福平,开瓶使用24小时后即不可再用。滴药时勿使药液流入同侧耳道。

(2)鼻部护理:

新生婴儿鼻粘膜柔软而富有血管,遇到轻微刺激就容易充血、水肿,使原来较狭窄的鼻腔更加狭窄而致呼吸不畅,烦躁不安。另外,鼻腔分泌物也是造成新生儿鼻堵的重要原因。

准备用物:护理篮内放消毒棉棒一包,清水一碗

操作步骤:清理鼻腔分泌物时,切勿用镊子强力夹出,要先软化鼻痂,用棉棒沾清水往鼻腔内各滴1-2滴,或用母乳、牛奶滴入亦可,经1~2分钟待鼻痂软化后再用干棉棒将其拔出,或用软物刺激鼻粘膜引起喷嚏,鼻腔的分泌物即可随之排除,从而使新生儿鼻腔通畅。

(3)耳部护理:

足月新生儿耳壳已完全成型,但外耳道相对较狭窄,一旦污水流入耳道深处,极易引起发炎,严重者可致外耳道疖肿。由于新生儿的骨骼未发育完全,外耳道几乎是一条缝隙,发生炎症后,对神经的压迫和刺激也很重,所以疼痛就较剧烈,新生儿就表现为哭闹不安,夜间也难安睡,抱哄均无效。总之,如果新生儿常常哭闹不安,外耳道的炎症也是原因之一。因此,无论是给新生儿洗头、洗澡或滴眼药时,一定注意勿使污水、药液等流入耳道深处。一旦发生外耳道炎症时,应及时去医院就医,按时服药、滴药,局部热敷,只要治疗得当,此症愈后良好。准备用物:护理篮内放所需药水,消毒棉棒1包、盛污物小盘一个,3%双氧水或生理盐水一瓶。

操作步骤:操作者洗手后,将新生儿侧卧,患耳朝上,用无菌棉棒轻擦外耳道分泌物,必需时用生理盐水或3%双氧水清洗外耳道,左手牵引耳壳,右手以滴瓶或滴管将药液滴入耳道后壁3~5滴,轻压耳屏,使药液沿耳道壁缓缓流入耳内,婴儿保持原位5分钟左右。注意滴耳药的温度应接近体温,(37.7℃为宜),以免刺激迷路神经引起眩晕恶心等不良反应,注意滴药时一手拉住耳壳向后下方牵引,使外耳道成垂直方向 使药液顺利进入外耳道深部。

新生儿耳部和口腔的护理

(4)口腔护理:

正常新生儿无需做口腔护理,只需奶后擦净口唇、嘴角、颌下的奶渍,保持皮肤粘膜干净清爽即可。如患了口炎或其他口腔疾病则需做口腔护理。准备用物:护理篮内放治疗碗一个,内放生理盐水浸泡的大棉球6个,消毒液体石蜡油1瓶,或煮沸过的食用植物油也可以,小镊子1把,棉棒1包,小茶壶1个(内放温水),小毛巾两块。

操作步骤:做口腔护理前,先洗净双手,将新生儿侧卧,用毛巾围在颏下及枕上,防止沾湿衣服及枕头。用镊子夹住盐水棉球1个,先擦两颊内部及齿龈外面,再擦齿龈内面及舌部,每擦一个部位,至少更换一个棉球。注意勿触及咽部,以免引起恶心。擦洗之后用毛巾擦净面部及嘴角,口唇干燥者涂以石蜡油或食用植物油,口腔内根据需要涂药。注意做口腔护理时使用的物品一定要清洁卫生,经过消毒方可使用。棉球蘸取的溶液不可过多,防止婴儿将溶液吸入呼吸道,操作时动作要轻,棉球要夹紧,防止棉球掉到口腔后部,堵住咽喉部造成窒息。

另外前文中说到新生儿口腔内长“马牙”,“马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胎儿在6周时,就形成了牙的原始组织,叫牙板,而牙胚则是在牙板上形成的,以后牙胚脱离牙板生长牙齿,断离的牙板被吸收而消失,有时这些断离的牙板形成一些上皮细胞团,其中央角化成上皮珠,有些上皮珠长期留在颌骨内,有的被排出而出现在牙床黏膜上,即为“马牙”,马牙一般没有不适感,个别婴儿可出现爱摇头、烦躁、咬奶头,甚至拒食,这是由于局部发痒、发胀等不适感引起的,一般不需做任何处理,随牙齿的生长发育,“马牙”或被吸收或自动脱落。

“马牙”切忌用未消毒的物品去处理,曾经有一位老奶奶看孙子长了“马牙”,用布蘸水去擦,结果擦破造成口腔糜烂,高烧不退,后经医院抢救才转危为安,妈妈们切勿重蹈覆辙,尤其要说服家中老人正确对待“马牙”问题。

小编总结:护理新生儿其实可以很轻松,在护理新生儿五官时,要认真小心,对于新发现、新情况,多咨询有关专家或者有经验的家长,不能不懂装懂。

新生儿五官的特殊护理

新生儿五官的特殊护理

(1)眼部护理

如不慎将浴液或肥皂水流入婴儿眼内要进行眼部冲洗。

准备用物:护理篮内放细颈小茶壶一把,内盛适量温开水,消毒棉棒一包,盛污物小盘一个,接水脸盆一个,0.25%氯霉素眼药水一支。

操作步骤:需两人协同,一人将婴儿抱好,如冲洗左眼则将婴儿头偏向左侧,头下方地上放置脸盆,右手将婴儿左眼上下眼睑分开,另一人将细颈小壶壶嘴离婴儿头部约1-2厘米时,将小壶略倾斜,使水缓缓冲向婴儿眼睛。注意冲时勿将水流入耳道,水温不可过高,冲洗时水压不可过大,以免损伤婴儿眼部组织。冲洗完毕用消毒棉棒吸净眼周水渍。需要时如法冲洗对侧眼睛,冲毕双眼各滴0.25%氯霉素眼药水1-2滴。

新生儿如患眼角膜炎时,则需按时点眼药。

准备用物:护理篮内放消毒棉棒一包,小毛巾一块,眼药水利福平或0.25%氯霉素、盛污物小盘一个。

操作步骤:操作者先冲洗双手,将小毛巾放于患眼外侧,用左手拇指、食指轻轻分开婴儿的上下眼睑,右手持药瓶至离眼2厘米处时滴药1~2滴后放开手,用消毒棉棒轻擦眼周药液。如双眼发炎,则先滴患病较轻的眼睛。

注意,用药前先将药瓶对着光线仔细观察,如有絮状物或药液混浊均不可用。药液用完放置冰箱中冷藏。如系利福平,开瓶使用24小时后即不可再用。滴药时勿使药液流入同侧耳道。

(2)鼻部护理:

新生婴儿鼻粘膜柔软而富有血管,遇到轻微刺激就容易充血、水肿,使原来较狭窄的鼻腔更加狭窄而致呼吸不畅,烦躁不安。另外,鼻腔分泌物也是造成新生儿鼻堵的重要原因。

准备用物:护理篮内放消毒棉棒一包,清水一碗

操作步骤:清理鼻腔分泌物时,切勿用镊子强力夹出,要先软化鼻痂,用棉棒沾清水往鼻腔内各滴1-2滴,或用母乳、牛奶滴入亦可,经1~2分钟待鼻痂软化后再用干棉棒将其拔出,或用软物刺激鼻粘膜引起喷嚏,鼻腔的分泌物即可随之排除,从而使新生儿鼻腔通畅。

(3)耳部护理:

足月新生儿耳壳已完全成型,但外耳道相对较狭窄,一旦污水流入耳道深处,极易引起发炎,严重者可致外耳道疖肿。由于新生儿的骨骼未发育完全,外耳道几乎是一条缝隙,发生炎症后,对神经的压迫和刺激也很重,所以疼痛就较剧烈,新生儿就表现为哭闹不安,夜间也难安睡,抱哄均无效。总之,如果新生儿常常哭闹不安,外耳道的炎症也是原因之一。因此,无论是给新生儿洗头、洗澡或滴眼药时,一定注意勿使污水、药液等流入耳道深处。一旦发生外耳道炎症时,应及时去医院就医,按时服药、滴药,局部热敷,只要治疗得当,此症愈后良好。准备用物:护理篮内放所需药水,消毒棉棒1包、盛污物小盘一个,3%双氧水或生理盐水一瓶。

操作步骤:操作者洗手后,将新生儿侧卧,患耳朝上,用无菌棉棒轻擦外耳道分泌物,必需时用生理盐水或3%双氧水清洗外耳道,左手牵引耳壳,右手以滴瓶或滴管将药液滴入耳道后壁3~5滴,轻压耳屏,使药液沿耳道壁缓缓流入耳内,婴儿保持原位5分钟左右。注意滴耳药的温度应接近体温,(37.7℃为宜),以免刺激迷路神经引起眩晕恶心等不良反应,注意滴药时一手拉住耳壳向后下方牵引,使外耳道成垂直方向,使药液顺利进入外耳道深部。

(4)口腔护理:

正常新生儿无需做口腔护理,只需奶后擦净口唇、嘴角、颌下的奶渍,保持皮肤粘膜干净清爽即可。如患了口炎或其他口腔疾病则需做口腔护理。准备用物:护理篮内放治疗碗一个,内放生 盐水浸泡的大棉球6个,消毒液体石蜡油1瓶,或煮沸过的食用植物油也可以,小镊子1把,棉棒1包,小茶壶1个(内放温水),小毛巾两块。

操作步骤:做口腔护理前,先洗净双手,将新生儿侧卧,用毛巾围在颏下及枕上,防止沾湿衣服及枕头。用镊子夹住盐水棉球1个,先擦两颊内部及齿龈外面,再擦齿龈内面及舌部,每擦一个部位,至少更换一个棉球。注意勿触及咽部,以免引起恶心。擦洗之后用毛巾擦净面部及嘴角,口唇干燥者涂以石蜡油或食用植物油,口腔内根据需要涂药。注意做口腔护理时使用的物品一定要清洁卫生,经过消毒方可使用。棉球蘸取的溶液不可过多,防止婴儿将溶液吸入呼吸道,操作时动作要轻,棉球要夹紧,防止棉球掉到口腔后部,堵住咽喉部造成窒息。

另外前文中说到新生儿口腔内长“马牙”,“马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胎儿在6周时,就形成了牙的原始组织,叫牙板,而牙胚则是在牙板上形成的,以后牙胚脱离牙板生长牙齿,断离的牙板被吸收而消失,有时这些断离的牙板形成一些上皮细胞团,其中央角化成上皮珠,有些上皮珠长期留在颌骨内,有的被排出而出现在牙床黏膜上,即为“马牙”,马牙一般没有不适感,个别婴儿可出现爱摇头、烦躁、咬奶头,甚至拒食,这是由于局部发痒、发胀等不适感引起的,一般不需做任何处理,随牙齿的生长发育,“马牙”或被吸收或自动脱落。

“马牙”切忌用未消毒的物品去处理,曾经有一位老奶奶看孙子长了“马牙”,用布蘸水去擦,结果擦破造成口腔糜烂,高烧不退,后经医院抢救才转危为安,妈妈们切勿重蹈覆辙,尤其要说服家中老人正确对待“马牙”问题。

新生儿的五官护理方法

  新生儿五官护理之面部

  新生宝宝因不适应新环境,很容易出现面部发红、湿疹、浮肿等面部问题。面对这些情况,妈妈们光着急是没有用的,那么到底该怎么解决呢?

  症状一,脸颊、额头、下巴多处地方出现疹子怎么办?

  专家解答:

  这是湿疹,一种十分常见的皮肤病。根源是胃肠道系统的不完善,宝宝吃进去的某些过敏原易透过较薄的肠壁进入血液中,由于皮下毛细血管最丰富,所以湿疹就立刻表现在皮肤上。新生宝宝出现面部湿疹,痒感明显,易反复发作,常使患病宝宝不安。爸爸妈妈也不必太过着急,除了较重的要去医院治疗外,一般的只要精心护理就可治愈。

  主要护理方法:

  注意面部皮肤的清洁、干燥,洗脸时不要用肥皂刺激,否则可加重湿疹。

  千万不要给宝宝喂鲜牛奶,以免产生抗体导致日后发生过敏。

  只有红斑及血疹时,可用消炎药物外擦,每天2~3次,有糜烂、渗液时,用2%~3%的硼酸,开水冲开,用比较干净的纱布或消毒棉签蘸上少许,涂抹在患处。

  妈妈要经常留意宝宝周围的冷热温度及湿度的变化,尤其要避免宝宝皮肤暴露在冷风或强烈日晒下。除了注意天气变化,妈妈不要让宝宝穿易刺激皮肤的衣服,如羊毛、丝、尼龙等。

  妈妈最好不要吃辛辣食物,如辣椒、葱、蒜、酒等。注意定时喂奶,不要让宝宝过饥或过饱,防止便秘及消化不良,而诱发湿疹。

  宝宝一出汗就会痒得乱抓乱挠,哭个不停。因此宝宝的手指也要保持清洁,或戴上一副透气好的用纱布或棉布做成的袋式手套,防止宝宝用手抓破脸而继发感染。

  症状二?

  专家解答:

  脸部浮肿现象经常发生在血液循环代谢能力差的宝宝身上,身体能保持健康状态,全因体内细胞进行的分裂活动,继而排出二氧化碳和体内废物,当血液循环良好时,体内水分会随着血管不停流走,使身体保持着平衡的水分。但当血液循环不好时,体内便积存多余的水分,这些水分并会在细胞里滞留着,就会出现浮肿现象。

  主要护理方法:

  要注意观察宝宝的眼睑是否有浮肿,嘴唇颜色是否正常,平时精神状态、面色可好。如果从脸部开始浮肿,继而扩大到全身,那么罹患肾脏病的可能性很高,不过也有可能是急性肾炎或肾病变。

  如果宝宝面部浮肿不太严重,可运用一些简单、容易的按摩方法令其恢复,如。由耳垂边方向至鼻颊骨旁边,待宝宝呼气时按下,吸气时放松(左右面颊)做10次。

  蛋白质不足引起的营养失调也会造成浮肿,因此一定要给宝宝补足充分的营养。

  就医指征:

  如果宝宝浮肿没有消退或者加重,建议尽快去医院做详细检查。

  日常面部护理

  新生宝宝的面部除了患疾病时要注意护理,日常的清洁也十分重要。要想让宝宝的面部始终保持健康,就一定要做好面部的卫生工作,特别是在给宝宝洗脸的时候不能马虎大意,那么给新生宝宝洗脸到底有什么不同呢?

  操作方法:

  恒定室温水温

  给宝宝清洁脸蛋时,一定要注意一下室内的温度,最好能保持在20℃~25℃之间,水温则尽量维持在37℃~40℃左右,并避免凉风直接吹到小宝宝的脸上,以免感冒着凉。

  压住宝宝双耳

  用左臂抱起新生宝宝,并用左肘部和腰部夹住宝宝的臀部和双下肢,左手托住头颈部,用拇指和中指压住宝宝双耳,使耳廓盖住外耳道,防止洗脸水进入耳 引起炎症。

  从眼到嘴擦洗

  右手将一块小毛巾沾湿后略挤一下,先洗双眼。注意小毛巾擦过一只眼后要换一面擦另一只眼,然后将毛巾在水中清洗一下,再擦前额、面颊部及嘴角,拧干毛巾擦干面部。

  清理鼻腔外耳

  洗完换上干净衣服后,将宝宝抱起,用消毒棉棒擦净宝宝鼻腔分泌物及外耳道的水渍。注意动作一定要轻柔,棉棒不可探入鼻腔和耳道深处,只在外围处理一下即可。

  专家建议:

  每日洗脸2次:

  坚持每日给新生宝宝洗脸2次,这样才能起到良好的预防疾病作用。

  擦脸时要轻柔:

  由于新生宝宝特别娇嫩,其体内免疫机制的建立尚不完善,假如面部皮肤稍有破损即可感染,如处理不当,严重者可导致败血症。因此用毛巾擦脸时,一定要轻柔,最好用干毛巾吸干水分。

  涂婴儿油(霜)保湿:

  宝宝洗脸后可为其涂抹婴儿油或婴儿霜保湿,尤其是气候干燥的冬春季,妈妈一定要为宝宝的面部皮肤做保湿护理,避免因干燥皴裂。而成人的护肤品因含有不同程度的激素或化学成分,对宝宝应该是绝对禁止的。

  避免交互感染

  爸爸妈妈在利用方巾帮宝宝做脸部清洁时,要注意避免重复使用同一个方巾的边角,以免交互感染。

  更多连接:

  宝宝元微量素如何科学判断

  宝宝防甲感细节决定成败

  缓解孩子眼部疲劳的按摩法

漂亮一世:新生儿五官的特殊护理

新生儿五官的特殊护理(1)眼部护理如不慎将浴液或肥皂水流入婴儿眼内要进行眼部冲洗。准备用物:护理篮内放细颈小茶壶一把,内盛适量温开水,消毒棉棒一包,盛污物小盘一个,接水脸盆一个,.25%氯霉素眼药水一支。操作步骤:需两人协同,一人将婴儿抱好,如冲洗左眼则将婴儿头偏向左侧,头下方地上放置脸盆,右手将婴儿左眼上下眼睑分开,另一人将细颈小壶壶嘴离婴儿头部约1-2厘米时,将小壶略倾斜,使水缓缓冲向婴儿眼睛。注意冲时勿将水流入耳道,水温不可过高,冲洗时水压不可过大,以免损伤婴儿眼部组织。冲洗完毕用消毒棉棒吸净眼周水渍。需要时如法冲洗对侧眼睛,冲毕双眼各滴.25%氯霉素眼药水1-2滴。新生儿如患眼角膜炎时,则需按时点眼药。准备用物:护理篮内放消毒棉棒一包,小毛巾一块,眼药水利福平或.25%氯霉素、盛污物小盘一个。操作步骤:操作者先冲洗双手,将小毛巾放于患眼外侧,用左手拇指、食指轻轻分开婴儿的上下眼睑,右手持药瓶至离眼2厘米处时滴药1~2滴后放开手,用消毒棉棒轻擦眼周药液。如双眼发炎,则先滴患病较轻的眼睛。注意,用药前先将药瓶对着光线仔细观察,如有絮状物或药液混浊均不可用。药液用完放置冰箱中冷藏。如系利福平,开瓶使用24小时后即不可再用。滴药时勿使药液流入同侧耳道。(2)鼻部护理:新生婴儿鼻粘膜柔软而富有血管,遇到轻微刺激就容易充血、水肿,使原来较狭窄的鼻腔更加狭窄而致呼吸不畅,烦躁不安。另外,鼻腔分泌物也是造成新生儿鼻堵的重要原因。准备用物:护理篮内放消毒棉棒一包,清水一碗操作步骤:清理鼻腔分泌物时,切勿用镊子强力夹出,要先软化鼻痂,用棉棒沾清水往鼻腔内各滴1-2滴,或用母乳、牛奶滴入亦可,经1~2分钟待鼻痂软化后再用干棉棒将其拔出,或用软物刺激鼻粘膜引起喷嚏,鼻腔的分泌物即可随之排除,从而使新生儿鼻腔通畅。(3)耳部护理:足月新生儿耳壳已完全成型,但外耳道相对较狭窄,一旦污水流入耳道深处,极易引起发炎,严重者可致外耳道疖肿。由于新生儿的骨骼未发育完全,外耳道几乎是一条缝隙,发生炎症后,对神经的压迫和刺激也很重,所以疼痛就较剧烈,新生儿就表现为哭闹不安,夜间也难安睡,抱哄均无效。总之,如果新生儿常常哭闹不安,外耳道的炎症也是原因之一。因此,无论是给新生儿洗头、洗澡或滴眼药时,一定注意勿使污水、药液等流入耳道深处。一旦发生外耳道炎症时,应及时去医院就医,按时服药、滴药,局部热敷,只要治疗得当,此症愈后良好。准备用物:护理篮内放所需药水,消毒棉棒1包、盛污物小盘一个,3%双氧水或生理盐水一瓶。操作步骤:操作者洗手后,将新生儿侧卧,患耳朝上,用无菌棉棒轻擦外耳道分泌物,必需时用生理盐水或3%双氧水清洗外耳道,左手牵引耳壳,右手以滴瓶或滴管将药液滴入耳道后壁3~5滴,轻压耳屏,使药液沿耳道壁缓缓流入耳内,婴儿保持原位5分钟左右。注意滴耳药的温度应接近体温,(37.7℃为宜),以免刺激迷路神经引起眩晕恶心等不良反应,注意滴药时一手拉住耳壳向后下方牵引,使外耳道成垂直方向,使药液顺利进入外耳道深部。口腔护理:正常新生儿无需做口腔护理,只需奶后擦净口唇、嘴角、颌下的奶渍,保持皮肤粘膜干净清爽即可。如患了口炎或其他口腔疾病则需做口腔护理。准备用物:护理篮内放治疗碗一个,内放生理盐水浸泡的大棉球6个,消毒液体石蜡油1瓶,或煮沸过的食用植物油也可以,小镊子1把,棉棒1 ,小茶壶1个(内放温水),小毛巾两块。操作步骤:做口腔护理前,先洗净双手,将新生儿侧卧,用毛巾围在颏下及枕上,防止沾湿衣服及枕头。用镊子夹住盐水棉球1个,先擦两颊内部及齿龈外面,再擦齿龈内面及舌部,每擦一个部位,至少更换一个棉球。注意勿触及咽部,以免引起恶心。擦洗之后用毛巾擦净面部及嘴角,口唇干燥者涂以石蜡油或食用植物油,口腔内根据需要涂药。注意做口腔护理时使用的物品一定要清洁卫生,经过消毒方可使用。棉球蘸取的溶液不可过多,防止婴儿将溶液吸入呼吸道,操作时动作要轻,棉球要夹紧,防止棉球掉到口腔后部,堵住咽喉部造成窒息。另外前文中说到新生儿口腔内长“马牙”,“马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胎儿在6周时,就形成了牙的原始组织,叫牙板,而牙胚则是在牙板上形成的,以后牙胚脱离牙板生长牙齿,断离的牙板被吸收而消失,有时这些断离的牙板形成一些上皮细胞团,其中央角化成上皮珠,有些上皮珠长期留在颌骨内,有的被排出而出现在牙床黏膜上,即为“马牙”,马牙一般没有不适感,个别婴儿可出现爱摇头、烦躁、咬奶头,甚至拒食,这是由于局部发痒、发胀等不适感引起的,一般不需做任何处理,随牙齿的生长发育,“马牙”或被吸收或自动脱落。“马牙”切忌用未消毒的物品去处理,曾经有一位老奶奶看孙子长了“马牙”,用布蘸水去擦,结果擦破造成口腔糜烂,高烧不退,后经医院抢救才转危为安,妈妈们切勿重蹈覆辙,尤其要说服家中老人正确对待“马牙”问题。

本文Hash:39989aa4e94475d67d3f4f4127ec0b092bfd11c5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