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如何健康过冬?

当宝宝处于母亲体内时,就好比生活在温水浴之中,无须自行调节体温。而当宝宝出生后,就会立即受到环境的影响。如果环境温度较低,就会容易着凉受冻。因此,冬季诞生的“冬宝宝”尤应注意保暖,效果的好坏往往取决于细节。

新生儿产热、散热易失衡

新生宝宝产热能力差。在低温下宝宝不像成人那样靠肌肉颤抖产热来维持体温,而是靠脂肪代谢产热。由于宝宝体内脂肪很少,其产热能力当然会“力不从心”。

新生宝宝易丢失热量。因为新生儿的皮下脂肪很薄,脂肪组织的隔热作用差,容易丢失热量。因此,新生儿的散热速度比成人快4倍之多。

如果初生宝宝未得到妥当的保暖,就会表现体温降低,吮乳差或拒乳,哭声低微,四肢冰凉,尿量减少,面色苍白。严重的下肢硬肿,以后扩展到全身。此外,患儿还会出现心音低钝,心率变慢等现象。

小手暖而不出汗,保暖措施己到位

新生儿所在的屋内要保持一定的温度。如果有空调或暖气,最好室内温度控制在21-25摄氏度,新生儿腋下温度维持在36-37摄氏度最适合。如果家中缺少取暖设备,可用多个热水袋用棉套包好,放在离宝宝10厘米的地方取暖,但要防烫伤。

有空调的家庭要定时开窗,保证经常换气。由于冬季干燥,湿度小,对新生儿呼吸道粘膜和纤毛不利,所以湿度要保持在50%左右,可采用加湿器,或室内放一盆水。

冬季也要给宝宝经常洗澡。洗澡时要注意,先洗头后用毛巾擦干,再带上一顶小帽,然后再洗颈、腋窝,在上身洗好后,穿上上衣,接着洗臀及下肢,洗好后活动一下再睡觉。洗澡的室内保持在25摄氏度左右。

新生儿排尿次数较多,一天要换十多次至二十多次尿布。换尿布时腹部易受凉。因此,在换尿布时要将毛巾盖在宝宝腹部,手脚也要快一些。

冬季给宝宝穿的衣服应具有较强的保暖性,最好用柔软的棉布制作,较宽松些,这样不会妨碍肢体活动,易穿易脱。

【温馨提示】

1、不要给宝宝穿、盖得过暖,捂得太严,否则易发生虚脱。

2、不要给宝宝用电热毯取暖。温度过热会发生“脱水热”,且电热毯万一被尿湿会发生危险。

3、宝宝包裹不要太紧,更不要用带子捆绑,要使两腿伸屈方便。

4、妈妈要常摸一下宝宝的手脚来粗略估计保暖是否妥当,如果小手暖而不出汗,那么保暖措施己到位。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症的症状新生儿护理大全

如何让宝宝健康过冬天

冬季天气寒冷,一不当心宝宝就容易生病,那么怎样增强宝宝的免疫力?如何让宝宝吃得更有营养?怎么判断给宝宝穿着是否合适?外出时要注意些什么?

广州的冬季几乎是瞬间即至,记者近日采访广州市儿童医院发现,有80%以上的小朋友患上了感冒等季节性疾病。为了宝宝能安然度过这个冬天,家长们可得打起精神注意了。

儿童医院专家提醒家长:让宝宝健康过冬,要格外注意以下几点:

如何让宝宝健康过冬天

一、避免着凉:冬日寒潮多,气温变化大,幼儿易着凉、感冒,常会引起许多大病,如肺炎、心肌炎、大叶性肺炎、急性肾炎等,因此冬季要给幼儿保暖,避免着凉。

二、保护皮肤:冬季寒冷干燥,幼儿皮肤中的水分散失较多,皮脂腺分泌也少,皮肤易出现干裂发痒,要让幼儿多吃蔬菜、水果,多喝开水,并常用热水洗手、脚、脸,再适当搽点护肤霜。

三、注意室内温度:冬季对人体的适宜温度是20摄氏度,如高于23摄氏度时,人就会感到头晕、疲倦。另外,如果室内外温差大,则易感冒。

四、多晒太阳:阳光中的紫外线能杀灭人体表面的病毒和细菌,帮助幼儿对钙、磷的吸收,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此外,阳光也能提高红细胞的含氧量和增强皮肤的调温作用,以及能增强神经系统的活动机能和幼儿的体质。

五、不坐凉地:冬季地面的温度很低,幼儿坐在上面,体内的热量就会大量散失,容易感冒、腹泻。

六、注意室内湿度:注意保持良好的环境和室内空气流通,在有暖气的环境中,应注意调节室内湿度。

七、增加能量:冬季天气寒冷,幼儿需要的能量和热量也相应增加,因此应增加些能量高、热性的食物。如肉类、鱼类、家禽类、乳类、豆类等等。此外也要注意补充红枣、红豆等健脾补血的食物。

八、加强锻炼:冬季幼儿也要进行适度的运动和锻炼。锻炼可增强幼儿体质,增强自身免疫力,才能抵御病原体对机体的侵蚀。

小编总结:流感是一种季节性病毒疾病,几乎每年都几都会引起流行,为了让宝宝绕开季节流感,妈妈们要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如果宝宝不小心患上流感,除了配合医生治疗外,更要掌握护理知识,使宝宝尽快康复。

冷季到来如何让宝宝健康过冬

时过立冬,气候渐寒,对于体温调节能力尚不成熟的婴儿来说,实在是一大挑战,尤其是还不满周岁的宝宝更是"有苦说不出",他们的冬天过得好不好,就要看家里人照顾得怎么样。

宝宝从刚出生到3周岁之前抵抗力都比较弱,又没有足够的表达能力,加之冬季寒冷干燥,最容易患呼吸道疾病和病毒引起的。

一般孩子的呼吸道感染都表现为,不过有的孩子抵抗力较差,容易引起下呼吸道感染,如、肺炎合并心衰、等等。而冬季腹泻与夏季腹泻也不同,冬季腹泻大多不是因为食物引起的,而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会伴有发烧、呕吐等症状,治疗不及时同样可能致命。

小患者生病不易恢复,而且病情容易反复,又有许多用药禁忌,因此孩子生病要尽快请儿科医生诊治。另外,少数家长片面地认为医院里都是病人,生怕孩子到医院看病会被传染上其它疾病。可太小的宝宝除了哭之外,根本说不清自己病得咋样,家长讳疾忌医的心理只会延误最佳的治疗时机。

穿衣重保暖:重要的是既要防寒又要防风。帽子和鞋子要宽松一些,保暖一些,头和脚在里面舒服,血液循环才会比较好。尤其是不能捂得太厉害,穿得太多,身上总是汗津津的,出去一遇寒冷刺激,反而容易感冒。

室温要适宜:空气多流通,室温不能过高,不要跟自然界的反差太大。反差太大了,人的适应没有那么快,也容易感冒。

饮食须均衡:小孩有一个生理特点:"脏腑娇嫩,形体未充".小孩子的消化功能比较稚嫩,因此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的饮食要与他的消化能力相适合,而不能操之过急。只要饮食均衡,蔬菜、水果、含蛋白质较多的肉、蛋、奶、豆类以及粮食都给孩子吃,让他们心情愉快地正常吃饭,多喝白开水,这样的"食补"才有利于健康。

吃药要慎行:孩子稍微打两个喷嚏,就马上给孩子吃抗生素,这样是不对的。有病了一定要在儿科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运动天天有:要有一定的户外活动,大自然里氧气充足,新鲜的氧气可以促进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冬季宝宝如何“喝”出健康

每当说起宝宝的健康,年轻的爸妈们便会两眼放光地大谈其“吃”,而忽略了同等重要的“喝”。尤其是进入了冬季,许多人认为出汗少,可以少喝水了,其实不然。冬季气候干燥,人体每天消耗的水份在25毫升左右,必须及时补充。宝宝的新陈代谢旺盛,水的摄入量比成人高许多,又因他们体质较差,免疫力弱,对饮水的要求标准也比成人高。因此,对正在生长发育中的宝宝来说,饮料、果汁、牛奶、酸奶、奶粉等都需认真科学地选择饮用,才能保证宝宝的健康成长。

●宝宝不可长期喝一种水――微量元素不可或缺

婴幼儿宝宝每日每千克体重需要6~1毫升的水。那么宝宝该怎样喝水呢?让我们先看看下列水的利弊吧。

▲自来水――生水烧开后,活性增加,使人体细胞得以滋润,感到解渴,这是专家推荐给宝宝的最好饮品。但是,煮沸后的水钙镁含量降低,铝离子含量偏高,长期饮用摄入铝离子过多,会影响宝宝骨骼和神经发育。

▲矿泉水――矿泉水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对宝宝生长有益,但是由于宝宝的肾脏等器官发育不完全,过滤功能不如成人,若长期饮用矿泉水,多种金属元素会给宝宝造成肾负担过重。

▲净化水――净化水虽然除去了有害杂质,但同时也除去了所有矿物质,宝宝若长期饮用纯净水会造成微量元素缺乏。

通过以上分析,家长们一定得出结论了吧?那就是每一种水都不可给宝宝长期饮用,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交替饮用。

●挡不住的诱惑――五彩缤纷的饮料

市场上的饮料名目繁多,五颜六色,对宝宝的诱惑可想而知,当宝宝吵着要的时候,爸妈往往会在眼花缭乱中无所适从。在此给你两个建议:

▲碳酸饮料不可取

碳酸饮料会引起钙、磷比例失调,影响宝宝骨骼发育。汽水、碳酸饮料、泡腾饮料所释放出的二氧化碳会使宝宝腹胀和胃肠功能紊乱,影响对钙的吸收和利用。其中可乐饮料含咖啡因,会引起宝宝烦躁不安、食欲下降等现象。

▲选购或自制让宝宝眼前一亮的纯果汁

果汁中富含多种维生素,对宝宝健康非常有益,而色彩对宝宝的诱惑更在其中:红色的草莓汁、金黄色的橙汁、绿色的猕猴桃汁……一应俱全,你只要精心榨取,放在漂亮的器皿中即可满足宝宝了。然而要注意的是果汁中添加的糖分较高,容易导致宝宝蛀牙,所以要将宝宝的果汁量控制在每天15毫升之内。

●伴随宝宝生长的流食――母乳、牛奶、配方奶粉

不论是母乳、牛奶,还是配方奶粉,在宝宝的婴幼儿各阶段都充当着主食、辅食、不可缺少的加餐等重要“角色”,是伴随宝宝生长的流质食品和饮品。这种以“喝”的形式摄取的丰富营养是不可忽视的。

母乳的首选地位是无可争议的,但1岁前的宝宝因生长规律的需要都基本断了母乳,此时牛奶、配方奶粉便成了婴幼儿从乳品中摄取营养素的选择。在饮食高科技的发展中,普通鲜牛奶已无法满足迅速生长发育的宝宝的需求了,人们都以科学的眼光为宝宝选择营养丰富且最接近母乳的婴幼儿配方奶粉,比如圣元优博婴幼儿配方奶粉,含58种营养素,6%的精华成分模拟母乳含量添加,营养均衡全面,对出生后即人工喂养的宝宝和断奶后的宝宝,都是上乘的流食和饮品。

●酸奶营养价值高――宝宝饮用父母把关

很多宝宝爱喝酸奶,它的营养价值远远超过鲜牛奶。酸奶的成分是保证宝宝大脑功能的物质基础,还可促进宝宝通气消食。但宝宝饮用酸奶,父母一定要多方把关。

▲购买时要选择蛋白质含量不少于2. 3%的酸奶。

▲要让宝宝在饭后两小时左右饮用。因空腹时胃液PH值在2以下,会将乳酸菌杀死,保健作用减低,饭后胃液PH值升为3-5。

▲酸奶需在4℃下冷藏,但拿出后也不可加热,加热后活性乳酸菌会死亡,营养即消失。喝前半小时拿出,自然缓和。

▲宝宝喝酸奶后要立即漱口,以免发生龋齿。

本文Hash:fd9bc7ee0e59d709f66bb720be95672b7554caeb

声明:此文由 梦相随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