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常见疾病用什么药?

怀孕是幸福的,但有时也是纠结的,因为孕期的不适或疾病可能不期而至,孕妈妈不可避免地要面临用药的问题。孕妇自服药物问题及为普遍,药物具有二重性,用药恰当可以治愈疾病,用药不当则会带来危害。孕妇的用药途径就需要特别注意,妇女在妊娠期由于其特定的生理变化,对不同的药物剂型的吸收是不一样的。

4种孕妇用药途径合理选择

孕期用药最好口服,可经肝脏解毒,避免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肌肉注射较口服吸收快而完全,但孕期由于下肢血液循环减慢,延缓了药物的吸收,使用剂量也要相应减量。一些呼吸道疾病采用雾化吸入给药,也是不错选择。擦伤、碰伤等,可以使用的外用药,但因妊娠期皮肤、粘膜的血液供应增加,对药物的吸收速度加快,应减少用药的量和次数。此外,孕期也需要补充的一些维生素、钙片等。

4种孕妇用药途径需合理选择

口服剂:口服是孕妇最常用的用药方法。怀孕时,由于消化液的分泌量减少和胃肠蠕动功能的减退,使胃排空时间从正常时的50分钟延长到80~130分钟,通过小肠的时间也延长,导致药物的血浓度高峰值时间推迟,而小肠吸收药物的量却有所增加。

肌肉注射剂:肌肉注射药物较口服药物吸收快而完全,但怀孕时由于下肢血液循环减慢,延缓了对药物的吸收。

雾化吸入剂:药物雾化吸入常用于治疗肺部疾患。妊娠期由于心输出量及每分钟呼吸量分别增加40%及50%,所以对喷雾剂的吸收量大大增加。

外用剂:外用的药物有涂搽、洗涤、滴入、含漱等药剂,妊娠时因皮肤、粘膜的血液供应增加,吸收速度会加快,吸收量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孕期常见疾病用什么药?

1.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可使用感冒退热冲剂、板蓝根冲剂、双黄连口服液或头孢类抗生素等。

2.尿路感染:除多饮水、多排尿外,可服用头孢类及青霉素等药物。

小编提醒,孕妇用药时不仅要注意药物对胎儿的不良影响,还应根据给药途径的不同而适当增减药量。

孕期高血压可以服用什么药红孩子育儿网 >> 疾病防治 >> 专家问答 >> |孕期,高血

《孕期高血压可以服用什么药》是红孩子育儿网疾病防治频道为您提供的一篇专家问答类文章,希望您能喜欢《孕期高血压可以服用什么药》孕期得了高血压可以服用什么药,对胎儿的影响最小? 摇篮专家回答如果你所说的孕期高血压是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话,一般使用的药物是心痛定、硫酸镁,作用是扩张血管、解除血管的痉挛。如果水肿很严重,还要适当使用利尿的药物。这些药物都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使用的同时要观察胎儿的宫内情况,定期复查胎心监护。还要,每天测量血压的变化。如果使用利尿的药物,还要观察血电解质的变化。
在孕期,任何药物的使用都会对胎儿有影响,如果选择了对胎儿影响小的药物也不能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继续妊娠,最后的选择就是尽快的终止妊娠。
标签:孕期,高血压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本站证实,仅供参考。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如果损害到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处理。【红孩子育儿家园】【红孩子育儿百科】【红孩子亲子论坛】【红孩子育儿博客】【免费注册会员】>>图文导读
儿童家庭急救新概上一篇文章:妊娠性高血压如何治疗
下一篇文章:

孕期常见疾病发病率大排行

身体健康对于孕妈咪来说是最重要的。可是,有些孕期疾病发病率高,让孕妈咪们防不胜防。跟其他准妈妈一样,专家怀孕的时候也最怕生病,总是想方设法地保持健康。根据我的经验,孕期预防疾病要有的放矢,应该根据这些疾病的发病率针对性的进行预防。下面,一起看看专家整理的孕期常见疾病发病率排行榜吧。Top1:痔疮发病率:76%痔疮是一种慢性病,孕妈妈痔疮的发病率可高达76%左右。这是因为妊娠后随着胎儿一天天长大,日益膨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腹内压增加,影响了血液的回流,致使痔静脉充血、扩张、弯曲成团,从而形成痔疮。专家贴心提醒:防治痔疮有高招痔疮初起时,主要依靠饮食调理,不吃辛辣食物,如胡椒、花椒、生姜、葱、蒜等,以及油炸的食物,少吃不易消化的东西,以免引起便秘,可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和水果,如马齿苋、芹菜、白菜、菠菜、木耳、黄花菜以及苹果、香蕉、桃、梨、瓜类等。要多饮水,最好早晨起来后喝一杯淡盐水或蜂蜜水。这样可避免便秘,减少硬结粪便对痔静脉的刺激。遇有便秘时还可多食一些含植物油脂的食品,如芝麻、核桃等。为了不使便秘形成,可少量口服或外用缓泻药,如蜂蜜、开塞露等,不宜服用大黄、番泻叶等下泻药,以免引起早产。孕妈妈早晚可散步、做体操,平时卧床休息时可将骨盆部抬高20-25厘米。避免久坐、久站,适当增加休息。手纸宜柔软洁净,内痔脱出应及时托回。也可进行肛门收缩运动,每天早晚各做一次提肛运动,每次30下,可以加强肛周组织的收缩力,有助于肛周组织的血液循环。定时排便,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如厕时不读书看报。一般来说,在生育之后痔疮是可以痊愈的。即使需要手术,医生一般也建议等到生育之后再进行。Top2:妊娠糖尿病发病率:60%据国内资料显示,糖尿病孕妇的胎儿发生先天畸形的概率比一般孕妇高2-3倍。而且,大约30%的妊娠糖尿病患者在5年至10年后转变为慢性的2型糖尿病,最终发病率达到60%。专家贴心提醒:糖妈咪的6个饮食原则原则1注意热量需求妊娠初期不需要特别增加热量,中、后期必须依照孕前所需的热量,再增加300大卡/天。由于体重减轻可能会使母体内的酮体增加,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故孕期中不宜减重。原则2注意餐次分配为维持血糖值平稳及避免酮血症之发生,餐次的分配非常重要。因为一次进食大量食物会造成血糖快速上升,且母体空腹太久时,容易产生酮体,所以建议少量多餐,将每天应摄取的食物分成5~6餐。特别要避免晚餐与隔天早餐的时间相距过长,所以睡前要补充点心。原则3摄取正确糖类糖类的摄取是为提供热量、维持代谢正常,并避免酮体产生。不应误以为不吃淀粉类可控制血糖或体重,而完全不吃饭;而是应尽量避免加有蔗糖、砂糖、果糖、葡萄糖、冰糖、蜂蜜、麦芽糖之含糖饮料及甜食,可避免餐后快速的血糖增加。如有需要可加少许代糖,但应使用对胎儿无害的AcesulfameK。建议您尽量选择纤维含量较高的未精制主食,可更有利于血糖的控制,如:以糙米或五谷饭取代白米饭、选用全谷类面包或馒头等。妊娠糖尿病孕妇早晨的血糖值较高,因此早餐淀粉类食物的含量必须较少。原则4注重蛋白质摄取如果在孕前已摄取足够营养,则妊娠初期不需增加蛋白质摄取量,妊娠中期、后期每天需增加蛋白质的量各为6克、12克,其中一半需来自高生理价值蛋白质,如:蛋、牛奶、深红色肉类、鱼类及豆浆、豆腐等黄豆制品。最好每天喝至少两杯牛奶,以获得足够钙质,但 万不可以牛奶当水喝,以免血糖过高。原则5油脂类要注意烹调用油以植物油为主,减少油炸、油煎、油酥之食物,以及动物之皮、肥肉等。原则6多摄取纤维质在可摄取的份量范围内,多摄取高纤维食物,如:以糙米或五谷米饭取代白米饭、增加蔬菜之摄取量、吃新鲜水果而勿喝果汁等,如此可延缓血糖的升高,帮助血糖的控制,也比较有饱足感。但千万不可无限量地吃水果。Top3:牙龈炎发病率:50%临床发现,孕妇的牙龈炎发病率高达50%左右。专家贴心提醒:孕期牙齿保健非常重要要想平安度过妊娠期,怀孕前应到口腔科做全面的口腔健康检查,及时治疗原有的牙龈炎;注意妊娠期的口腔卫生,坚持做到每餐饭后漱口、睡前刷牙,使用软毛牙刷;平时应该多食含有丰富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特别要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和水果。Top4:霉菌性阴道炎发病率:15%孕妇是霉菌性阴道炎的高发人群。原因是:妊娠期性激素水平升高,使阴道上皮内糖原含量增加,阴道pH值有所改变;同时肾糖阈降低,尿糖含量增高。这些都有利于念珠菌的生长繁殖。据统计,约有1/3的孕妇阴道中带有念珠菌,发病率在15%左右,而普通健康妇女阴道中的带念珠菌率仅为10%~20%。专家贴心提醒:孕期霉菌性阴道炎要及早治疗孕妇患病后,极少数人阴道中的念珠菌能经宫颈上行,穿透胎膜感染胎儿,引起早产。另外,当胎儿经母亲阴道分娩时,也可能被念珠菌感染,多引起口腔念珠菌病,如通常所说的鹅口疮就是口腔念珠菌感染引起的。有些婴儿还可能出现肛门周围念珠菌性皮炎。由此可见,为了避免感染胎儿,孕妇患霉菌性阴道炎后应积极治疗。治疗以局部用药为妥。Top5:妊娠高血压发病率:10.32%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是孕产妇特有的一种全身性疾病,我国的发病率为10.32%,多发生在妊娠20周以后至产后2周,临床主要表现为水肿、高血压、蛋白尿三大征候群,重度患者伴有头痛、眼花、甚至抽搐、昏迷。专家贴心提醒:5大策略预防妊娠高血压1、定时做产前检查这是及早发现妊高征的最好方法。每一次检查医生都会测量血压、验尿及称体重,并检查腿部水肿现象。这些均是判别妊高征的重要指标,如有异常医生会马上发现,及早采取对症治疗,使病情得到控制,不致发展得很严重。2、合理安排孕期饮食妊高征与营养因素密切相关。动物脂肪、热能摄入太多,蛋白质、各种维生素、无机盐和微量元素摄入不足,都会诱发或加重妊高征。因此,正确指导孕妈咪合理安排饮食,对预防和控制妊高征的发生发展非常关键。3、生活规律并加强自我护理从孕7个月起不做过重、过于激烈的工作和运动,减少家务劳动;身体疲乏时马上休息,每天保证睡眠和安静歇息至少在8小时以上,包括中午休息半个到1个小时;心态要平稳,情绪不大起大落,感到不适赶快去看医生。睡眠时取左侧卧位,避免子宫压迫脊柱旁大血管,使下肢大静脉血液正常回流心脏,减轻或预防下肢发生水肿。4、坚持做适量运动经常散步、游泳或森林浴,增强抗病力,但同时要注意掌握以运动后感到舒适为原则。5、控制体重过分增长身体过胖容易引起妊高征。一般在孕28周后每周体重增加应控制在500克以内。体重增加过快可能是合并了妊娠水肿,必须马上看医生。

本文Hash:3ca7a9c5e0af744ba1d538cdd5021392d6fcc73a

声明:此文由 Scarlett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