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湿疹使父母烦恼?这些误区别踏入,治疗效果更佳

小儿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很多父母都曾被小儿湿疹困扰过,看着幼儿皮肤糜烂溃疡都心痛不已,也有很多父母正受到小儿湿疹的困扰。很多父母虽然会积极帮助儿童治疗湿疹,但有很多因为进入误区导致治疗效果不佳,因此要了解小儿湿疹的治疗误区。

小儿湿疹治疗误区有哪些?

1、湿疹儿童要忌口

由于湿疹跟过敏有一定关系,所以很多父母认为容易过敏的食物都要避免进食,要特别忌口。其实一般情况下湿疹是不需要忌口的,只有全身存在严重的湿疹才要考虑食物过敏,盲目忌口不仅不能有效治疗疾病,还会影响儿童生长发育。

2、激素药膏绝对不能用

一听到激素很多父母会想到副作用,也因为害怕副作用带来伤害拒绝给儿童使用激素药膏,会盲目追求各种纯天然药品。但对于轻症轻中度湿疹儿童来讲,适当使用激素药膏可以使症状被快速控制,能减少瘙痒,减少湿疹扩散。

3、湿疹皮肤一定要保持干燥

由于湿疹中带有湿,所以很多父母认为湿疹是皮肤太湿导致,所以要保持皮肤干燥。但相反儿童湿疹大部分是因为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做好保湿可促进皮肤屏障修复,所以要做好保湿滋润措施,避免皮肤过于干燥。

4、湿疹发作不能洗澡

湿疹儿童不洗澡是不正确的,湿疹儿童皮肤要做好清洁,可每天用温水清洗皮肤,使用无刺激性的沐浴产品。洗完澡后擦干水分,及时涂抹保湿产品,避免水分流失。如果是急性发作,可将皮肤放在温水中浸泡10分钟后擦干且立即涂用糖皮质激素,可缓解瘙痒感。

5、湿疹能不服用药物就不服用

很多父母认为儿童正处于发育阶段,湿疹发病期间如果服用抗过敏药物会影响发育,甚至会形成依赖,导致上瘾。但组胺药物没有依赖性,不会让儿童上瘾,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组胺药物可缓解瘙痒,目前常用的药物有扑尔敏片、左西替利嗪片等。

温馨提示,正确的治疗方式才能使小儿湿疹得到缓解,父母要避免误区,不盲目相信各种偏方以及广告产品,避免加重疾病。另外注意要避免儿童用手抓挠皮肤,防止皮肤破溃感染,提高湿疹治疗难度,使儿童更加难受。

宝宝湿疹这样治疗效果最佳

宝宝湿疹症状:

婴儿湿疹为发生在2岁之内婴幼儿的湿疹,是婴儿常见、多发病。它可能是婴儿湿疹,也可能是异位性皮炎的婴儿期。在生后第2或第3个月开始发生,亦有报告生后第2或第3周发生者,然而此时诊断较难。皮损主要发生在两颊、额、头皮,个别病例可发展至躯干、四肢。其皮疹特点主要可分两型,渗出型及干燥型。

渗出型的湿疹多发生于肥胖有渗出性体质的婴儿。初起于两颊,发生红斑,境界不清,红斑上密集针尖大丘疹、丘疱疹、水疱和渗液。渗液干燥则形成黄色厚薄不一的痂皮,常因剧痒、搔抓、摩擦而致部分痂剥脱,显露有多量渗液的鲜红糜烂面。重者可累及整个面部及头皮。如有继发感染可见脓疱,并发局部淋巴结肿大,甚至发热等全身症状。少数患儿由于处理不当扩展至全身变为红皮病,并常伴有腹泻、营养不良、全身淋巴结肿大等。

干燥型的皮疹常见于瘦弱的婴儿,为淡红色的暗红色斑片、密集小丘疹而无水疱,皮肤干燥无明显渗出,表面附有灰白色糠状鳞屑。常累及面部、躯干和四肢。慢性时亦可轻度浸润肥厚、皲裂、抓痕或结血痂。

当宝宝真的患有湿疹,一定要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

局部治疗1、急性期(无渗出阶段)用炉甘石洗剂外用,每日2~3次,也可用3%硼酸溶液或生理盐水做冷湿敷,待炎症控制后改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外用,为避免含氟的高效激素长期外用而发生的副作用,近年新上市使用的0.1%17一丁酸氢化可的松霜(商品名locoid,尤卓尔)、0.1%糠酸莫米松霜(商品名艾洛松,eloson)外用,其作用强、疗效好,而且副作用小。

2、急性期(渗出阶段)常用的湿敷液有3%硼酸液、0.1%利凡诺液、1:20醋酸铝液、1:5000~8000高锰酸钾液、生理盐水等。选择其中一种做开放性冷湿敷,湿敷间歇期可用氧化锌油外涂,减少皮损干燥不适。当渗出减少后,可外用氧化锌糊剂。

3、亚急性期可选用糊膏或霜剂,如糠馏油糊膏、黑豆馏油糊膏、氧化锌糊膏或皮质类固醇激素霜剂等。选择其中一种,每日2~3次外涂。青黛散油(青黛50g、黄柏50g、石膏100g、滑石100g),研细末加麻油调匀外用,每日2~3次,有收敛、止痒作用。

4、慢性湿疹用软膏剂型为宜,常用焦油类及皮质激素制剂,前者如5%~10%黑豆馏油软膏,煤焦油软膏、糠馏油软膏等,选其中一种外用,每日2~3次,皮质激素制剂如肤轻松、去炎松、恩肤霜、卤美他松霜(商品名适确得,sicorten)、0.05%双醋二氟松(商品名索康,psorcon)等。皮损肥厚时用去炎松尿素霜外用,尿素增加激素渗透性而提高疗效。此外,将皮质激素溶入具有高渗透力的溶媒如二甲基亚砜(dmso)也可提高疗效。

护理湿疹患儿注意事项:

1、保持皮肤清洁干爽给宝宝洗澡的时候,宜用温水和不含碱性的沐浴剂来清洁宝宝的身体。患有间擦疹的宝宝,要特别注意清洗皮肤的皱褶间。洗澡时,沐浴剂必须冲净。洗完后,抹干宝宝身上的水分,再涂上非油性的润肤膏,以免妨碍皮肤的正常呼吸。宝宝的头发亦要每天清洗,若已经患上脂溢性皮炎,仔细清洗头部便可除去疮痂。如果疮痂已变硬粘住头部,则可先在患处涂上橄榄油,过一会再洗。

2、避免受外界刺激家长要经常留意宝宝周围的冷热温度及湿度的变化。患接触性皮炎的宝宝,尤其要避免皮肤暴露在冷风或强烈日晒下。夏天,宝宝运动流汗后,应仔细为他抹干汗水;天冷干燥时,应替宝宝搽上防过敏的非油性润肤霜。除了注意天气变化外,家长不要让宝宝穿易刺激皮肤 衣服,如羊毛、丝、尼龙等。

婴儿湿疹食疗小食谱:

1、苡仁饮

食物材料:苡以30克,冰糖适量。

做法:苡仁(粒大饱懑色白者为佳)用水浸泡一夜,以除去苡仁特有的难闻气味,次日把水滗干,加入八倍水,用沙锅置文火上,煮至快软时,加入适量冰糖即可。此汤饮还可加粳米煮粥食用,作用与苡米相同。

苡仁饮营养特点:甜香、糯软,细腻无异味。

功效:苡仁饮有清热利湿、健脾和中之功效,适用于婴儿湿疹,可常服,每日一剂(根据婴儿大小而定量),分数次喂服。

2、菜泥汤

分别取适量新鲜的白菜、胡萝卜、卷心菜,洗净后切成小碎块儿,放进锅里加水煮一刻钟左右,然后取出捣成泥状后加盐服用;菜汤可调些儿童蜂蜜,随时喝。此小妙方有祛湿止痒功效。

3、丝瓜汤

取新鲜丝瓜30克左右,切成小块儿放在装有水的锅里熬汤,待熟后加盐调味,让宝宝喝汤,并将丝瓜也吃下去,对于奶癣有渗出的宝宝较为适用。

4、绿豆百合汤

取绿豆、百合各30克左右,按照平时常用的方法煮汤,待豆子熟后,连渣带汤一同饮用,可以减轻奶癣宝宝痛痒感。

5、泥鳅汤

取新鲜泥鳅30克,洗净后放入水中煎煮,然后把汤汁取出,加盐调服,适应于奶癣症状较为严重的宝宝。

如何辨别婴儿湿疹?怎么治疗效果好?

  本病好发于额部眉毛、两颊、头皮、耳廓周围等头面部位,以后逐渐蔓延至颈、肩、背、四肢、肛门周围、外阴部位等皮肤皱相处,甚至可以波及全身。由于湿疹伴有奇痒,孩子会用手抓皮疹的部位,造成皮肤破溃。躺着时,孩子会在枕头上蹭脑后部,形成枕秃;趴着时,孩子会用床单摩擦面部止痒;抱着时,孩子会依偎在你的肩膀揉蹭脸部。病儿常因极主瘙痒而烦躁不安,夜间哭闹以至影响睡眠,又由于小儿用手抓痒常可致皮肤细菌感染而使病情进一步加重。

  引起湿疹的原因很多,主要有:(1)对牛羊奶、牛羊肉、鱼、虾、蛋等食物过敏;(2)过量喂养而致消化不良;(3)吃糖过多,造成肠内异常发酵。(4)肠寄生虫;(5)强光照射;(6)肥皂、化妆品、皮毛细纤、花粉、油漆的刺激;(7)乳线接触致敏因素或吃了某些食品,通过乳汁影响婴儿;(8)湿疹也有遗传倾向。

  一、小儿湿疹有什么症状?

  因为引起湿疹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所以孩子的年龄不同、皮损的部位不同、生活的环境季节不同,湿疹的表现也是多样性的,主要可分成三型:

  (1) 脂溢型:三个月以内的小婴儿,前额、颊部、眉间皮肤潮红,覆有黄色油腻的痂,头顶是厚厚的黄浆液性痂。以后,颏下,后颈,腋及腹股沟可有擦烂、潮红及渗出,我们称为脂溢性湿疹。患儿一般在6个月后改善饮食时可以自愈。

  (2) 渗出型:多见于3-6个月肥胖的婴儿,两颊可见对称性米粒大小红色丘疹,伴有小水疱及红斑连成片状,有破溃、渗出、结痂,特别痒以致搔抓出带血迹的抓痕及鲜红色湿烂面。如果治疗不及时,可泛发到全身,还可继发感染。

  (3) 干燥型:多见于6个月-1岁的小儿,表现为面部、四肢、躯干外侧斑片状密集小丘疹、红肿,硬性糠皮样脱屑及鳞屑结痂,无渗出,我们又称为干性湿疹。

  其实,湿疹的分型并不是那么绝对,以上的三种类型可以同时存在。

  二、怎样区别婴儿湿疹与痱子?

  起因不同:

  湿疹:婴儿湿疹也就是常说的奶癣,是由于小儿对某些物质如乳类、鸡蛋、鱼虾等敏感性比正常的婴儿高,有时吸入粉尘、花粉,吃番茄、橘子也会过敏。母乳喂养的孩子如果母亲进食这些容易过敏的食物,通过乳汁诱发患儿得湿疹。

  痱子:痱子是由于出汗多,汗液排出不畅潴留于皮内引起的汗腺周围发炎。炎热夏季当较胖的孩子大哭大闹、或较长时间抱着孩子时,很容易生痱子。

  好发时间不同:

  湿疹:一年四季都可发,一般刚出生后几周的孩子最容易起湿疹。

  痱子:夏季会发。

  发生部位不同:

  湿疹:孩子的面颊部、前额、眉弓、耳后

  痱子:多汗部位,如额部和颈部、枕部

  形态不同:

  湿疹:开始时皮肤发红,上面有针头大小的红色丘疹。

  痱子:其实是汗腺的轻度发炎,丘疹中央有小白点,常突然出现并迅速增多。

上一篇

1/3

下一页

本文Hash:3840a9bcbdaf83024f2aad96b8d8873ab30fba6a

声明:此文由 ninja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