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淘气还是多动症?看4点就能一眼识破!

多动症是儿童常见病,往往被误认为是淘气而错过治疗。多动症的特征是冲动、易多动、做事情时无法集中注意力,常见于6~12岁的儿童,不妨来具体了解一下其症状,看看淘气和多动症有怎样的区别。

儿童多动症有哪些表现?

1、多动

过度活动或是活动量多,根本不能静心做下来,也不能安安静静的玩玩具,无论是在学校上课,还是在家里写作业都不停的动弹,每隔几分钟就喝水或上厕所,不停的乱翻书,敲打桌子和椅子等。

2、无法集中注意力

做事情时丢三落四,好忘事情,完不成作业,一边写作业一边玩耍,常常因为外界因素而影响注意力,跟其说话时就如同听不见一般。

3、自控能力差

经常招惹他人,周围人谈话或游戏时会直接插入,行为冲动,自控能力比较差。

怎么区分多动症和淘气?

1、是否能集中注意力

淘气的孩子听劝,被家长或老师说服后能保持一段时间的注意力集中。但多动症儿童难以被说服,注意力一直不集中。

2、行动是否有目的

淘气活泼的孩子任何行动都有目的,有一定的计划。但多动症儿童做事情无头无尾,想到什么就做什么。

3、表现不分场合和地点

淘气活泼的孩子去陌生且严肃的环境时能做到不吵不闹,安安静静。但多动症的儿童根本不分场合和地点的说话和活动。

4、看人际交往能力

活泼的孩子能跟同龄人玩在一块,人际关系良好。多动症的儿童不能跟同龄人一块玩,易被周围人排斥,人际交往能力差。

多动症不干预会怎么样?

多动症可影响认知水平,降低学习能力,行为情绪异常,社会功能差;一直拖着不干预,症状可能会持续到青春期,严重时可陪伴终生。随着年龄增长,学业较差,考试成绩差,易出现逆反心理,以至于痴迷于网络、吸烟喝酒和逃学,甚至出现焦虑和抑郁情绪,跟父母的关系比较紧张。

温馨提示

家长的一言一行可影响孩子,家庭环境不和谐、错误的教育方式、常常吵架等均会诱发多动症。家长不能给予过多的关心,也不能太溺爱孩子,鼓励他们跟同龄人共同生活和学习,如何跟他人正确相处。对孩子不能有太高的要求,更不能打骂,以免降低自信心,甚至出现自卑和逆反心理。

孩子淘气好动就是多动症吗

孩子有比较听话的和比较淘气的两种,但淘气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有的孩子精力特别旺盛,总是在不停地干这干那,使家长心烦意乱,所以就认为孩子得了“多动症”,并担心不已。“多动症”是一种医学上称为“儿童多动综合征”的疾病表现,与一般的淘气完全是两码事。儿童多动综合症患儿有以下特征性的表现:1、多动。大多数患儿易兴奋,4-5岁以后出现多动,整天手脚不停、到处乱跑或长时间在室外游荡,睡觉时在床上也不停地翻滚,运用不协调、精细动作困难。2、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被其他事物干扰、难以持久从事各种活动、做事有始无终,即使其他孩子认为很有趣的活动也难以从始至终地参与。3、学习成绩差。患儿智力发育正常,但学习成绩不稳定,学习不主动,甚至出现考试不及格和留级。4、人格异常。患儿任性、易怒、好斗,并有过贪玩、逃学、打架、说谎甚至偷窃等不良行为。除多动综合征外,近年来有关专家发现了一种以孩子不自主抽动和爱骂人为特征的疾病,称为儿童抽动症,或叫“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有肌肉不自主抽动和发出爆发声响的特点,也可能有骂人的现象,这种表现常被误认为是孩子淘气。家长如发现孩子有呶嘴、耸肩、点头、挤眼或全身的扭动,同时有“嘿嘿”的叫声或口出脏语,应怀疑有抽动症,要及时到医院神经科诊治。

孩子太淘气可能是多动症惹的祸

  孩子在学校听课时不认真,小动作多,学习成绩不理想,当家长去接孩子时,经常会被老师训话,这群所谓的差生或老师家长眼中的问题儿童,实际上大多是患上了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俗称多动症,有些更为严重的患上了抽动症。

  在日前召开的儿童抽动症临床科研成果学术大会上,从事多年儿童抽动、多动研究的专家们呼吁,学校和老师不要歧视这些头脑正常却表现不佳的孩子,呼吁家长们更不要动不动对孩子施以打骂、责罚等惩罚行为,这对有病的孩子是不公平的,甚至会将病情不是很严重的孩子推向难以自拔的深渊。

  多动症抽动症往往并发两者极易混淆

  由于近年来在儿童中的高发,多动症这一病症逐渐被社会认知。然而另一种与多动症相似、症状更为突出的抽动症,就恐怕知之者甚少了。专家介绍,这两种疾病往往会合并在一起,影响患儿的言行认知。而多动症一般要比抽动症早两到三年出现,抽动症会包含有多动症的症状,在治疗上抽动症也更为难治。

  国家级名老中医、北京儿童医院原中医科主任教授指出,多动症是指发生于儿童时期,与同龄儿童相比,明显出现注意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易冲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但也有一些孩子还合并出现抽动症症状,如不自主的、突发的、快速重复的肌肉抽动,在抽动的同时还伴有暴发性的、不自主的发声和秽语,部分患儿还可产生模仿语言、动作、表情等行为。陈教授说,抽动症是一种在儿童期(3岁~15岁)起病的神经精神障碍,男女童的患病比例为3:1。多动症和抽动症往往会合并在一起出现并表现出来,有些是从小儿多动症逐渐发展为抽动症的。如果是两者并发,一般以治疗抽动症为主。

  多动抽动症影响孩子学习易致品行障碍和社会退缩

  多动症通常会导致孩子的记忆不稳定、不牢固,对学过的东西记得不全面,再认时漏洞百出、前后颠倒,有时记住的知识也会突然忘记。抽动症的危害更是显而易见的。由于抽动症症状的表现常常被同学嘲笑、奚落,使患儿产生自卑、性格孤僻,久而久之孩子变得孤独,不愿与人接触,甚至对嘲笑者产生报复、敌视心理,这样很容易使孩子走上犯罪道路。

  别把多动抽动症当淘气!中医治疗最常用

  专家指出,抽动症和多动症的孩子常常因为被误认为是淘气而忽视了治疗因此家长们千万不能误将抽动症、多动症当做孩子淘气而忽视不管,甚至打骂孩子。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到专业正规的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

  据专家介绍,长期以来,抽动症都以西药治疗为主,常用药物为兴奋剂类、抗精神失常类药物,由于副作用多而明显,且无法从根本上控制抽动症状,受到越来越多的医学界专家的质疑。鉴于西药的副作用较为突出,目前我国有76.8%的抽动症患者把中医作为治疗的第一选择。近年来,由于抽动症已经由过去的疑难杂症发展成为常见病和多发病,我国中医界也逐渐形成统一认识,普遍认为抽动症属中医“内风证”范畴,认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又因肝肾同源,因此治疗上多以从肝论治和从肾论治为主。目前中医界运用健脑止抽多元疗法,凭借诊断、分型而对症下药,已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

  治疗和管理须长期坚持,家长老师配合很关键

  对于多动抽动症的病因,专家通过临床总结认为,遗传、体质、病毒感染、环境、神经等诸多因素皆可导致多动抽动症的发生。在治疗过程中也会出现反复发作的情况。专家提到,许多家长在治疗一段时间后,发现孩子没有症状了,就不再坚持吃药和管理,结果一个感冒又引起复发。因此,要治愈首先要重视,然后才会有良好的预后。

  在平时生活中,家长要理解孩子,切忌责骂殴打孩子。要知道他们对自身的控制能力很差,大声斥责会加重其精神负担,只能使病情加重或反复。另外,夫妻吵架、激烈动画片及电影、紧张惊险的小说等均对孩子不利,家长要尽量避免此类因素对患儿的影响。个别患儿还有自残及伤害他人行为,家长要把利器、木棒等放在适当位置,不让孩子容易拿到。还要让孩子做到预防感冒、早睡早起、锻炼身体,积极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当然,家长也不要认为孩子有病就过分溺爱、顺从,患上多动抽动症的孩子大多很任性、固执,如不注意纠正,易有不良倾向。

  老师大部分时间直接面对学生,加之老师的职业特长更善于观察学生的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上课时如果看到有同学挤眉弄眼、咧嘴耸鼻,或有不该有的肢体动作时,先不要批评,应认真观察,如发现孩子的表情或动作是无规律性的频繁交替进行,或有异常喉音时,要考虑到孩子可能是病态,提醒家长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

  久久健康网母婴频道的小编温馨提示:当患儿被确诊为该病时,老师应提醒同学们不要因患儿的怪异动作而哄笑、讥讽、嘲弄,帮助患儿解决由于疾病带来的生活和学习上的不便。

  (编辑:荀满满)

本文Hash:a2bb323ec1c725bc04e5766165c212213b834b8b

声明:此文由 一正一邪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