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的疾病产后恶露可以自我检测

在顺利产下健康宝宝之后,接下来的子宫恢复期与身体调养,就需要靠家人的照顾与妈咪自己的观察了。通常恶露是产后比较需要注意的问题,但只要注意清洁、随时保持干燥,大多能避免异常的情况发生。

产后恶露可以自我检测

无论是自然产还是剖腹产,会阴的护理与恶露的处理都很重要。通常自然产产妇的恶露必须等待自己排出,因此时间从一星期到一个月不等;如果是剖腹产的产妇,由于在生产后医师即会帮忙清理,因此之后恶露排出时间就会缩短许多。在等待恶露排净的时候,产妇必须时时观察恶露的情形,如果有过多、大血块、恶臭,甚至是发烧、腹痛异常时就必须赶紧就医,否则只要随时更换产妇用卫生棉、保持会阴部干燥、上完厕所时用冲洗器冲洗、用温水淋浴,这些方法都可让伤口恢复正常。

用恶露的颜色观察健康

恶露是由于产后子宫内的所残留的血、白血球、黏液和组织等混合而成的分泌物,经阴道脱落排出所致。一般来说,正常的恶露颜色从一开始的暗红色到之后的浅红色,之后再变成黄色,内容也会从一开始的黏稠状到之后慢慢减少,通常会维持1星期左右。

林口长庚医院妇产科主治医师萧胜文表示,产妇可以观察一下恶露的颜色判断子宫的恢复有无异常,正常的恶露应是:

血腥恶露:

又名红色恶露。约产后1~4天内排出的分泌物,因为含有较多的血液,所以颜色呈红色或暗红色,量也比较多,大概与平时月经量一般,或稍多于月经量,有时还带有血块,有血腥味。当产妇第一次起床或经过一段长时间的卧床休息后,在猛然下床时,阴道可能会突然涌出较多的血液,这是正常的现象,产妇无需过于担心。

浆液性恶露:

约产后5~10天左右排出,呈淡红色,其中含有少量血液、粘液和较多的阴道分泌物,这时由于细菌生长,味道会比较重,但也还属正常的范围。

白色恶露:

约产后10天以后排出,呈白色或淡黄色的恶露,其中含有白血球、蜕膜细胞、表皮细胞和细菌等成份,形状如白带,但是较平时的白带多些。

如果发现恶露量多且呈水样流出,多到大约1小时就必须更换产垫,且产垫全湿的情况,或忽然有大量或大块血块出现,就得立即送医。

恶露持续的时间,会依每个产妇体质而定,但得直到出现正常的白带颜色为止才算排净。

产后恶露不止的原因

正常的产妇恶露的排出一般需要2~3周,通常不宜超过3周。但少数产妇则可能1个月后仍有少少的咖啡色恶露,这是因为卵巢在产后恢复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荷尔蒙,使子宫内膜增生又剥落,造成恶露与月经混在一起的缘故。

恶露多寡有时会受到胎儿大小,以及是否在怀孕前做过子宫刮搔术等影响,恶露排放量少不算不正常,如果太多反而要耽心,因为可能有子宫收缩不全、感染、胎盘滞留的问题。

另外,若出现血块多、有异味、发烧、腹痛、大量的出血等症状时,或是产后10天后,发现恶露带有血色或脓样分泌物,都应立即回院求诊。

但萧胜文表示,如果产妇过早吃麻油鸡或生化汤,会导致恶露不易排干净,甚至导致‘延迟性产后出血’,如此容易使血块堆积于子宫内,甚至会有子宫内膜炎与败血症等可能。不过,有喂母乳则可促使子宫快速收缩,而让恶露尽快排出。

总括来说,通常造成恶露不止的原因主要如下:

子宫收缩不良、子宫内膜发炎等。

胎盘、胎膜等组织残留在子宫排不出来。

药物使用,如血管扩张剂等。

不当的食补,如服用过 的生化汤。

未能充分休息,过度疲劳等。

产褥期急性阑尾炎切莫误诊

一般情况下,急性阑尾炎诊断并不十分困难,通常以转移性右下腹疼痛为首发症状,体检可见右下腹压痛,腹肌紧张和反跳痛,并常伴有发热、恶心呕吐和白细胞增高等临床表现。然而、由于产褥期急性阑尾炎有某些特殊情况的存在,使得临床误诊机会增加,通常被误诊为产褥期感染、急性腹膜炎等,对此要有所认识,以降低误诊率。

首先,产褥期的盆腔血液及淋巴循环丰富,但产妇的免疫力低下,罹患急性阑尾炎时炎症反应容易扩散而波及腹膜,体检时出现不同程度的腹膜刺激症,故而易被误诊为急性腹膜炎。

其次,产褥期的阑尾仍处于上移状态,并受到增大子宫的掩盖,往往使得急性阑尾炎症状不够典型,缺乏转移性右下腹痛特点,此种情况易混淆诊断,造成误诊并延误有效治疗时间,所以,不能单凭患者无转移性右下腹痛就随意排除急性阑尾炎。

再次,产褥期急性阑尾炎的早期临床表现与产褥期感染较为相似,如果检查不仔细易被误诊产褥期感染。因此,当产妇出现发热、下腹痛时,要认真做好鉴别诊断。一般来说,产褥期感染具有下腹痛弥散、恶露增多有臭味,且子宫体有明显压痛等临床特点,有助于与急性阑尾炎鉴别。

由此可见,对在产褥期出现以发热、下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产妇,检查时要虑及急性阑尾炎的可能,特别是对具有右下腹痛、压痛、反跳痛的产妇,应进一步检查诊断,以提高诊断的正确性和降低误诊率。

本文Hash:3eb04a4ccb5ccab6964d44afa496e0d3a9493278

声明:此文由 区块大康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