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如何预防?

导读: 概述 新生儿黄疸如何预防? 注意事项

概述

很多新生宝宝会出现黄疸,但一般宝宝会在出生后慢慢的恢复正常。严重的就会引发宝宝的各种影响,那么我们怎么来预防宝宝的黄疸发生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

新生儿黄疸如何预防?

有的新生儿黄疸是因为妈妈,在怀小宝宝的时候,在饮食上没有节制,比如平时吃得过饱,或是吃了过多的生冷的食物!很有可能引发出生宝宝黄疸的症状!所以说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时,做妈妈就要做到,不要吃得太多,也不要太少,同时还不要喝酒!

如果怀孕的妈妈,有肝炎,或者生过得生理黄疸的宝宝的,这些女性朋友,再怀孕的时候,就要及时去医院做检查,还可以用中药来调理!在小宝宝出生时,也要特别注意小宝宝黄疸的情况!观察黄疸出现的时间的长短,以及色泽变化的情况,以了解黄疸的症状的轻重,从而能够及时治疗!

小宝宝出生后,要保持皮肤,肚脐部位以及臀部干净清洁,防止破损引起的感染。小宝宝还要注意保暖,妈妈要及时的给宝宝吃上母乳!这样也能有效的减少宝宝黄疸的出现!

注意事项

新生儿黄疸要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要及时观察宝宝的一些变化,及时治疗,以免引发更严重的病情!

如何预防新生儿黄疸?

黄疽是新生儿时期常见而重要的症状,尽管引起新生儿黄疽的原因很多,但临床上常见有生理性黄疽、母乳性黄疽和新生儿溶血病三种。由于这三种黄疽的症状轻重和对婴儿的影响不一,必须及时诊断、正确处理。

一、生理性黄疽

新生儿生理性黄疽是指因其胆红素代谢尚不完善而引起的暂时性黄疽,并不是由于某些病理因素所致。据有关统计资料报道,约80%的新生儿出生后2-3天会出现黄疽,但大部分新生儿的生理性黄疽在生后10到14天会自行消退。新生儿生理性黄疽的发生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有关。

二、母乳性黄疽

母乳是新生儿最理想的天然食物,然而,有的孩子吃了母乳后会出现黄疽,停喂母乳后黄疽便逐渐消失,医学上将这种吃母乳引起的黄疽,称为母乳性黄疽。

母乳性黄疽的发病率并不低。据国外报道,新生儿的母乳性黄疽约占全部出生新生儿的1.3%,占所有母乳喂养儿的2.4%。其病因与患儿母亲乳汁中含有一种名叫3-2孕烷二醇的激素有关。这种激素能抑制肝脏中胆红素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力,阻碍对胆红素的及时处理,使血液中总胆红素大量增加,再加上新生婴儿肝脏功能发育不完善,酶的合成功能比较有限,不能有效地结合、输送和排泄胆红素,致使全身皮肤和巩膜出现黄疽。

母乳性黄疽易发于用母乳喂养的顺产足月新生儿。母亲怀孕时,一般无特殊疾病史。黄疽常发生在出生后第一周末,或第二周初。黄疽高峰出现于第二、三周。血清总胆红素最高可达153.9-444.65mol/L(9--26mg/d),以未结合的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持续母乳喂养,新生儿的黄疽经4-11周后可自然消退。如果暂停母乳喂养,则黄疽大多在2-4天内迅速减轻,在第6-9天内可完全消失。黄疽患儿的其他方面大多比较正常,生长发育、智力状况可与健康婴儿无异。如停喂母乳几天后再喂母乳,黄疽可再次出现,不过此时出现的黄疽往往是轻度的。以后,即使持续地用母乳喂养,黄疽亦不出现。这是由于母乳中的孕烷二醇激素在新生儿出生后3到10周逐渐消失。另一方面,新生儿或婴儿自身肝脏功能和酶的发育趋于成熟,即使母乳中仍有少量的激素存在,患儿的黄疽也会同样消退。

三、新生儿溶血病

新生儿溶血病,是指因母婴血型不合,母亲的血型抗体通过胎盘进人胎儿体内引起胎儿、新生儿红细胞破坏而造成的一种溶血病。人类的血型系统有26种之多,虽然有多种系统可发生新生儿溶血病,但以A、B、O、Rh血型系统的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病最常见。A、B、O血型不合溶血病:人的AB()血型系统中,有A型、B型、O型和AB型四种血型。

父母如何预防新生儿黄疸

很多父母都在关注婴儿保健的问题,从孩子一出生开始,宝宝就要接受抵抗各种疾病,尤其是新生儿黄疸是很常见的问题。父母如何预防孩子的常见疾病呢?想要了解父母如何预防婴儿疾病呢?如何做好新生儿的日常护理呢?父母亲现在不妨来看看母婴小编的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怎么给新生儿进行疾病预防呢?新生儿黄疸是什么,怎么预防,我们可以在自然光线下,观察新生儿皮肤黄染的程度,如果仅仅是面部黄染为轻度黄染;躯干部用手指将皮肤按压后抬起,观察皮肤黄染的情况,躯干部皮肤黄染为中度黄染;用同样的方法观察四肢和手足心,如果也出现黄染,即为重度黄染,应该及时到医院检查和治疗。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新生儿黄疸是什么以及怎么预防吧。

新生儿的生理性黄疸是可以自行消退的,但是病理性黄疸是由许多原因组成的一组疾病,必须尽早发现,尽早治疗。常见的几种黄疸原因是:溶血性黄疸、感染性黄疸、阻塞性黄疸、母乳性黄疸等,有严重黄疸的新生儿应警惕核黄疸的发生,特别是未成熟儿,月龄越小发病率越高,一般可于重黄疸发生后12-48小时之内出现精神萎靡、嗜睡、吮奶无力、肌张力减低、呕吐、不吃奶等症状,此时如及时治疗,可以完全恢复。

病理性黄疸不论何种原因,严重时均可引起“核黄疸”,其预后差,除可造成神经系统损害外,严重的可引起死亡。因此,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应重在预防,如孕期防止弓形体、风疹病毒的感染,尤其是在孕早期防止病毒感染;出生后防止败血症的发生;新生儿出生时接种乙肝疫苗等。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的黄疸变化,如发现有病理性黄疸的迹象,应及时送医院诊治。

新生儿黄疸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

生理性黄疸是指足月儿在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1天消退;早产儿的生理性黄疸会出现得较早、较高,也持续较久,可延迟致3周—4周消退。虽然有黄疸,但一般来说,生理性黄疸黄疸比较轻微,血中胆红素浓度较低,不会影响小儿智力。孩子没有什么不适,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不需要治疗。但家长也要注意进行密切观察。

病理性黄疸是指足月儿若生后24小时即出现黄疸,2~3周仍不退,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消退后重复出现或生后一周至数周内才开始出现黄疸,均为病理性黄疸。因为病理性新生儿黄疸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还会引起其他的疾病,所以家长应该加强关注,出现以上症状及时将宝宝送医观察。

小编碎碎念:上面就是关于新生儿黄疸的内容,若是父母们发现重症婴儿,小编建议一定要及早治疗。要不然出现了大问题就来不及治疗了。所以,父母们在平时要多加注意婴儿的日常护理,比如重视皮肤、肚脐清洁,让宝宝少受罪,避免新生儿黄疸的问题!

从出生时间测试宝宝的性格

分析:孕产期可能伤害胎儿的饮食

本文Hash:6d9d5df3783754d0dc35b2feff478c93d27ab2af

声明:此文由 BitettFa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