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的"坐月子"并不丑陋

生孩子是女人的一道关!且不说“十月怀胎”有多辛苦,光是一个月的“坐月子”就够女人受的了。

我倒觉得,如果你接受了这句话,其实就接受了一个很“中国”的概念。难道女人生真的就这么难,这么麻烦?

记得小时候,母亲带我去看望一个生孩子的乡下媳妇。到了门口,却被告知:你是男生,不能进去!那时候我就觉得,女人生孩子好像很神秘。她们怕受惊吓,不能见陌生人,特别是男性,甚至连我这个小男孩也见不得。

略微大一些,知道我们家族有一首叫做《十二部母重恩》祖传歌谣,讲是母亲怀胎和生育不同时期,所经受的痛苦和负累。去抄写这首歌谣的的时候,我已经开始怀疑:做女人,难道真的就这么难?

到了国外,才发现自己的想法被彻底颠覆了:西方女人生完孩子几个小时就去洗澡很普遍,三两天洗衣服、做饭也司空见惯,从没听说她们有“坐月子”这一说!

前天在罗马一个大型商业中心里看见的一幕,再次勾起了心中困惑了很久的话题。

一个意大利女人推着一个布娃娃般超小幼儿,因为孩子特别小,我简直要怀疑这个孩子有点“问题”。一问才知到,这个小家伙来到人间刚刚十天!推车的意大利女人看起来有点年纪,我就开始猜:她是孩子的姥姥、婶婶、姨姨或者保姆,一问才发现自己又错了,她居然就是孩子的母亲本人!她的身边,并没有其他人陪伴!

难道你不需要“坐月子”?我把中国女性生孩子后坐在床(炕)上,蒙着头巾,历时一个月的种种“不幸”大致描述一番,没想到她面带微笑,一一摇头否定。她生孩子如同怀里抱着一个什么物件,放下了就放下了,没那么多讲究!

这怎么可能?难道是因为我们中国女性身体太差了?

我向来以为,中国男人的身体可能和西方男人有差距,但中国女性的体质绝对不比西方女性差。在足球、排球、铁饼、铅球和击剑、长跑等高强度的竞技项目上,中国男人鲜有建树,而中国女子却屡屡夺魁。除了刘翔,中国男人能拿金牌的,往往都是乒乓球啦,体操啦,跳水啦等技巧型的项目。08奥运虽然拿了两块拳击金牌,一块是轻蝇级的,另一块是蒙古族运动员获得的,而不是占最多数的汉族男人。

难道等到生孩子,中国女性就输给西方女性了?这显然说不通。东西方女性生孩子的不同表现,其背后正是文化背景和生活状况的不同。

首先,西方女性爱健身,身体状况要比中国女性好。西方的少年儿童,一般只上半天学,下午几乎都在健身房里。西方影视女明星,几乎个个坚持身体造型训练,她们身上除了肌肉,少有赘肉(肥胖问题不在本文讨论之列)。500年前的文艺复兴以来,西方女性一直在追求个性自由,也为西方女性的生长和发育,提供了宽松和谐的空间。

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100年前的中国女性,因为“特别审美”需要,从小就要做“束胸”和“三寸金莲”的功课,且坚持不懈。运动和健身,一直和中国女性扯不上联系。

千万别说这些是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今天中国女性虽然解放了,可运动和健身仍然和中国女性不搭边儿。且不说中国女性爱不爱健身,光是在时间上就没有可能。在中小学这个女性生长发育的关键时间段,她们每天都要上课或者补课,有限的体育课也常常被取消了。所以,这个时期的中国女性和中国男人一样,都被培育成了“豆芽菜”。

再说营养问题。西方女性的饮食结构和中国人有完全的不同,各种奶酪、火腿肉和高品 的橄榄油是主要食物,这和中国人的饮食结构有着明显的的区别。

但是,我并不认为这是中国女性体质弱的主要原因,我们同样可以从肉禽蛋奶中摄取同样的营养成分,来减少这种差异。问题是仅几百年的中华民族一直是一个“吃不饱”的民族,你从中国人过去见面问“你吃饭了吗?”就可以看出端倪。中国人谈到某个艰难岁月,会说那年头“没粮吃”,而不说会说“没肉吃”。至于“大鱼大肉”,则一直是少数人的专利了。中国女性只有“坐月子”,才能享受到“煮鸡蛋”和“炖老母鸡”的美味。在此之前,她们的身体早就被体内的婴儿拖垮了,不老老实实“坐月子”,恐怕也就自身难保了!

你得感谢中医大夫的高论,什么不要出门,注意风啊,别着凉啦等等,如此要求孕妇和产妇真的太有必要了。她们一个个弱不禁风,不照此办理,还真可能落下一生挥之不去的怪病。中医对中国这个“吃不饱”的民族,贡献实在是太大了。试想,如果一个女人身体非常棒,中医的这些“清规戒律”,还能派上用场吗?

近几十年,西方国家的政府,一直重视本国女性从孕妇到产妇的这个重要过程,医院建立了详细的孕妇档案,定期要通知孕妇接受各种孕期检查。孕期体检是免费的,在医院生孩子也是免费的(当然了,从急救车到各种救治,也都是免费的)。孕妇生孩子之后,一般会得到1500欧元左右的一次性补贴,然后每个月享受50欧元左右的婴儿食品补助。芬兰有位华人孕妇的预产期赶上冬天大雪封山,雪天路滑一度让这位孕妇担心无法去医院。没想到产期前几天,家门口开来一辆救护车,救护人员在她的家门口扎起帐篷,埋锅造饭以备应急!过了几天雪更大了,救护车也没法行驶。这位孕妇惊奇地发现,一架急救直升飞机在门口落了下来(我给同胞讲这个故事的时候,同胞问我直升飞机要花不少钱吧?我晕!)。

历朝历代,中国人生孩子都要花钱,而且费用不少,这就给大多数本来生活就捉襟见肘的家庭,带来了不小的麻烦。这些费用,也就只能在孕妇和产妇们的“嘴里”来节省了。这里面有个生育观的问题。西方人认为生孩子是国家大事,咱们中国人认为生孩子是自家传宗接代的私事。所以,咱们自己花多少钱,都花得心诚悦服。只是母亲的身体,甚至下一代的身体,一直处于堪忧的状况。“坐月子”,也就这么成了中国女性的专利了!

“坐月子”的这一习俗在中国已经开始淡化。在城市人口女性中,“坐月子”已经开始不那么“严肃”了。可是在中国广大的农村,“坐月子”现象依旧普遍存在,而且还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坐月子”这种习俗,看起来很另类,但你绝对不能说它“丑陋”,套用一位博友的话,那是咱的文化!

说真的中国特色的坐月子并不丑陋

生孩子是女人的一道关!且不说“十月怀胎”有多辛苦,光是一个月的“坐月子”就够女人受的了。

我倒觉得,如果你接受了这句话,其实就接受了一个很“中国”的概念。难道女人生真的就这么难,这么麻烦?

记得小时候,母亲带我去看望一个生孩子的乡下媳妇。到了门口,却被告知:你是男生,不能进去!那时候我就觉得,女人生孩子好像很神秘。她们怕受惊吓,不能见陌生人,特别是男性,甚至连我这个小男孩也见不得。

略微大一些,知道我们家族有一首叫做《十二部母重恩》祖传歌谣,讲是母亲怀胎和生育不同时期,所经受的痛苦和负累。去抄写这首歌谣的的时候,我已经开始怀疑:做女人,难道真的就这么难?

到了国外,才发现自己的想法被彻底颠覆了:西方女人生完孩子几个小时就去洗澡很普遍,三两天洗衣服、做饭也司空见惯,从没听说她们有“坐月子”这一说!

前天在罗马一个大型商业中心里看见的一幕,再次勾起了心中困惑了很久的话题。

一个意大利女人推着一个布娃娃般超小幼儿,因为孩子特别小,我简直要怀疑这个孩子有点“问题”。一问才知到,这个小家伙来到人间刚刚十天!推车的意大利女人看起来有点年纪,我就开始猜:她是孩子的姥姥、婶婶、姨姨或者保姆,一问才发现自己又错了,她居然就是孩子的母亲本人!她的身边,并没有其他人陪伴!

难道你不需要“坐月子”?我把中国女性生孩子后坐在床(炕)上,蒙着头巾,历时一个月的种种“不幸”大致描述一番,没想到她面带微笑,一一摇头否定。她生孩子如同怀里抱着一个什么物件,放下了就放下了,没那么多讲究!

这怎么可能?难道是因为我们中国女性身体太差了?

我向来以为,中国男人的身体可能和西方男人有差距,但中国女性的体质绝对不比西方女性差。在足球、排球、铁饼、铅球和击剑、长跑等高强度的竞技项目上,中国男人鲜有建树,而中国女子却屡屡夺魁。除了刘翔,中国男人能拿金牌的,往往都是乒乓球啦,体操啦,跳水啦等技巧型的项目。08奥运虽然拿了两块拳击金牌,一块是轻蝇级的,另一块是蒙古族运动员获得的,而不是占最多数的汉族男人。

难道等到生孩子,中国女性就输给西方女性了?这显然说不通。东西方女性生孩子的不同表现,其背后正是文化背景和生活状况的不同。

首先,西方女性爱健身,身体状况要比中国女性好。西方的少年儿童,一般只上半天学,下午几乎都在健身房里。西方影视女明星,几乎个个坚持身体造型训练,她们身上除了肌肉,少有赘肉(肥胖问题不在本文讨论之列)。500年前的文艺复兴以来,西方女性一直在追求个性自由,也为西方女性的生长和发育,提供了宽松和谐的空间。

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100年前的中国女性,因为“特别审美”需要,从小就要做“束胸”和“三寸金莲”的功课,且坚持不懈。运动和健身,一直和中国女性扯不上联系。

千万别说这些是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今天中国女性虽然解放了,可运动和健身仍然和中国女性不搭边儿。且不说中国女性爱不爱健身,光是在时间上就没有可能。在中小学这个女性生长发育的关键时间段,她们每天都要上课或者补课,有限的体育课也常常被取消了。所以,这个时期的中国女性和中国男人一样,都被培育成了“豆芽菜”。

再说营养问题。西方女性的饮食结构和中国人有完全的不同,各种奶酪、火腿肉和高品质的橄榄油是主要食物,这和中国人的 食结构有着明显的的区别。

但是,我并不认为这是中国女性体质弱的主要原因,我们同样可以从肉禽蛋奶中摄取同样的营养成分,来减少这种差异。问题是仅几百年的中华民族一直是一个“吃不饱”的民族,你从中国人过去见面问“你吃饭了吗?”就可以看出端倪。中国人谈到某个艰难岁月,会说那年头“没粮吃”,而不说会说“没肉吃”。至于“大鱼大肉”,则一直是少数人的专利了。中国女性只有“坐月子”,才能享受到“煮鸡蛋”和“炖老母鸡”的美味。在此之前,她们的身体早就被体内的婴儿拖垮了,不老老实实“坐月子”,恐怕也就自身难保了!

你得感谢中医大夫的高论,什么不要出门,注意风啊,别着凉啦等等,如此要求孕妇和产妇真的太有必要了。她们一个个弱不禁风,不照此办理,还真可能落下一生挥之不去的怪病。中医对中国这个“吃不饱”的民族,贡献实在是太大了。试想,如果一个女人身体非常棒,中医的这些“清规戒律”,还能派上用场吗?

近几十年,西方国家的政府,一直重视本国女性从孕妇到产妇的这个重要过程,医院建立了详细的孕妇档案,定期要通知孕妇接受各种孕期检查。孕期体检是免费的,在医院生孩子也是免费的(当然了,从急救车到各种救治,也都是免费的)。孕妇生孩子之后,一般会得到1500欧元左右的一次性补贴,然后每个月享受50欧元左右的婴儿食品补助。芬兰有位华人孕妇的预产期赶上冬天大雪封山,雪天路滑一度让这位孕妇担心无法去医院。没想到产期前几天,家门口开来一辆救护车,救护人员在她的家门口扎起帐篷,埋锅造饭以备应急!过了几天雪更大了,救护车也没法行驶。这位孕妇惊奇地发现,一架急救直升飞机在门口落了下来(我给同胞讲这个故事的时候,同胞问我直升飞机要花不少钱吧?我晕!)。

历朝历代,中国人生孩子都要花钱,而且费用不少,这就给大多数本来生活就捉襟见肘的家庭,带来了不小的麻烦。这些费用,也就只能在孕妇和产妇们的“嘴里”来节省了。这里面有个生育观的问题。西方人认为生孩子是国家大事,咱们中国人认为生孩子是自家传宗接代的私事。所以,咱们自己花多少钱,都花得心诚悦服。只是母亲的身体,甚至下一代的身体,一直处于堪忧的状况。“坐月子”,也就这么成了中国女性的专利了!

“坐月子”的这一习俗在中国已经开始淡化。在城市人口女性中,“坐月子”已经开始不那么“严肃”了。可是在中国广大的农村,“坐月子”现象依旧普遍存在,而且还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坐月子”这种习俗,看起来很另类,但你绝对不能说它“丑陋”,套用一位博友的话,那是咱的文化!

中国人“坐月子”并非陋习

我是一名妇产科医生,对于现在社会上热烈讨论“坐月子“,我想谈谈我的看法。坐月子是中国人的习惯不假,也确实是自古传来,但是任何事都要与时俱进,客观的评价,我不同意”坐月子是受中医文化影响的一种最具中国特色的传统陋习“的说法。

21世纪,我们提倡“科学坐月子’,就是让产妇在产后的一个月里调整好因为怀孕、分娩身体所产生的变化,由一个亚健康状态调整为健康状态。同时家庭多了一个新成员,作为母亲要学习照顾孩子,要母乳喂养,要适应有孩子的生活,由一个女儿的心态逐渐适应做母亲的心态,完成一个从接受爱到付出爱的心路历程。当满月后作为产妇身心健康的为家庭、为孩子去付出。

所谓说是陋习,主要指“产妇不仅要闭门不出,坐床不起,而且要紧闭门窗,密不透风。产妇还要头戴帽子或裹毛巾,穿厚衣服,即使是大热天也必须如此。为了避免“受凉”,产妇不能洗头、洗澡,不能沾水,连刷牙都不行。产妇也不能喝凉水、冷饮,不能吃“凉性”食物。”

这种说法是太偏激了,现在我们的生活条件和古代不能比,孕期我们知道补充叶酸、补充钙质,有围产保健;在医院分娩,有充分的医疗设施为产妇保驾,有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避免感染;我们家庭生活条件在改善,现在有空调、暖气、有淋浴、有卫生间;无论城市和农村,无论楼房和平房。现代人的医疗卫生常识要比古代人的普及了许多,这些都是现代科学坐月子的基础。

古代之所以不让刷牙,是由于孕期缺钙,不知补钙,造成骨质疏松,所以有“生一个孩子掉一颗牙的说法“。古代不让洗澡,是没有现在的好条件,孕妇生完小孩,每天都在出大量的褥汗,宫口逐渐收缩,每天流出很多恶露,因此要洗澡,但要擦干身体,穿好衣服出来,不要让空调直吹,夏天保持26度的室温就可以了。夏天还要预防中暑,房间每天都要通风,即使开空调,要开一段时间就关闭,然后开窗通风。大人和孩子只要穿上凉爽的夏衣就可以了。

必须承认中国人和西方人是有区别的,中国人喝热水,西方人喝凉水;中国人身上是细细的汗毛,西方人身上是粗粗的汗毛;中国人的饮食以五谷杂粮为主,西方人的饮食以奶和肉为主等等,因此不能完全用西方人的生活观点套用在中国人身上。

因此我们现在的坐月子是科学的,是人性化的,不是什么陋习,和中医也没什么关系。至于人们在做月子时讲一些养生之道也是合情合理的。

所以我们提倡科学坐月子。

附:“坐月子”:

百度百科中介绍:

坐月子最早可以追溯至西汉《礼记内则》,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称之“月内”,是产后必须的仪式性行为。以社会学的论点,坐月子是协助产妇顺利度过人生转折,因为婴儿产出让身体、生活有所改变,从人妻到人母、从外人到家人,坐月子的仪式促使产妇进入神圣地位,周边的人甘愿为她付出,产妇趁此机会发泄累积的不平情绪,消除长期积劳。无论是产褥期或坐月子,都意味着产妇要卧床休息,调养好身体,促使生殖器官和肌体尽快恢复。

本文Hash:9d642a87f068b597a6c10ff8c2c1dd8103980b02

声明:此文由 lizhen002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