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各系统发育怎判断

  1、神经系统

  大脑皮质神经细胞的分化从胎儿第5个月开始,3岁时已大致分化完成,7岁时已基本接近成人脑重量。

  小儿出生后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数目不再增加,主要为神经细胞体积的增大,功能逐渐完善。

  神经系统发育包括:

  o 感知觉的发育(视、听、嗅、味、触觉)

  o 大运动和精细动作的发育

  o 言语的发育

  o 心理活动的发展(注意、记忆、思维、想象、情绪、情感、意志、性格)

  3岁以前是儿童听力和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儿童听力障碍发生率为 3-4‰ ,占残疾原因之首。

  国内外主张早期筛查(出生后3-4天后),3个月内确诊,6个月内开始干预。这样3岁时听力障碍的儿童掌握的词汇与正常同龄儿相近。

  儿童心理行为障碍主要有:

  智能发育迟滞(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苯丙酮尿症等)

  孤独症

  语言发育障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综合征

  抽动症

  儿童擦腿综合征

  2、呼吸系统

  上呼吸道、咽、喉

  o 小儿由于鼻腔小而窄、粘膜血管丰富;耳咽管短且宽,呈水平位,呼吸道感染时易鼻塞,并易引起中耳炎。

  o 小儿喉部呈漏斗状,软骨柔软,粘膜血管丰富,有炎症时易引起喉梗阻,危及生命。

  o 咽部的扁桃体随年龄增长而增大,4-10岁发育达最高点,故扁桃体炎常见于幼儿和学龄前儿童。

  下呼吸道、支气管、肺泡。

  o 气管较狭窄、柔软,血管丰富,粘液分泌少,纤毛运动差,不能很好地排出病原体,炎症时易引起呼吸困难。

  o 右侧支气管是由气管直接延伸,较粗短垂直,故异物易进入右侧支气管。

  o 由于小儿肺泡较少,含血量丰富而含气量相对较少,易发生肺部感染。

  年龄越小,呼吸频率越快。WHO特别强调呼吸增快是小儿肺炎的主要表现:

  <2个月 呼吸次数≥60次/分

  2-12个月 呼吸次数≥ 50次/分

  1-5岁以下 呼吸次数≥ 40次/分

  3、循环系统

  (1)年龄越小,心率越快。因为小儿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代谢旺盛,对营养物质和氧气的需求大,只有通过增加心率来增加心脏输血以满足机体需要。

  婴幼儿正常心率:100-140次/分

  (2)动脉血流速快,呈鲜红色。静脉血流速慢,呈暗红色。小儿血浆中含水量多,含凝血物质较少,因此出血时止血慢。

  4、消化系统

  (1)幼儿的食道短而狭窄,胃呈水平位,贲门肌肉松弛,幽门肌肉紧,胃蠕动能力较差,故婴儿时易溢奶或呕吐。

  幼儿期仍有进食后呕吐,且引起消瘦,应考虑先天性幽门狭窄、贲门松弛症、消化道梗阻、急性胃肠炎等。

  常见的消化道梗阻是肠套叠,<1岁的男孩多见,临床表现为、呕吐、便血和腹部包块。

  (2)小儿直肠较长,固定较差。所以长时间坐便盆或腹泻迁延不愈可引起脱肛,同时因肠蠕动弱也易引起便秘。

  (3)婴儿消化系统发育还不成熟,胃酸和消化酶分泌较少,不容易适应食物质和量的较大变化;而且生长发育迅速,所需营养相对较多,胃肠道负担较大;加上免疫功能不完善,在喂养不当,或肠道内外细菌病毒感染时易患婴幼儿腹泻。此外食物过敏或受凉也可诱发腹泻。

  5、泌尿系统

  泌尿系统包括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

  (1)小儿神经系统调节功能尚不完善,故2岁内小儿易遗 。5岁以上仍有经常性的夜间遗尿才可诊断为遗尿症。

  (2)婴幼儿期男孩常有包茎,污垢积聚时也可引起上行性细菌感染。女孩尿道短,外口暴露,且离肛门近,上行性尿路感染比男孩多见。

  6、血液系统

  o 小儿血色素正常≥11g。

  ~9g为轻度贫血,

  ~6g为中度贫血,

  ~3g为重度贫血。

  o 儿童因生长发育速度快,铁的需要量相对较大,易患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的原因

  o 食物中铁摄入不足;肉类和大豆含铁较高且易于吸收但婴幼儿吃的不多;食物中磷酸、鞣酸、纤维素易与铁结合,造成铁的吸收减少。

  o 疾病可致铁的丢失或消耗过多、反复感染、肠息肉等。

  7、运动系统

  o 小儿骨组织内含无机物少、有机物多,故骨质弹性大易变形。

  o 骨骼内微血管多,骨组织再生能力强,骨折时常为"青枝"骨折,且愈合速度快。

  o 小儿关节窝较浅,周围韧带较松,易脱臼。如肘关节脱臼(牵拉肘)、肩关节脱位。

  o 肌肉的发育。一般大肌肉(大运动)发育较早,小肌肉(精细动作)发育较迟。

  o 小儿肌肉柔嫩,水份多,蛋白质少,加上神经系统调节功能欠佳,故肌肉收缩力差,容易疲劳。

怎样判断小儿发热?

  怎样判断小儿发热?
  发热是婴幼儿十分常见的一种症状,许多疾病在一开始时就表现为发热。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会时常看到有些家长用手摸一摸孩子的头,摸一摸孩子的手心,感到皮肤发烫,就认为孩子是发烧了。有些家长认为,只要孩子的体温超过37℃就是生病了。其实,这种认识并不是完全正确的。
  发热是指体温的异常升高。正常小儿腋下体温为36℃~37℃,如超过37.4℃可以认为是发热。但是,小儿的体温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常常可以出现一些波动。比如在傍晚时,小儿的体温往往比清晨高一些。小儿进食、哭闹、运动后,体温也会暂时升高。衣被过厚、室温过高等原因,也会使体温升高一些。这种暂时的、幅度不大的体温波动,只要小儿一般情况良好,精神活泼,没有其它的症状和体征,一般不应该考虑是病态。
  有些孩子经常出现手足心发热。有的家长一拉孩子的手,发现手心很热就认为孩子是发烧了,盲目地给予退热药。其实,小儿的手足心热并不一定就是体温高。如果测一下体温,很可能在正常范围。孩子手足心热,从中医的角度分析,是因为阴虚火旺,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孩子有“虚火”。这种情况不宜使用西药退热剂,而应该请中医治疗。中药可选用生地、麦冬、沙参、玄参、玉竹、青蒿、丹皮等滋阴清热之品。同时让孩子多饮水,多吃青菜和水果,也可以经常用菊花泡水频饮。
  对确认发热的孩子,要分析发热的原因,判断是感染所致的发热,还是其它因素所引起的发热。并且要注意观察发热的热型和伴随的其它症状,以便及早做出正确诊断。

  孩子门牙缝宽怎么办  宝宝托养5点帮助  生病的宝宝最爱吃什么?

想了解更多与本文相关的妈妈真实日记、帖子、提问吗?
快到亲子部落看看吧,并可赢取更多免费大礼哦!

小儿的免疫系统发育过程

有报道指出,不仅脐带血中有IgE,在胚胎的11~211周测定的结果表明13周以后在羊水中即有IgE;也有人在妊娠5个月之后的胎儿血清中检出了lgE。因为IgE并不能从母体通过胎盘而转移,所以可以认为这是胎儿自身产生的。还有报道,在新生儿的血液中发现了抗青霉素的IgE抗体,这也不是能从母体转移的,所以认为是青霉素抗原通过胎盘从母体到达胎儿体内,胎儿针对该抗原产生IgE抗体。由此看来,新生儿就已经具备了产生了IgE抗体的能力,1岁左右显著增加,到4岁左右,就可以达到与成年人同样的水平。由于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发育还不够成熟,从母体得到的免疫球蛋白G(IgG)逐渐减少,而自身产生的免疫球蛋白的量还较少,因此婴儿在出生后的最初1年内更容易受到感染,特别是呼吸道感染而导致哮喘的发生。

  研究显示,母乳对小儿免疫系统的发育和功能有重大影响。母亲将初乳作为生命的第一份礼物送给了孩子,为孩子的免疫系统和生长发育打下坚实的基础。母亲初乳中含有抵抗疾病的免疫物质,可吸附在病原微生物或毒素上,防止其侵入呼吸道及肠道黏膜,避免患呼吸道及肠道疾病。其中的乳铁蛋白,可结合婴儿体内的铁,“夺取”细菌代谢所需的铁,进而抑制细菌生长,抵抗许多细菌性疾病。免疫球蛋白可很好地发挥抗感染、中和毒素的作用,增强孩子的抗病能力。母亲初乳中还含有其他多种活性成分,如生长因子、转铁蛋白、富含脯氨酸多肽(PRP)、溶酶菌等。生长因子能够促使细胞生长分化,加快组织修复;转铁蛋白能够与铁牢固而可逆地结合,控制机体内铁的水平,还能将铁运送到合成各种含铁蛋白质(如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等)的地方;富含脯氨酸多肽能够参与免疫调节,它既能增强低下的免疫反应,又能抑制过于活跃的免疫反应;溶菌酶则可以促进细菌细胞壁及病毒糖蛋白外壳水解,具有抗菌、消炎、消肿、增强机体免疫反应等多种作用。目前人们已公认初乳可以影响初生生命乃至其一生的健康,因而世界卫生组织大力提倡母乳喂养。

本文Hash:78b12956da6dd6b5c28b35bcc5881aa6628e2a11

声明:此文由 clif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