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出生的小宝宝如何护理肚脐?

导读: 概述 刚出生的小宝宝如何护理肚脐? 注意事项

概述

小宝贝出生了,这让初为人母的妈妈们不知道如何来护理宝宝的小肚脐,而且经常听到老一辈的人说什么肚脐疝气之类的问题,把我们这些新妈妈吓的连宝宝哭都吓得不得了,那么,新生儿的肚脐我们该如何护理呢?

刚出生的小宝宝如何护理肚脐?

预防脐炎。刚出生的小宝宝,因为肚脐还没有闭合,所以脐带总会留一点在肚脐那里。而肚脐在如果在洗澡的时候没有保护好,污水进去后,很容易引起感染,从而使肚脐眼发炎了。但是因为小宝宝肚脐很脆弱,大家也不敢贴粘性的东西去防水。所以当洗完澡后,最好使用肚脐消毒碘伏给肚脐眼消消毒。另外,医生会在脐带上帮你扣上绳子之类的,每天要轻微的提两下,不要让肚脐眼一直闷着,要透透气,保持脐孔干燥。当脐带脱落后,有可能会有点小出血之类的现象,这是正常现象,只要不是长期出血就不要紧,并每天要给肚脐眼消毒。最好消毒一个月。

预防肚脐疝气。这种现象在新生儿当中是很容易出现的。因为脐带脱落后,脐部比较薄弱,外加腹直肌胶后鞘在脐部尚未合拢,当宝宝咳嗽、拉肚子和发脾气哭闹挣扎时腹压的增长,使腹腔内部分肠管从脐部膨出到皮下,便很容易形成脐疝。因为刚出生的小宝宝缺乏安全感,总是要让大人们抱在怀里,当他感觉到大人的体温和心跳之后,便会安静下来。所以不要觉得小孩子不能养成不停的抱的习惯。在小宝宝刚出生的前两个月,宝宝需要怀抱的时候,还是尽量多抱抱,避免小宝宝不停的哭闹,以免引起脐疝。

如果发现小宝宝的肚脐凸出来了,而不是凹下去了,这就有可能是脐疝。大家可以自己制一个脐疝带。用棉布把一元的硬币包起来,然后顺着硬币稍微放大空间,用针缝起来,顺着硬币的弧度缝,多缝几圈后剪下来,再放入大人的女式丝袜中,然后再连着丝袜缝几圈,缝好后,把硬币对准肚脐那里给宝宝套上。不要太紧了勒了宝宝了。尽量宽松点,加上同时不要让宝宝哭闹的作用下和随着宝宝的长大,肚脐会慢慢的凹下去。从而脐疝随着消失掉。

注意事项

如果发现宝宝有便血或者呕血的现象,应立即去医院诊诒。

如何护理新生宝宝的小肚脐

新生儿的身体很柔软,做为新手妈妈肯定不知道该如何护理宝宝。新妈妈要学习一些小技巧,才能搞定你的宝宝哦。尤其是宝宝的小肚脐,在宝宝一出生脐带就会被夹住并立刻剪断,只留下5-8厘米的根部。过几天,脐带就干枯了,然后它会脱落。

医生或许会建议你每天用消毒酒精和消毒棉球轻擦脐带部位,然后用消毒纱布盖好。尽量多让这一部位通风,因为这样有助于加速收缩和痊愈。如果你发现有发红,液体流出或者其它感染的症状,请向健康顾问或者医生咨询。不必等到脐带痊愈之后才给新生儿洗澡,只要洗澡后把它彻底揩干即可。

有的新生儿患有脐疝,但一般一二年内就会痊愈。如果你的宝宝患了脐疝,而且还不断扩大或者总不见痊愈,那么请看医生。

初生宝宝的小肚脐应如何护理?

宝宝的小肚脐,是出生后的一个小小伤口。怎样来护理好呢?怎样才是正常与异常呢?

专家认为,正常情况下,宝宝脐带结扎后,残留的脐带逐渐变干萎缩,1周左右脱落,也有早则3〜4天,晚到3周脱落的。脐带脱落后留下的凹陷俗称肚脐。如果肚脐周围无红肿、干燥,就是正常。但小肚脐也可能出现各种状况,让妈妈们不知所措。

脐炎

脐炎实际是新生儿脐部一种急性蜂窝组织炎。脐处有细菌侵入,脐带根部或脐带脱落后的创面发红,有白色脓性分泌物,进一步脐周皮肤红肿。由于细菌可能通过尚未闭合的潜在通道脐血管进入血循环,严重的会导致败血症,因此妈妈不可掉以轻心。

脐炎是宝宝断脐后的脐残端还未完全闭合,凹陷的脐部极易积水积污,不易干燥,是细菌良好的培养基,脱落后如果护理不当,宝宝肚脐感染金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溶血性链球菌,细菌大量繁殖,就会引起脐炎。

护理:1、婴儿每天洗澡后用消毒小棉签蘸5%酒精擦净脐带残端根部和脐轮部,直到局部完全干燥。

2、保护脐带的关键是不要沾湿,避免大小便污染。要把尿布包在脐部以下,并勤换尿布。

如果发现宝宝有发热、精神弱、吃奶差的情况,就应警惕是否发生了败血症。应紧急求医,绝不能耽误。

脐出血

新生儿断脐时脐带扎得不紧或因全身某种疾病,均可引起脐出血。血会一点点从肚脐渗出,有时纱布或贴身的衣服会渗透。

脐眼渗血,其中血管出血为最常见。有些婴儿的脐带比较粗大,干缩后使脐帯上的线结松脱,可导致脐眼出血,多在宝宝出生1天内发生;也有的宝宝,因脐带留得过多,线结从脐带的残端滑落下来,导致出血。如果不是结扎的问题,同时伴有呕吐、便血等,则要考虑为出血性疾病。

护理:1、婴儿出生后,一般5〜7天脐带自然脱落。在自然脱落之前,要注意检查包扎脐带的纱布是否有血渗出。如果有血,应及时请医生重新包扎止血,如果无血,则应保持干燥,妈妈不要随意解开,以免引起感染。

2、如果是因为线结脱落的宝宝,需要医生重新结扎,或使用脐带夹。

只要是宝宝发生脐眼出血的情况,都要査明原因,不管是何沖原因引起的,都要请医生处理,自己处理不好,反而会使问题加重。

脐疝(凸肚脐)

有些小宝宝,尤其是未足月的早产儿,脐带脱落后在肚脐处会有一个向外突出的圆形肿块,这就是“脐疝”。它小如黄豆大小,大的可像核桃,当宝宝平卧,安静时,肿块消失,而在直立、哭闹、咳嗽、排便时肿块又突出。用手指压迫突出部,肿块很容易回复到腹腔内,有时还可以听到“咕噜噜”的声音,如果把手指伸入脐孔,可以很清楚地摸到脐疝的边缘。

这是由于婴儿脐带脱落后,脐孔两边的腹直肌前后鞘在脐部尚未合栊,一旦腹腔内压力增高,腹膜便向外突出而造成疝。脐疝的内容物是肠管的一部分。

护理

1.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生后一年内腹肌逐渐发达,多数可发现疝环逐渐狭窄缩小闭合。因此只要没有腹痛,呕吐或局部感染,—般不需特殊处理。

2.如果脐疝较大,为了加快其愈合,可根据疝环□的大小,在薄木片、金属薄圆片等硬质材料的外面缝制成比疝环□直径大1厘米的垫,垫中央缝制一个与疝环□直径相同的半球形棉花团,垫两端与松紧带相连,根据患儿的大小,用宽约8~12厘米的棉布与松紧带相连,长度为佩戴时松紧合适,不影响呼吸和吃奶为准。硬垫上缝制半球形棉花团,既能压迫疝环□又不影响疝环处血 ,透气性好,不损害皮肤。可以较长时间地应用。

3.平时尽量避免宝宝经常大哭,以免导致腹压增高,脐疝出现。

一般来说,宝宝的脐疝按压后可以复位。但是,当脐疝被卡在脐部较长时间后就有可能发生了嵌顿,无法用手送回。这样的情况需要紧急就医处理。因为肠壁受压,血液流通不畅,就有肠缺血坏死的危险。若2岁以上宝宝仍见有脐疝,直径超过2厘米者,应去医院手术修补。

脐肉芽肿

脐肉芽肿主要是因断脐后脐孔创面受异物刺激(如爽身粉)或感染,而形成小的肉芽肿。宝宝脐带脱落后肚脐中间出现粉红色的肉芽肿,不同的宝宝脐肉芽肿的大小是不一样的。肉芽肿表面没有黏膜覆盖,常会有脓及血性分泌物,经久不愈,使脐部湿润。当妈妈用手指碰到时,宝宝往往会疼得哇哇大哭。

脐肉芽肿可能是爸爸妈妈在宝宝的脐部误用了爽身粉、滑石粉等,由于这些异物的刺激而导致的。脐肉芽肿非常容易造成进一步严重的感染,是需要立即就医处理的脐部疾病。

护理

1.当宝宝出现脐肉芽肿时,妈妈应带宝宝去医院就诊。在肉芽还比较小的时候,医生会用硝酸银溶液对肉芽进行消毒、处理,很快就可以痊愈了。

2.如果肉芽长得比较大的话,就需要将肉芽整个先切掉。具体操作是:用线将肉芽根部系紧,由于血液流通被切断了,数日后肉芽就会自行脱落。之后,再用10%硝酸银溶液对患部进行消毒、处理,数日后就可以痊愈了。

当宝宝出现脐部流血、流脓等脐炎症状时就应及时治疗。婴儿洗澡时不要全身泡在盆内,每曰用75%酒精对脐部进行消毒,不要上粉剂。发现有分泌物时用2%碘酒消毒,再用酒精脱掉碘酒,这样效果好。

本文Hash:279df9d6d8fe82a5f714f695a13b52e9b5e4bcbf

声明:此文由 Mik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