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防女儿被性侵,这位聪明妈妈这么做!

有一天,我看了一部电影《美丽人生》,突然有了灵感。这个电影讲的是纳粹时期的故事,全家被抓入集中营后,父亲为了不让孩子留下心理阴影,就对儿子说,集中营里发生的一切都只是一个游戏,只要不违反游戏规则,就能获得一部坦克。虽然集中营的生活很恐怖,但是孩子却快乐地生存下来,直至获救,心中依然充满爱与希望……我决定像这位聪明的父亲一样,用一种柔和的方式,帮女儿建立起保护自己的意识改编童话故事。女儿很喜欢芭比娃娃,有很浓的“公主”情结。所以,我特地在她6岁生日那天,送了一个美丽的芭比公主玩偶给她,并且温柔地说:“做公主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她们必须遵守芭比学校的公主守则。否则就算穿得再漂亮,也不是真正的公主。”听了我的话,女儿连忙追问:“那芭比学校有什么公主守则呢?”“我每天给你讲一个故事,每个故事里都有一条公主守则,怎么样?”“好呀好呀,我最喜欢听故事了!”女儿欢呼雀跃道。我给女儿讲的第一个故事是《新白雪公主》:“白雪公主深知男女有别,所以虽然跟7个小矮人是好朋友,但每次洗澡和换衣服时,她都会关好门窗,而且每晚都会回自己的房间睡觉。其实白雪公主,并没有真的吃下巫婆给的毒苹果。她趁巫婆不注意,偷偷换了一个好苹果,然后假装中毒。如果真的中毒,怎么会那么容易就活过来呢?白雪公主会换苹果,是因为她知道,公主不能吃陌生人给的食物,否则自己就会有危险。而且当时小矮人不在家,如果直接揭穿巫婆的诡计,她可能会受到伤害……”女儿惊讶地叫道:“原来是这样呀!我就觉得白雪公主不该那么笨,死了一次又一次,否则王子怎么会喜欢她呢?”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又对《灰姑娘》《豌豆公主》等童话,进行了改编:“灰姑娘之所以要在12点之前赶回家,不仅仅是怕美丽的衣服和鞋子被打回原形,还有一个原因是,她觉得一个好女孩,不应该在外面待到太晚。正因为她的坚持,王子才被她深深打动了,认为她不只拥有美貌,而且还是个自尊自爱的好姑娘,适合当未来的王后……”“在得知豌豆姑娘是真正的公主之后,王子高兴地送了一条项链给公主,并邀请公主当晚留宿在自己的房间里。公主果断地拒绝,并且告诉王子,真正的公主在婚礼之前,是不会跟男子住在同一个房间的,也不会随便接受别人的礼物。你的做法不像一位真正的王子,所以我不会同你结婚,后来王子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再三向公主道歉,并且保证在结婚之前一定不会冒犯公主,豌豆公主这才原谅了他……”不知不觉中,我改编了十几个童话。我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尽量把故事讲得生动有趣,女儿也饶有兴致地从中总结出了许多公主守则,比如背心裤衩覆盖的地方绝不能让人摸、不能接受陌生人的饮水食物、不要跟男子独处一室,就算是自己的长辈、老师或者校长也不可以……有时候,女儿也会发牢骚,问我:“王子不是负责保护公主的吗,为什么公主还要这么小心翼翼地保护自己呢?”我告诉女儿:“王子要等公主20岁以后才会出现。在王子出现之前,公主必须学会保护自己,优雅而高贵地活下去。如果公主因为不会保护自己而受到伤害,那么她可能等不到王子出现的那一天,就变成天上的星星了。而且,如果公主什么也不做,只会被动地等待王子拯救,她或许因为美貌一时吸引王子,但是不会被王子所尊重,更不会成为王子 妻子。”听了我的话,女儿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我帮助女儿建立起了较强的防护意识。现在的她,非常有原则,也懂得巧妙地保护自己。有一次,我因为有事把女儿托给开店的妹妹照顾。妹妹临时外出进货,店里只剩下女儿和一个年轻的男店员,于是女儿便跑到隔壁一对夫妇开的店里玩,直到妹妹回来才返回店中。妹妹问她为什么不待在店里看电视,她当时没说什么,事后却悄悄告诉小姨,公主要懂得保护自己,所以最好不要跟男生单独待在一起。自己之所以刚才没说,是怕店员哥哥不高兴……妹妹告诉我这件事时,我很高兴:对一个母亲来说,能赋予孩子保护自己的能力,让她像一株带刺的玫瑰,安全而美丽地绽放,还有什么比这更值得欣慰的呢?

BB太任性聪明妈妈都是这么做

  孩子任性是一件让家长很难搞的事情,动不动就一哭二闹的,真是让家长没办法省心,特别是现在的小孩子,很多都是独生子女,所以也就更加的娇气。那么面对着孩子的任性,家长该如何拆招呢?而作为家长的你,对于孩子的任性又了解多少呢?

  一、孩子任性的表现

  1.喜欢跟家长对着唱,家长说要做什么的,孩子就偏偏不做,家长说不可以做什么的,孩子就偏偏去做。

  2.喜欢乱发脾气,乱扔东西,乱打人,这也是孩子任性的表现。

  3.爱撒娇的孩子,也属于任性的类型。

  4.满足不了自己的情况下,喜欢死缠烂打,这也属于是任性。

  5.以自我为中心,希望家里的人要时时刻刻陪伴自己,这种孩子也是很任性的。

  二、孩子任性的原因

  1.很多独生子女从小受到家里人的宠爱,所以就养成了任性的性格。

  2.家长不懂得教育孩子,从小无论什么都是满足孩子的需求,所以一旦孩子的欲望得不到满足的后时候,就会开始撒野了。

  3.家长的性格也属于比较任性的,脾气不怎么好,所以孩子在家长的熏陶下,也变得任性妄为了。

  4.孩子的好奇心强,喜欢试探家长的底线,所以就一次次地做些任性的事情。

  5.孩子的任性也是某个年龄阶段里成长过程中必须经过的一个阶段,所以家长也不要太过于紧张。

  三、孩子任性,家长如何拆招

  1.孩子任性的时候,家长不要溺爱孩子,不要顺从孩子,最好是让孩子自己冷静一下。

  2.孩子在公众场合任性的话,应该把孩子带到人少的地方,然后适当地对孩子进行教育。

  3.家长必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让孩子懂得任性是不对的。

  4.孩子任性时,家长要了解清楚孩子任性的原因所在,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

  5.孩子过分地任性,家长要采取一定的处罚措施,并让孩子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6.孩子任性,家长还可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试图让孩子暂时不去固执之前的事情。

海归妈妈:我为什么不让4岁女儿上英语班,而是这样做

最近幼儿说小编接触了一位海归妈妈,也是某中学的一位英语老师,她有个4岁的女儿。在说到到底是否应该让孩子上所谓的英语培训班,她的回答出乎意料之外:不建议上让学龄前孩子上英语班。

她跟小编说了自身的经历。

5岁时跟一个老外学英语,在当时的年代算是非常罕见的。但渐渐地感觉到厌倦,对于一个孩子来说,玩的天性被剥夺,变成了一种每周一定要三次的任务式学习;上了初中后,学校有统一的英语教学,也没见得自己的英语水平比其他同学好多少(据她后来当英语老师的几年,也发现早期经过英语培训的孩子,并不比那些没经过培训的孩子英语成绩更优异)。

后来出国留学后,才发现自己的发音非常不标准,带着印度口音的英语,也就是说当年的那个老外很可能是印度裔的英国人。想想当年学了1年多,日常用语学了不少,但停止后就慢慢荒废了,因为周围缺乏英语的语言环境,虽然学校有英语课程,但跟真正的语言环境相差远了。大学毕业后到了英国留学,没3个月英语就说得崩溜崩溜的,但遗憾的是一直带着讨厌的印度音。

她得出这样的结论:

1、没有英语环境,上培训班等同于浪费

很多英语机构都标榜着说3-6岁是孩子的语言敏感期,也能提供以英语为母语的外国老师,但从一个孩子的语言发展来说,语言敏感期针对的是母语,也就是说孩子每天接触的都应该有英语存在才算是母语环境,比如家庭中爸爸或妈妈双方或单方长期固定说英语。而培训机构每周几个小时的学习,远远说不上是以英语为母语的环境。没有英语环境的学习,学了也是徒劳,反而只会增加孩子的压力。

2、可能会因为不标准的英语发音而难以纠正

社会的英语机构琳琅满目,难免会出现以非英语为母语的“歪果仁”,广州某双语幼儿园因为出现非洲裔和俄罗斯籍的英语老师而引致家长的强烈不满。因为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幼年时期模仿的是不标准的英语,长大后想改过来就会很难。因为幼年时期不标准的发音会让孩子在脑袋里形成深刻的印象,这种发音模式一旦烙下了记忆,长大后就很难纠正。而不标准的发音又会影响孩子的听力和理解能力,最终不利于语言的学习。

3、剥夺了孩子爱玩的天性

欧洲曾经有一项针对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少儿学习者的跟踪调查发现,从成年后的英语水平来看,7岁前开始学习英语的孩子和7岁才开始学习英语的孩子,水平并没有差距。如果家长不能给孩子一个长期性的英语学习环境,就不要剥夺孩子天性爱玩的童年。因为任务式的英语学习不仅给孩子增加压力,时间久了反而会让孩子讨厌英语,甚至增加孩子日后厌学的几率。

而这位海归妈妈选择这样做:

让孩子的学习变得有趣她将孩子的母语定义为普通话,因为这是中国孩子的大环境,这是明摆着的事实。平时孩子玩耍时,家里会特意播放英语原版的儿歌,孩子的动画片,她也选择英语原版的,比如经典的迪斯尼系列动画片。相比起上英语班,以这样的形式接触英语有趣多了,不仅符合年幼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特点,还能培养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虽然没有英语环境,但起码不至于让孩子生厌。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避免了发音不准的误导;动画片里情景与语言的搭配,还能刺激儿童大脑的发育。对于孩子来说,只要在大脑中储存了足够的情景应对画面,就能自然而然关联语言,连中文翻译都不用。就如同一个平时在家里说方言的孩子每天看粤语电视自然就学会了说粤语一样。这种方 能让孩子记住一辈子。

幼儿说建议,不建议对6岁前的孩子是否上英语班一刀切。最大的原则是,孩子不反感不讨厌并且家庭有条件的可以让孩子上,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建议不要对培训机构寄予太高的厚望以至于给孩子造成压力。因为除了语言的学习,孩子在跟其他小朋友和外人接触中也有利于孩子的社交发展。但如果孩子出现排斥抗拒的情绪,不建议家长再强迫,否则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学习热情。

本文Hash:b83e9fad4414b659ac4be62e88d3e451c66a06cf

声明:此文由 区块大康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