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对儿童性侵犯的错误认识有哪些

1.只有陌生人才会做出性侵犯的行为?

很多顶调査均证实:75%〜90%的受害者被认识和信任的人所侵犯。

2.只有女孩子才需预防性侵犯?

美国的研究显示:18岁以前,女孩子中每5个人里便有1个遭受过性侵犯;而男孩子中每10个里便有1个。

3.儿童性侵犯是指对儿童的身体做出接触的侵犯?

性侵犯是指一切通过武力、欺骗、讨好、物质诱惑或其他方式,把儿童引进性接触以求达到侵犯者性满足的行为。没有身体接触的性侵犯行为包括向儿童露体,吩咐儿童露体,勉强儿童观看色情录像带,拍摄裸照等。

4.侵犯者很容易从人群中辨别出来。

侵犯者包括各族群、社会教育地位、职业、年龄,没有固定的特征。

5.害羞、畏缩及智障的孩子是主要受害者。

活泼、聪明的孩子一样也可能是被侵害的对象。

6.全部性侵犯案件均为男性所为。

根据美国人权协会(aha)的调査,6%的女孩及14%的男孩是被女性侵犯者伤害;有些侵害,是男女共犯。

7.孩子和我每天都在一起,他根本没有机会被侵害。

事实显示,不同的侵犯者会选择不同的侵犯地点及侵犯方式,査出真相才是最重要的。

8.晚上是性侵犯的危险时间。

白天同样危险,家中、公车、公园、兴趣班、运动场、幼儿园、夏令营都可能发生性侵犯。

9.父母毕竟是爱自己的子女的,虽然可能一时鬼迷心窍,但绝对不会常常发生。

家庭乱伦愈演愈烈。有些受害者甚至发展到连续多次堕胎的结果。

10.父母通常是第一个得知性侵犯的人。

大部分的父母是从别的渠道知道自己孩子的遭遇,如从老师、邻居处得知。

11.我的孩子经常撒谎,我怀疑这是他的谎话。

当父母或其他成人得知这一消息时,首先应查出事实,而不是怀疑孩子。

12.心理治疗会导致孩子再受刺激,时间可以治愈一切。

父母若放弃专业机构对孩子的治疗,则可能让问题埋在深处,发酵酝酿,不仅对个人造成影响,甚至对整个家庭和下一代都有影响。

父母常犯的性教育误区有哪些

父母常犯的性教育误区有哪些?如今和过去不一样了,针对宝宝提出的有关性的问题,父母的观念需要改变了,不能在以不好意思,和不知道来搪塞孩子了。对于孩子的性教育要从生活中开始一点点的灌输。那么生活中,父母常犯的性教育误区有哪些?

父母常犯的性教育误区有哪些——压抑好奇心

当儿童问父母“我是怎么生出来的?”等有关性的问题时,那仅仅反映出他的求知欲。高度发展的求知欲就是对真理的矢志不渝的追求的动力,如果父母非但不回答反而斥责他们,就会扼杀他们的好奇心。压抑求知欲望只会使孩子变得愚昧,并会歪曲他们对性的认识。

父母常犯的性教育误区有哪些——欺骗孩子

如告诉孩子他们是拣来的,或象孙悟空那样从石头中蹦出来的也不是明智的方法。因为,当善意的谎言被孩子识破后,他们也会变得虚伪起来。但出现这样的结果,责任不在孩子。

父母常犯的性教育误区有哪些——粗暴对待性问题

当孩子的言语和行为一旦涉及性问题,如玩“过家家”游戏,用手触摸生殖器或骂脏话时,父母的斥责打骂,容易造成孩子的怯懦行为,不敢坚持真理,不利于独立性的养成。

父母常犯的性教育误区有哪些,这些就是父母经常会犯的。对于教育宝宝方面,父母要有足够的耐心,其实这些事情宝宝都不明白,所以,你尽管大方的讲解。当然还是要用宝宝能明白的语言讲解。

父母最忌讳犯的6个教养错误有哪些

著名的教育学家蒙特梭利曾经说过:“父母的规矩应该尽量少立,但立了,就一定要遵守。”我们要让宝宝自由成长,但自由的底线是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案例:妈妈叫3岁的洋洋来吃饭,洋洋只顾着玩玩具头也不抬。妈妈大声说:“洋洋,再不来吃,你最喜欢的鸡翅膀就没有了!”可是叫了几遍洋洋都没反应,妈妈只好叹口气把鸡翅膀夹出来放在一边,等洋洋什么时候想吃时再吃。

错误1:说话不算数

妈妈们经常抱怨宝宝不听话,实际情况却是妈妈们自己说话不算数。

这种现象其实到处可见,比如妈妈们请宝宝收玩具,如果宝宝不听,妈妈们发发牢骚后就只好自己收。再比如明明说好在小朋友家只玩半个小时,到时宝宝一闹,妈妈们多半又会妥协,再多玩半小时。

在吃饭问题上,这一点表现得尤为突出,因为妈妈们总是怕饿着宝宝。像“再不来就不给你吃”这样的话通常只为吓唬宝宝。既然什么时候想吃都有的吃,既然妈妈从来都是“说到做不到”,宝宝当然会对妈妈的话充耳不闻。

规矩法则1:说到做到

像上文提到的,如果洋洋不肯立刻上桌,那么等他想吃时,妈妈就应该很平静地告诉他,鸡翅膀没有了。如果洋洋哭闹,妈妈也应该坚持重复自己的决定:因为洋洋来晚了,鸡翅膀已经让大家吃完了。

妈妈们一定要让宝宝明白,吃饭是件自己的事。每日三餐要定点定量,如果宝宝一顿不吃,就必须等到下一顿,切忌稍后用大量零食来补充。这不仅能让宝宝体会一下“饥饿感”,更重要的是让宝宝明白,如果不吃,就真的会饿肚子。

专家评点:

“说到做到“不仅能树立父母在宝宝心中的权威,也教育了宝宝:爸爸妈妈尊重你的选择,但你要接受因此带来的后果。

友情提示:

最好不要在宝宝玩得正高兴时,突然要求她去吃饭。最好给宝宝一个缓冲期,比如说,餐前10分钟就开始提醒宝宝,再玩一会儿就要吃饭了。餐前洗手不仅是出于卫生考虑,更重要的是借此提醒宝宝,要吃饭了。如果能让宝宝参与摆放餐具,或者盛饭,那就更能增加宝宝的用餐意识。

本文Hash:d57aa1df432dd0da1a8b51f7053fec0bc9e8e81d

声明:此文由 Scarlett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