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或引起死亡患病要及时治疗

每年的下半年,是宝宝拉肚子的高峰期,拉肚子又叫做腹泻。小儿腹泻指的是2岁以下的宝宝拉肚子,小儿腹泻是一种病,是由多种病原和病因引起的,高发年龄段在6-11个月的婴儿。每年的下半年是小儿腹泻的高峰期。如果是第三季度患病一般是由细菌感染导致的,表现为拍出来的便便有黏液,且有比较难闻的腥臭味;如果是第四季度患病一般是由于轮状病毒引起的,便便呈现稀水样或者稀糊状,但是对比第二季度出现的小儿腹泻来说,不会有难闻的腥臭味。

爸妈在护理自己的孩子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宝宝拉肚子,也就是小儿腹泻的病症,宝宝拉肚子的病因主要有感染性腹泻和肺感染性腹泻两大类。宝宝拉肚子的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岁以下,而一岁以内的宝宝患病的概率占了一大半。每年,由于爸妈在护理宝宝的过程中,没有正确的处理小儿腹泻而导致宝宝死亡的人数高达5000000-18000000之间。宝宝出现小儿腹泻的概率这么高,那么妈妈要怎么来判断自己的宝宝有没有出现小儿腹泻呢?

判断根据一宝宝每天的排便次数

正常两岁以下的宝宝一天排便1~2次。如果出现小儿腹泻的话,首先会表现为每天的排便次数增多,情况较轻的宝宝一天排便四到六次,如果是严重的小儿腹泻患者一天排便次数达到十次以上,更有甚者可以达到数十次。

判断根据二宝宝排便的大便性状

正常宝宝排便的大便性状是黄色条状。但是如果患有小儿腹泻的话,排出的大便会呈现稀水样和蛋花汤样。有些宝宝的便便还会呈现黏液样或者是脓血样。很多患儿还会出现吐奶、发热和情绪不佳,而部分患儿会伴随着出现腹胀的现象。

当妈妈已经判断出来自己的宝宝出现小儿腹泻了,要怎么及时的来治疗呢?

传统的小儿腹泻治疗方法是禁食一段时间。但是,禁食直接就会影响到宝宝的营养平衡。现在新的治疗方式是,每天给宝宝至少吃六餐,但是每餐的量适当减少,在不影响宝宝营养平衡的前提下进行治疗。

患小儿腹泻的宝宝如果还在母乳阶段,妈妈在自己的饮食方面应该减少脂肪摄入,以免加剧宝宝腹泻;如果患小儿腹泻是六个月以内非母乳的宝宝就按照平时喂养的奶量来喂养;如果患小儿腹泻的宝宝是六个月以上已经开始添加辅食的宝宝,可以给患儿吃一些易消化的东西,一直持续到宝宝腹泻停止两周后。

99健康网温馨提醒,治疗小儿腹泻,要注意以下两个重点:

治疗小儿腹泻重点一倍加呵护宝宝的小屁屁

宝宝出现了小儿腹泻的症状排便次数会相对增加,那么就会增加污染宝宝小屁屁的机会。而且,患儿出现腹泻的时候,排出来的便便往往对皮肤的刺激性比正常的便便要打。所以,患儿每次便便后,妈妈都要记得用温水清洁宝宝的肛门和会阴部,在这个阶段,最好停止使用纸尿裤,而选用柔软清洁的棉尿布,并且要经常换洗,预防宝宝出现红臀和尿路感染。但是,如果在治疗小儿腹泻的过程中,发现宝宝的小屁屁已经发红了,那么首先要做的就是将宝宝的小屁屁干燥干燥,方法很简单,让宝宝的小屁屁自然干燥并涂抹适量的尿布疹膏。

治疗小儿腹泻重点二宝宝病情发展要严密观察

宝宝腹泻后一般伴随着烦躁不安的现象,如果这样的状况加重了,哭的时候眼泪比平时少,囟门和眼窝也出现凹陷,且口干舌燥,出现这些情况,证明宝宝已经加重了身体脱水。宝宝病情加重的第二个表现是,在家里治疗三天后,病情不见好转且频繁的排出大量的水样便,宝宝不愿意正常吃饭喝水,呕吐和口渴的状况 重,且补液后仍然只有少量的尿,或者出现了宝宝发热或者排出的便便中带血的症状,发现这样的一些症状证明宝宝病情加剧了,这时候必须尽早的把宝宝送到医院去治疗。

新生儿腹泻治疗要及时(1)

新生儿腹泻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肠胃道疾病,又称新生儿消化不良及新生儿肠炎。

新生儿一旦出现大便稀水样次数濒繁时,家长最为着急,不知所措,忙于喂水煮奶,给小儿喂多了怕加重拉稀,喂少了又怕宝宝饿坏了。部分新生儿生后几天内还在医院婴儿室刚喂几次奶水就拉稀了,甚至还伴有发烧。与感冒的医务人员接触不知不觉也发生了便稀次数增加,有时新生儿生后头几天很健康,但出院后母奶不够添了一些牛奶,小婴儿就受不了,大便次数增加而且水分多有臭味,这是什么原因呢?

原因在于新生儿免疫功能差尤其是肠道的免疫能力就更低,当肠道感染时,没有能力去减弱和中和细菌的毒力。

另外,胎儿在子宫内在无细菌的温室环境中生长,生后立即在众多的细菌,病毒污染环境中生长,抵抗力太弱了,消化功能和各系统功能的调节机能也比较差,因此,新生儿易患消化功能紊乱,同时也易患感染性腹泻。

新生儿患感染性腹泻时是许多病原菌引起的如细菌、病毒及真菌引起,胎儿分娩时通过母亲的阴道,细菌可以通过阴道进入胎儿口内引起感染。污染的奶水、奶头以及喂奶的瓶子等。家中卫生条件很好,但是母亲及护理小孩的阿姨不注意清洁卫生成了带菌者。有些新生儿患了重病,例如新生儿败血症,肺炎等也可以通过血流到达肠道,甚至感冒也能把病毒进入肠道内引起腹泻。不同的细菌和病毒引起的腹泻症状也不一样;轻症的病人表现单纯的胃肠道的症状,拉稀一日5一6次至10余次,同时还出现低烧、食奶差、呕吐、精神弱、轻度腹胀、哭闹、唇干、前囟门凹陷。严重时大便稀水样,可增加达到10-20次/日。还伴有高烧呕吐尿少,嗜睡,家长仔细观察新生儿,出现手足凉,皮肤发花,呼吸深长,口唇樱红色。在换尿布时发现小儿反应差,口鼻周围发绀,唇干,眼窝凹陷,出现这种情况,家长千万不要大意,需要到医院输液抢救。

如果新生儿的大便次数多,黄色,有蛋花汤样,常伴有血丝和粘液,虽然小儿未进食很多奶,但是有腥臭味,排便时哭闹,烦躁不安,这类的腹泻,大多数是一种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是新生儿时期比较常见的腹泻,需要加用消炎药例如黄连素12毫克每日三次及用消化药和口服补液盐充水份,服4—5天痊愈。

在秋冬季节气候变化多端,新生儿也和大孩子一样容易患“秋季腹泻”,是由一种在电子显微镜底下见到像轮状的病毒引起的,表现发烧、呕吐、咳嗽、流涕等感冒症状,大便为水样、稀薄、米汤样、粘液少每次量多、无腥臭味,哭闹、烦躁不安,治疗比较困难,一般消炎药无效,只有增强新生儿抵抗力,可以加用一些中药,使用消化药如表飞鸣每次一片每日三次,口服补液盐冲水服一周左右就好了,严重时需到医院治疗。

有些腹泻引起生命危险,需要及时治疗。通常见到的是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性腹泻。大多是都是由于污染食物引起的。早产儿,体重低的新生儿更多见。还可以病房,新生室流行,新生儿患了这种病以后是比较重的,而且死亡率高,家长发现有这种病时要注意传染性强,尽快地隔离,一般接触3-4天后就发病,发高烧,大便呈黑绿色,粘稠,也有白色便,胶冻样便,稀水样便伴有明显腥臭味,家长发现有多样化大便时,就要仔细观察新生儿是否存在黄疸,腹胀。病初或轻型病人可以服用庆大霉素每次1万单位,每日三次连服5-6天,但是如果有腹胀加重,黄疸有进展可能存在败血症,此外,如果新生儿有尖叫,抽风,脑膜炎时,应该及时送到医院 抢救治疗是可以治愈的。但迁延时间比较长有时可以长达6个月,由于患病的时间长,消化不良可以变为营养不良,尿布疹,鹅口疮,尿道炎,肺炎,维生素缺乏,贫血等。

不同的病原菌引起的腹泻治疗不一样,采取饮食和补充营养原则和大孩子拉稀一样的。新生儿刚开始便稀时不能吃过多的奶水,如果母奶不足可添加稀释牛奶(1份水1份奶)千万不要操之过急,增加奶量过快。减轻胃肠负担,适当口服一些淡盐水,维生素C和已服用胃酶合剂和表飞鸣,帮助恢复消化机能,不同类型的腹泻使用维生素不同,如可以用一些黄连素,痢特灵,多粘菌素等,如果是病毒引起的腹泻,家长可不必给小儿消炎药。如果经过一般治疗以后大便不见好转,水泻达10余次以上时应抱小儿去医院诊治。

夏季是腹泻病的高发季节 要及时治疗

  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儿童在食用了被痢疾杆菌污染的食品或饮用了被污染的饮料等就可能发病。痢疾杆菌进入体内后,侵入结肠黏膜上皮细胞,破坏细胞的屏障,使结肠黏膜发生溃疡、脱落、出血。

  菌痢症状:

  ·患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腹痛;

  ·结肠黏膜溃疡、脱落、出血形成的脓血与肠道内的粪便一起排出,呈脓血样大便;

  ·患儿有肛门坠胀、大便想拉又拉不出的感觉。

  治疗对策:

  腹泻患儿,特别是出现脓血便者要及时化验大便,一旦确诊要及时用抗生素治疗。有痉挛性腹痛者,不可随意使用解痉剂或抑制肠蠕动的药,以免导致大量毒素和细菌滞留在肠道而加重中毒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患了菌痢病的儿童,没有腹泻症状,却表现为高烧、嗜睡、面色苍白、四肢厥冷、阵阵抽风、血压下降等症状,通过粪便化验才证实是患了菌痢,这便是中毒型菌痢。由于中毒型菌痢来势凶猛,在发病初24小时内变化急剧,延误诊治会有生命危险。因此在夏季遇到突发高烧、血压下降、呼吸循环衰竭而找不到病因时,即使没有腹泻也要警惕是中毒型菌痢,可采用灌肠的方法获取粪便进行化验来确诊。

  病毒性腹泻

  大多由轮状病毒等病毒感染引起。病毒直接侵袭肠黏膜,使受损的肠绒毛变平变短,吸收面积减少,吸收功能发生障碍而导致腹泻。

  病毒性腹泻症状:

  ·大便稀薄;

  ·儿童的病毒性腹泻,大便会稀得像蛋花汤似的,每天5-6次,同时会伴有发热和食欲减退。

  治疗对策:

  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病毒的药物。同时要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服用口服补液盐。此外,要给患儿吃些容易消化吸收的清淡食物,例如:面条、米粥、肉汤等。因为进食太少,患者处于饥饿状态,会引起肠蠕动增加和肠壁消化液分泌过多而加重腹泻。

  不能乱用抗生素,抗生素不会杀病毒。同时,在人的肠道中生长着许多种细菌,它们按一定的比例组合,在肠道内形成一种相对平衡的生态环境,维护着人体的健康。乱用抗生素,会把对人体有益的细菌杀死,导致菌群失调,那些对抗生素不敏感的葡萄球菌、条件致病性大肠杆菌等会失去制约,乘机大肆繁殖,引起菌群失调性腹泻。

  不洁食物引起的腹泻

  食物被大肠杆菌等致病菌污染后变质,人体摄入这些食物后发病。

  “食源性”腹泻的症状:

  ·粪便稀软或呈水样,排出量大,每日数次甚至十数次,极易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腹泻是细菌毒素引发细胞分泌功能亢进、大量肠液聚积于肠腔所致;

  ·患儿常伴有恶心、呕吐、左下腹痛等症状。

  治疗对策:

  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肠道感染的药物,以抑制肠道细菌而达到止泻的效果。有人急于服用止泻药,认为只要止住腹泻就好了。其实不然。因为服用止泻药后,表面看来大便次数减少了,腹泻缓解了,但这样会使病原微生物滞留在肠道内不被排出,导致细菌等产生的大量毒素被肠黏膜吸收,引起严重后果。

  受冷引起腹泻

  食入过多冷饮冷食、在空调房穿露脐装,或在健身运动后洗冷水澡等都容易引起腹泻。

  受冷腹泻症状:

  有脐周疼痛、肠鸣,排出稀水样黄便。多数患儿排出几次后可自愈,也有多达十来次的。

  治疗对策:

  这种腹泻是因肠道受到寒冷刺激后蠕动加快,进食的水分来不及吸收,形成稀便排出体外。预防的关键是注意腹部保暖,进食冰箱冷食要有节制。疼痛厉害时可以用些解痉药或收敛药。如水泻次数较多,可以口服补液,以补充水、盐。不必使用抗生素。

  消化不良腹泻

  因进食过多或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引起。

  消化不良腹泻症状:

  患儿排出溏薄酸臭的大便,伴有恶心、嗳气、腹胀、排臭屁等等。

  久久健康网母婴频道的小编温馨提示:应节制饮食并服用含有消化酶的制剂。这种腹泻并非肠道细菌感染所致。如果服用抗生素不仅无效,还会破坏原来肠道菌群的平衡,甚至可能继发真菌性肠炎、伪膜性肠炎等。如患儿有慢性胰腺炎、胆囊炎病史,应考虑是否脂肪性腹泻,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编辑:荀满满)

本文Hash:a8ca763a8a41d986c4e88ea464b013c759a3dbac

声明:此文由 飞舞九天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