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用药应警惕药物性耳聋

有些药物如果使用不当,就会损害听觉神经与肾脏功能,严重的还会引起耳聋。其中以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最为突出,称它们为“耳毒性抗生素”。

庆大霉素如果用量过大,疗程太长,可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内耳,干扰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影响微循环或损伤听神经末梢。据观察,首当其冲的受损部位是耳前庭,主要表现为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走路摇摆;若毒性涉及耳蜗,则会发生耳鸣、耳聋。此药主要靠肾脏排泄,若肾功能不好,药物难以排出而积蓄中毒,这样肾脏进一步遭受损害,更易导致耳聋。年龄越小,耳中毒的程度越重,而且与用药的总量、给药途径和疗程长短密切相关。静脉滴注引起的毒性反应比肌肉注射要高得多。另外,妇女孕期及临产前如果使用庆大霉素不当,有可能酿成胎儿的肾脏损害和永久性耳聋。成人应用该药发生耳中毒反应者也不少见。

链霉素主要用于治疗结核病。它对听神经、肾功能损害的情况与庆大霉素相仿。如果发现眩晕与耳鸣应立即停药。

卡那霉素对耳蜗神经与肾功能的损害最为明显。其持续性耳鸣往往是听力下降或耳聋的先兆,一旦出现,应立即停药。但在有的病人耳鸣与耳聋会同时发生,甚至没有耳鸣直接出现耳聋;若有肾功能损害,则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故患有肾病者忌用,50岁以上的病人慎用。

新霉素对耳蜗神经与肾功能损害的程度,与卡那霉素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病人耳部先有闷胀感,继而出现耳鸣和耳聋。过去认为新霉素的口服制剂毒性较小,实则不然,即使局部应用,也有中毒的危险,应当提高警惕。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耳毒性抗生素具有三个隐蔽性特点。如庆大霉素、链霉素等引起的听力损害,首先发生在内耳高频率区(约8000赫兹),使高音听力下降,一般不易被人察觉,待用药数周、数月或停药半年、一年后,毒性扩展至低频率区,病人听话发生困难,也不会意识到与用药有关,这在医学上称为“迟发性耳毒反应”,尤以婴幼儿与老年人中毒反应发生得最快。又如新霉素、卡那霉素等即使停用,它们在体内也已完全分解、排泄,但由药物引起的内耳毛细胞的退化及听神经细胞的变性萎缩,却仍在继续进行,直至听力完全丧失,变为全聋,此称“渐进性耳毒反应”。如一位患皮炎的病人,只注射了半支链霉素,就立即发生了剧烈的眩晕、耳鸣,继而听力迅速下降,出现耳聋等症。医生在追访中发现,这家祖孙三代中竟有17人因注射该药造成顽固性耳聋,有遗传性倾向,此谓“过敏性耳毒反应”。

当今婴幼儿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如滥用耳毒性抗生素而引起聋哑,造成终生残疾,将会影响我国人口素质。据有关资料表明,儿童由于应用这类药物导致聋哑者,竟占整个聋哑儿童人数的一半以上,故必须引以为戒。尤其是新生儿的肾功能尚不健全,一般不主张使用庆大霉素。

尽管如此,我们对耳毒性抗生素也不能因噎废食,而应按病情需要,该用时还得用。但要注意严格掌握适应症,限用于严重细菌感染性疾病或对其他抗生素有抗药性的患者,不宜用于病毒性疾病,也不宜用于肾炎、气管炎、扁桃体炎等症。肾功能不全者,应减少剂量或延长间隔时间。幼儿、老人及孕妇应忌用或慎用。用药总量不宜过大,疗程不能太长,要按规定用量使用,有条件时,用药期间应做血药浓度检测。一旦出现眩晕、耳鸣,应立即减量或停用,若需要较长时间用药,应定期做听力及肾功能检查。此外,不要忽视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庆大霉素与羧苄青霉素合用,可使前者的抗菌效力降低;庆大霉素与速尿、利尿酸、氯喹、氮芥、心得安、保泰松、甲地孕酮等合用,可加剧对内耳及肾脏的毒性反应;若与晕海宁同用,会掩盖耳毒性反应。

其他耳毒性抗生素,如紫霉素、万古霉素、巴龙霉素、春雷霉素、多粘菌素等,也都应遵照以上原则使用。

□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王怀莲

感冒用药小心药物性耳聋

在我国,耳聋的患者居全部残疾人的第一位,目前我国每年新生聋儿2万~3万。其中药物因素引起的耳聋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临床上有许多药物都可以引起耳聋,例如利尿剂、抗肿瘤的药物,还有某些中药,例如含有乌头碱的药物和一些含有重金属的中药使用不当也可以引起耳聋。然而,最常见的、危害最大的还是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引起的耳聋,这些药物包括庆大霉素、链霉素、妥步霉素、新霉素等等。

为什么氨基糖甙类的抗生素能够引起耳聋呢。在我们内耳当中,有数万个头顶上长着纤毛的细胞,它们被称为毛细胞。我们内耳对听觉的感知依赖于内耳的毛细胞,每个人大约都有15000个左右的内毛细胞,还有内毛细胞三倍的外毛细胞。内耳就像一架精巧的钢琴,不过琴键是由数万个组成。这些琴键可以感受不同频率的声音,然后将声音转化为电能,通过神经的传导,最终到达大脑皮层,我们就可以听到大自然各种各样美妙的声音。

内耳的毛细胞非常娇嫩,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可以损害这些可爱的毛细胞,无法感知外界的声音,从而引起听力下降。而且这种听力损害一旦发生,往往是不可逆的。虽然老百姓把这种耳聋俗称为“神经性耳聋”,但是其实听觉神经并没有太大的损害,真正损害的就是这些毛细胞,所以正确的称法是“感音性耳聋”。

感冒用药小心药物性耳聋

在我国,耳聋的患者居全部残疾人的第一位,目前我国每年新生聋儿2万~3万。其中药物因素引起的耳聋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临床上有许多药物都可以引起耳聋,例如利尿剂、抗肿瘤的药物,还有某些中药,例如含有乌头碱的药物和一些含有重金属的中药使用不当也可以引起耳聋。然而,最常见的、危害最大的还是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引起的耳聋,这些药物包括庆大霉素、链霉素、妥步霉素、新霉素等等。

为什么氨基糖甙类的抗生素能够引起耳聋呢。在我们内耳当中,有数万个头顶上长着纤毛的细胞,它们被称为毛细胞。我们内耳对听觉的感知依赖于内耳的毛细胞,每个人大约都有15000个左右的内毛细胞,还有内毛细胞三倍的外毛细胞。内耳就像一架精巧的钢琴,不过琴键是由数万个组成。这些琴键可以感受不同频率的声音,然后将声音转化为电能,通过神经的传导,最终到达大脑皮层,我们就可以听到大自然各种各样美妙的声音。

内耳的毛细胞非常娇嫩,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可以损害这些可爱的毛细胞,无法感知外界的声音,从而引起听力下降。而且这种听力损害一旦发生,往往是不可逆的。虽然老百姓把这种耳聋俗称为“神经性耳聋”,但是其实听觉神经并没有太大的损害,真正损害的就是这些毛细胞,所以正确的称法是“感音性耳聋”。

本文Hash:7aa3df1ac6022d97adca537df8a59f933747798f

声明:此文由 nihao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