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止宝宝“疹”相随

“疹”相随

春天将要来了,各种病毒也活跃起来,稍不注意,小疹子就随之而来,让妈妈不知所措。春天,究竟哪种疹子多发?如何护理和预防呢?

幼儿急疹

流行指数:★★★★

幼儿急疹又称婴儿玫瑰疹或烧疹子,是婴幼儿时期一种常见的病毒性出疹性疾病,主要见于2岁以内婴幼儿,尤其以1周岁以内宝宝患病多。

幼儿急疹的特点是以突然高热起病,体温在数小时内可上升到39℃~40℃或更高,初期发热时宝宝精神反应较好,持续高热3~4天后体温骤然下降,在体温下降的同时或稍后皮肤迅速出现淡红色斑丘疹。医生根据热退疹出很容易就判断出幼儿急疹。皮疹大多为分散性,全身各处均可见到,但面部及四肢远端皮疹较少。出疹后1~2天便迅速消退,不留色素沉着,亦不脱屑。幼儿急疹病后可获较巩固的免疫力,再次发病者很少见。

护理要点

1.宝宝出疹后病情就开始逐渐好转,所以一般不使用抗生素。

2.在发病期间,宝宝应注意休息,卧床至皮疹消退。

3.由于高热时有大量的水分散失,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和营养物质。患病期间的饮食,应以牛奶、米汤、豆浆、粥以及面条等易消化的食物为主。

4.当宝宝高热不退,精神差,出现惊厥、呕吐脱水等表现时,家长要及时带宝宝到医院就诊,以免造成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功能损害。

预防措施

●避免接触患病的婴幼儿是最佳的预防措施。

●如果发高热,要及时就医,及早请医生诊断。

温馨提示

1.生活要有规律、保证睡眠、并且注意保暖,防止感冒,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2.及时进行免疫预防接种,如有漏种,要在1个月内咨询保健医师。

3.坚持锻炼身体,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因为运动不仅能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对宝宝抵抗力的提高也大有好处。

麻疹

流行指数:★★

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初起有发热症状,体温一般持续在39℃以上,伴有咳嗽、流泪、流涕、打喷嚏、眼结膜充血等症状。此期约3~4天,称为麻疹前驱期,一般在发热第3~5天,患儿开始出疹,出疹的顺序是耳后、发际、颈部、前额,然后迅速地由上而下遍及全身,最后到手掌、脚底。

出疹期体温可达40℃,同时全身症状加重,咳嗽加剧,两眼红肿。皮疹出齐后,体温逐渐恢复,病情好转,如无并发症,体温会在发热后3~5日逐渐降至正常,皮疹也依出疹顺序而消退,出现脱屑,并留下棕色的色素沉着,逐渐淡化至最后完全消失。

麻疹有一些较严重的并发症,如:肺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等。如宝宝出现持续高热不退并伴有出疹外其他症状时要及时就医。

护理要点

1.宝宝出了麻疹,应安静卧床休息。

2.室内空气流通,温暖湿润,注意勿使宝宝着凉。

3.在发热出疹期间多喝水,给予易消化而富有营养的饮食,在恢复期少吃油腻的食品。

4.在发疹期间,注意皮肤、黏膜的清洁,汗湿后及时洗澡,换干净内衣。

预防措施

●接种疫苗是预防麻疹最关键、最有效的措施。目前儿童基础免疫程序规定麻疹初免年龄为8月龄,18~24月龄复种一次。

●避免接触麻疹患者。但若患过麻疹可获得终生免疫。

如何防止宝宝吐奶防止宝宝吐奶的“4大必杀技”

“宝宝刚出生时,看着她大口大口地吸吮乳汁的样子,我心里美滋滋的。可是,有时她刚刚吃完,奶水就又顺着嘴角流了出来,有的时候还会呛进鼻子里,小脸憋得通红,看着她那难受的样子,真是好可怜啊。.尽管宝宝精神和食欲仍然很好,但我还是有些担心。”朵朵妈又在向表姐李茜求助了。

“不要紧的,这是正常现象。”表姐安慰她说。

“这我也知道,可是,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防止宝宝吐奶啊?”

看着宝宝在自己的怀里大口大口地吃着奶,这是新手妈妈们最幸福的时刻了!但是,很多年轻的妈妈都有这样的经历吧—刚给宝宝喂过奶,宝宝却马上又吐了出来。这时你的心情是不是和朵朵妈一样,既着急又心疼呢?

尽管很多新手父母都知道宝宝吐奶是由生理原因引起的,但是一看到自家宝宝吐奶时,还是紧张得不知所措。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防止宝宝吐奶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先从导致宝宝吐奶的特殊生理结构说起了。

新生儿的胃呈水平位

宝宝吐奶,有可能是妈妈喂奶后改变抱姿所致,更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宝宝生理上的特点。由于宝宝的胃还没有发育完全,所以从正面看是横躺着的,呈水平位,处于不稳定状态,而且容量小;同时胃的入口部位的肌肉还比较松弛,不能很好地收缩,从而使得进入胃里的奶汁比较容易流回食道。

还有,细心的妈妈一定会发现,小宝宝含乳头的样子笨笨的,所以宝宝吃奶常常是将奶水和着空气一起吸到胃里。这样,当宝宝打嗝或身体晃动时,吃进去的奶就比较容易被吐出来。

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防止宝宝吐奶呢?

防止宝宝吐奶的“四大必杀技”

(1)正确的喂奶姿势很重要。新手妈妈们给宝宝喂奶时,一定要把宝宝抱在怀里,让宝宝的身体与水平线处于45°角左右的倾斜状态,胃里的奶液就会很自然地流入小肠,这样就会大大减少吐奶的概率。妈妈们千万不要图省事,让宝宝平躺在床上吃奶,这可是预防宝宝吐奶的大忌哦。

(2)帮助宝宝拍背、打嗝。给宝宝喂完奶后,把宝宝竖直抱起靠在肩上,轻拍宝宝后背,让宝宝通过打嗝排出吃奶时吸进胃里的空气,一般轻拍5分钟左右就可以了。这可是防止宝宝吐奶的最好办法哦。

(3)宝宝吃完奶不宜马上仰卧。喂奶后,最好把宝宝竖抱在身上20~30分钟,不要急着把宝宝平放在床上。把宝宝放在床上时,先让宝宝侧卧一会儿,然后再改为仰卧。

(4)掌握好每次的喂奶量。为了防止宝宝吐奶,妈妈们还可以采取“少量多次”的办法,就是每次喂奶量要减少到平时的一半左右,不过喂奶次数可以适当增加。

上身保持抬高的姿势应对宝宝吐奶

宝宝在吃完奶后奶水经常会从嘴角流出来,有时候还会呛进鼻子里,甚至会导致宝宝窒息,这样是很危险的。因此,将宝宝平放在床上时,最好将浴巾折叠好垫在宝宝身体下面,使其上身略抬高一些。如果宝宝躺着时发生吐奶,要马上把宝宝的脸侧向一边,以免被奶水呛着。

宝宝4个月大以后,不仅可以很好地掌握吸吮技巧,而且贲门的收缩功能也已发育成熟,吐奶的次数就会明显减少了。

新手妈妈喂养经

正确区分“溢奶”与“吐奶”

虽然吐奶对刚出生的宝宝来说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但是新手妈妈们也不要因此而大意哦!宝宝吐奶一般分为“溢奶”和“吐奶”两种情况。我们通常说的宝宝吐奶也叫“溢奶”,是指宝宝在吃完奶后奶水从嘴角流出来的 现象。而“吐奶”与溢奶不同,吐奶是多种原因引起的较强烈的呕吐,吐奶现象往往是偶发的。

温馨提示6个原因引发宝宝吐奶

(1)喂养方式不当,如吞奶过快、喂奶时吞入较多空气、喂奶时过多翻动宝宝等;

(2)各种感染(如感冒)引起的呕吐,一般伴有流涕症状,感冒好了,吐奶消失;

(3)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吐奶,一般表现为喷射性吐奶并伴全身明显中毒症状,如发热、抽搐、前囟膨隆等;

(4)外科疾病,如先天性幽门肥厚、先天性肠旋转不良、先天性巨结肠等,一般还伴有体重不增、消瘦、大便异常等症状;

(5)胃黏膜受刺激,宝宝服用红霉素、磺胺等药物易引起呕吐;

(6)胃食管返流。

如果新手妈妈们发现宝宝在吐奶的同时还有其他异常状况,自己又无法确定原因,一定要及时抱宝宝去看医生。

如何防止宝宝吐奶?

宝宝吐奶是妈妈非常头疼的事情,担心宝宝会营养不良又担心吐奶吐多了会伤胃。然而,宝宝出生前三个月都出现吐奶是非常常见的。那如何防止宝宝吐奶呢?针对这个问题,下面由平安健康网小编为大家做介绍:

一、采用合适的喂奶姿势:尽量抱起宝宝喂奶,让宝宝的身体处于45度左右的倾斜状态,胃里的奶液自然流入小肠,这样会比躺着喂奶减少发生吐奶的机会。

二、喂奶完毕一定要让宝宝打个嗝:把宝宝竖直抱起靠在肩上,轻拍宝宝后背,让他通过打嗝排出吸奶时一起吸入胃里的空气,再把宝宝放到床上,这样就不容易吐奶了。

三、吃奶后不宜马上让宝宝仰卧,而是应当侧卧一会儿,然后再改为仰卧。

四、喂奶量不宜过多,间隔不宜过密。

宝宝吐奶之后,如果没有其他异常,一般不必在意,以后慢慢会好,不会影响宝宝和生长发育。宝宝吐的奶可能呈豆腐渣状,那是奶与胃酸起作用的结果,也是正常的,不必担心。但如果宝宝呕吐频繁,且吐出呈黄绿色、咖啡色液体,或伴有发烧、腹泻等症状,就应该及时去医院检查了

本文Hash:aa2e61b19d5e9d30cf370f537a3f037aa9278976

声明:此文由 区块大康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