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小宝宝吃药妈妈总做错6件事

大家都不希望宝宝生病,但是,宝宝抵抗力不如成人,换季时经常生病。在宝宝生病后,家长选择自行用药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但是由于家长对药物知识的欠缺,儿童常常是错误用药的最大受害者。因此,作为父母千万不要自作主张,以免出错。为此整理了宝宝用药的6大误区,希望可以给家长们有所帮助。

一、不要任意给孩子吃成人药

有部分的家长因为对药物知识的缺陷,误认为对成人安全的药,小孩也可用,只要减少一点剂量就行了,却不知到宝宝的生理与成人有诸多不同,对成人安全的药物对儿童未必安全,有的甚至潜藏危险。例如四环素类药物可影响小儿骨骼生长或沉积于牙组织中变成“黄板牙”,故9岁以下小儿禁用。再如安痛定、索米痛、去痛片等常用退烧药含有氨基比林成分,易使小儿粒细胞迅速下降,有致命危险。还有的小儿服用感冒通后出现了血尿,后果之严重不言而喻。

建议:作为家长,当宝宝生病的时候一定会心急如焚,但是不能因为这样就跟成人的药物给宝宝吃,当宝宝生病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带去医院看医生,宝宝应该吃什么药,用多少,一定要由儿科医生跟住病情和年龄来确定,父母千万别作主张。

二、不能擅作主张把剂量增加或减少

通常,父母对宝宝用药会出现两种状况,一时求愈心切,盲目加大药量,二是怕出现副作用,擅自减量或停药。这两种做法都是不可以取的。现在小编就分析一下这两种做法的后果吧!

1、求愈心切,盲目加大药量

在宝宝生病的时候,家长是宝宝用药的执行者,但是有些家长求愈心切,认为只要加大用药剂量就能使病症早日获愈,便盲目给宝宝加大服药剂量。也有些家长给宝宝重复用药或同时用多种药物。其实,服用药物的剂量越大,其毒副作用也越大,甚至导致儿童发生急性或蓄积性药物中毒。是药三分毒,药物是不可乱服用的。

2、怕出现副作用,擅自减量或停药

再者有些家长则过于谨慎,害怕宝宝服药后出现副作用,便随意减少服药剂量,殊不知,药物都是要积累到一定浓度才会发挥最佳的药效的。如果药物剂量过小,在人体内达不到有效浓度,就不可能发挥最佳疗效。减量用药还容易使机体产生耐药性和抗药性,给以后的治疗造成困难。一些家长在给宝宝用药时,见症状缓和时便停药,所以不能达到规定的疗程。这样容易使病原微生物死灰复燃,再度大量繁殖,导致病症复发。

建议:对于宝宝的用药,应该听从儿童专科医生的嘱咐,不要随意增减宝宝的药量。我们对宝宝的病情不了解,对药物也不是很了解,为了宝宝的健康着想,应该按照医生开的处方用药,控制好药量,以免造成严重的后果。

三、要照处方的指示正确服药

对于宝宝的用药,一定要按照处方的指示正确服用。例如药水、糖浆用前要摇匀;药物宜避光并放在阴凉处;夏天时,药水易变质或生蜉蝣物,不宜存放太久等。这些小细节,父母们都要多加留意。还有要注意的是,不要急盼药效,频繁换药。任何药物治疗病症,都需要经过一定时间才能起作用,而有些家长在给宝宝治病时耐不住性子,一种药物才用几天,甚至几次,因见不到明显效果,便认为该药效果不好,于是频繁更换药物。其实,频繁更换药物不仅难以获得应有的效果,而且还会使机体产生耐药性和不良反应,使治疗更趋复杂化。

建议:不要因为心急,服用几次感觉没效果就频繁换药,这样不利于宝宝的健康,要知道,药物要到一定浓度才会起药效的。只要父母 照处方的指示正确服药,宝宝的病症一定会被治愈。

四、服药时间要正确

宝宝用药时,一是要跟住医生的嘱咐,二是要看清药物的说明书,了解药物的服用时间,药物一般分三种时间服用。一是饭前服用:是指饭前1或2个小时服用,以利于药物吸收。很多止泻的药物需要在饭前服用。二是饭时服用:是指在饭前或饭后片刻服用。一些开胃的或帮助消化的药物应在饭时服用。三是饭后服用:是指饭后半小时或1个小时服用,这样可减少药物对胃肠的刺激,或促进胃肠对药物的吸收。一般来说,抗生素类等大部分药品都适合在饭后服用。要正确的服用药物,否则会带来不良后果。还有的就是要避免用药断断续续不定时,药物在人体内必须达到和维持有效的尝试,才能起到治病作用。有些家长给孩子服药随意性很大,想起就服,忘了也无所谓。不能坚持连续定时用药,就很难保证药物在体内维持有效浓度,结果不但治病效果欠佳,而且还容易引起耐药性和抗药性。

建议:主要药物的用药时间,把握好正确的服药时间,才可以达到最佳的药效,使宝宝的病症早一步得以治愈。除了这个,因为有些药物是有特定的服药要求,要饭前或者饭后,不同是时间,药的效果是一样的,所以,父母要正确把握好哦!

五、药物放高处,避免宝宝误食

通常宝宝在他们5-6个月以后逐渐能够用手抓东西了,而此时此刻的他们还没有危险意识,好奇的心理会促使他们把手边能拿到的东西都往嘴里送,如吃进弹珠、橡皮、硬币、钉子、橡皮泥等等。宝宝极有可能因误吞了小东西而阻塞食道或者气管,从而出现严重的后果。妈妈们真是不得不多加留意了。对于这样的情况,药物更加要放在高处,避免孩子误食。如果孩子误食了药物,会有很严重的后果,在上一点中提及过宝宝是不能服用成人的药物的,万一误食会对宝宝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一定要把药物放在宝宝不能抓到的高处。

建议:宝宝的好奇心是非常强的,当他们学会用手抓东西后,一抓到东西就会往嘴里塞,想感觉一下东西是否好吃,而药物是不能随便服用的,父母要一定要注意到这点,最好把药物放到宝宝不能抓到的地方,避免宝宝误服哦!

六、喂药不可强迫,须避免呛入气管

宝宝一般都不喜欢服用药物,有可能是因为药物很苦,或者是气味难闻。在这个时候家长不应该捏着宝宝的鼻子、甚至是掰开嘴强灌,也不能在小儿睡熟的时候、哭闹或挣扎时喂药,以免呛入气管发生危险。对大些的孩子可以应采取说服讲道理的方法;喂小孩子可将药物研碎(肠溶片、控释片、薄膜衣片除外)裹在易消化的食物中服用;哺乳期的婴儿除可将药研粉溶入糖水外,还可将药粉附着于奶嘴上,使药物与奶水一起服下。千万不要图省事,喂药时不管不管宝宝会不会哭闹就捏着鼻子灌药,其实这样做是非常不正确的。这样做宝宝极易呛到,造成气管堵塞,发生呼吸困难,呛咳,呕吐,甚至窒息等可怕后果。为了避免这些意外发生,要使用正确的喂药方法。

建议:宝宝生病是哭闹不肯服药是常见的事,但是不能因为宝宝哭闹就强迫宝宝,用硬的手段喂药,这样会导致呛到或者梗塞等意外发生,小编还是认为,应该用更科学的方法喂药,不要因为喂药而引发不必要的不良后果哦!

妈妈做错5件事宝宝会变懒

爸爸妈妈在生活中不经意的小细节,就容易把宝宝培养成一个“懒宝宝”,虽然爸爸妈妈事无巨细地照顾宝宝可以让宝宝轻松不少,但是这样对宝宝的自理能力、思考能力还有活动能力是有害的哦。

1不让宝宝做事

这绝对是把宝宝越养越懒的第一“罪因”。成长过程,小孩逐渐表现出对身边事、物的好奇和兴趣,并充满积极性,他开始喜欢跟你“抢”事情做,抢着拖地、抢着洗碗、抢着擦桌子……但父母或长辈担心宝宝受伤、帮倒忙,就不让宝宝动手做事。这样做,只会挫掉宝宝的积极性,以后即使你希望他干活,只怕他也不愿干了。

建议:宝宝有自己想做的事,爸妈应充分的调到宝宝的积极性。一方面可增强他的劳动意识,另一方面也是锻炼运动能力的不错途径。爸妈应当合理的引导宝宝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自己吃饭、穿衣、穿鞋……

2把宝宝“关”起来

小宝宝对世界充满好奇,总喜欢到处跑。3岁未到的小孩,虽然走路还不算利索,却还是一刻也闲不住。为了方便看管,很多妈妈会用婴儿围栏吧宝贝“关”起来,把他限制在一定的活动范围内。

建议:运动可以促进宝宝肌肉和神经的发育。多走动既有利于宝宝快速健康成长,又能让他多接触新鲜事物,学到更多常识,何乐而不为呢?当然,运动过程的安全的确要密切注意。妈妈忙碌着洗衣做饭时,可以用婴儿围栏。其它陪同的时间,可以给宝宝更自由的活动空间。

3阻止宝宝活动

很多父母就是太过于紧张,总担心宝宝在跑跑跳跳中磕磕碰碰,所以什么都不让宝宝做。不准宝宝在家里爬上爬下,也不让宝宝在公园里跑跑跳跳,甚至不准宝宝跟其它大龄的小朋友一起玩耍。这种过度的“呵护”的行为,只会把宝宝的积极性渐渐消磨掉。

建议:常说“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雨”,但很多父母、尤其是祖父母辈,总是给宝宝营造一个温室。成长是在不断的尝试中发展的,只有尝试过、经历过才会有真切的认识。安全固然重要,但不能因此而扼杀了宝宝的兴趣,剥夺了他们学习的自由。宝宝玩耍的时候,爸妈不应马上制止,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让宝宝适当的活动。而且,爸妈还应有意识地引导宝宝做运动,参与到宝宝的游戏中。

4纵容宝宝睡懒觉

赖床是很多小孩和成人都会有的通病。赖床就是“懒”意识促使下的典型行为。很多父母特意让宝宝多睡一会,甚至还用厚厚的遮光窗帘为宝宝营造一个适合睡眠的暗环境。久而久之,宝宝就成了名符其实的懒虫,妈妈就该抱怨:太阳都晒屁股了,还不起床?

建议:充足优质的睡眠对于宝宝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当然是毋庸置疑的,但作息要有规律。其实,小宝宝很容易养成早起的习惯,他们对于每一天都充满兴致和憧憬,交感神经也会非常活跃。

有专家指出,最迟要在上幼儿园2小时前把宝宝叫醒。因为起床后胃不会马上开始工作,如果起得太晚,宝宝就没有食欲吃早餐,自然也会影响到营养的摄入和活动。另外,无需用窗帘营造一个“黑夜”的睡眠环境,宝宝必须学着去适应自然规律和变化,才能更好的成长。如果宝宝一直在不真实的“黑夜”中成长,反而会阻碍他的认知发展。

5责备宝宝“捣乱”

小宝宝就像是天生的“破坏王”,总会把家里捣腾的一团糟,玩具扔了满地又不收拾。还喜欢在地上摸爬滚打,弄得满身泥巴,新衣服也蹭出好几个洞……这时候,你会因为烦躁而大声对宝宝说“STOP”吗?或者会不嫌麻烦的给他收拾烂摊子?

建议:好动爱玩是宝宝的天性,他喜欢爬行、踢球、奔跑等游戏,这对于宝宝的正常发育是非常有益的,可以锻炼他的活动能力和应变能力。所以妈妈们可不要因为宝宝弄脏了几件衣服而责备他。另一种极端,就是忙不停跌的帮宝宝收拾烂摊子,把一地的玩具整理好。其实,妈妈不必把宝宝刚玩过的玩具马上收拾好,要让宝宝学会自己收拾,否则只会把他纵容得好吃懒做。

懒并不是宝宝的天性,大多是父母纵容所致,不要以为什么都不让他做就是对他最好的呵护,须知道“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雨”。如果你还在做这几种事,快停下来,别把宝宝养“懒”了。

给宝宝断奶妈妈别做三件蠢事

断奶对于妈妈和宝宝来说,都是一个考验,宝宝哭闹,妈妈头疼。其实,妈妈如果能够找准时机和方法,用循序渐进的方式来给宝宝断奶的话,这一过程会容易得多。

断奶难,难于上青天,相信这是许多宝妈的深刻体会。到了准备断奶的阶段,许多妈咪都要绞尽脑汁,奇思妙想一大堆,考验着妈妈们的各种能力。不过,断奶虽难,但还是有方法可循的,这不,秋天的脚步悄悄来临,给妈妈带来一个断奶的好时机。为何这样说?难道小编神机妙算?非也非也,且听小编细细道来。

凉爽的春秋两季是比较适合给宝宝断奶的季节,这个时候宝宝更容易接受全辅食喂养。对于本来就少吃或不吃母乳、多以配方奶粉为主的宝宝来说,断奶比较容易,不必拘泥于断奶的时机。不过对于母乳喂养的宝宝来说,妈妈还是要选好时机在断奶。这不,秋天快来了,正是断奶的好时机啊。

断奶会考验妈妈的忍耐力沟通能力,甚至是想象力。不过,虽然办法各异,但许多时候,妈妈总是为自己的断奶点子后悔,馊主意更是层出不穷。那么,到底有哪些断奶“坏点子”在捣蛋呢?妈妈看了这些坏点子之后,就要总结经验,不做断奶蠢事。

那些年妈妈的断奶蠢事

蠢事一故意离家,强制断奶

有了宝宝后,妈妈可能从来都没有如此积极地出差出门了。不过,这一次,为了给宝宝断奶,妈妈决定狠下心来,一有机会就出差,一有机会就出门,故意躲着宝宝,期望能够强制给宝宝断奶。结果呢,宝宝一直哭着要妈妈,妈妈又想宝宝想得揪心,这样妈妈宝宝心理生理都痛苦的事情,怎能不让妈妈后悔呢?

这种做法的后果就是,宝宝觉得妈妈的乳房和妈妈的爱一起消失了,妈妈的爱从未变得如此不可靠,这么没有安全感。这种做法不只是在为宝宝断奶,更是给宝宝断爱,而且,这样被断奶的宝宝容易以后产生恋物情节。

蠢事二在乳房涂上刺激性食物,让宝宝厌恶母乳

有些妈妈就问了:那我不走开,我在乳房上涂些刺激的药或食物,好像辣椒或者黄莲,这样宝宝吮吸的时候觉得厌恶,不就放弃了,这样就可以断奶了啊。

那些执着倔强的宝宝可不吃这一套呀。当宝宝情绪激烈,对母乳有强烈的要求,则什么味道都不怕,直奔妈妈的乳房,擦什么都没有用。这样折腾法,宝宝累,妈妈也没辙了。

那些讨厌刺鼻味道的宝宝来说,这一招确实管用,只是代价太大了。因为他们本来就是非常敏感细腻的小孩子,妈妈的爱,在他们心中,会和那些刺激物一齐变味,在心理上疏远妈妈的爱,不太信任妈妈的爱。

不论是哪种宝宝,妈妈最后还不是悔青了肠子呀。

蠢事三宝宝想吃奶时妈妈自觉消失,让家人用奶瓶喂奶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妈妈仍然在家,不过宝宝想吃奶时就自动消失,让家里的其他人用奶瓶喂宝宝。吃惯了母乳的宝宝肯定不会配合,而听到宝宝因为吃不到奶而哭闹时,妈妈肯定也是心如刀割呀。宝宝的小脑袋也想不通:为什么妈妈在家都不给我奶吃呀?妈妈坏坏!还是我不乖、不听话,妈妈生我气啦?

这样,宝宝的情绪会从气愤渐渐转化成自卑和压抑。

本文Hash:9dd9863766a052ede7264310c7c5fd3002be1f95

声明:此文由 Mik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