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注意!婴幼儿手足口病预防提醒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传播快、易流行,多在夏秋季节流行,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口腔内的疱疹破溃后即出现溃疡,患儿疼痛难忍,时时啼哭、烦躁、流口水,不能吃东西,尿黄,重者可伴发热、流涕、咳嗽等症状。

手足口病一般一周内可康复,但如果此前疱疹破溃,极容易传染。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脑膜脑炎等致命性并发症。

预防手足口病必须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口腔清洁,预防细菌继发感染,每次餐后应用温水漱口。要注意居室内空气流通、温度适宜,多饮白开水或清凉饮料,多吃新鲜蔬菜和瓜果;经常彻底清洗儿童的玩具或其他用品。在手足口病流行时,家长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此外,家长还要注意婴幼儿的营养、休息,避免日光曝晒,防止过度疲劳,降低了抵抗力。

治疗上可采用口服板蓝根冲剂、抗病毒口服液和多种维生素;或用抗病毒药膏涂抹患处,消炎止痛。尤其是此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病毒可通过唾液飞沫或带有病毒之苍蝇叮爬过的食物,经鼻腔、口腔传染给健康儿童,也可因直接接触而传染。因此病童应留在家中,直至热度和红疹消退以及所有水疱结痂后才可回幼儿园或学校。如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要及时到医院加强治疗。

儿童注意预防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以手、足皮肤疱疹和口腔粘膜溃疡为主的常见传染病,主要表现为手、足、皮肤出现斑、丘疹,并转为疱疹,还伴有低热等症状,该病主要通过接触污染的手、毛巾、手帕、茶杯、玩具、床上用品等感染,或通过消化道、呼吸道传播,感染对象主要为幼托、学龄儿童。市民在日常生活中要“勤洗手、食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太阳”,幼托机构等要加强晨检制度,早期发现、早期隔离患病儿童,同时加强教室、居室等环境空气流通。

感染性腹泻是极为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常常因食用不洁食品、饮用受污染的水或不良卫生习惯而导致感染发病。市民在旅游期间应注意旅行卫生,不喝生水;不食用不洁、腐败、无证和不符合卫生的食品,饭前便后勤洗手。4月份还是流行性腮腺炎好发季节,主要感染10岁以下儿童,感染后病人可表现为发热伴上呼吸道感染,单或双侧腮腺肿大、疼痛。预防措施上应注意室内保持空气流通,对易感者可应用麻疹-风疹-腮腺炎联合疫苗免疫预防。

中药良方预防婴幼儿手足口病

中医药防治手足口病家用指南

中医药防治手足口病家用指南手足口病高发期死亡翻倍让众多孩子家长陷入恐慌,手足口病扩散太快了,必须加强防治,中医药防治手足口病家用指南非常实用,从以往的防治效果来看,成效非常显著。我国手足口病疫情今年提前进入高发期,疫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至5月4日今年已累计报告手足口病病例427278例,同比上升超4%,其中死亡26例,同比上升142.99%,重症病例5454例,同比上升66%。根据卫生部4月份发布的手足口病累计病例为19万余例,其中重症2119例,死亡94例。仅不到一个月时间,报告病例和死亡病例数据便翻了一番。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大多发生在夏秋季节,3岁以下的宝宝患病居多,经常会在托儿所或幼儿园发生集体流行。之所以称其为“手足口病”,是由于发病后在手、足皮肤及口腔黏膜上会出现类似水痘样的疱疹。

临床症状: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以发热,手、足、口腔及肛门等部位疱疹为特征。本病多发生于婴幼儿时期,以夏秋季节为发病高峰。预后大多良好,少数可并发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甚或引起死亡。

传染源: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患者和隐性感染者。该病传播方式多样,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感染;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亦是造成传播的原因之一。人群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免疫力。由于不同病原型别感染后抗体缺乏交叉保护力,因此,人群可反复感染发病,成人大多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抗体,因此,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诊断要点:发病前1~2周有手足口病接触史。多突然起病,于发病前1~2天或发病同时出现发热,可伴头痛、咳嗽、流涕、纳差、恶心、呕吐、泄泻等症。一般体温越高病程越长,则病情越重。主要临床表现为口腔及手足部疱疹。实验室检查发现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相对增高。有条件时应进行病原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辨证预防: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儿童应注意勤洗手,避免到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居处宜多通风,勤晒衣被;饮食清淡,忌食辛辣、油腻;家长也应注意个人卫生。

中药处方:针对不同体质的儿童处方:

处方一:金银花12g、白菊花6g、板蓝根9g、竹叶6g。水煎服,每日1剂,少量频服。适用于平素健康儿童。

处方二:黄芪12g、防风6g、炒白术6g、蚤休6g。水煎服,每日1剂,少量频服。适用于平素体弱易感者。(注:本指南中药处方剂量适用于3~6岁儿童;3岁以内婴幼儿可减量服用;6岁以上者可加量服用)

相关内容:

<

本文Hash:d86b0cc30fb89252fc044d68afc33d68203d84a9

声明:此文由 梦相随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