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佝偻病的症状如何防治好

佝偻病,也称“软骨病”,是婴儿期较常见的一种慢性营养性疾病,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占总佝偻病的95%以上,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引起体内钙、磷代谢紊乱,使骨骼钙化不良的一种疾病。佝偻病多表现在2岁以下的婴幼儿。而早产儿、出生时体重较轻(低于3公斤)的宝宝、孕期缺钙妈妈所生的宝宝、哺乳期缺钙妈妈所哺育的宝宝、少晒太阳的宝宝、发育太快的宝宝以及吃奶少的宝宝更容易患上佝偻病。

小儿佝偻病的症状表现

1、早期现象

如果您发现宝宝有以下症状,请您开始提高警惕,以下的表现提示了家长孩子有佝偻病的可能:多汗、好哭、睡眠不沉、易惊,由于头部的多汗而使头部发痒,孩子常摇头而致头枕部秃发。

2、发病症状

以上的表现只能提示家长孩子有小儿佝偻病的可能,需带孩子到医院进一步检查,切不可随便给孩子补充大量维生素D,以防止维生素D中毒。如病情进一步发展,可见孩子身体出现明显病症:肌肉松弛无力,特别是腹壁及肠壁肌肉的松弛,可引起孩子的肠胀气,而致腹部膨隆犹如蛙腹。由于骨骼病变出现的症状,这是佝偻病的特征表现。6个月以下的孩子,用手指轻压其枕骨或顶骨,犹如乒乓球有弹性感;8-9个月的孩子头颅呈方形,前囟门也偏大,至18个月前囟门尚不能闭合。

在1岁左右的孩子,胸部则可见到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膨大如珠,称为肋串珠;并可出现胸廓畸形如胸骨前突呈“鸡胸”和肋缘的外翻。由于四肢和背部肌肉的无力,孩子的坐、立和走路都晚于健康的孩子,且容易跌跤,到了1岁以后会走路可出现两下肢向内或向外弯曲的畸形呈“0”型腿或“X”型腿。此外,孩子的出牙也延迟,且容易发生蛀牙。

发生佝偻病的原因及应对方法

婴儿容易发生佝偻病主要是因为缺乏维生素D,维生素D缺乏的常见原因及防治佝偻病的方法如下:

1、日光照射不足。维生素D由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在紫外线的作用下转变而来,如果接触日光不足,就容易缺少维生素D。

措施:只要天气许可,多带宝宝出去晒太阳。晒太阳既方便又安全,可认为是防治佝偻病的良好措施。一般如每天坚持晒太阳2小时左右,就能满足小儿对维生素D的需求。因此宝宝满月后就可以开始晒太阳并且每天逐渐增加晒太阳的时间。但要注意:夏天晒太阳时最好在树荫下,避免日光直晒;冬天不可隔着玻璃晒太阳,以防紫外线被吸收。

2、食物中含维生素D不足。乳类中含维生素很少,如单纯乳类喂养不另加维生素D制剂摄入不足,可发生维生素D缺乏,也容易患佝偻病。

措施:要预防佝偻病的发生,小儿每天的维生素D的生理需要量为400-600单位。每天如能保证供给这一剂量,可预防佝偻病的发生。早产儿应提早在出生后2个星期开始补充,足月儿则在满月后开始.生后3个月内可用到每天800国际单位,以后减至每天400国际单位。2岁以后,小儿生长速度减慢,户外活动增多,一般无需再服用维生素D。

3、某些婴幼儿生长发育过快,维生素D供不应求。

措施:家长要密切关注宝宝成长,及时适当地给宝宝补充维生素D。婴幼儿期是生长发育的高峰期,骨骼的生长速度应与维生素D、钙的需要成正比。

4、胃肠、肝胆、肾等疾病可影响维生素D和钙、磷的吸收和利用。

措施:排除干扰因素,让宝宝更好地吸收维生素D。在补充维生素D前,家长应确定宝宝是否患有其他疾病,如肝炎综合征、先天性胆道狭窄或闭锁、脂肪泻、胰腺炎、慢性腹泻等。只有排除了这些干扰因素,宝宝才能把维生素D完全 消化吸收。

5、食物中钙含量不足。

措施:含钙辅食和服食钙片双管齐下,也有利于预防小儿佝偻病。钙是造骨头的主要养料,维生素D是帮助钙消化吸收的。因此缺少维生素D,钙就吸收不了。所以除了补充维生素D之外,家长还需要为宝宝补充适量的钙剂。钙剂选择以易溶解、无刺激为佳。宝宝6个月后,可适量补充含钙丰富的辅食,如虾皮、豆腐、奶酪等。年龄稍大一点的宝宝,家长也可以为宝宝炮制各种含钙辅食,如猪骨菠菜汤、猪肝鸡蛋等。

除了补充含钙辅食,家长还可以给宝宝服用钙片。选择钙片要综合考虑,包括钙的成分、含量、吸收率、剂型、口味、是否含维生素D、安全和质量问题等。钙元素含量在100毫克左右的最合适;溶解度高的钙,自然吸收率就高;还有两种特殊的钙,鳌合钙和L-乳酸钙吸收率特别高,可以突破普通钙30%~40%的吸收率。

远离佝偻病,预防是关键。不少人认为预防佝偻病从婴儿时期抓起即可,其实不然,孕妈咪也应该多做户外活动,妊娠中晚期还需补充适量的维生素D和钙剂,有助于预防先天性佝偻病。

应如何预防佝偻病小儿佝偻病会有哪些症状

现在女性的知识水平都是很高的,对于很多疾病也是有一定的了解,而佝偻病就特别容易出现在婴幼儿身上,因此,妈妈们对这个佝偻病也应该相当重视,预防佝偻病的方法也就自然成为大家最想了解的事宜,那么,应如何预防佝偻病呢?

预防佝偻病的方法:

佝偻病如果发生在儿童身上,对儿童健康成长有不少的影响,做好佝偻病的预防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预防佝偻病可以通过以下四种方式来进行:

1、注意母亲的孕期保健:母亲在孕期里,需要加强营养,平时多补充富含蛋白质及维生素D的食物,如鸡蛋、瘦肉及动物肝脏等,同时也要注意适当晒太阳,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维生素D制剂。

2、母奶喂养:母乳不仅含有抗体,能提高宝宝身体免疫力,同时,母乳中所含的钙、磷比例适当,使奶中的维生素D及钙均易于被宝宝吸收,减少宝宝患佝偻病的可能性。

3、适当晒太阳:晒太阳用于防治佝偻病既经济又有效。一般如每天坚持晒太阳2小时左右,就能满足小儿对维生素D的需要。因此孩子满月后就可以开始晒太阳,并且每天逐渐增加晒太阳的时间。但要注意:夏天晒太阳时最好在树荫下,避免日光直晒;冬天不可隔着玻璃晒太阳,以防紫外线被吸收。

患上佝偻病后会表现出的症状:

1、初期

多数从3个月左右开始发病,此期以精神神经症状为主,患儿有睡眠不安、好哭、易出汗等现象,出汗后头皮痒而在枕头上摇头磨擦,出现枕部秃发。

2、急性期

除初期症状外患儿以骨骼改变和运动机能发育迟缓为主,用手指按在3~6个月患儿的枕骨及顶骨部位,感觉颅骨内陷,随手放松而弹回,称乒乓球征。8~9个月以上的患儿头颅常呈方形,前囟大及闭合延迟,严重者18个月时前囟尚未闭合。两侧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膨大如珠子,称肋串珠。胸骨中部向前突出形似“鸡胸”,或下陷成“漏斗胸”,胸廓下缘向外翻起为“肋缘外翻”;脊柱后突、侧突;会站走的小儿两腿会形成向内或向外弯曲畸形,即“O”型或“X”型腿。患儿的肌肉韧带松弛无力,因腹部肌肉软弱而使腹部膨大,平卧时呈“蛙状腹”,因四肢肌肉无力学会坐站走的年龄都较晚,因两腿无力容易跌跤。出牙较迟,牙齿不整齐,容易发生龋齿。大脑皮质功能异常,条件反射形成缓慢,患儿表情淡漠,语言发育迟缓,免疫力低下,易并发感染、贫血。

3、恢复期

经过一定的治疗后,各种临床表现均消失,肌张力恢复,血液生化改变和X线表现也恢复正常。

可采用的治疗佝偻病的方法:

1、目的在于控制活动期,防止骨骼畸形。治疗的原则应以口服维生素D为主,一般剂量为每日2000IU~4000IU,或1,25-OH2-D30.5μg~2.0μg,一月后改预防量400IU/日。大剂量治疗应有严格的适应证。当重症佝偻病有并发症或无法口服者可大剂量肌肉注射维生素D,3个月后改预防量。治疗1个月后应复查,如临床表现、血生化与骨骼X线改变无恢复征象,应与抗维生素D佝偻病鉴别。

2、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我国每日膳食钙供给量0~6个月为300mg,7~12个月为400mg,l~3岁为600mg。只要母乳充足或摄入足够的配方奶,可满足婴幼儿的钙营养。佝偻病的治疗一般无需补钙,除非并发手足搐搦症等低钙表现。

3、除采用维生素D治疗外,应注意加强营养,保证足够奶量,及时添加转乳期食品,坚持每日户外活动。

4、对已有骨骼畸形的后遗症期患儿应加强体格锻炼,可采用主动或被动运动的方法矫正。对于有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 的高危因素时,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应避免过早的承力性运动(如避免过早练习坐、站、扶掖下蹦跳等)。如已经出现下肢畸形可作肌肉按摩(O形腿按摩外侧肌,X形腿按摩内侧肌),增加肌张力,以纠正畸形。严重骨骼畸形可考虑外科手术矫治。

冬日如何防治小儿佝偻病

小儿佝偻病是小儿体内维生素D不足引起钙磷代谢失常的一种慢性营养性疾病。主要特征为骨骼病变。多见于2岁以内小儿。初期表现为夜惊、多汗、烦躁不安、枕秃等。严重时可表现为骨骼改变和运动技能发育迟缓。如:颅骨软化(三个月以上婴儿)、方颅、肋外翻、鸡胸、手足镯、“O”及“X”型腿、出牙延迟、表情淡漠、语言发育落后、免疫力低下、易合并感染及贫血等。此外,患有佝偻病的婴幼儿因体内血清钙降低,还可能出现惊厥、喉痉挛、甚至窒息死亡。

小儿佝偻病的病因主要是:1.日照不足: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是通过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后转化而来。因此,只要经常接受日照,维生素D就能内源生成而不会缺乏。但阳光中紫外线不能通过普通玻璃窗,小儿缺乏户外活动,大气污染如烟雾、尘埃可吸收部分紫外线,均使内源性维生素D生成不足。冬季日照时间短,紫外线较弱,故本病冬季多见,北方发病率高于南方。2.含维生素D食物摄入不足。蛋黄、动物肝脏和婴儿配方奶粉维生素D含量较多。3.生长过速:早产、低出生体重婴儿体内储存的维生素D不足,且出生后生长速度较足月儿快,易发生本病。4.疾病和某些药物的影响:如胃肠和肝肾疾病会影响维生素D和钙、磷的吸收和利用。

佝偻病的防治:(一)食补和户外运动:坚持母乳喂养,4~6个月及时添加含维生素D较多的食物有肝、蛋黄、鱼子等,含钙较多的食物如豆制品、菠菜、鱼虾等。做到2岁前以奶和奶制品作主食。此外,还应中午户外活动至少2小时,以增加自身维生素D的生成。(二)药物:1.预防量:维生素D的每日预防量为4IU。出生后15天开始每天都应补充4IU维生素D并持续整个冬季。元素钙的供给量标准(RDA)为儿童4~8mg/天。2.治疗量:活动期用维生素D2~6IU/天口服,视临床和X线片改善情况于2~4周后改为预防量继续口服。需长期服用维生素D制剂时,不易用鱼肝油,以防维生素A中毒。重症佝偻病或无法口服者可肌肉注射维生素D3。而钙剂的补充原则是缺多少补多少。(三)后遗症期治疗:增加营养、加强运动、不必给以药物治疗,轻度鸡胸可通过俯卧撑或扩胸运动使胸廓扩张逐渐纠正,严重骨骼畸形最终将以手术矫正。

■济南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张松青

本文Hash:710432ebfb757c2a5ec12abc0604bb3024df3825

声明:此文由 飞舞九天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