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布性皮炎的防治

尿布能引起新生儿疾病,其中最常见的是尿布性皮炎。尿布性皮炎的起病原因主要是粪便中细菌分解的尿素产生氨类物质刺激皮肤所引起的,部分也可由尿布本身质量引起。

尿布性皮炎的表现是小儿接触尿布的部位出现皮肤发红的过敏的反应,先是小红点,逐渐转变为片状红斑,临床常称为丘疹样皮肤损害。尿布性皮炎的预防主要是勤换尿布和不使用让小儿感觉不适和皮肤过敏的尿布。

对以患轻度尿布性皮炎的小儿,每次换尿布时可用消毒植物油擦拭被粪便污染的皮肤,然后可抹一些无菌的凡士林油,同时尽量暴露这个部位,用红外线照射(在家中可用灯放在附近照射),使皮肤保持干燥。

过敏性皮炎的特点与防治

摘要:过敏性皮炎的特点与防治,光敏性皮炎3岁的小光,总喜欢在户外玩,开春以后他就更在屋里待不住了。那天他从外面回来吵着说,脸和手都发痒。奶奶一看,可不是吗,小光的脸和手背都红了,还有些肿,摸着多少有点热,但不疼。..

光敏性皮炎

3岁的小光,总喜欢在户外玩,开春以后他就更在屋里待不住了。那天他从外面回来吵着说,脸和手都发痒。奶奶一看,可不是吗,小光的脸和手背都红了,还有些肿,摸着多少有点热,但不疼。去看医生,医生解开衣服看其他部位,都正常。问他们最近吃什么特殊的食物或药物没有?奶奶想了半天说,没吃什么药,就是吃了几次野菜。春天不是野菜下来了吗,我爱吃,小光也爱吃……医生说:“这就对了,他这是‘光敏性皮炎’又叫‘日光性皮炎’。你看,日光晒不到的部位就不发炎。”在场的人一看,真是那么回事。

光敏性皮炎,其症状表现为,先有光敏性物质或药物接触,再受到了紫外线照射后,会在十二小时内出现红斑,有肿胀感,可能会有水泡出现,并伴随着灼热感痒感,但一般不会出现痛感。多发生在面部,前臂,手背等暴露部位。应与光毒性皮炎鉴别。光毒性皮炎发生前没有致敏原接触史,是日光直接照射灼伤皮肤,表现红斑,严重时有水疱、脱皮,以疼痛为主,合并感染会加重。

过敏性皮炎的共同特点

根本特点———过敏性皮炎是致病因素通过人体的免疫系统的变态反应在皮肤上产生的损害,抓住这一点,就容易跟名称接近或类似的皮炎相鉴别。

有致敏过程———从刺激因素即致敏原作用于人体,到皮肤出现征象,要有一段时间,多数第一次不发病,第二次以后才发病,这是免疫系统酝酿变态反应的结果。

有家族遗传特点———家族中有荨麻疹、哮喘或过敏性鼻炎等遗传过敏史的比例较高。双亲均有遗传过敏史,其子女发生过敏性皮炎的机会更高。所以,发现孩子有皮炎时,应查一查家族中的过敏病史。

有反复发作特点———多数是在接触致敏原后复发,但有时致敏原并不明显,要仔细追查。

预防过敏性皮炎策略

强调母乳喂养母乳是新生儿最好的食物,它含有丰富的免疫物质,不仅可提供被动性的免疫力,还可以主动性地刺激新生儿的防御系统。有过敏性疾病家族史的婴儿,若完全以母乳哺育,则其发生异位性皮肤炎及食物过敏的几率,可比用配方奶粉喂食者大为降低。

查找过敏原如果发现孩子的皮肤有红斑、皮疹或其他不正常现象,不论伴不伴有别的过敏症状,你都要立即带孩子到儿科或皮肤专科去看医生,他们会给孩子做全面检查和试验,最后确定诊断。如果是过敏性皮炎,他们还会进一步寻找可能的过敏原,指导你下一步治疗和预防。

远离致敏因素这是预防过敏性皮炎最根本的办法。为孩子创造健康卫生环境,经常保持室内卫生、开窗通风、保持适宜温度湿度、不随便使用消毒剂等;春季尽量少让孩子接触花粉;夏季避免直射阳光;家里不要养宠物,尤其不能在室内养;少用地毯,勤吸尘;小儿不用电热毯;避免刺激性强的化妆品等。

注意饮食调理均衡营养,多吃一些水果、蔬菜等维生素丰富的食物,维生素C是天然的抗组织胺剂,每天应该从饮食中摄取。少吃鱼虾、牛羊肉和油腻、甜食及刺激性食物。

呵护宝宝皮肤科学合理地洗澡,选择酸碱度(PH)中性,无刺激性的婴儿香皂;不可乱用成人的护肤产品,应选用婴儿润肤露、爽身粉;避免发生尿布皮炎;选择舒适衣裤:小儿 内衣要选择柔软的棉织品,不宜穿羊毛、化纤织物,这些织物较粗糙,且对小儿皮肤有刺激性,容易引发皮炎、湿疹。

过敏性皮炎的症状及防治

过敏性皮炎的共同特点

根本特点――过敏性皮炎是致病因素,通过人体免疫系统的变态反应,在皮肤上产生的损害。

有致敏过程――从刺激因素(即致敏原)作用于人体,到皮肤出现征状,有一段时间,多数第一次不发病,第二次以后才发病。

家族遗传――家族中大多有荨麻疹、哮喘或过敏性鼻炎等遗传过敏史。双亲均有遗传过敏史,其子女发生过敏性皮炎的机会更高。

反复发作――多数是在接触致敏原后复发,但有时致敏原并不明显。

不同种类表现不同

接触性过敏性皮炎是由于皮肤或粘膜接触致敏物质,在接触部位所发生的急性或慢性皮炎。化纤类衣物,染发剂,化妆品等都可是致敏物质。宝宝大多在接触致病物质几小时或几天内发病。

表现:接触部位发生界线清楚的红斑、丘疹、丘疱疹,奇痒难忍。

用抗组胺药治疗无效。

遗传过敏性皮炎(异位性皮炎)好发于婴幼儿、儿童及青少年三个时期,是容易复发的慢性病,又称三段病程。

婴幼儿期(2个月~2岁)开始时皮炎不明显,皮肤干燥、发红,以痒为主,小宝宝表现哭闹;以后可看见红斑、丘疹,并会出现小水泡、渗液和结痂等;严重时几乎全身都会有症状,尤其脸部、颈部和膝部、肘部关节处。

幼儿时期异位性皮炎常伴有气喘和过敏性鼻炎,宝宝只要有其中一种症状,另外两种也会随之出现,称为“三位一体”;另一大特征就是搔痒,季节变换、环境变化及外界刺激,都可能造成痒感而导致幼儿搔抓,而搔抓又会引起疹子,起疹子又会导致搔痒,如此恶性循环,不易痊愈。患儿是过敏体质,家族也有特殊敏感病史。

本文Hash:c6808d20c75936b0d730f31e584cb77774f89913

声明:此文由 jingling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