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烟的伤害孩子无处可逃

抽烟的危害,无处不在:不管是二手烟,还是三手烟,它们给孩子带来的伤害都不会少......

背景:据《纽约时报》报道,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吸烟者一番“吞云吐雾”后,不但自身头发和衣服上会残留香烟气味及有害物质微粒,就连周围环境的地毯、靠垫等物品也会沾染“烟毒”。这类残留的物质,因为有别于漂浮在空气中的“二手烟”,因此被称之为“三手烟”。

躲在阳台或者厕所吸烟,看起来不会影响家人的健康,事实却并非如此,因为家人可能没有闻到烟气,但却极有可能被你身上附着的有毒气体和颗粒污染。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控烟办公室副主任姜垣指出,国内也有一些香烟内毒素对周围环境的附着研究。这种“三手烟”的说法是完全准确的。通常,即使烟气没有笼罩我们,那些吸烟者——或者接触吸烟者的人的身上,仍然可以附着很多的有害物质,都会给人的健康带来危害,当然,受到影响最大的还是孩子。

因为这些附着在身上的有毒物质,短期内对成人的影响并不明显,却足够伤害婴幼儿。最直接的就是会引起婴幼儿的呼吸系统问题,增加儿童哮喘几率,让儿童体质下降,增加中耳炎风险等。而长期接触这些附着的有毒物质,也会增加成人的患癌几率。

姜垣表示,烟气中含有4000多种物质,其中绝大部分是有害物质,因为涉及范围众多,所以目前还不能分类研究这些物质在布料以及墙壁上的准确附着时间,但至少在短短的几天内,这些附着的有害物质不会轻易消散。

因此,姜垣提醒,对于烟民来说,让家人不受伤害的最好办法就是吸烟后洗澡换衣服,当然最好是完全戒烟。此外,不抽烟的人,如果接触了烟雾缭绕的吸烟环境,也最好在进家门时将衣服进行清洁和处理,以避免给孩子带来影响。

你的无心之语有可能伤害孩子

新妈妈们,也许你从来没想到过,自己随便说出来的一句话,会对孩子小小的心灵产生多么重大的影响。那么,哪些话会带来解决问题并让孩子快乐的魔力,而哪些话应该是永远从我们的大脑中抹去的呢?

就算是要表达同样的意思,你选择什么样的表达方式和什么样的词语都将对孩子有很大影响——即便你认为他们有时候根本没有听到你在说什么。

在与孩子交往的过程中,无论你是提出要求,给出答案,或者与他谈谈条件,达成妥协。你所使用的语句可能让孩子更加乐于合作,更加自信,但也可能令他们感到挫败和失去信心。

无处可逃的噪音节日请放过孩子的耳朵

【妈妈网特稿】春节很快就到了,一到放假,家里都一下子热闹起来了。而且孩子的节目越来越丰富多彩,周围的爆竹声不断,电视声音也不断,这些都在不经意中让孩子的听力受到了损失。

寒假里,孩子们的生活精彩起来,可能会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看电影、儿童剧,或者去逛街、游庙会,感受那锣鼓喧天中的节日气氛。也可能收到家人的一份礼物,比如电动玩具、MP3,或是一款新的掌上游戏机……也许不经意中孩子的听力就受到了损伤!

节日里的听力杀手

小心孩子遭“听力杀手”

一提到噪声性耳聋,也许有人认为那是长期在巨大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才会患上的职业病,与孩子关系并不大,如果你细细留意一下,影响孩子的“听力杀手”还真不少。

有些家长会给年幼的孩子买会发声的电动玩具。细心的你也许会发现,价格越是便宜的可能发出的声音越大。特别是有些10元不到的玩具手机,其音乐声简直是震耳欲聋,有些老人甚至会把这样的“手机”放在牙牙学语的孩子耳旁,让他们模拟打电话。

等孩子再大一些,父母可能会带他们一起去看电影,或看儿童剧。可是很多电影或表演,为了追求感官刺激的效果,声音往往很大。

再比如,许多青少年都拥有随身听或MP3,他们喜欢随时随地使用耳塞式耳机听音乐,且在听流行音乐时往往喜欢把音量调得很大。在公共场所,尤其在公交车上,在地铁中,在商场内,他们为了掩盖噪声,不自觉地将音量调得更大,甚至旁边人都能听见。还有的孩子喜欢躺在床上听音乐,直到睡着仍未关机。

这些做法使孩子的听觉系统长期暴露在噪声环境中,久而久之,会损害听力。

噪音会让孩子们身心受损

据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张官萍教授介绍,突然接触噪声,孩子可能会出现耳鸣、听力下降等不适,只要时间不长,一旦离开噪声环境后,很快就能恢复正常。但如果接触噪声的时间较长,高分贝的声波会过度刺激毛细胞致其损伤,即使离开噪声环境后,也需要几小时至二十几个小时才能恢复正常的,称为听觉疲劳。可是如果继续接受强噪声暴露,可能会造成毛细胞死亡,并且是供应耳蜗的毛细血管长期处于痉挛状态甚至闭塞,成为难以逆转的病理性改变,可能会发展成噪声性耳聋。

孩子听觉受损会影响他们的语言学习,和对音乐的感知力,孩子听不清老师说什么,常常被误认为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是多动症。此外身心健康的其他方面也会受一定影响,比如长期聆听噪声的孩子更容易出现血压升高、失眠、焦虑以及精神不集中。

听力下降的蛛丝马迹

孩子听力下降有蛛丝马迹

张官萍介绍,其实孩子听力下降是有蛛丝马迹的,但往往被家长忽视。比如家长叫孩子名字感到孩子不理人,常常认为是小孩不听话,等到发现孩子听力下降去就诊时,有些孩子已有中度甚至重度听力障碍了,这会增加治疗的难度。

她建议,经常听音量较高的音乐或接触噪声的孩子应当定期检查听力,如果是暂时性的听力损伤,应该及时治疗。对于大一点的孩子,还有简便的听力自测法,即“前后对比检测法”:在听MP3之前,先将MP3的音量调到你能勉强听到的最小音量;当听了一段时间歌曲后,如无法再听到你开始时听的最小音量,那就说明你的听力可能遭到了暂时性损害。

不过,对于已经出现不可逆的听力损害,必要时使用助听器补偿听力损失,尤其是对2~7岁、正处于语言发育期的儿童来说,使用助听器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降 聋哑的发生率。当然,最重要的还是预防,家长在给孩子购买玩具,或带孩子参加各类活动时,是否会对孩子的听力有害,也应当作为考量的指标之一。

无处可逃的噪音

无处可逃的噪音

为人母3年多,深切感受到保护孩子听力的不易。

我可以给孩子过滤掉“大声公”的玩具,在她看动画片时调小音量,不让她听MP3,但我不能阻止她外出。随着孩子的长大,她越来越渴望感知外面的世界。可走上街头,那些手机店、电器店为了吸引顾客,放出振聋发聩的音乐声或叫卖声。带她去动物园看动物表演,选了一个远离音箱的位置,可巨大的音量让我这个成人都感到很辛苦,可环顾四周,有三分之一的观众都是儿童。更不要说,看儿童剧、木偶剧,和电影时的体验了。不得已,有时只好减少受噪音刺激的时间,甚至用手捂住孩子的耳朵。

曾听同事转述过一个儿童剧团负责人的话,说他们去很多国家表演时,都有对他们音量的大小有严格要求,主要是考虑听众中以儿童为主,可是在中国表演时,这些问题尚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真的希望这样的要求和标准也能在中国出现,对于主要面向儿童观众的影视节目或现场表演,其声音都应当有分贝和持续时间的限制,在让孩子们赏心悦目的同时,听力也能得到起码的保护,家长们选择让孩子参加活动时无需进行痛苦的利弊权衡。

本文Hash:6f72874365e2280af7c48b53ad5a6ea9e4144446

声明:此文由 BitettFa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