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岁孩子小手的活动发育过程

孩子的小手不仅是运动的主要器官之一,而且是他们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和思维的主要载体。孩子不仅用小手来穿衣吃饭,做手工,写写画画,还通过小手来接触外面形形色色的物体,了解它们的质地,形状,大小等等;而孩子摆弄物体的动作逐渐内化成小脑瓜里的“动作”,就成为孩子的思维活动。所以,这双小手是他小小的心灵与外面世界之间的重要桥梁。

其实,孩子一出生,就有“抓握反射”,如果你触摸他的小手心,他会紧紧抓住你触摸他的手指。

小手要准确动作,需与其他感官相配合,其中最重要的是眼睛和手的协调。

初生婴儿各个器官的活动,就像没有装配好的机器,不太会联合行动。即使是两只眼睛,也不能动作一致,眼睛和手就更是"各自为政"了。

一次偶然的机会,孩子发现了自己的小手:它碰到了小脸蛋,并且很自然地被吃到小嘴里去了。孩子津津有味地吧嗒着:味道不错,是什么好东西?

2~3个月的时候,他会无意识地抚摸和拍打身边的东西:桌子啦,床啦,爸爸妈妈的身体啦。有时候,孩子注意自己的小手,把弄着玩:先仔细看看,又放到嘴里吃一阵,吃一阵,再拿出来看看。

快到4个月的时候,他偶尔能抓住手边的东西,并随手塞进嘴里,好像它是小手的延伸部分。

4~5个月,他开始有意识地去抓面前的东西了。只不过,这个时候他什么东西都是大把抓,手指没有分工。但是用不了一个月,他的本领就大起来了,不仅能够快而准确地抓住眼前的东西,而且五个手指头也有了初步的分工:他会把大拇指放在积木的一边,另外四个手指头放在另一边。看看,这样抓稳当多了吧。

这时候,孩子开始能够沿着视线去抓东西,眼睛和小手开始联合行动了。用不了一两个月,准确地抓住眼前的东西已不在话下。只不过这时他两手还不会配合:如果他的右手拿着玩具,你再递给他一个,他会放下右手的玩具去拿,而不是用空着的左手去拿。

这种现象到他6个月左右的时候就会消失。这时,他不仅能够很自然地把一只手上的玩具倒到另一只手上,还能双手一起摆弄一个玩具。

到了7个月的时候,他已经能够按照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来使用他的小手,比如抓小棍就四指并拢,抓小球就张开五指,等等。

再过两个月,他又会大有长进,会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小东西,比如小饼干,小糖块等,而不是五个手指头一起上了,这说明他的五指功能已经进一步分化:相对应的,他的小脑瓜也更聪明,能够指挥小手做更复杂和

细致的动作了。随之而来的进步就是,他能用更多的方式来摆弄物体:把小手指头捅到小洞洞里;撕扯纸片;摇响小铃结;用积木敲打桌子;把瓶子里的东西倒出来,等等,这样,他对事物的认识就越来越丰富,思维也越来越复杂,能力也越来越强了。

1岁以后,孩子开始使用一些简单的工具,也开始用小手做更多的事情,如用杯子喝水、搭积木、翻书等等。这些动作需要孩子的小手和眼睛更好地配合。此时,他会更加坚持不懈地练习,在不断的失败中摸索成长。只要父母鼓励他,帮助他,他就能不断进步,练就一双灵巧的小小手。

0-7岁孩子心理发育的过程

由于很多父母都不了解宝宝成长的心理发展规律,在宝宝成长中,有很多行为已经伤害了宝宝弱小的心灵。为了塑造宝宝健康的心理,家长应该了解宝宝心理的发育过程。

由于很多父母都不了解宝宝成长的心理发展规律,在宝宝成长中,有很多行为已经伤害了宝宝弱小的心灵。为了塑造宝宝健康的心理,家长应该了解宝宝心理的发育过程。

0岁-3个月建立与母亲间的愉快关系和语言的发育基础

婴儿在出生后两个月左右便开始出现微笑了,有人把此称做“召唤妈妈的微笑”。母亲对婴儿的这种微笑做出哄逗的反应,有助于建立母子间情感上的愉快关系。婴儿的啼哭是一种不愉快的表现。需要注意的是,在这时候应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如给他喂奶、换尿布,把他抱起来等等,使孩子重新获得舒适的感觉。这样做会使孩子对母亲产生亲切感和信赖感。婴儿在父母亲切的哄逗下,会渐渐地发出“呵呵”、“哦哦”的喃语来,这是语言发育的基础。所以,为了促进婴儿语言的发育,在这一时期里多逗逗孩子,多对孩子说些愉快的话是不容忽视的。虽然这时孩子还不能够理解爸爸妈妈讲话的内容,但这无关紧要,因为对婴儿说话,会对孩子今后的语言发育起到重要的作用。那些不会哄逗、很少对孩子说话的母亲所抚养的孩子,语言的发育总是很迟。当婴儿把小手伸到自己的眼前凝视、晃动,开始自己一个人玩时,请不要去打搅他,让他充分地享受这种乐趣,这是培养孩子“自发性”的一个关键。所谓自发性,对婴幼儿来说就是不依赖他人、自己想出游戏的方法并沉浸于玩耍中的能力。

3个月-6个月出现各种情绪,并开始“认生”

这个阶段的婴儿,在原始感情(舒服、不舒服、恐惧、发怒)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更类似于人类的情绪(喜、悲、羡慕、妒忌)。见到生人害怕,因而拽着爸爸妈妈不放的“认生”表现已经或即将出现,时间大约在5个月~9个月之间。认生证明了亲子之间情感的连结已经成功,所以,作为婴儿情绪发育的基础,我很重视这种认生。出现认生的孩子已把母亲作为可以信赖的“心中的基地”。

6个月-9个月玩耍的时间延长,啼哭的时间减少

这时候的婴儿,一个人高高兴兴玩耍的时间变长,啼哭的时间变少了,还喜欢爸爸妈妈和自己一起欢闹、挠痒痒等。在愉快的家庭氛围中,婴儿的情绪安定、身体健康。

9个月-1岁站立、说话,开始了人生的起步

孩子马上就要作为一个真正的人起步了。其一,用两只脚站立并开始走路。人类因为两足行走,使得手能够自由活动,文明也因此而获得发展,所以有必要给孩子以自由使用手的机会。这就使得尽可能地容忍孩子的“淘气”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淘气对孩子自发性(意欲)的成长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其二,开始说话。最初只会发出诸如“妈妈”或“不不”这类音,但渐渐地语言的数量增多起来。不时哭泣、不时嬉笑,以此来强烈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如果父母与孩子玩耍过少,孩子的情绪发育将受到阻碍,往往会变得很少笑、频繁地吸吮手指,或是出现有节奏地摇动头或身体的怪癖。所以,多与孩子在一起,施以亲密的抚触,这一点是相当重要的。

1岁-1岁半什么都想自己来做

这是个自发性开始出现的时期。孩子一方面时时向父母撒娇,另一方面却什么事情都想自己来做。自发性是使孩子在今后的岁月中能够充满活力地生活下去的非常重要的良好心态。爱护和培养孩子“自 己来做”的热情,应该成为家长育儿的方针之一。这个时期,孩子哭、笑、恐惧、发脾气等情绪的表现变得相当复杂起来。此阶段父母常与孩子一起玩耍,对于孩子情绪的发展、分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很少有人理会的孩子,将会成为一个木讷的孩子。

1岁半-2岁变成妈妈的“小尾巴”

这时的孩子爱跟在妈妈的身后转,对妈妈的信赖感越来越强,喜欢在妈妈的身体上撒娇。对孩子的这种撒娇要求,家长应给予充分的满足。此外,这个阶段的孩子,脾气变得“大”起来,当事情不能按他的意愿进行时,他就会发脾气。出现这种情况是正常的,这种状态是孩子成长的必经阶段,所以不要训斥他,最好以关注的态度让他自己平静下来。这个阶段的孩子爱跑爱爬,行动非常活跃。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如能尽量地容许孩子的冒险行为,将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热情和积极性。

2岁-2岁半反抗和撒娇

这是一个反抗心虽已生成,却仍然渴望撒娇的年龄。所以父母依然应该对此给予充分的满足。当孩子说“不”多起来时,便是到了第一反抗期。这是自发性在顺利成长的标志,因此无需担心。此阶段孩子“想自己来做”的愿望变得更加强烈了,应该好好地爱护这一热情。可以让孩子玩玩沙子、搭搭积木,这些活动有助于孩子智力的提高,而长时间地看电视则有可能妨碍其意欲的成长,应尽量避免。这个年龄的孩子对同龄孩子虽然已显示出兴趣来,但还不具备一同友好地玩耍的能力。

2岁半-3岁第一反抗期中反抗欲最强的时期

这是第一反抗期中反抗欲最强的时期。无论什么事情孩子都要用“不”来反抗,很难“对付”。不过要知道,这是一个自发性正在顺利发展的好孩子的表现,所以不要去斥责他。当后面的孩子出生之后,妈妈如果一直忙于照看更小的孩子,大的孩子会时不时地变得像婴儿似的,给已经忙乱的妈妈增添麻烦。当发生这种情况时,妈妈应该把目光转移一下,经常抱一抱大的孩子,给予亲密的抚触。随着孩子情绪的安定,“还婴现象”也就消失了。这个年龄的孩子,虽说与小朋友一起玩耍的意识已经开始产生了,但最易发生争吵。

3岁-4岁热切地希望结交小伙伴,变得比以前听话

在这个阶段,孩子渴望结交小伙伴的心情变得强烈起来,非常愿意与小朋友一块儿玩耍。不想和小朋友一起玩的孩子,可能自发性受到了压制、没有得到自由成长,或者是母子间的情感连结不够充分。这种情况下,父母就有必要对育儿的方法作一下检讨。第一反抗期结束之后,孩子变得比以前听话了,情绪渐渐安定,像“帮着做事情”这种体谅他人的心理也开始萌生出来了。对于孩子的这种表现,我们应给予热情的鼓励,并加以培养。无表情、沉默寡言的孩子有可能存在情感发育迟缓的问题,因此应多进行亲子间的抚触,以促进孩子情感的发育。在这一时期里,父母对孩子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不要急于求成,要知道,在孩子人格的形成过程中,比管教更为重要的是营造温暖的家庭气氛。

4岁-5岁行动更活跃,出现打架、开玩笑、恶作剧等行为

孩子从这个时候开始,能够与小朋友或兄弟姐妹一起玩得非常有生气了。此时应尽量地让孩子在户外玩耍,使出浑身力气的玩耍不仅能使孩子的身体得到良好的发育,同时也有助于其心灵健康地成长。虽然孩子这时已经有点像个哥哥或姐姐的样子了,但依然处于想用身体来撒娇的年龄。如果用“已经不小了”的话拒绝他的撒娇要求,会令孩子的情 变得不安。所以,家长依然应对他的这些要求给予充分满足。在这个年龄段,孩子与小伙伴之间的争吵、开玩笑、恶作剧行为开始出现,这是意欲(自发性)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表现,所以无需责备。

5岁-6岁“体谅他人”的种子开始发芽,用语言传递思想的能力发展起来

能够充分地用身体来撒娇的孩子其情绪非常安定,体谅他人的心理渐渐地滋长起来,如对小朋友表示同情,挂念没有来上幼儿园的小伙伴等等。玩耍时非常活跃的孩子,可以认为他的自发性发展得很顺利。这个阶段,孩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已经发育起来了。沉默寡言,或者用古怪的表情代替说“不”的孩子,很可能是自发性受到了压抑。因此父母有必要对培养方法加以反省。

6岁-7岁在与小伙伴的玩耍中自发性得到成长

这个年龄的孩子情绪的表现变得比以前更复杂了,如哭的方式从5岁之前的号啕大哭,变成抽泣呜咽。当家中的几个孩子确信自己被父母爱着时,他们之间的关系会很好,小的孩子会喜欢大的孩子,大的孩子也会照顾小的孩子。在与小朋友的玩耍中,孩子的自发性在不断地发展着。从这一时期孩子的绘画中,大致能够看得出其内心的状态。心情轻松愉快的孩子,画的画大都占满了整张纸,且色彩明朗;而心情紧张压抑的孩子,画的画常常只占据画纸的一个角落,色调也多呈灰暗。孩子的心情之所以压抑,往往是由于接受了过于严格的管教,或没有感受到母爱的温暖,致使孩子人格的形成发生了问题。碰到这种情况,母亲就必须增强与孩子之间的亲密接触,令幼小的心灵获得温暖和解放。

0-1岁宝宝嗅觉的发育过程

为什么刚出生的宝宝就能辨别是不是自己的妈咪抱着他呢,这是因为宝宝的鼻子虽小,但是已经能闻出妈咪的味道了呢!专家指出:宝宝的嗅觉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一出生就已经达到成人的水平了哦!

初生宝宝

宝宝刚一出生就完全具备了辨别多种气味和适应气味的能力,而且宝宝天生就能闻到奶头的味道,可以说嗅觉就好像是宝宝拥有的雷达,能为宝宝提供寻找母亲乳房的信号哦!

4个月的宝宝

这时的宝宝已经可以区分两种不同的气味啦!当宝宝闻到一种新的气味时,还会出现心率加快、活动量改变的反应,并且还能转过头朝气味发出的方向找寻过去,这是对这种新的气味感兴趣的表现。

7~8月的宝宝

7个月以上的宝宝嗅觉十分灵敏,对于好闻的、难闻的东西,也已经会产生不同的反应并且通过表情、动作甚至语言来表达了。

嗅觉对宝宝的成长有哪些贡献呢?专家为大家解答如下:

1、嗅觉帮助宝宝认识妈妈以及周围的世界:

宝宝出生时看不清周围的事物,听不懂周围的声音,想要尽快融入这个陌生的世界,就必须靠他灵敏的小鼻子代替眼睛和耳朵。嗅觉就像一个雷达系统,不断地向大脑提供新的信息,并要求大脑记住。很快你就能发现,只要妈妈在身边,或者将留有妈妈气味的衣服放在他的枕头下,他就能安然入睡。由此可见,他就是凭着对气味的熟悉而判断谁是自己的妈妈。

2、嗅觉帮宝宝远离可能造成的伤害:

当对周围的气味逐渐熟悉后,宝宝对突如其来的新气味会表现出抵抗,比如没有吃过的食物他不会轻易尝试,陌生人抱他时他会表现得反感甚至哭闹。这就是嗅觉的防御作用,能帮宝宝趋利避害。

3、嗅觉促进宝宝记忆功能的发展:

脑神经专家的研究显示:经常用鼻子来呼吸,会提高脑部对气味的灵敏度,使脑波变大,也就是脑部的运作会更灵活。鼻子不通气的人,气体无法上传到嗅觉细胞,因而暂时或长期失去嗅觉,会影响了注意力及记忆力。

本文Hash:04a6aebfe12f7b2ca47d8cd5475405aad8352065

声明:此文由 nihao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