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宝宝成“霹雳贝贝”

乍暖还寒的早春时节,害怕宝宝感冒着凉的爸妈依旧将他们打扮成笨重的“小企鹅”,可曾想过,你家的孩子会变成“霹雳贝贝”哦!事实上,一层又一层的衣物尤其是化纤制品相互之间的摩擦极易产生静电,这个经常被大人们不当回事的“家伙”就有可能是危害我们的“小心肝”身体健康的罪魁祸首!

日本的科学家曾经就衣料对皮肤的损害做过实地研究,他们花了一年时间进行抽样调查,结果发现1500人当中有600人叙述有皮肤异常感觉,最突出的问题是由尼龙、绦纶、聚丙烯晴纤维和醋酯纤维这些化纤材料制成的衣服所引起的皮肤炎症,而其中就包括静电带来的危害。

首先,静电会诱发心律失常。当瞬间电压过大时,人会感到一种燥热感,并有烦躁、头痛的感觉。宝宝的心脏非常脆弱,他们可经受不了这种静电的“体罚”,静电不仅改变了体表电位差,妨碍了正常的心电传导,严重的还会会诱发室性早搏等心律失常。

此外,持久的静电还可使血的碱性升高,血清中钙含量减少,尿中钙排泄量增加。宝宝正处于长身体的阶段,或多或少都有缺钙的现象,如果同时还要遭受静电带来的血钙流失,可真是雪上加霜啊!

最后,还想再提醒我们的年轻父母,静电还会将各种灰尘和细菌吸附在宝宝的皮肤上,它们会使宝宝出现红肿、瘙痒、发炎等肌肤症状,抵抗力弱的孩子甚至有可能引发气管炎、哮喘等。

那么,如何将静电的危害降到最小呢?专家提出了以下建议:

第一,宝宝的衣服,尤其是内衣,要选购全棉等天然面料,不要因为耐脏和好洗涤而购买纯化纤面料的衣物。洗涤的过程中应该适当加入一些衣物护理剂,这样会起到润滑织物纤维,减少它们之间摩擦,从而杜绝静电的产生。可能有些细心的妈妈担心用这类洗涤产品是不是会刺激宝宝的皮肤?其实不用担心,目前市面上已经有一些专门针对婴儿或敏感肌肤而研制的衣物护理剂。据有经验的妈妈推荐,金纺的“纯净温和”型衣物护理剂,完全无刺激性、无副作用,爱心妈妈是完全可以放心使用。

其次,由于当空气湿度较小时,干燥的皮肤容易吸收和蓄积电荷,所以让环境保持适当的湿度(如在室内栽花养草等),有助于减少静电的生成和对人体的干扰。同时还要注意保持宝宝皮肤的湿润,经常涂抹一些润肤霜,这样也可以起到减少静电沉积的作用。

对妈妈来说,宝宝的事情都是“天大的事”,但只要对症下药,从细节做起,一定能让你的宝宝避免“静电”的威胁。

别让你家宝贝也成为“蛋白质宝宝”

  其实,要养育一个优质的蛋白质宝宝需要的是搭配合理的营养,单纯高或低蛋白都不好。爸爸妈妈应该多多了解营养知识,才能养育出一个真正健康的宝宝!

  不同年龄对蛋白质的需求

  一般情况下,每100ml的母乳约含有1g的蛋白质。多数婴儿奶粉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大约是母乳的两倍。

  ·对于新生的足月宝宝,有一个这样的标准:每天每公斤体重大约需要2g的蛋白质,如果按体重3公斤来计算,每天给新生儿喂630ml的母乳或者450ml的婴儿配方奶粉,就能满足婴儿对蛋白质的需求了。

  ·早产儿相对来说需要的蛋白质要更多一些,通常每公斤体重需要3—4g的蛋白质。当宝宝长到与足月宝宝一样大时(2.5公斤以上),对蛋白质的需求就和一般足月新生儿一样了。

  ·婴儿所摄入的大多数蛋白质用于生长发育。特别是在孩子生长速度最快的头一年,孩子对蛋白质的需求比一生中的其他时间要多,大概是成人的3倍。这个阶段蛋白质的获得途径主要是母乳或配方奶。通常来说,1岁以内的小朋友吃700—800ml母乳或配方奶,基本就能获得足够的蛋白质。

  ·1—3岁的孩子,每日蛋白质的供给量大概为35—40g,这个阶段孩子的饮食已经非常丰富,父母可以通过肉、蛋、鱼、豆类及各种谷物类来给孩子提供足够的蛋白质。例如:每天400—500ml乳制品+鱼肉类100g(约等于大排半块、或两片鱼肉)+豆制品类50—100g+蔬菜水果类各50—100g(约等于5颗小青菜或一根香蕉)+米饭类100g(约等于1/3碗的饭)。

  掰指数数高蛋白质的缺点

  蛋白质确实很重要,我们的肌肉、骨骼、脑、神经、毛发、指甲、血液、激素以及五脏六腑的组织几乎都是蛋白质构成的。如果把生命比做一艘大船,那么蛋白质就是建造船的材料,生命的小舟要起航,蛋白质无论如何不能少。

  可是,蛋白质并不是越多越好,掰掰手指头,1、2、3、4,蛋白质太多,小船就会跑不快。生命的秘密在于均衡!

  1、加重肾脏负担

  宝宝的胃肠道很柔嫩,消化器官还没有完全成熟,消化能力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过量摄取蛋白质,容易产生副作用。

  2、引起肠胃功能紊乱

  在人体的肠胃道中存在着一些对人体有益的细菌,被称做益生菌,益生菌对能量的种类有所要求,由蛋白质分解产生的能量不是益生菌所需要的,长期的高蛋白饮食会导致益生菌食物缺乏,无法存活,最终引起肠道紊乱,消化、吸收能力减弱。

  3、增加疾病几率

  如果单纯从肉中摄取蛋白质,不仅让宝宝有变胖的可能,而且会有其他疾病的隐患。“高蛋白餐”还容易给“富贵病”留下病根。动物性食品普遍含饱和脂肪酸高、含胆固醇多,不利于“动脉”的健康,成年后易得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富贵病”。

  4、精神不好

  人体细胞在弱碱性环境下最活跃,状态达到最佳,如果鸡鸭鱼肉吃得太多,动物性蛋白质摄入过量,粮食、蔬菜吃得太少,则容易形成酸性体质,人体就会出现容易疲乏。

  动、植物蛋白的搭配合理

  适量的植物蛋白可以抑制动物性蛋白的脂肪异化,减少对动物硬化的影响,保证必需氨基酸充分合理的吸收。研究发现,当蛋白质食品与蔬菜一起摄入后,胃的消化液要比单吃一种食物时分泌得多,瓜果、蔬菜和谷类对蛋白质的吸收有辅助功能。

更多推荐:

金针菇=益智菇

婴幼儿危险食品的排行榜

正确选择食物 给大脑加分

规矩就是教养,别让宝贝成为餐桌上出洋相的熊孩子

一位妈妈对孩子的餐桌礼仪要求很严格:吃饭的时候不允许看电视、听音乐、玩手机等;吃饭时手要扶碗,手肘不能撑在桌子上吃饭;吃东西、喝汤的时候也不准有声音。一次周末吃晚饭的时候,小女儿手肘撑着桌子啃鸡翅膀,被她拿筷子打了一下嘴,打下了半颗门牙。尽管孩子哭了,但这位妈妈说,以后再碰见孩子有类似行为还要打,因为牙齿打掉了可以装,记性不打是记不住的。

先不说这位妈妈的做法是不是太过激进,过年期间亲朋好友时不时会在一起聚餐,又正值孩子放寒假,所以免不了聚会时爸爸妈妈会带上孩子一起吃饭。

每个细微的肢体语言都向周边的人泄露着你的信息:身世背景、家教、性格、喜好、人品。身为当事人的你或许并不在意,这些个人数据已经被身边的人收入眼底。

从小培养起好的习惯,同时家长也能做到言传身教,是给孩子最好的人生礼物。

但是,餐桌上的“熊孩子”真的会泄漏你对孩子教养上的失败。

餐桌上四种杀伤力最强的熊孩子

类型一:一人独享型

吃饭的时候,其他人还没有动筷子,他自己先吃起来。上菜的时候,每上一道菜他第一个夹,想吃哪个菜就转到自己前面,常常在别人正在夹菜时,盘子就被他端走了,筷子悬在空中很尴尬。菜少人多,他的盘子里面满满的,最后吃不掉全剩下。

类型二:翻江倒海型

一人趴在桌子上面,目中无人,用筷子把盘子里面的食物“翻江倒海”,见到自己喜欢吃的,就独吞、独占、独享,完全不顾他人。

类型三:筷子碗奏乐型

吃饭的时候弄出各种声响,不是嘴里面哼着歌,就是脚在地上弄出些声音,再不就是拿着筷子和碗当架子鼓敲。

类型四:到处乱跑型

吃饭时,围着餐桌疯跑疯玩,时不时还会把碗、杯子打翻。

学会餐桌礼仪,比食欲和饭量还重要

很多父母总是关心孩子是否有食欲、饭量如何这样的问题,却总是忽视了对孩子餐桌礼仪的培养。良好的食欲和饭量对孩子身体生长发育很重要,而良好的餐桌礼仪有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和规则。

梁实秋在《圆桌与筷子》一本书中这样描述道:“一般菜上桌,有人挥动筷子如舞长矛,如野火烧天横扫全境,有人胆大心细彻底翻腾如拨草寻蛇,更有人在汤菜碗里捡起一块肉,掂掂之后又放下了,再捡一块再掂掂再放下,最后才选得比较中意的一块,夹起来送进血盆大口之后,还要把筷子横在嘴里吮一下。”就算是孩子的食欲再好,饭量再大,如果有这样的餐桌行为不也是让人有些汗颜吗?

科学性的用餐习惯能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教导孩子学好餐桌礼仪,对孩子的各方面发育好处多多。

1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

正常情况下,人体在进餐期间血液会聚集到胃部,以加强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如果孩子边吃边玩就会使得一部分血液被分配到身体的其他部位,从而减少了胃部的血流量,妨碍对食物的充分消化,使得消化机能减弱,导致宝宝食欲不振。

2有利于儿童获取新知识

孩子在餐桌上好好吃饭会让他们接触到各种类型的食物,从而获取更多的知识。用餐前,孩子可以通过感观认识食物的名称、颜色、大小、形状,通过品尝了解不同食物的味道,有利于孩子获取新的知识。

3促进孩子情绪情感的发育

良好的用餐礼仪不仅保证了用餐的质量,而且长期熏陶会有利于促进孩子健康情绪、情感的养成。例如在用餐时,可以鼓励孩子分享食物,这样不仅会使孩子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还可以锻炼孩子的人际交往能 ,有利于社会性的发展。

4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吃饭时不能一心二用,不能说话、不撒饭粒、不可以发出咀嚼的声音,诸如此类的用餐礼仪可以让孩子建立规则意识,让孩子知道有哪些事情是可以做的,哪些事情不可以,从而有利于让孩子养成按时起居、规律生活等良好的生活习惯。

掌握基本餐桌礼仪,不让孩子在餐桌上出洋相

家长不要以为餐桌礼仪等孩子长大了自然而然地学会了,或者出门时再教也不迟,殊不知,这是从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久而久之会形成习惯,妄想着临时会出现很好的教养。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孩子的餐桌礼仪:

在吃饭之前,让孩子根据能力为用餐做准备,例如摆放碗筷、端菜端饭等。

准备好之后,可以让孩子帮忙邀请长辈用餐。

吃饭时,让孩子帮家人及长辈夹菜、盛饭,孩子完成后父母可以多鼓励孩子,如告诉孩子“妈妈发现你很会照顾别人”等。

教育孩子多用敬语,如“请”和“谢谢”,引导孩子向他人要求什么东西需要用礼貌用语。

告诉孩子在餐桌上吵闹、敲打碗筷、挖鼻孔、挠痒、抠牙等举动都是不合适的。

告诉孩子不要为了挑自己喜欢吃的菜就用勺子或筷子在盘子中翻来翻去,甚至把喜欢的菜都夹到碗中,这都是一种失礼的行为。

饭后邀请孩子收拾饭桌、整理餐具,一旦他们完成了,父母要记得向孩子表达感谢和鼓励。

孩子在餐桌上哭闹的应急法则

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都是天使和恶魔的混合体,或者说就像来自蓝星的生物,平时再有教养的小孩也会有这样的时刻——也许是身体不舒服,或者是情绪不佳,再或者只是忽然想念自己的星球而有些伤感,在你完全无法掌控的某个点上,他失控了。那么父母可以这样做:

1稳住孩子的情绪,不要当众训斥孩子

这时候父母要先稳定住自己的情绪,当众训斥孩子只能让场面更糟糕。虽然大家被打扰心情都会不愉快,但是对难以掌控的低龄孩童还是会有宽容之心的。要迅速而平静地把孩子带离餐厅,到一个安静、不会打扰到其他人的地方等他情绪稳定,温和地对待孩子。

2了解孩子内心的需要,遵从孩子的天性

当孩子失礼于人的时候,父母首先应该考虑到孩子自身的需求,而不是自己的面子问题。耐性短是小孩子的天性,当他有些坐不住的时候,可以带他出去放放风,寻找点其他的乐趣。

3不要过多的指责孩子

成人过多的指责和频繁的干扰会使孩子变得焦躁,他们除了以发脾气和搞破坏为手段的发泄和引发关注外,别无他法。做一个简单的置换游戏,假设你是那个被一万只苍蝇嗡嗡包围住的可怜虫,三分钟被人摆弄一下头发抹一下嘴角,两分钟纠正一次坐姿,并不断地让你吃这个不让你吃那个,要这样不应该那样,你还不能掀桌子也不能起身就走,不可以以成人方式表示抗议,怎么办?估计也只能嚎啕满地打滚儿了……

本文Hash:7719574405d474de2f052e759be6e7a92c3b6d33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