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过早学走路易致O型腿吗?

什么是O型腿,其实所谓的O型腿在医学上也称之为“膝内翻”。造成宝宝O型腿的原因很多,如软骨营养障碍等,但以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为多,早期以多汗、易惊为主要症状,如不及时纠正,会影响骨骼发育。

佝偻病患儿长到1岁左右,学站学走路时,腿部难以负荷身体的重量,就会导致下肢朝外侧弯曲而形成O型腿。

但近日在网上却有传言称,宝宝过早学早路也可导致O型腿,这是真的吗?O型腿和学走路早晚有关吗?

沈阳市妇医保健儿科的医生回答称,让孩子过早学走路,确实可增加O型腿的患病。所以,千万不要以为让孩子越早学走路就越好。孩子学走路,只有等到腿部发育完善,有足够的支撑身体力量的时候才最佳。

O型腿的矫正方法:

手术、正O仪器、夹板、绑腿、锻炼、矫正鞋垫等。

手术适应于有骨性畸形的患者。通过手术截骨+内固定矫形,可以马上恢复正常的肢体力线及外观。

严重的膝内翻畸形,一期新截骨+内固定矫形可能会造成神经、血管紧张及牵拉,易出现相关并发症。故可采用外固定架辅助下截骨矫形,缓慢纠正畸形,避免神经、血管的并发症,手术也较微创。

非手术矫正方法,其原理基本一致,都是通过松弛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恢复膝关节内外侧的稳定结构。从而使胫骨外翻,达到矫正目标。非手术矫正方法,好处是费用低、风险小,缺陷则是主动治疗,见效慢,需要长期坚持。没有恒心就达不到矫正目的。

(/)

宝宝过早学走步容易出现“O型腿”

【妈妈网特稿】当看到宝宝开始摇摇晃晃一步一步迈着,爸妈都非常期待和紧张,这是代表宝宝成长的一个里程碑。在宝宝学习走路的过程中,爸妈要在哪些地方需要多加关注呢?如何引导宝宝学走步呢?

小宝已经1岁多了,还是不会走路,小区里和他一般大的孩子早就可以自己到处走了,这可急坏妈妈了:小宝这是腿有毛病呢?还是缺少什么营养素?怎样才能让孩子快点了学会走路呢?

不宜过早学走步

不少家长都希望自己家的小宝宝能比别人的宝宝更聪明一点,学什么都能快人一步,比如说话、走路、学习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见到不少的家长为了尽早地锻炼婴儿下肢的运动功能,常用两手支撑着婴儿两侧腋窝,助力向上,使之反复做“跳跃运动”,但其实您是否知道,其实宝宝学走路,是不能操之过急的。

婴儿运动功能的发育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并遵循一定的发展规律,“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这句前人的总结就是真实地反映了小儿运动发育的规律,如果违背了这一规律,过早地让孩子学站立、行走,由于此时宝宝骨骼的骨质还比较软弱,肌肉组织中尤其是下肢及足部肌群比较娇嫩,肌力较弱,再加上刚学走路时姿势会不太正确,使得全身的重量压迫到下肢中,在这种垂直重力的持续作用下,容易造成双腿弯曲畸形,甚至形成“X”形或“O”形腿,不仅影响到宝宝以后的形态健美,而且也不利于宝宝的正常生长发育。

其实,每个宝宝的发展速度都是不尽相同的,学走路也不例外,一般来说,宝宝1~1岁半学会走路,都算是正常的,不宜操之过急,不能因看到其他同龄宝宝都会走路了便心急地强迫自己家的宝宝也学会走路,而是应该要遵循宝宝的发育节奏,适当地先为他做一些学走路前的准备工作,让他轻松学会走路。那么,为了让宝宝能更好地过渡到行走,爸爸妈妈应该要事先做好哪些功课呢?

满足婴儿期对营养的需求

1、满足婴儿期对营养的需求:宝宝的生长发育,需要有充足的营养作为保障,因此,要注意满足宝宝对营养的需求,食物要全面、均衡,应多吃维生素及钙磷含量丰富的食物,如牛奶、鸡蛋、肉类、新鲜蔬菜水果等,以使儿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减少疾病的发生。另外,当宝宝长到2~3个月之后,要多点带宝宝到户外去晒晒太阳,并在医生的指导下添加适量的钙剂和鱼肝油,以使得宝宝的骨骼长得更加健康。

2、根据各月龄发育阶段的特点训练宝宝:在6个月以前,要让孩子学会很好地抬头、翻身,还可以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学会给宝宝在各月龄阶段做适宜的婴儿体操;到了宝宝8个月左右时,让他学爬行,爬行能够让宝宝全身各系统都达到协调的效果,既能让身体得到锻炼,又可以改善大脑和心脏的血液循环,让身体的重量分散到四肢,减轻腹肌及脊柱的负担,而且宝宝在爬行的时候,会将脖子抬起来,这个动作可反作用于大脑,促进宝宝大脑的发育;到了10个月的时候,再让宝宝学着扶物从蹲到站立,并慢慢掌握到站立的平衡,这样,宝宝也就能慢慢学会轻松走路了。

3、给点耐心和等待,学会放手:宝宝初学走路时,需要在反复的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如何掌握好重心,这样才能走得更稳,所以我们需要多一些耐心和等待,给宝宝多一些尝试的机会,不要因为宝宝摔了一跤,就心疼得不再让他练习了,也不要在他面前表现出惊慌害怕的表情,以免增加宝宝对学步的恐惧。许多宝宝迟迟不会走路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到了该学步时间时,仍被经常抱 着,这样看似很安全的呵护,却剥夺了宝宝行走的权利,其实,家长应该大胆放手,让宝宝去体验,当宝宝摔倒时,给予他温柔的安抚和鼓励。让他更有安全感。

给点耐心和等待

4、做好安全防护,让宝宝在安全的环境中学会控制自己的下肢动作:当宝宝扶着东西能够站起来后,就要开始教宝宝学走路了,这时家长可以蹲在宝宝面前,伸出双手拉他手臂至与肩同高的位置,但注意不要抬得抬高,以免拉伤宝宝。然后鼓励宝宝慢慢向前迈步,让他充分体验脚踏实地的真实感觉。当拉着宝宝的手他可以开步走以后,爸爸妈妈就可以站在他面前,用双手或毛巾托住他的腋窝,跟着他一起走,逐渐让宝宝减少对外力的依赖,直到自己对身体能平衡控制,只需用一点点外力就能自己往前走的时候,爸爸妈妈就可以在距离宝宝1米左右的地方,用他喜欢的玩具去引逗他向前迈步,训练多几次后,宝宝便能大胆地独立行走了。

5、及时纠正不正常的步态:在学走路的时候,由于下肢尚未完全发育,脚步的力量不够,学步及站立时,双脚便自然地分开,使脚底面积加宽以增加稳度来防止跌倒,结果产生了双脚自然分开的不正确走路姿势。随着年龄的增长,动作平衡慢慢变得协调,这种八字分开的步态也会慢慢改变的,所以家长不必太过于担心,但如果超过2岁了,宝宝的走路姿势仍然是这样,或者是超过1岁半仍还不会走路时,则应该要带宝宝到医院请专业的医生检查下,以便及早纠正。

警惕:宝宝学步过早会导致O型腿!

宝宝会走路了,这肯定让你非常兴奋。不过,那胖乎乎的小腿,怎么走路好像姿势不正确呢?你的宝宝走路姿势正确吗?有没有出现内八字、O型腿、跌跌撞撞……这些是暂时现象,还是存在问题呢?如何在幼儿时期纠正宝宝的错误姿势,引导宝宝走上“正”途呢?

宝宝走路姿势不正,需要妈妈的耐心矫正

宝宝最常见的5个错误走路姿势

1.走路跌撞不稳

宝宝会走已经有段时间了,但是怎么总是跌跌撞撞走不稳呢?很多菜鸟妈妈都有这个疑虑。

其实,从宝宝9~10个月学走路开始,需要大约3~6个月的时间,他才能很好地控制脚步。这几个月时间是学习过程,如果不跌撞就不能很好地掌握走路技巧。这个时期的宝宝很容易摔跤,他会下意识地保持自身的平衡,所以表现出跌跌撞撞。

如果宝宝在15个月以后,走路还是跌跌撞撞,那就该及时求医了,以排除佝偻病、骨关节或神经系统方面的问题。

2.走路像西部牛仔

两腿叉开,酷似一对括号,这就是通常说的“O型腿”。如果在学习走路之前出现这种情况,你不必担忧。因为宝宝在学走路之前,屈肌张力较高,直到8~9个月后他开始学走路,肌肉才会放松,所以在学走路之前出现“O型腿”属于生理性弯曲,是正常反应。

如果宝宝已经能走稳后仍两腿叉开,大都由佝偻病造成,则需要到医院诊断,医生会指导你运用一些按摩、上夹板等治疗方法来矫正宝宝的走路姿势。

3.走路夹着腿

宝宝走路时双腿呈现X型。通常,这种姿势是缺少肌肉负重锻炼造成的,一般只要进行一点锻炼,就能把这种不雅的走路姿势纠正过来。如果这种姿势很明显,甚至宝宝走路,出现“内八字”,还经常摔跤,就需要带他到医院检查,通过接受儿童保健科或者矫形外科医生的治疗,来纠正走路姿势了。

4.走路像螃蟹

走路的时候宝宝两脚朝内,走起路来像螃蟹的两个夹子。刚开始走路的宝宝为了维持身体平衡,出现内八字现象是很正常的,也比较普遍。当宝宝走路比较稳当和熟练以后,他的大腿和小腿肌肉更结实了,这种走路姿势就会改变。有时候内八字也可能是由于鞋子不合脚引起,那么给宝宝选一双合适的鞋子就是妈妈的工作咯!

5.踮着脚尖走

如果发现宝宝用脚尖走路的话,那可要提高警惕,很可能意味着宝宝的神经系统出了问题。年龄越小的宝宝表现出来越要重视,这有可能与脑瘫有关。

另外,还有一种剪刀步,即双脚着地呈交叉状,这可能是神经系统受到损伤造成的下肢肌张力高引起的。当发现宝宝有这些症状的时候,应该及时就医。

四个原因造成宝宝走路姿势异常

1.过早让宝宝学走路

宝宝一般在9~10个月开始学走路,这是生长发育最适合开始走路的时段。但有些爸爸妈妈急于求成,在宝宝6~7个月时就让他坐学步车,而这个时期的宝宝骨骼没有完全发育好,还不能承受自身的重量,很容易导致下肢骨骼发育不良,形成O型腿、X型腿等现象。

过早学走容易产生罗圈腿

2.疾病

佝偻病俗称软骨病,是婴幼儿常见的营养缺乏病,尤其是1岁以内的婴儿更为多见。佝偻病主要由于缺乏维生素D,引起全身钙、磷代谢失常和以骨骼改变为主的一系列变化。严重者致骨骼畸形,影响宝宝的正常生长发育。很多宝宝不会用正确的姿势走路都是受佝偻病的影响。在婴幼儿时期注意给宝宝补充鱼肝油,可以有效预防佝偻病。

很多先天性疾病都会影响宝宝走路姿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和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是比较常见的两种先天 性畸形。

神经肌肉疾病,如肌营养不良,脑瘫等。

3.外在原因

如果说疾病造成宝宝“O型腿”或者错误的走路姿势存在一定的客观因素。那么一些细节的外在原因造成宝宝“O型腿”就是遗憾了。因为这些是可以避免的。我们今天就来说说小小的纸尿裤。宝宝还小,还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身体,尿裤子是常有的事儿,选一款合适的纸尿裤就显得非常的重要。尤其是在宝宝学步这个特殊的时期,好动、探索、每天都在摸爬滚打中渡过。那纸尿裤就一定要舒服,贴身,干爽,防漏且吸收快的。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我们先说说舒适,宝宝的皮肤很娇嫩,如果纸尿裤不够柔软舒适,对宝宝的皮肤刺激会很大。宝宝动来动去,长此以往就会磨伤宝宝的大腿肌肤,所以在选纸尿裤时最好是窄裆设计的,让宝宝摆脱臃肿,笨拙的纸尿裤。想动就动,随心所欲!第二,我们再来说说贴身,在这里建议用弹力侧腰的设计,如果侧腰不够贴合,拉伸度不够,宝宝动动纸尿裤就变形甚至脱落,不但不卫生,而且还会影响宝宝学步的效率,给正在蹒跚学步的宝宝造成负担。影响宝宝的情绪、学步的积极性和效率。第三,再来看看纸尿裤吸收强力和干爽表面,具备这两个条件就意味着,宝宝的小屁屁不会长时间的泡在尿里,而且在宝宝活动过程中不过侧漏或者后漏出来,对给宝宝营造舒适自由的环境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句话叫做: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当宝宝开始迈出人生的第一步时,做为父母的我们,就要尽最大的努力帮宝宝营造一个好的环境,让宝宝健康快乐的成长。

本文Hash:05a10ee94810ff62fe233a5fe7e5858c847ae6cf

声明:此文由 梦相随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