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35赏识孩子的勇敢

摘要:细节35赏识孩子的勇敢,一天,3岁的小维正和小伙伴们在一起玩耍,他们的父母就站在不远的地方,一边目不转睛地看着自己的孩子,一边讨论着教育孩子的方法。这时,小维跑着跑着,突然脚下一滑,摔倒在地上。倒地之后,小维并..

一天,3岁的小维正和小伙伴们在一起玩耍,他们的父母就站在不远的地方,一边目不转睛地看着自己的孩子,一边讨论着教育孩子的方法。

这时,小维跑着跑着,突然脚下一滑,摔倒在地上。倒地之后,小维并没有哭叫,刚想自己爬起来,这时候不远处的妈妈心急火燎地跑了过来,十分心疼地抱起小维,一边抚摸着他刚才摔到的地方,一边反复询问他摔疼了没有。小维这才感觉到是有点疼,于是放声大哭起来。小伙伴们看小维哭了,都四散而去,刚才孩子玩耍大人看的温馨场面顿时无影无踪。

上面这个故事在现实生活中可以说屡见不鲜,正是因为父母们的过度关心和保护,让孩子本来可以勇敢面对的事情却以大哭一场结束。长此以往,孩子就失去了敢于面对困难的勇气,而是变成了温室里的花朵,一旦离开父母和家庭,就变得胆小脆弱起来。

对孩子的勇敢给予赏识,激励孩子更加勇敢地面对事物,这比一味地保护要有效得多。

每个父母都希望能有一个勇敢的孩子,而我们的教育方法却往往适得其反。从赏识教育的角度来说,父母不仅要对孩子在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勇敢行为给予赞赏和强化,更应该主动去培养孩子的勇敢,而不是怕孩子受到伤害而处处保护。尤其是当孩子对一件本来不值得恐惧的事物而表现出恐惧时,父母应该以身作则,给孩子正确的认识。

一次,妈妈带4岁的强强到公园玩。强强高兴地在公园的草地上跑来跑去,像一只脱缰的小马。一会儿,他跑累了,就躺在草地上,打起滚来。突然,听到强强尖叫一声,妈妈赶快跑过去,只见他脸蛋都吓白了,一把抱住妈妈,惊恐地叫:“一条虫子,我害怕!”妈妈走近那块草地,仔细找了半天,才看见有一条2厘米长的绿色虫子。

妈妈把虫子捏起来,放在掌心里,然后对儿子说:“这条虫子没有什么可怕的,它不会咬人,是条草虫子。”

听到妈妈这么说,强强才敢凑过去,仔细地看着虫子。

“来,把虫子捏起来。”妈妈说。

强强一听,吓得倒退了两步,一边摆手一边对妈妈说:“我不敢,我不敢!”

“不用怕,你是个男子汉,还害怕一条小虫子?”妈妈鼓励强强。

强强听到妈妈的话,鼓起勇气走过去,小心翼翼地用手碰碰妈妈手心里的虫子,见它没什么反应,慢慢地捏了起来。

“强强真勇敢!”妈妈高兴地对强强说。这时,强强看着被自己捏在手中的虫子,也高兴地笑起来。

孩子胆小的原因往往有三个:一是因为孩子不了解事情的状况,二是家长教育时给予不恰当地恐吓,三是家长过分严厉,弄得孩子总是处于惊恐状态。因此,我们应该认真审视自己孩子的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帮助孩子实现由胆小到勇敢的转变。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表现对孩子的影响才是最深刻的。在培养孩子自信勇敢这个方面,父母必须做好表率,尤其是母亲,更要注意自己的表现。很多母亲在见到突然窜出的小动物或者听到突然发出的声音时,会忍不住失声惊叫;而孩子见此情景,以后在碰到这类事情时,也会变得恐惧起来。

在孩子要做一件需要勇气甚至有些冒险的事情时,父母不要恐吓孩子,而应该对孩子的精神给予赞赏和适当的引导、保护。

一次 军军看到建筑工人在屋顶上施工。回到家,他对爸爸说:“我想到屋顶上去!”

“到屋顶上干什么呢?”爸爸问他。

“那里高,我想到高处去!”

“噢,你的想法不错,而且很勇敢,那你想怎么上去呢?”

“我爬梯子上去啊,爸爸给我安好梯子我就可以上去了!”军军很自信地说道。

“嗯,爸爸可以给你安梯子,不过你要答应我一个条件。”爸爸说。

“好吧,你说什么条件?”

“爬梯子和到屋顶上都很危险,小孩子不能自己来,所以爸爸必须和你一起上去,保护你不受伤害,你说怎么样?”军军想了一会,答应了爸爸。

于是,军军在爸爸的保护和帮助下爬上了屋顶,他站在上面兴奋地大声叫喊,脸上洋溢着成功的满足。

这里需要提到的是,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性别角色教育时,应注意鼓励男孩子勇敢刚毅的表现。男孩子喜欢登梯爬高,父母不应该拒绝孩子,更不要大声吓唬孩子:“掉下来就没命了!”这样会使孩子的胆量越来越小。这时,家长应该对孩子的勇敢精神给予赞赏,同时要给孩子讲清只有在大人的保护下才能爬高的道理。这样既培养了男孩子勇敢的性格,又让孩子增加了安全意识。

对孩子的胆量,要从小培养;对孩子的勇敢精神,应从小训练。要锻炼孩子的勇敢,应该多鼓励孩子去探索,而不是处处阻拦,什么事都严格控制。当然,要冒险就有可能遇到困难和危险,这是家长们不愿意看到的,但是,如果家长因为孩子的某些冒险做法而责备他们、训斥他们,孩子就渐渐地变得畏手畏脚。也许孩子的一些行为看起来单纯、简单,甚至有些“愚蠢”,但是只要家长经常给孩子鼓励,多赞扬和引导他们的行为,就能使孩子得到鼓舞,并培养他们勇敢坚强的性格。

当孩子对某件事物表现出恐惧时,父母应该针对事物的性质,教育和引导孩子认识并消除恐惧。应该说:“这个并不可怕,过来看看。”

当孩子想做一件冒险的事情,应该支持孩子的勇敢并给予引导和保护,而不是恐吓他。你可以说:“你真勇敢,让我和你一起去,好不好?”

关键字:勇敢赏识保护

细节34赏识孩子的自强

摘要:细节34赏识孩子的自强,一天晚上,爸爸发现小翔的胳膊上有一块淤血,仔细一问,才知道是他的同学要小翔替他打扫卫生,小翔不想替他打扫,就被同学扭了两把……听到这种情况,爸爸第二天一大早就赶到了学校。他在学校了解到的..

一天晚上,爸爸发现小翔的胳膊上有一块淤血,仔细一问,才知道是他的同学要小翔替他打扫卫生,小翔不想替他打扫,就被同学扭了两把……听到这种情况,爸爸第二天一大早就赶到了学校。

他在学校了解到的情况有些令人担忧:小翔在班里无论是学习、值日、还是文体活动都比同学们慢半拍,还经常闹一些笑话。同学们拿他开玩笑,他也总是把头一缩,不懂得表达自己的不满。这样一来,同学就忽略了他的感受,对他变得无所顾忌了,甚至还有个别同学拿他出气。

小翔的父母认识到自己的儿子之所以被欺负,与家庭教育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小翔是家里的三代单传,父母和家人对他十分关爱,几乎把他生活中的一切全包了下来,没想到大人们“全包式”的抚养,影响了小翔自尊自强性格的建立。

事实证明,父母对孩子过度保护,什么事情、困难都替孩子解决,很容易使孩子失去锻炼生活能力的机会。

孩子的自尊心不强,胆怯柔弱、缺乏信心并不是不可克服的,只要父母多给孩子一些赏识、鼓励、引导、锻炼,耐心细致地帮助孩子,相信孩子一定能成长为自尊、自强、自信的人。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不要让孩子觉得自己是弱小的,而应该从小就让孩子认识自己的力量。应该为孩子创造恰当的机会,通过积极的鼓励和赏识,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力量,培养孩子的自强。

俄罗斯作家苏霍姆林斯基写过这样一篇文章,相信它会对父母们有所启发。

一家人到森林中去度假,有爸爸、母亲、五年级的托利亚和4岁的萨沙。

突然雷声大作,飘下几滴雨点,接着大雨如注。

托利亚把自己的雨衣给了妈妈,似乎她并不怕淋雨;而妈妈却又把雨衣给了萨沙,似乎她也不怕淋雨。

萨沙问道:“妈妈,托利亚把自己的雨衣给了你,你又把雨衣给我穿上,你们干吗这样做呢?”

“每个人都应该保护更弱小的人。”妈妈回答说。

“那么,为什么我保护不了任何人呢?”萨沙问道,“这是说,我是最弱小的人?”

“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真是最弱小的人!”妈妈笑着回答说。

萨沙朝蔷薇丛走去,他掀起雨衣的下部,盖在粉红的蔷薇花上。滂沱大雨已冲掉了两片蔷薇花瓣,花儿低垂着头。因为它娇嫩纤弱,毫无自卫能力。

“现在我该不是最弱小的了吧,妈妈?”萨沙自豪地说。

“是呀,现在你是强者啦!”妈妈这样回答他。

四五岁的孩子虽然是非常弱小的,但就像文章中的萨沙那样,他并不愿意承认自己是最弱小的人。这就是孩子的自强。

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过分地照顾甚至溺爱自己的孩子,其实,这是对孩子自尊心的一种伤害。这些父母只是把孩子视做自身的一个附属物,而没有把孩子看作人格上完全独立的一个人。

如果把成功比作大厦,那么顽强的意志、坚韧不拔的毅力,就是撑起成功的柱石。只有自尊自强的人,才可能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才可能取得成功。因此,从小就培养孩子面对挑战、克服困难、坚韧不拔的顽强毅力,培养孩子的自强意识,对于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自强作为人的一种素质,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一次次面对困难、战胜困难、超越自我中培养出来的 。社会竞争如此激烈,孩子难免要面对各种与人竞争的场面,如果没有参与的勇气而且长期采用回避的方式,孩子的自强很难建立。因此,应该鼓励孩子多参与一些竞赛类活动。开始时可以在家里玩一些要分出胜负但又对孩子很有吸引力的活动,如剪刀石头布、下跳棋或飞行棋等。父母要引导孩子凭兴趣参与活动,并在活动中给予孩子赏识和鼓励,激发孩子进一步参与的兴趣。然后要逐步鼓励孩子参与到社区、学校及社会上其他竞赛活动中,从而培养孩子面对挑战的勇气、参与意识和良好心态。

不管什么情况,要相信孩子并不是弱小和怯懦的,一定要多给孩子一些机会和时间,让孩子独自面对挑战,让孩子在挑战中逐步认识自己的力量,成为一个自强的人。

当孩子受别人欺负和侮辱时,要鼓励孩子用正确的方式反抗。你可以说:“他欺负你是不对的,你应该和他说明!”

遇到困难和挑战时,不要认为孩子是弱小的而无法面对困难,而应该鼓励孩子用自己的力量去迎接挑战。告诉孩子:“你的力量很强大,相信你一定行!”

关键字:胆怯克服自强

细节36赏识孩子的创新

摘要:细节36赏识孩子的创新,一天,徐徐和几个小伙伴在家里玩,妈妈给他们每人一盒牛奶。孩子们喝完后,都把空盒子扔到了垃圾桶里,而徐徐却没有扔掉。他很兴奋地对妈妈说:“妈妈,你看这个盒子像不像一只船?”“怎么像一只船呢..

一天,徐徐和几个小伙伴在家里玩,妈妈给他们每人一盒牛奶。孩子们喝完后,都把空盒子扔到了垃圾桶里,而徐徐却没有扔掉。他很兴奋地对妈妈说:“妈妈,你看这个盒子像不像一只船?”

“怎么像一只船呢?”妈妈问徐徐。

“如果把盒子剪去一半,再糊上纸不就成了一只船吗?”徐徐天真地对妈妈说。

“好啊,那你先去把盒子洗干净了,咱们来一起做船好不好?”妈妈很高兴地说道。

一会,徐徐把盒子洗干净了,妈妈给他拿来剪刀和胶水,几个小伙伴都围在旁边,看着徐徐做船。徐徐做得很认真,一只很简陋但也像模像样的船做成了。徐徐很高兴,其他的孩子也都大受鼓舞,纷纷说:“阿姨,我能做成飞机!”“阿姨,我能做汽车!”

“好啊,那你们就找一些纸盒子来,大家一起做,看谁做得最好!”

过了一会,孩子们把做好的东西都摆在了桌子上,都仰着头,充满期待地看着徐徐妈妈。妈妈赞扬了他们每个人,并告诉孩子们:“平时只要多动脑筋,发挥你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每一件物品都可以变成工艺品。”

孩子经常会有一些奇怪的想法和念头,这些想法也许看起来很荒唐,甚至不着边际,但这是孩子创造性的体现,是培养孩子创新意识和能力的绝好机会。父母应该赏识和鼓励孩子,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实践。如果父母认为孩子的怪念头是在胡闹,而阻止和训斥孩子:“这么脏,快扔了!”“别胡闹了,这样不行!”就会把孩子的创新意识扼杀在摇篮之中,让孩子不敢再有这些奇怪的念头,更不敢创新了。

因此,应该对孩子的创新意识给予赏识和鼓励。当孩子产生新奇的想法时,告诉孩子:“来,把你的想法详细说说!”当孩子做的事物超出常规时,对他说:“你真不简单,做出了这么有创造性的东西!”这样才能鼓励孩子敢于幻想,敢于创新。世间有很多发明创造,都是有了所谓痴人说梦般的幻想才成为现实的。因此,父母要鼓励孩子异想天开,大胆联想,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并鼓励他们付诸实践。

在孩子的世界里,很可能会因为无意中的一点小错误而发现人生更美丽的景色。如果能提醒他们拓宽思维、发挥创造性,也许能发现和创造出更令人惊奇的美丽,还能够让孩子对发现世界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和更饱满的热情。

萌萌非常喜欢画国画,但是她经常会为一些小小的失误而苦恼。比如有时候会在下笔的时候掌握不好,积下一大团墨;而有的时候又因为收笔的时候手不稳,留下一个小尾巴。

一次,萌萌正在画荷花。这时,一个亲戚到她家来拜访,看到萌萌在画画,就很有兴趣地站在旁边看。

“萌萌画得真不错!”亲戚一边看,一边夸奖她。

也许是因为受到夸奖太激动了,也许是因为有陌生人在场有点紧张,在最后收笔的时候,萌萌没有握紧笔,在绿色的荷叶上留下了一块大大的墨迹。萌萌难过得眼泪都流下来了。

这时候,一直在旁边观看的亲戚微笑着对萌萌说:“那张画只是有一点点墨,完全可以补救一下啊。”

“怎么补救啊,还是重画吧。”萌萌摇摇头说。

“可以补救的。你再想想,湖里除了荷花,还有什么会在荷叶上?”

萌萌听了这话,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拿起笔 来,在刚才滴墨的地方,描描画画了一番。

等画完了,大家一看,她在荷叶上画了一只墨绿色的小青蛙,真是绝妙极了!大家都为萌萌鼓起掌来,萌萌也破涕为笑,激动地对亲戚说:“谢谢您!”

后来,萌萌对画画更有兴趣也更有信心了。

由此可见,孩子的创新性和想像力需要大人的引导和挖掘。父母不要总是等孩子自己做出什么创举,然后再去赏识;而应该善于发现,当孩子遇到困难或阻力的时候,运用你的想像力,给孩子适当的指导,让孩子用更巧妙、更具创造性的方法化解意外和阻力。

当孩子告诉你他有一些新奇的想法时,不要因为这个想法太奇怪而拒绝和嘲笑孩子,而应该认真听听他的想法。可以告诉他:“不错,把你的想法详细和我说说好吗?”

当孩子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做出一件不被大众认可的作品时,父母应该赏识并鼓励孩子的作品,并引导他继续思考。你可以说:“你的创意棒极了,也许再仔细想想,会有更好的创意!”

当孩子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出现阻力和意外时,父母应多指导孩子拓展思维。可以对他说:“发挥你的想像力,一定可以有好办法。”

关键字:创新奇怪鼓励

本文Hash:cdeb5c0d3cc2fbbc6139d4d838ce06a1a0afb676

声明:此文由 Scarlett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