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语言训练从八个月时开始

图为:袁爱玲很多人都以为,孩子的语言不用提早教,到了一定年龄他自然而然就会说话了。从生理和心理成长角度来看,随着孩子长大,语言能力必然会有所上升,但如果经过成熟的早期语言教育训练,孩子最后的语言成熟程度将会扩展到最大。

一直以来,孩子的语言学习大都割裂成几个阶段:幼儿园学口语(母语),小学学书面语(母语),中学学英语(现时教育部已规定在小学阶段开始学英语),其实这并不利于孩子对语言能力的全面掌握。21世纪对未来人才的语言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因为在人的诸多素质中,人际交往能力、口语表达能力、阅读与协作能力是最基本的素质。一个人如果不能正确地理解和使用语言,也就难以生存,还谈何发展呢?因此,我认为,孩子不但要从小开始接受语言的训练,而且要接受“全语言”的教育训练。

什么是“全语言”?“全语言”是指口语、书面语、母语、外语的总和。

国外有专家指出,婴儿从出生后到8个月前可以说是“世界公民”。他们认为,这个时期的婴儿可以发出几乎任何一个国家的语音,而不受母语成熟后的限制,但随着他的成长,一种语言听多了,他就只能记住这种语言而不能分辨别的了。因而,6岁前的孩子能够学会任何一个国家的语言,在这个时候对他们进行“全语言”训练是最佳时机。

那么,“全语言”训练应如何进行呢?针对目前我们语言教育的弊端,我认为无论是幼儿园老师,或是家长,都可以遵照以下原则:

首先,语言活动类型要全。我们常把学语言简单地理解为教孩子学讲话、学认字,其实语言活动包括了文学活动、学字句活动、谈话活动、讲述活动、识字阅读活动、外语活动、语言游戏活动。孩子在这种学习过程中能全面掌握语言的听说读写能力。

其次,各类活动的内容要全。如进行文学活动,不但要给孩子讲故事,还应该朗读散文、诗歌,说绕口令等等,各种文学要平衡构建。又如谈话活动,包含主题谈话、漫谈、讨论或辩论、集体谈话、小组谈话、二人对话等多种形式,以训练孩子的反应和应对能力。讲述活动可以通过排图讲述、看图讲述、情景讲述、经历讲述、复述讲述、演讲等形式进行。

再次,活动的组织方式要全。孩子天性好动、好玩,“全语言”的学习除了课堂上的正规教学,也可以在非正规或随机的情况下进行,让孩子学得无意却学得深刻。

天性赋予人类的语言基因大得惊人,只要我们采取活泼新鲜、灵活多变的方式和孩子一起学习,他就一定能成为一个能说会道的聪明孩子。

开讲专家:袁爱玲,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学前教育系教授,全国托幼教育机构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幼教研究会副会长。已出版专著、译著、教材等26部,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66位神童成才奥秘及分析》、《怎样教孩子百科知识》等著作获全国优生优育优秀成果奖,《中美幼儿科学教育比较研究》获广东省幼教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八个月婴儿的语言训练方法

  八个月婴儿的语言特征:能辨别肯定性与疑问性语气,有意模仿语音,并以此为乐。懂得语意,听懂家人的称呼,能将玩具交给指定的人。手势表示是这个阶段发展最快的活动。

  训练方法

  (1)引导婴儿伸开双臂找成人抱,婴儿用身体动作语言表示要找家长,或在婴儿哭闹的时候,家长一边张开双臂一边说“宝宝找妈妈”“妈妈抱”将婴儿抱起。

  (2)引导婴儿伸手拿取:利用婴儿喜欢玩具引逗婴儿伸出手去拿取玩具。家长可以一边鼓励婴儿“宝宝拿玩具”,一边握住婴儿的手,引导婴儿伸手去拿取玩具。

  (3)戴帽子:准备各种各样的帽子,如小布帽、毛线帽、太阳帽、纸帽等,把婴儿抱在大镜子前,给他戴上一顶帽子说“帽子”,玩一会把帽子摘下来再戴上另一顶,还说“帽子”。以此类推,逐渐使他明白尽管这些玩意儿大小、形状、颜色不同,但都是帽子,可以戴在头上。

  (4)引导婴儿伸手指物:家长利用各种机会训练婴儿,如爸爸逗婴儿时,妈妈一边用手轻举婴儿的手,指向爸爸的方向,一边说“宝宝,这是爸爸”。以此类推认识家中的人,“爷爷”、“奶奶”、“姐姐”、“哥哥”。

  评估:会模仿动作或声音。

  注意:

  ①家长记录下婴儿常发音,在各种机会进行引导,使它与某人、物联系,例如,婴儿常发“ba-ba”这个音,就让婴儿多与爸爸接触、使婴儿尽早把“ba”的音与爸爸联系起来,理解“爸爸”一词的意义。

  ②有效地使用“儿语”有利于婴儿模仿发音。在婴儿一岁半左右要尽快减少或禁止使用“儿语”,否则会影响婴儿语言和个性的发展。

  ③在婴儿理解第一个词或一句话后,家长要及时强化,使之巩固下来,以利于以后的扩展和迁移。如婴儿理解了“再见”的联系意义后,家长可以诱导爸爸走了跟“爸爸再见”,妈妈走了跟“妈妈再见”。每天多次的重复有利于婴儿语言理解能力的发展,并为以后对新词的理解打下基础。

八个月婴儿的语言训练方法

  八个月婴儿的语言特征:能辨别肯定性与疑问性语气,有意模仿语音,并以此为乐。懂得语意,听懂家人的称呼,能将玩具交给指定的人。手势表示是这个阶段发展最快的活动。

  训练方法

  (1)引导婴儿伸开双臂找成人抱,婴儿用身体动作语言表示要找家长,或在婴儿哭闹的时候,家长一边张开双臂一边说“宝宝找妈妈”“妈妈抱”将婴儿抱起。

  (2)引导婴儿伸手拿取:利用婴儿喜欢玩具引逗婴儿伸出手去拿取玩具。家长可以一边鼓励婴儿“宝宝拿玩具”,一边握住婴儿的手,引导婴儿伸手去拿取玩具。

  (3)戴帽子:准备各种各样的帽子,如小布帽、毛线帽、太阳帽、纸帽等,把婴儿抱在大镜子前,给他戴上一顶帽子说“帽子”,玩一会把帽子摘下来再戴上另一顶,还说“帽子”。以此类推,逐渐使他明白尽管这些玩意儿大小、形状、颜色不同,但都是帽子,可以戴在头上。

  (4)引导婴儿伸手指物:家长利用各种机会训练婴儿,如爸爸逗婴儿时,妈妈一边用手轻举婴儿的手,指向爸爸的方向,一边说“宝宝,这是爸爸”。以此类推认识家中的人,“爷爷”、“奶奶”、“姐姐”、“哥哥”。

  评估:会模仿动作或声音。

  注意:

  ①家长记录下婴儿常发音,在各种机会进行引导,使它与某人、物联系,例如,婴儿常发“ba-ba”这个音,就让婴儿多与爸爸接触、使婴儿尽早把“ba”的音与爸爸联系起来,理解“爸爸”一词的意义。

  ②有效地使用“儿语”有利于婴儿模仿发音。在婴儿一岁半左右要尽快减少或禁止使用“儿语”,否则会影响婴儿语言和个性的发展。

  ③在婴儿理解第一个词或一句话后,家长要及时强化,使之巩固下来,以利于以后的扩展和迁移。如婴儿理解了“再见”的联系意义后,家长可以诱导爸爸走了跟“爸爸再见”,妈妈走了跟“妈妈再见”。每天多次的重复有利于婴儿语言理解能力的发展,并为以后对新词的理解打下基础。

本文Hash:e992fa52ebffa94f048a8b69883df6a34b9f8ac6

声明:此文由 飞舞九天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