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满足--建立孩子幸福感的心灵鸡汤

倩倩的孩子刚满3岁,每次当她接电话的时候,宝宝就叫个没完,大声吵嚷,每逢这时,倩倩往往叫保姆马上把宝宝带走,她才能打两三分钟的电话。如果倩倩一个人带着宝宝在外面玩,那就糟糕了,电话响起来,儿子就吵嚷上了,不让妈妈打,弄得倩倩心烦意乱,无论多重要的事,也只得说:“我到家再给你打过去吧,宝儿哭了!”倩倩在想:宝宝为什么这么缠人?难道不知道等我打完电话吗?

其实,宝宝出生后,还什么都不懂,他的各种能力,都是在后天学习来的。倩倩虽然给宝宝创造了优越的物质条件,但却忽视了对宝宝某一方面的教育,以致于孩子没有学会在特殊的时刻耐心等待。

学会等待--宝宝的必修课

美国心理学家瓦特•米伽尔曾对斯坦福大学幼儿园的孩子们进行过著名的糖果试验——延迟满足试验。那些4岁的孩子们面临着两种选择:一个大哥哥要去办点事,如果等到他回来,你可以得到更多的糖果,如果你不愿等,只能拿一块,但立刻可以拿到。十几年后,研究者发现,那些耐心等待的儿童中学毕业后,在社会适应能力、自信、处理人际关系、能面对挫折、积极迎接挑战、不轻言放弃等心理品质方面,远远高于那些不能等待的儿童。

人类欲望的满足,可以分为几种:延迟满足、适当不满足、超前满足、即时满足、超量满足。好的教育总是提倡“延迟满足”和“适当不满足”。“超前满足”是愚蠢的行为,“超量满足”则是浪费的举动。

许多家长总是处在给宝宝“即时满足”的状态。在心理上认为宝宝小,现在生活优越,宝宝有需要一定要满足他,但做父母的也不要忽略,经常的即时满足,对孩子是无益的。有时甚至是有害的。

“即时满足”的后果

*宝宝性格急躁

宝宝想要什么,父母马上给予,经常处在这样的情况下,父母的动作稍慢一点,宝宝就大呼小叫,性格急躁,缺乏耐心。今后做事情容易有始无终。

*宝宝无法感受到幸福

宝宝想要一块泡泡糖,妈妈马上给他买;宝宝想吃肯德基,妈妈马上带他去;宝宝想要一个芭比娃娃,妈妈马上送给他。所有的东西,都这么轻而易举地得到,宝宝才不会珍惜,也感受不到幸福,反而会觉得这是应该的。

*宝宝不知道爱惜玩具

有些宝宝的玩具箱里,放着几十件玩具,但对哪件玩具,都是玩几天就扔一边了,有时还拿玩具乱扔、乱摔,对玩具一点都不爱惜。假如这是一件等了几天,甚至是一个星期按时去幼儿园才得到的礼物,他还会如此不爱惜吗?

从长远来看,在现实社会中,情感智力在一个人事业成功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等待是情感智力较高的人控制自己的能力,适时的学会等待,有时可以使人把握更好的时机。

“延迟满足”可以从小锻炼宝宝的这种能力,从小给宝宝一点点挫折感,让他学会等待,从而让他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幸福、懂得珍惜,长大后,这种品质也会在他的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1][2][下一页]

让孩子感到心灵的幸福

★聪明妈妈的育儿故事专题

让孩子感到心灵的幸福

在美国时,我读过一则颇令人感动的故事。

在瀑布城一个富裕而又很有名望的家庭里,有个智商只有70的儿子。这家的母亲拜托在同一个城市里经营饭店的一位朋友,让自己的儿子在他的饭店里打工,专门负责削土豆皮。饭店的主人说:“像你们这样富裕而赫赫有名的家庭怎么能让儿子干这种活呢?”这位母亲说:“我知道自己儿子的能力。我儿子在削土豆皮时会感到快乐幸福,因为这个工作符合他的能力。”

对大多数父母来说,接受孩子的缺点是痛苦的。因为这与父母的体面、欲望和期待不相符。东方国家的父母总喜欢拿自家孩子与别人家的相比,觉得自家孩子胜出才有面子。几乎所有的人都已经习惯了这种竞争,非让自家的孩子考第一名不可。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每个孩子都有他值得骄傲的地方。

如果大人总想以某种标准来教育孩子的话,孩子和父母之间就会产生隔阂,而这只会让孩子感到不幸。父母不要把家里的老大和老二作比较,更不要把自家孩子和邻居家孩子作比较,这和我们不能强迫喜欢历史的孩子去当法官是一个道理。

孩子需要感受到真心的爱。每一个人的天赋都不一样,所以知觉、思维能力以及动手的能力都不一样。有的宝宝反应敏捷、表情丰富,而有的宝宝反应迟钝、表情僵硬。父母总想按自己的意愿来改变孩子,要不然就干脆放任不管,如果这样做,宝宝就无法茁壮成长。每个家庭都应该根据孩子的能力、情绪和态度寻找适合孩子的方法来爱孩子。

父母千万别以为可以按自己的想法来改变孩子,这是不可能的,应该找出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也许老大喜欢父母用胳肢或语言来表达关爱;而老二可能喜欢紧紧的拥抱或温柔的话语。我们喜欢用养育第1个孩子时学会的方法来教育第个乃至第3个孩子,但养育每个孩子的方法不应该一模一样,应该用孩子能感受到爱的方式来养育孩子。

如今已经不是只要学习好就能成功的时代了。那些思维、判断力和行动力都与众不同的孩子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

让孩子感到心灵的幸福

★聪明妈妈的育儿故事专题

让孩子感到心灵的幸福

在美国时,我读过一则颇令人感动的故事。

在瀑布城一个富裕而又很有名望的家庭里,有个智商只有70的儿子。这家的母亲拜托在同一个城市里经营饭店的一位朋友,让自己的儿子在他的饭店里打工,专门负责削土豆皮。饭店的主人说:“像你们这样富裕而赫赫有名的家庭怎么能让儿子干这种活呢?”这位母亲说:“我知道自己儿子的能力。我儿子在削土豆皮时会感到快乐幸福,因为这个工作符合他的能力。”

对大多数父母来说,接受孩子的缺点是痛苦的。因为这与父母的体面、欲望和期待不相符。东方国家的父母总喜欢拿自家孩子与别人家的相比,觉得自家孩子胜出才有面子。几乎所有的人都已经习惯了这种竞争,非让自家的孩子考第一名不可。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每个孩子都有他值得骄傲的地方。

如果大人总想以某种标准来教育孩子的话,孩子和父母之间就会产生隔阂,而这只会让孩子感到不幸。父母不要把家里的老大和老二作比较,更不要把自家孩子和邻居家孩子作比较,这和我们不能强迫喜欢历史的孩子去当法官是一个道理。

孩子需要感受到真心的爱。每一个人的天赋都不一样,所以知觉、思维能力以及动手的能力都不一样。有的宝宝反应敏捷、表情丰富,而有的宝宝反应迟钝、表情僵硬。父母总想按自己的意愿来改变孩子,要不然就干脆放任不管,如果这样做,宝宝就无法茁壮成长。每个家庭都应该根据孩子的能力、情绪和态度寻找适合孩子的方法来爱孩子。

父母千万别以为可以按自己的想法来改变孩子,这是不可能的,应该找出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也许老大喜欢父母用胳肢或语言来表达关爱;而老二可能喜欢紧紧的拥抱或温柔的话语。我们喜欢用养育第1个孩子时学会的方法来教育第个乃至第3个孩子,但养育每个孩子的方法不应该一模一样,应该用孩子能感受到爱的方式来养育孩子。

如今已经不是只要学习好就能成功的时代了。那些思维、判断力和行动力都与众不同的孩子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

本文Hash:25c2c492b59fa86f18cd4456b8a9ff641ed4190a

声明:此文由 Scarlett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