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霉素 小儿“听力杀手”

  链霉素 小儿的“听力杀手”

  Q,而且还咳嗽有痰并气喘,去医院看后,被大夫确定为气管炎,开出的药方是链霉素和鱼腥草,打了两天的输液,今天我在网上查询得知链霉素的毒性很大,会损害听觉神经与肾脏功能,严重的还会引起耳聋,所以现在心理非常担心,不知道我的宝宝会不会有什么后遗症,恳请你能够答复我!非常感谢!

  专家回答:

  链霉素伤了听力吗?

  链霉素对听觉神经是有损害作用,但不是用过链霉素的孩子,都一定会出现听力障碍。从下面几方面观察,有助于尽早发现孩子听力损害。跟他讲话时,毫无反应或较难产生反应;对外界环境中的各种声响无动于衷;自己发出的声音单调或含糊不清;习惯于察言观色;对别人的神情和动作变得敏感,爱模仿别人;做有声游戏时,能力低于一般儿童;经常好像在专心听,但总表现困惑的表情,常常答非所问。若出现以上情况,应及早到医院进行更为科学的测试

  了解,导致耳聋的药物主要有常用抗生素,一种叫氨基甙类抗生素,它的主要代表就是链霉素,庆大霉素和小诺霉素;第二大类就是非氨基甙类抗生素,代表药物就是洁霉素和红霉素。此外,像阿司匹林这样的药物和利尿剂也会影响听力。中毒途径主要有药物经口服、肌肉注射、静脉注射、局部创面敷用、体腔或椎管注射、中耳滴药等途径,均可对内耳产生毒副作用,孕妇使用该药也会经胎盘损害胎儿的听力。

  听力损害早期的特点为明显双耳或单耳高频听力损失,即对4000-8000Hz听力损失,但对低频(语言频率)即125-4000Hz影响不大;自用药到出现耳聋需要一段时间,且还有明显的延迟作用。听力损失在用药停止一段时间后发生,随时间的延长而加重,晚期表现为全频程的听力丧失甚至全聋。

  卫生部医政司1999年颁布了《常用耳毒性药物的临床使用规范》,“耳毒性药物是指毒副作用主要损害第八对脑神经(位听神经),中毒症状为眩晕、平衡失调和耳鸣、耳聋等的一类药物。”

  目前已知的耳毒性药物有近百种,常用的有氨基甙类抗生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等),抗癌药(长春新碱、2-硝基咪唑、顺氯氨铂),水杨酸类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等),抗疟药(奎宁、氯奎等),袢利尿剂(速尿、利尿酸),抗肝素化制剂(保兰勃林),铊化物制剂等,其中氨基甙类抗生素的耳毒性临床最为常见。


造成小儿听力障碍的杀手

听力下降信号,如何早发现

除了儿童外,婴幼儿也同样存在听力的问题。只是由于婴幼儿不会诉说,家长更难以发现,甚至有部分病儿直到两岁以后仍不会讲话,家长带来医院检查才发现病因。那么,在生活中如何发现婴幼儿存在听力异常呢?

查:听力筛查是一个重要的手段,每一个出生婴儿都应该作一个听力筛查,这样可以及早发现先天性的听力异常。出生后有先天性畸形的病儿,如先天性唇腭裂,应常规作全面的听力检查。当宝宝四个月大时,如果仍然不会追声,应该带其看看耳鼻喉科医生。如果小孩超过一岁零八个月仍然不会说话,更需要作全面的听力检杏。

言: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或老师多些--注意小孩的言行,是可以从中发现一些情况的,这对早期发现听力异常很有帮助。例如,小孩都四个月大了,仍不见对声音有定向反应,或突然间出现很大的声音如用力关门声,而小孩却一点反应都没有。

观:年龄稍大的儿童对叫唤声反应欠佳,或在通常的环境下看电视时要加大音量;上课不专心,不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也要看看是否由于听力下降引起的。

昕:观察小孩听电话或打手机,如平时都是两只耳朵轮流听的,但近一段时间以来,却只用一侧耳朵去听。当出现这些情况之一,应带小孩去看耳鼻喉科医生。

识别听力杀手,有效防治

传导性耳聋,是由于外耳和(或)中耳病变的阻碍,使到达内耳的声能减弱,从而引起听力减退者,预后多良好。如渗出性中耳炎、急性中耳炎、双耳耵聍栓塞等。

渗出性中耳炎主要症状是听力减退,可伴耳鸣或耳痛,通常合并有鼻炎、鼻窦炎、腺样体肥大等疾病。听力下降多缓慢出现,时好时坏,耳鸣或耳痛可间断出现,擤鼻时可有突然间被东西堵塞耳朵,或听力突然间提高的感觉。这种疾病导致的听力障碍如得不到及时处理,会逐渐加重,就像上文提到的那个十来岁小女孩。若在起病初期通过药物结合物理治疗,多可治愈,后期则多需要手术治疗。

急性中耳炎主要以耳痛为主,可导致较大的病儿夜不能寐,较小的病儿表现为感冒期间或感冒好转后几日出现夜间哭闹。这种疾病导致的听力障碍,多为暂时性的,随着疾病的好转,多可痊愈。

双耳耵聍栓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耳屎堵塞外耳道,它导致的听力下降多是缓慢出现,多数无耳痛等不适症状,用小手电筒检查即可发现。治疗就是取出耵聍,不建议家长自行取出,因为笔者在门诊经常碰到家长帮小孩挖耳屎,导致外耳道或鼓膜外伤的例子。

感音神经性耳聋,位于内耳听毛细胞、听神经或听觉中枢的病变.阻碍对声音的感受与分析,或影响声音信息的传递,由此引起听力障碍者。病儿预后欠佳,如通过治疗原发病、营养神经、高压氧疗等不见好转者。需考虑佩戴助听器。如药物性耳聋、突发性耳聋、先天性听力障碍等。

药物性耳聋多见于边远地区或农村的儿童,常出现于注射氨基苷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等之后。若有儿童使用上述药物后出现听力下降,或对大人叫唤声反应欠佳,应立即停药,并到县级以上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就诊治疗。

突发性耳聋是突然出现的,多数为中、重度的听力下降,而且多数没有什么发病诱因。病儿可伴有头晕、呕吐等症状,年龄较大的病儿可自己诉说‘听力下降,年龄较小的病儿就需要家长留意其对声音的反应了。治疗关键是早期的正规治疗,通常起病一周内治疗,效果较好,半月后次之,一个月后再治疗,效果就不明显甚 无效。

先天性听力障碍,首先要依靠听力筛查,其次是平时要注意病儿对声音的反应,若发现听力异常要积极检查,找出致病原因,再进行针对性治疗。经过干预,可以最大限度地不造成病儿的语言发育的影响。

耳朵进水如何清除

方法一

头侧向一边,进水的耳朵朝下,上下跳动,通过振动把水排出。

方法二

进水的耳朵朝下,贴在温度较高的水泥地面或石头上.通过热胀冷缩的原理把水引出来。

方法三

如果家里有干净的棉花,可以用手把棉花搓成一条细长的“棉花棒”,伸进耳朵里去,吸干耳朵里的水,但注意不要使用棉签.因为有“硬物”,容易不慎导致耳朵损伤。

胎儿听力的杀手

随着“”这一观念渐渐被国人接受,胎教磁带更加受人欢迎。不少年轻夫妇,刚得知怀孕的消息,便会买来胎教音乐磁带,让孕妇通过特制的小传声器,把音乐放给腹中的胎儿听。

一般讲,孕龄4个月以后的胎儿内耳和外耳基本上已经形成,但功能还比较弱,特别是内耳的基底膜是由一条纤维组成的膜,这个膜越靠近耳蜗的底部越短,是和传到耳朵里的高频声音――就是2赫兹以上的高频声音共振的。共振使它的毛细胞产生振动,毛细胞和顶盖膜的磨擦静电,通过听神经传到大脑听觉中枢。基底膜靠近蜗底的这一部分短纤维极易破坏。如果孕妇把传声器直接放在腹部,声波直接进入体内,由于距离太近,高频音没有损耗,会对胎儿的听觉器官产生强烈的刺激乃至产生严重后果。

据媒体披露:我国湖南省某市一妇女,从怀孕3个半月开始,每天把耳机贴在腹部,让胎儿听1小时胎教音乐磁带。结果孩子“岁半时发现,有关部门检测发现,这位妇女选用的4种胎教音乐磁带都是不合格产品。

胎教音乐磁带之所以强调胎教二字,是有科学道理的,专家研究发现,为避免高频音对胎儿造成伤害,胎教音乐磁带要把2赫兹以上的高频音降到听不到的程度,以免对胎儿听力产生作用。

我国卫生部优生优育协会胎教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曾联合对市场上的胎教音乐磁带进行抽查,结果合格产品仅占3%。年轻的夫妇,当你要为未来的宝宝选一盘磁带时,一定要慎重再慎重。

本文Hash:f19bffebda93acbb166f8fc35ea0ce47a2ff429d

声明:此文由 ninja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