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身体出现哪些情况应及时就医

  对于出生~3月龄婴儿,出现以下情况应送到医院就诊

  1、婴儿颜面及口周皮肤出现苍白或发青等颜色的改变;

  2、体温高于38.0℃或100.4F;

  3、出现突发性全身松软或强直;

  4、单眼或双眼发红并有白色或黄色分泌物,有时分泌物可将上下眼睑粘连;

  5、水样大便每日超过6~8次,而且出现排尿次数减少;

  6、生后两周的新生儿皮肤仍然发黄;

  7、全身出现小米粒样的小脓疱;

  8、新生儿肚脐周围红肿,并有黄色或血性分泌物;

  9、口腔内出现乳白色,如同奶皮样不易剥离的附着物;

  10、鼻塞已影响了吃奶时的正常呼吸;

  11、比较辛苦的呕吐,而不是简单的溢奶;

  12、反复呕吐已持续了6小时;

  13、呕吐并伴有发热和/或腹泻;

  14、饮食习惯发生较大变化;

  15、长时间不明原因、不易哄劝的哭闹;

  16、大便带血。

  对于3月龄~1岁婴儿,出现以下情况应送到医院就诊

  1、3~6个月婴儿,体温超过38.5℃(101 F);6~12个月婴儿体温高于39℃(102.2F);

  2、出现拒奶水等食物或饮食量明显减少;

  3、与往常大相径庭的暴躁脾气;对一般干扰反应强烈;睡眠习惯明显改变;

  4、阵发性哭闹,拒绝任何人抚摩肚子;

  5、大便带血。

  1岁以上的幼儿和儿童,出现以下情况应送到医院就诊

  1、超过39℃(102.2F)的高热;

  2、寒战伴有全身发抖;

  3、任何原因引起的神志突然丧失;

  4、不明原因的嗜睡;

  5、高调并伴有惊恐式的哭闹;

  6、身体任何部位出现突然的无力或瘫痪;

  7、不能自主控制的肢体抖动或抽搐;

  8、剧烈的头痛;

  9、鼻出血或鼻涕具有特殊气味;

  10、听力突然减弱或丧失;

  11、耳痛或有任何性状的液体流出;

  12、视力突然降低或视物模糊;

  13、眼睛红肿并有分泌物;

  14、述说正常光线非常刺眼,特别是同时存在发热、头痛、脖子发硬时;

  15、皮肤和/或白眼球发黄,特别是同时存在腹痛、尿色发深或呈茶色时;

  16、脖子发硬或运动时疼痛剧烈,常常伴有发热、头痛;

  17、嗓子疼痛剧烈并伴有吞咽或发音障碍;

  18、因吞咽困难出现不能控制的大量口水流出;

  19、呼吸费力,特别是嘴唇、指甲等处出现苍白或发青;

  20、非剧烈运动引起的呼吸浅、快;

  21、严重或持续的咳嗽;

  22、间断呕吐已持续超过12小时;

  23、呕吐物中带血;

  24、剧烈且持续的腹痛;

  25、腹胀明显且不喜欢别人按柔;

  26、大便稀,可见黏液或血液;

  27、背痛并有发热或排尿不适;

  28、排尿次数明显增多并有排尿疼痛;

  29、尿中有较大的异味并且颜色发深或呈深褐色,有时可见絮状物;

  30、阴茎有分泌物流出;

  31、阴道分泌物发粘,呈白色或褐色,并有臭味;

  32、非运动损伤引起的关节疼痛、肿胀;

  33、切、擦或刮伤后的局部出现红肿、胀痛,有时有脓性分泌物流出;

  34、身体大范围出现皮疹、出血点、水疱等;

  总体来说,家长应特别注意观察孩子的饮食起居习惯和精神状态是否突然发生了变化,特别是还不会说话的婴儿,如果日常饮食的时间和量,以及睡眠的习惯发生明显变化,往往提示孩子存在较严重的不适,这就是疾病的信号。

  一般情况下,家长比较重视孩子的体温、大小便的情况。这些固然重要,但若孩子精神状态以及饮食起居尚正常,即意味孩子的病情不重,家长不必特别着急。

宝宝听力异常应及时干预8种情况及时就医

核心提示:有的宝宝语言发育比别的小朋友慢很多,或者对大人的指令没有任何反应……这些都可能是宝宝的听力有问题。专家表示,当宝宝出现以下几种状况时应就是就医,如果是宝宝听力有异常,应及时干预。

豆豆1岁多了,长得虎头虎脑挺可爱的,但渐渐地,爸爸妈妈发现他跟其他小朋友有些不一样:别的孩子这会都已经在咿呀学语了,可豆豆还只是会用“啊-啊-啊”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而且还经常对爸爸妈妈的呼唤不理不睬的。直到近期到医院做了相关检查,才发现:原来豆豆是因为听力出现了问题,所以才继而导致了语言发育迟缓。

据有数据显示,在我国存在有听力障碍的人约2000多万,仅儿童就占了1/10左右,其中7岁以下的孩子约有80万,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年2万-4万的速度递增。

引起儿童听力障碍的常见原因主要有:1.先天染色体/基因异常,宫内病毒感染;2.母孕期或婴幼儿曾使用耳毒性药物,包括氨基糖苷类、水杨酸类、抗肿瘤类、酒精类。常见的有链霉素、双氢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万古霉素、奎宁、阿斯匹林等。3.新生儿期核黄疸;4.感冒、擤鼻涕方法不当引起化脓性中耳炎,病毒性腮腺炎;5.长时间处在高噪音的环境当中;6.耳外伤:家长不正确地给孩子淘耳耵聍(耳屎),掌掴耳部、鞭炮在耳边爆炸引起的气冲伤,跳水时耳部先接触水面等。

聋儿在最初的两三年内如果被剥夺了接受语言刺激的机会,在今后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将难以获得语言功能的良好发展,而且还可能会出现以后的社会交往、精神发育和学习困难等问题。但又由于儿童尤其是婴幼儿在咿呀学语时还不能表达他们的听力问题,因此,使得儿童听力缺失显得非常隐蔽。那么,家长如何才能及早发现家中听力异常的宝宝呢?

家长在平常的生活中应多观察孩子行为,当出现下列情况,则需提高警惕,及时带孩子到医院检查,以明确诊断:

1)1-3个月:对于突然而来的巨响毫无反应,如婴儿在睡眠中,可以制造突然的声音,若有反应,多表现为惊跳或者觉醒等反应;

2)3-6个月:不会寻找望向声源;

3)6-9个月:不会望向指令中提及的人或物品;

4)9-12个月:不能执行简单指令,比如把小球拿给我;

5)12-15个月:不能说出第一个单字,如:爸、妈、灯、车等;

6)15-18个月:对在邻房的呼唤无动于衷;

7)18-24个月:不能运用两个字的短句;

8)儿童时期:交流时,常常需要别人重复,有时能听见别人讲话,有时听不见;上课常常不专心,学习新事物比其他小孩慢;常专注地望着讲话者的脸,以试图获得更多信息,帮助理解说话内容等。

当发现孩子出现以上的情况时,家长应该带孩子到医院检查,一旦确定是存在听力问题时,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给予及时的干预治疗。一般来说,对于轻、中度的耳聋患儿,通过早期的康复治疗后听力多数可以恢复正常;对于重度、极重度的耳聋患儿必要时需要佩戴助听器或行人工耳蜗植入术来改善听力。在经过相应治疗后,也不是就万事大吉了,治疗后患儿虽然可以听到声音了,但却不知道是什么声音以及这种声音的意义,更不知道如何分辨声音,所以,听力恢复后的语言训练对孩子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目前,听力恢复后的语言训练主要包括有:

1)发音训练每天坚持安排聋儿进行听音、发音、教话、学话进而写话的训练。

2)开发视觉和触觉聋儿的听觉器官受到损伤后,他们的视觉以及触觉会相应的较普通儿童发达,。故在临床上对患儿进行训练时要充分利用这点,通 过其特有的感觉途径对患儿进行语言训练。训练全聋和重度聋儿患儿利用眼睛去看话的方法是一种较为重要的补偿性训练。在进行训练时要想方设法将患儿的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嘴唇上,当患儿还不知道语言为何物时,一般不会注意到别人嘴唇的活动。此时如果有意识地对患儿讲个不停,使之不断受到语言的刺激,逐渐引起患儿的注意以及注视。在对患儿进行语言训练时要合理安排重复语言的次数,并将语言、口型、动作与实物联系起来,对患儿进行反复训练。

3)交往训练要鼓励患儿多与他人交往,养成不认生的习惯,训练聋儿应用微笑、动作或者注视和别人打招呼,打下较为良好的交往基础。

4)粗大运动训练动作发展的规律要由上至下,按照次序先后进行抬头、翻身、坐、爬、站、行走的动作训练。动作的发展与患儿的智力发展以及个性的形成之间存在着较为紧密的联系,因此临床上要重视患儿动作的发展。

5)认知能力训练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要训练其先从触摸、抓握、敲打、搂抱玩具逐渐到控取、放下的动作。教会患儿使用双手玩玩具,认识玩具和图片等;对于年龄稍大的患儿,可以通过如插片、堆积木、涂画、画图、点数等动手游戏使患儿脑中形成长短以及方位等的概念。

6)个人行为以及社会行为要帮助患儿养成较为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较小的患儿要教会其自行饮食;训练患儿识别人们笑、淡漠、生气等面部表情;对于年龄稍大的患儿要教会一些简单的力所能及的事,培养其自主性以及独立性,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鼓励患儿和听力正常儿童共同生活,为其提供学习语言的环境。

总之,0-3岁是聋儿进行早期语言康复训练最为关键的阶段,给予聋儿早期语言康复的临床干预能够使患儿听力、语言能力以及生活自理能力等得到有效提高,从而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

宝宝身体不适会出现的状况有哪些呢?

  1、大便干 最为先

  中医认为大便干是大肠内热的表象,会造成小儿内热盛,往往易患感冒发热。2-3岁以内的小儿应经常给些菜泥、鲜梨汁、蔬菜、水果等,这些都有清热通便的作用。3岁以上的小儿则可多吃些水果、蔬菜。

  2、食不好 睡不安

  吃饭与睡眠之间有连带关系,如遇到小儿在睡眠中翻动不安,咬牙,家长就应认真回忆小儿近日的饮食情况。如吃过生冷、不好消化的食物等,都会引起小肚胀,甚至肚子疼痛。

  3、鼻中青 腹中痛

  小儿过食生冷寒凉的食物,可损伤脾胃之阳气(指消化、运转食物的一种动力),使脾胃运化功能失常,因而导致寒湿内生,发生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而寒和痛均可见面色发青,特别是鼻梁两侧较为明显。

  4、舌苔白又厚 腹中有积食

  舌苔白且厚,一般说来是浊湿内停或消化不良,此时可闻到小儿口中呼出的气带有一种酸腐味。每遇这种情况,应及时给小儿服适当的消食导滞的药物,如小儿化食丹、王氏保赤丸等,或遵医嘱治疗。

  5、手、足心热,常有病祸

  俗话说:“冰凉温干,吃行可便。”但遇小儿手心脚心干热,则往往是小儿将要发生疾病的一种现象。

  6、口、鼻干又红,肺胃热相逢

  鼻通肺,口腔是消化道的上端,口、鼻干燥发烧,口唇、鼻孔干红,或者鼻中有粘涕、黄涕,都是肺和胃燥热的表现,如不及时解除,可能很快会出现小儿高热。

  因此,有关专家提醒,“想要小儿安,三分饥和寒”。这些忠告望大家切记,切记。

.fxarea{ text-align:right; padding:4px; widht:100%; float:right; }

  久久健康网温馨提示:

  (编辑:苗皓)

本文Hash:e9e5d401a99b69ba4323094792f193e0914a178d

声明:此文由 Scarlett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