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需谨慎儿童鼾症危害大

你的宝宝有没有睡觉打鼾的现象呢?很多妈妈可能没有把新生儿期宝宝打鼾当成一回事,还认为是宝宝的"卖萌"状态,很多宝宝都会出现。然而,这些看似不严重的症状有可能是小儿扁桃体及腺样体肥大的表现,短期影响不大,长期不治疗则会引发儿童智力低下、长不高甚至多动、越长越丑等一系列问题。所以家长需谨慎儿童鼾症危害大。

女儿念念出生后,母亲王女士可有的忙了。每天最幸福的事就是瞅着粉嘟嘟的宝宝一天天长大,几乎一天一个样。在观察女儿时,王女士发现她小小年纪竟然也跟大人一样打鼾。刚开始,王女士并未在意,觉得女儿打鼾还挺可爱,"睡觉还卖萌",王女士爱怜道。时间久了,王女士发现女儿睡不好,经常翻动身体。刚开始以为是女儿调皮多动,但直到2岁多,念念这种爱动、爱打鼾的状况还是没有改善。

王女士带念念到医院一检查,才发现念念打鼾不是"小孩子卖萌",而是其扁桃体及腺样体肥大,同时还诱发了鼻炎。医生为念念做了腺样体切除手术,并针对鼻炎也进行了治疗,终于治好了念念的鼾症。王女士感叹:"以前是我粗心大意,没想到打鼾也是病,以后宝宝总算可以安安稳稳睡个好觉了。"

儿童打鼾常由腺样体肥大引起。由于儿童鼻咽部比较狭小,当腺样体肥大时,堵塞后鼻孔及咽鼓管咽口,舌根后坠,从而出现鼾声。扁桃体和腺样体是儿童的免疫器官,但由于它们位处呼吸道入口,经常接触细菌和其他外来致病因子,很容易引起炎症而肥大,进而引起小儿鼾症、鼻炎、鼻窦炎等其他疾病。

专家提醒,家长要充分认识到小儿打鼾是一种病,而且已经成为我国儿童的常见病、多发病。最近调查显示,小儿鼾症的发生率为2%~4%,肥胖儿童的患病率高达14%,而且不少成年鼾症患者在儿童时期就开始打鼾。小儿打鼾一旦引发鼻炎,还会造成小儿黑眼圈、食欲不佳、乏力等病症,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对于儿童来说,鼻腔狭小,器官娇嫩,治疗起来难度更大。新型无创的海极翼技术可以帮到患儿,它可以利用聚焦超声波降低神经敏感性,达到非侵入性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目的,并能保护受术者的鼻黏膜及鼻腔正常功能。

知道了家长需谨慎儿童鼾症危害大,所以如果您的孩子出现了打鼾的情况,一定要引起重视,因为这可能是疾病的表现。而如果孩子是偶尔打鼾,或者感冒后呼吸不畅打鼾,家长不用在意。但如果孩子一周打鼾次数超过半数,家长最好带孩子去医院看看,进行针对性治疗。

儿童肥胖症可致死家长需谨慎对待

近日,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关岛男子里基•纳普提体重曾达400公斤,多年来一直与食物上瘾症抗争。他曾7年未走过路,最终因过度肥胖无法手术减肥而绝望自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趋于肥胖。肥胖症对人的生理、心里有诸多危害,最好的治疗方式是“预防”,预防肥胖应该从娃娃抓起。

肥胖已经成为一个影响人们生活甚至威胁生命的因素。这里说的肥胖致死,并非肥胖直接导致死亡,而是说肥胖者更容易得病,进而引发死亡。世界卫生组织曾警告称,超重和肥胖是全球引起死亡的第五大风险。每年光是因为“胖”致死的人就有至少280万。此时,“胖”不再是生活优越的代名词,而是家长乃至社会的一块心病。

家长误把“肥胖”当“可爱”

一些传统观念会认为小孩胖乎乎的很是可爱,或者“壮”一点更健康,结果使得孩子的肥胖问题越来越难以忽视。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数据显示,我国18岁以下的肥胖人群已达1.2亿。另外一些调查则显示,一些中心城市儿童肥胖患病率已达15%~20%。

专家介绍,“对于肥胖症,我们都提倡早干预即早发现、早治疗,因为婴儿肥胖20%~40%会转成儿童肥胖,儿童肥胖50%~60%又会转成青少年肥胖,青少年肥胖则80%都会发展为成年人肥胖。所以,在发现孩子出现肥胖问题时,家长都应该及早引起重视。最好的治疗方式就是‘预防’,之所以积极宣传这些科普知识,也是希望家长们能熟悉这些危害,及早避免。”

肥胖使成年人慢性疾病在儿童期就体现在问到就诊患者的情况时,专家说道,“各个年龄阶段因为肥胖来就诊的孩子都有,但以青春期肥胖症儿童居多,然后是学龄期儿童。在婴儿期或小儿期,父母不太注意小孩的体重问题,直到上学、青春期发育时,父母才会意识到小孩肥胖会有很多问题,例如身体健康出现状况,或者因为肥胖被同学嘲笑等等。”

肥胖对婴幼儿的具体危害

一、肥胖会使孩子体内的雌激素明显增高,直接影响其性器官的发育。一方面,会造成青春期男孩的生殖器发育迟缓,使雄激素的分泌明显低于同龄人;另一方,会造成女性的早熟,发育、成熟都要比同龄女孩造出许多。

二、肥胖使得一些成年人的慢性疾病在婴幼儿或青少年期就提前有体现。数据显示,人体每增加5公斤体重,患冠心病的几率就将升高14%,中风危险率提高4%,缺血性中风提高16%。肥胖儿童容易出现血压、血脂及血糖的异常,严重的可以产生2型糖尿病,从而加速动脉硬化的形成,使得成年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提前。

三、婴幼儿肥胖易导致呼吸困难,使得他们更容易发生肺炎、支气管炎。严重肥胖的儿童可以出现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四、肥胖的孩子往往会比较孤独、自闭、自卑、不合群,易产生抑郁、焦虑等情绪。

五、在社会方面,儿童肥胖一直得不到解决,会影响以后的升学、就业、找对象等等。

儿童多动症三大危害预防多动症家长这么做

很多家长对多动症不是很了解,以为孩子只是活泼好动,其实多动症对孩子的危害极大,多动症不仅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也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多影响,儿童时期患上多动症不治疗的话,多动症的危害会延续到成年,影响成年人的生活和工作,那么,多动症的危害有哪些?

多动症到底能给患儿带来哪些危害,下面就从三个方面为大家讲解:

一、对患儿本人的危害:轻微的多动症儿童只是在学习上不能专心,不能主动去学,造成学习成绩下降;在行为上不能自控,表现为不服管束,被人歧视。重症的多动症儿童则学习成绩明显下降,不能跟班,难以读完小学及初中。随着年龄增长,因无法自控又受不良影响和引诱,可发生打架斗殴、说谎偷窃,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这些都是由于多动症的危害而引起的。

二、对患儿家庭的危害:多动症儿童学习不仅成绩较差,还厌学、逃学,扰乱课堂秩序,因此常常被老师叫去批评,使家长又羞愧又恼火,回家后便对多动症患儿进行责骂、棍棒教育。有的高价请家庭教师,浪费大量时间和金钱也无济于事;有的使孩子对家长产生对抗、仇恨情绪,影响家庭和睦。

三、对社会的危害:如果多动症儿童如不及时治疗,到成人后由于自控能力差,冲动,好逸恶劳,贪图享受,往往犯罪率较高,并屡教不改成为惯犯,影响社会安定及人民人身和财产安全。因此,多动症的危害对社会也是具有一定的影响的。

为了提前预防儿童多动症,家长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要进行婚前检查,避免近亲结婚,如果父母双方有多动症病史的更要加以注意;适龄结婚,不宜过早或过晚,更不要早孕或者晚孕,以免造成孩子的先天不足;为了避免造成产伤,减少孩子脑损伤发生的几率,应提倡顺产,尽量不要剖腹产,因为临床发现,剖腹产儿童患多动症的比例较高;母亲在怀孕期间注意保持心情的愉悦和营养的均衡,不要受到强烈的刺激,尽量远离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更要注意保重身体,不要沾染疾病,慎用药物或者烟、酒等,以免对孩子造成影响。

家庭环境要轻松和谐,父母关系要融洽,加强亲子关系,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自由地成长,不要对孩子提出过于苛刻的要求,要因材施教,不要给孩子施加过大的精神压力;另外,注意孩子营养的均衡和饮食的合理搭配,让孩子远离垃圾食品和碳酸饮料;家长要给孩子制定科学的作息时间,保证孩子的睡眠;避免孩子使用铝制的器皿或者含铅的食品,不要给孩子买漆制的玩具,以免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为了保证孩子的健康,家长在孕后要避免产生一些对胎儿不利的因素,不要穿高跟鞋,注意饮食,防止辐射。在孩子出生以后,不要对孩子的期望过高,更不要采取不切实际的教育方法,给孩子报各种学习班,增加孩子的学习压力,这些压力超出了孩子的能力范围,不但使孩子厌学,失去了快乐的童年,同时还会引起儿童多动症。

俗话说“病从口入”,因此,人们在饮食上要特别注意,尤其是多动症儿童,因为有些食物吃多了不但有害于孩子的身体健康,还会加重多动症的病情,因此,多动症患者在平时要在饮食上注意以下事项:

孩子如果多吃了橘子,可能会产生“叶红素皮肤病”,甚至会腹痛腹泻,引起骨病;蔬菜虽然对人的身体好,但也要慎重的选择。菠菜含有大量的草酸,在人体内不易吸收,可导致儿童骨骼和牙齿的发育不良,另外,菠菜不要与豆腐同时食用,容易形成草酸钙沉积;鸡蛋虽然可以 人体提供很多营养物质,但每天最多吃三颗,过多的话容易引起营养过剩,引起功能失调;很多小孩子喜欢吃果冻,但实际上,果冻没有任何营养,里面含有凝胶和色素,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鱼肉虽然营养丰富,但要注意吃法。不要给十岁以内的孩子吃过多的咸鱼,有害于孩子身体的健康;很多孩子都喜欢咀嚼口香糖,虽然有助于牙齿,但里面的增塑剂含微毒,其代谢物对人身体有害。

豆类虽然含有蛋白质,但也不能贪多,因为豆类食品里面含有能致甲状腺肿大的因子,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更容易受到损害;很多罐头制品虽然是用水果做的,但里面的食品添加剂对儿童有不良的影响,容易造成慢性中毒;方便面虽然方便,但里面含有色素和防腐剂,还属于油炸食品,容易造成儿童营养失调。葵花籽是人们闲暇时的佳品,但是里面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儿童吃多了会影响肝细胞的功能,引起儿童干燥症。

很多小孩子都喜欢喝饮料,尤其是可口可乐之类的,但是这些饮品对身体有害无益,里面含有一定量的咖啡因,会影响孩子的中枢神经系统,多喝的话可能会引发或者加重多动症;另外,巧克力也不宜食用过多,过量的话会使孩子的中枢神经处于异常兴奋状态,产生焦虑不安,心跳加快的症状,甚至会影响食欲;烧烤或者烟熏食品很受人们的青睐,但是最好少吃,因为这类食品里面含有致癌物质,儿童食用过多的话,会使致癌物质在体内积聚,后期容易引发癌症,所以儿童最好远离这些食品。

本文Hash:d3faec80d03f6515ce742d01680518a0771f4f5a

声明:此文由 Scarlett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