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经常揉鼻子小心揉出病

平时孩子有感冒发烧的症状,一定要及时正确治疗,勿让孩子因为鼻子不舒服而反复抠鼻。

咨询人:李女士

问:女儿3岁半,经常用手揉鼻子,经常有鼻涕,偶尔打喷嚏,不知道是不是得了鼻炎,小孩得鼻炎该怎么办?

专家: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耳鼻咽喉科曹志伟教授

答:门诊经常能遇到类似病例,有的孩子经常"感冒",而且鼻涕特别多,于是经常用小手揉搓,或者干脆用手指抠,时间长了成了习惯,有时候还把鼻子抠得流了血。

所以要提醒家长,平时孩子有感冒发烧的症状,一定要及时正确治疗。宝宝抵抗力弱,受刺激的鼻子内很容易出现干痂或稀薄的分泌物,影响其正常呼吸,因此家长一般情况下不用过多地去"骚扰"宝宝的鼻子,可多观察宝宝的鼻腔,看是否常有结痂情况。如果有,可以在洗脸时,往鼻腔里多撩些清水,将干痂软化后轻轻擤出。这是最简单有效的鼻腔护理方式。另外,要让孩子尽量改正抠鼻、挖鼻等坏习惯,以保障鼻腔正常的生理状态。

对于鼻炎的问题,要到专业医院请医生诊断。切勿自己在家观察,以免延误病情。一般情况下,普通感冒发病周期为7~10天左右,适当的用药可以减轻用药并缩短病程。如果应用感冒药治疗后,较长一段时间还持续出现鼻塞、流鼻涕等症状,就应该注意是不是发展成为了慢性鼻炎,如果伴有连续打喷嚏、鼻痒及大量清涕等症状,则有可能患有过敏性鼻。

推荐阅读:

孕期准妈妈别把鼻炎当感冒治

春季如何预防宝宝鼻炎

春季当心过敏鼻炎骚扰孩子

春季让孩子远离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易导致早产

孩子小鼻炎当心拖出大毛病

中国耳鼻咽喉学科泰斗、北京协和医院张宝泉教授提醒家长:孩子患鼻炎,拖延不得。

门诊见闻

“通了,通了,这下我又能闻到炖肉的香味啦!”上周六上午,在协和医院耳鼻咽喉治疗室,17岁男孩阳阳(化名)乐得直蹦。孩子的父母在一旁感叹:“早知道小鼻炎能惹这么大祸,我们早就带孩子来看了!”

据了解,随着河南协和医院耳鼻咽喉疾病专家大会诊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患者在这里得到了有效的治疗,摆脱了疾病的困扰,广大患者对协和医院举办这种高层次、高标准的专家大会诊活动,拍手称快。

“小感冒”大影响

记者从阳阳父母那里了解到:5年前,阳阳患了一场感冒,父母只给孩子服了一些感冒药。此后,孩子虽然不发烧了,但一天到晚有流不完的鼻涕,无论多么好的饭菜都闻不到香味。在学校,同学戏称他为“流(刘)鼻涕”。为了给孩子治病,父母带着阳阳四处求医,也吃了不少的药,但病情未见好转。更为严重的是,阳阳开始隔三差五地头痛,睡觉还时常被憋醒,睡眠质量严重下降。长时间导致孩子注意力无法集中,记忆力下降,听力下降,学习越来越差……

多重病灶,一次搞定

阳阳的情况让父母很是担心,为此,父母领着孩子赶到正在举行专家大会诊的河南协和医院就诊。经鼻腔内窥镜等全面检查,正在参加专家大会诊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高会真教授诊断为: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同时并发鼻甲肥大,必须尽快手术治疗。2天前,阳阳接受了最先进的内窥镜下微创手术,医生运用等离子技术采用筛前神经和翼管神经阻断术为阳阳进行了过敏性鼻炎治疗,同时又做了鼻甲消融术和窦口开放,不到20分钟,整个治疗结束,困扰孩子5年的“老毛病”得到解除。整个手术过程,医生均是在德国内窥镜监视系统下操作,而内窥镜的亮度相当于无影灯20倍,3.5毫米小孔可将病变组织放大数十倍。

鼻炎不治,后果严重

中国耳鼻咽喉学科泰斗、北京协和医院张宝泉教授介绍,长期以来,不少家长低估了鼻炎对儿童的不良影响。殊不知,鼻炎困扰患者的症状,除了流不完的鼻涕或擤不掉的脓稠鼻涕外,鼻子不通气还会引起呼吸不畅,晚上被迫张口呼吸,睡眠深度不够,睡醒后易疲劳等,对于儿童的大脑,包括认知能力、记忆力和心理活动均会造成显著影响。因此,相关专家认为,以上这些症状持续太久,就会使患者情绪低落,注意力无法集中,学习成绩下降,严重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和学习。

同时,张宝泉教授提醒广大家长:孩子长期患鼻炎,极易引起鼻窦炎、鼻息肉、中耳炎等疾病,严重者病变蔓延至眼眶及颅脑,可引发眶内感染、脑膜炎、脑脓肿等。所以,孩子一旦出现流鼻涕不止的情况,应及时就医,拖延不得。

孩子经常挤眉弄眼小心病态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神经专科主任罗向阳教授介绍,不少这样的孩子实属无辜,只因患上了抽动秽语综合征,抽动秽语综合征又称多发性抽动症,是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综合征。

  大多发病在2-15岁

  罗向阳介绍,抽动秽语综合征的起病年龄为1~21岁,平均起病年龄为6~7岁。男性明显多于女性,至少要多3倍以上。大多数多发性抽动症起病于2~15 岁,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儿童为发病高峰人群。90%在10岁以前起病,以5~9岁最为多见。罗向阳教授表明,随着社会压力加大、生活节奏加快和交流方式改变,该症的发病有明显增多的趋势。

  “本病目前未明,多数人认为与精神因素关系密切。”广州市儿童医院神经康复科主任医师麦坚凝教授指出,有人认为抽动秽语综合征与多种心理刺激有关,目前此症更多被认为是由于脑器质性的原因。深圳市儿童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陈梁教授提出,有一些情况或为抽动症发病的主要相关因素,包括孕产因素,如母孕期高热、难产史、生后窒息史等;感染因素,如上呼吸道感染、链球菌感染、病毒性肝炎等;精神因素:如惊吓、情绪激动、忧伤、看惊险电视、小说及刺激性的动画片、过度的玩电子游戏等;家庭因素,如家庭不和谐、父母关系紧张、离异、训斥或打骂孩子等。还有其他,如癫痫、外伤、一氧化碳中毒、中毒性消化不良、过敏等。

  主要症状为运动和发声

  麦坚凝介绍,该病的主要症状为运动和发声。运动主要包括不自主的眨眼、点头、皱眉、噘嘴、嗅鼻、耸肩、抬臂、踢腿、扭动身体、做鬼脸、鼓肚子等,甚至有的发展至跳跃,发作次数较多,少则一天十多次,多则一天数百次,在精神紧张、情绪不稳时发作次数增多,集中做某种事(如读书、看电视)时,抽搐稍减少,一般症状在睡眠时明显减轻或消失,患儿自知有病,但难以长时间自我控制,故严重时会打自己等。“发声主要表现为犬吠样吼叫、干咳、轻咳、清喉声、鼻声、嘘嘘声,甚至谩骂、说脏话、重复别人言语等。”麦坚凝说道。

  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可先后出现或同时出现。罗向阳说:“通常以眼部、面部或头部的抽动作为首发症状,如刻板眨眼、歪嘴或摇头等,也可表现为颈、肩、肢体甚至躯干的抽动。以眼部抽动作为首发症状者占38%~59%。眨眼被认为是这类病最常见的首发症状。发声性抽动也很常见,通常由清嗓子、干咳、说粗口、吸鼻或尖叫等发声组成。与此同时,很多患儿还会表现出情绪障碍如焦虑、烦躁、脾气大、情绪低落等。

  罗向阳提醒,家长应仔细辨别,区分以上症状与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如果父母发现幼儿有挤眉弄眼等习惯,应及时带患儿到医院就诊治疗,并对患儿冷静和耐心,切忌大声斥责,这样只会使患儿病情加重或反复。开学之初、考试阶段均是此病高发时期,一定要注意调节幼儿的情绪。

上一篇

1/2

下一页

本文Hash:8c4065d37278a7fd03e4dafe87e33799d3fe338c

声明:此文由 mayle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