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胆红素高或致聋三个月时需做听力诊断

晨晨刚出生的时候黄疸,胆红素偏高,虽然通过了听力筛查,但医生还是叮嘱妈妈3个月的时候需要再带他回来做个听力诊断。妈妈想着,初筛都通过了,应该不用再担心了吧,于是便没把这事放心上。待晨晨长到1岁多,其他同龄的孩子都在咿呀学语时,他却还只是“啊-啊”地表达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且还经常对爸爸妈妈的呼唤也显得很“酷”,不怎么爱理睬人。一开始老人家们说这是“贵人语迟”不必担心,但后来妈妈还是不太放心,请假带晨晨去医院检查,结果却让她大为惊讶:晨晨一侧耳轻度听力障碍,继而导致了语言发育迟缓。妈妈这下就疑惑了:听力初筛都通过了,为何还是会听力障碍?

新生儿黄疸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症状,约50%-60%的足月儿和80%的早产儿可出现生理性黄疸,但也有一些孩子,他们由于新生儿期胆红素生成过多、肝脏胆红素代谢障碍或胆汁排泄障碍等原因,使得血清中胆红素水平升高。当胆红素水平过高时,由于新生儿的血脑屏障薄弱,血清中高的未结合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侵入人脑细胞,而听觉神经系统又是受胆红素神经毒性作用的高敏感部位。胆红素,尤其是未结合胆红素,不但可以在内耳细胞耳蜗核沉积,还可损害整个脑干组织,造成中枢性神经听觉传导通路异常,从而出现听力异常,而且据有关报道,胆红素值越高,对听力损伤的程度越重。可见,在导致新生儿听力损伤的因素中,高胆红素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需要引起家长们的高度重视。

有些家长说,我家孩子出生后胆红素也很高,但是听力筛查都通过了,那是否意味着不用再担心孩子会聋了呢?其实也不然,出生时所做的耳声发射听力筛查主要是查看宝宝耳蜗的功能,它并不能检出听神经和脑干听觉通路的功能异常,对于一些新生儿期胆红素比较高的宝宝,如果单纯依靠初筛,通过了就以为“万事大吉”,那么,随着高胆红素的聚集、结合、沉积,就可能会使一些蜗后病变的新生儿成了“漏网之鱼”,从而延误了他们的早期干预与日后的语言发育。据有报道,听力障碍新生儿如果从三个月就开始进行康复训练的话,大部分都可正常地说话、听声音,语言可恢复至健康儿童的80%左右,而越迟干预,效果则越差。所以,对于高胆红素血症的宝宝,即便初筛通过了,也建议要在三个月后再回来进行听力诊断,以便及早干预。

而对于胆红素比较高的宝宝,父母在日后的育儿中也要注意积极做好防治,如适当让宝宝多晒晒太阳,必要时带孩子回医院进行蓝光治疗,以减轻其血清中胆红素水平。对于高胆红素已经造成听力损害的,爸爸妈妈们也不必太过于焦虑,随着黄疸的治疗,血清中胆红素水平降低,听力损伤也可减轻,部分还可恢复正常。这是因为,高胆红素对听力损害的影响通常要经历聚集、结合、沉积三个阶段,而还在聚集、结合这两个阶段时,病变还是可逆的,这个时候积极采取退黄措施,还是可以避免产生不可逆的神经损伤,保护听力的,但如果未采取积极的退黄措施,任由病情继续发展,一旦到了第三步胆红素沉积时,则会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另外,爸爸妈妈在日常的生活中,也要注意多观察孩子的行为,如果孩子在3个月内对巨响毫无反应,在3-6个月不会去寻找望向声源,6-9个月不会望向指令中提及的人或物品,9-12个月不能执行简单指令,如把小球传给妈妈,12-15个月不能说出第一个单字,如爸、妈、车等,或者是在儿童期跟别人交流时常需要别人重复,或常专注地望着讲话者的脸,以图获取更多的信息 ,帮助理解说话内容等的时候,则应提高警惕,及时带孩子到医院请专业的医生进行诊断。如果只是轻度的听力障碍,通常不需要佩戴助听器,通过语言训练进行干预即可,但如果损伤程度更重时,则需要佩戴助听器学说话,必要时还需要植入人工耳蜗。

指导专家: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耳鼻喉科麦飞主任医师

新生儿黄疸或影响听力三个月时做个检查

新生儿黄疸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症状,大部分是生理性黄疸,但有的是胆黄素过高引起,胆黄素过高容易影响孩子的听力,专家建议在孩子3个月时应做一次听力检查。

晨晨刚出生的时候黄疸,胆红素偏高,虽然通过了听力筛查,但医生还是叮嘱妈妈3个月的时候需要再带他回来做个听力诊断。妈妈想着,初筛都通过了,应该不用再担心了吧,于是便没把这事放心上。待晨晨长到1岁多,其他同龄的孩子都在咿呀学语时,他却还只是“啊-啊”地表达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且还经常对爸爸妈妈的呼唤也显得很“酷”,不怎么爱理睬人。一开始老人家们说这是“贵人语迟”不必担心,但后来妈妈还是不太放心,请假带晨晨去医院检查,结果却让她大为惊讶:晨晨一侧耳轻度听力障碍,继而导致了语言发育迟缓。妈妈这下就疑惑了:听力初筛都通过了,为何还是会听力障碍?

新生儿胆红素高或影响听力

新生儿黄疸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症状,约50%-60%的足月儿和80%的早产儿可出现生理性黄疸,但也有一些孩子,他们由于新生儿期胆红素生成过多、肝脏胆红素代谢障碍或胆汁排泄障碍等原因,使得血清中胆红素水平升高。当胆红素水平过高时,由于新生儿的血脑屏障薄弱,血清中高的未结合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侵入人脑细胞,而听觉神经系统又是受胆红素神经毒性作用的高敏感部位。胆红素,尤其是未结合胆红素,不但可以在内耳细胞耳蜗核沉积,还可损害整个脑干组织,造成中枢性神经听觉传导通路异常,从而出现听力异常。而且据有关报道,胆红素值越高,对听力损伤的程度越重。可见,在导致新生儿听力损伤的因素中,高胆红素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需要引起家长们的高度重视。

宝宝3个月时应做听力检查

有些家长说,我家孩子出生后胆红素也很高,但是听力筛查都通过了,那是否意味着不用再担心孩子会聋了呢?其实也不然,出生时所做的耳声发射听力筛查主要是查看宝宝耳蜗的功能,它并不能检出听神经和脑干听觉通路的功能异常,对于一些新生儿期胆红素比较高的宝宝,如果单纯依靠初筛,通过了就以为“万事大吉”,那么,随着高胆红素的聚集、结合、沉积,就可能会使一些蜗后病变的新生儿成了“漏网之鱼”,从而延误了他们的早期干预与日后的语言发育。据有报道,听力障碍新生儿如果从三个月就开始进行康复训练的话,大部分都可正常地说话、听声音,语言可恢复至健康儿童的80%左右,而越迟干预,效果则越差。所以,对于高胆红素血症的宝宝,即便初筛通过了,也建议要在三个月后再回来进行听力诊断,以便及早干预。

胆红素高造成的听力损伤可部分恢复

而对于胆红素比较高的宝宝,父母在日后的育儿中也要注意积极做好防治,如适当让宝宝多晒晒太阳,必要时带孩子回医院进行蓝光治疗,以减轻其血清中胆红素水平。对于高胆红素已经造成听力损害的,爸爸妈妈们也不必太过于焦虑,随着黄疸的治疗,血清中胆红素水平降低,听力损伤也可减轻,部分还可恢复正常。这是因为,高胆红素对听力损害的影响通常要经历聚集、结合、沉积三个阶段,而还在聚集、结合这两个阶段时,病变还是可逆的,这个时候积极采取退黄措施,还是可以避免产生不可逆的神经损伤,保护听力的,但如果未采取积极的退黄措施,任由病情继续发展,一旦到了第三步胆红素沉积时,则会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的听力状况

爸爸妈妈在日常的生活 ,也要注意多观察孩子的行为,如果孩子在3个月内对巨响毫无反应,在3-6个月不会去寻找望向声源,6-9个月不会望向指令中提及的人或物品,9-12个月不能执行简单指令,如把小球传给妈妈,12-15个月不能说出第一个单字,如爸、妈、车等,或者是在儿童期跟别人交流时常需要别人重复,或常专注地望着讲话者的脸,以图获取更多的信息,帮助理解说话内容等的时候,则应提高警惕,及时带孩子到医院请专业的医生进行诊断。如果只是轻度的听力障碍,通常不需要佩戴助听器,通过语言训练进行干预即可,但如果损伤程度更重时,则需要佩戴助听器学说话,必要时还需要植入人工耳蜗。

相关推荐:认识病理性黄疸的各种迹象新生儿黄疸喝冬瓜皮煮水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病因与治疗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诊断

  胆红素脑病是游离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导致神经细胞中毒变性,出现神经系统异常的临床和亚临床表现,也称之为胆红素中毒性脑病。

  几十年来,核黄疸一直是胆红素神经毒性表现的代名词。严格地说,核黄疸是解剖学名词,从病理解剖的角度,把肉眼看见脑组织染成黄色作为核黄疸的标准,从而反映胆红素侵犯脑组织(主要是神经核)。

  近来愈来愈多的研究显示,胆红素所致的神经毒性的表现有轻有重,严重者可表现为核黄疸,轻者可不出现临床症状,但在脑干诱发电位等辅助检查则可发现异常表现。这些亚临床型的胆红素神经毒性表现大多是暂时的、可逆的,故也有称之为暂时性亚临床型胆红素神经中毒症。

  胆红素脑病几乎仅发生于新生儿时期,主要由于下列因素:

  1.酶系统不成熟肝细胞不能有效地将未结合胆红素结合成结合胆红素。

  2.严重的高胆红素血症较多见,如新生儿溶血病,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克一纳氏综合征),以及药物中毒(维生素K3)等,均可使未结合胆红素增高。

  3.血脑屏障功能较差未结合胆红素易于通过而与脑组织结合,早产儿更差,各种感染、窒息缺氧因素可影响BBB栅栏作用的完整性。

  4.血浆白蛋白含量较低附着未结合胆红素的能力有限。

  5.酸中毒新生儿患病易发生酸中毒,可促使BBB开放,使细胞摄取红素增加。

  6.夺取白蛋白联结使胆红素游离外耕牛性有磺胺异噁唑、水杨酸盐、苯甲酸钠、新生霉素,先锋霉素、新型青霉素Ⅱ、消炎痛等,内源性有正铁血红素、胆酸和饥饿、低血糖或寒冷刺激时体内游离脂肪酸增高等。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诊断鉴别

  症状轻重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浓度,日龄等因素有关。一般分四期:

  警告期日龄较小,血清胆红素在256.5μmol(15mg/dl)左右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嗜睡、拒食、肌张力减退、拥抱反射减弱或消失等抑制症状,也有表现为呼吸暂停、心动过缓、约半到一天进入痉挛期。

  痉挛期表现为痉挛、发热、肌张力增高尖叫、慈祥、眼球震颤、呼吸困难、惊厥或角弓反张等兴奋症状,早产儿的痉挛等症状可以不明显,幸存者1~2天后进入恢复期。

  恢复期先是吸吮和反应逐渐恢复,继而呼吸好转,痉挛减轻或消失,此期约持续2周。

  后遗症期一般在生后2个月~3岁出现,手足徐动,眼球上转困难或斜视、听觉障碍,牙釉质发育不全有绿牙或棕褐色牙,以椎体外系统受损为主的所谓四联症。上海835例溶血病随访所见的48例胆红素脑病中还有智力落后,抽痉或阵挛、抬头乏力及流涎等症状。

  在症状出现时血清胆红素有时反而降低,这或许是胆红素中枢神经系统等组织摄取所致,故不能为此而放松警惕。近年应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发现部分血清胆红素171~342μmol/L(10~20mg/dl)的患儿虽无神经症状,但电位曲线的Ⅳ、Ⅴ波形消失、脑干神经传递时间延长,说明听觉神经有功能障碍,这类变化在胆红素下降后又消失。Perlman(1988)称之为暂时性亚临床型胆红素神经中毒症,认为这种胆红素中毒影响是可以逆转,逐渐恢复。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治疗

  目的是阻止血清未结合胆红素上升到危险程度。方法见黄疸概述。为安全光疗,有胆红素脑病警告期症状或手足常黄者,必须紧急措施,不能过夜。及早处理窒息、缺氧、酸中毒,避免寒冷、饥饿、低血糖,禁用或慎用夺位性药物和不作快速静 脉注射高渗性药物;及时治疗黄疸和光疗、换血,近年来因本病导致的后遗症和死亡已显著减少。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文Hash:9472cc6cfe887e1bd49e29049165a601bd87f31b

声明:此文由 Scarlett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