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预防孤独症 孤独症症状别忽视

孩子患上了孤独症,这对于孩子的生长发育与未来发展都是不利的,因此对于孤独症疾病爸爸妈妈一定要多加注意,积极的帮助孩子预防。孤独症是一种孩子孤独症,属于精神科的一种疾病,家里有孩子患上了孤独症,对于家人来说是很不幸的一件事。孤独症无法治愈,只能长期的进行康复训练。怎样预防孤独症?孤独症的表现有哪些?想知道的话就请看下文吧!
怎样预防孤独症
1、培育孩子的自立能力

每个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贝,但是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是很有必要的。爸爸妈妈不能所有的事情都替孩子做了,应该交给孩子一些生活常识,让孩子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可以适当的让孩子尝尝苦头,磨炼孩子的意志。
2、别把孩子封闭于小圈内
现在多数人都住在小区里,不像以前和邻居那么熟悉了,有时候连隔壁住的人姓什么都不知道。孩子在上学之前没和什么小孩玩过,上学之后也只是和同学玩,这样交友圈子太小,不利于孩子的发育。
3、积极进行优生优育工作
妊娠期病毒感染、先兆流产、出生时窒息和剖宫产都会对幼儿产生影响,母亲妊娠期病毒感染尤其是孕期前3个月病毒感染可导致胎儿大脑发育异常而致孩子孤独症。如风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流感病毒、巨细胞病毒等均可损害患儿中枢神经而致病。所以孕妇在怀孕期间尤其是怀孕初期要注意不要感染病毒。在婴儿早期也要注意避免高烧惊厥,多次的高烧惊厥也会造成脑损害。
4、爸爸妈妈为孩子的交友创造条件
有些孩子天生会比较害羞,在这样的情况下爸爸妈妈应该鼓励孩子去交朋友,为孩子创造交朋友的机会。比如请朋友、同事家里的孩子到家里来玩,自己也要在孩子面前多与自己的朋友交流,让孩子知道交朋友的方法。
5、尽量让孩子参加集体活动
集体活动包括邻居小朋友相邀的游戏、做作业;包括学校、班级统一组织的文体活动;包括祝贺同学生日、欢送老师等等。从集体活动中培育孩子的性格,从集体活动中体验友谊、智慧与温暖。
6、提倡母乳喂养
母乳中是含有很多的营养物质的,对于孩子的智力发展是很有好处的。孩子大了之后要尽量的少吃糖,平时要多吃一些蔬菜和水果,还有杂粮等等的碱性食物。平时的饮食还要注意酸碱结合,这样才能平衡身体中的PH值,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
孤独症的表现
1、漠视他人

自闭儿早期不愿意搭理父母,只会在要吃什么东西时去找爸妈。他们不会粘人或像其他的孩子那样缠着大人不放,也不喜欢大人逗他们、陪他们玩。他们还表现为眼神飘忽,不与他人对视。他们对同龄人也很冷漠,不愿交朋友,喜欢一个人玩。
2、行为异常
自闭的孩子会有很多的异常行为,普通孩子感兴趣的东西,自闭的孩子不感兴趣,很容易沉迷于很简单的一种游戏中。他们的行为很刻板,只吃固定的食物,在固定的位置,他们对自己的身体也有自己固定的食用方法,有的孩子会有斜眼看人的症状,还有的孩子会原地转圈圈。
3、语言障碍
孤独症的早期常见的一个特征就是不会说话,很多的孩子到了两岁还是不会说话,即使会说话了也会出现咬字不清或者是音调控制不好的情况,不能说一句完整的话,还喜欢模仿别人说话,有的时候说的话别人还听不懂,如过有了这些症状一定要及时的就医。
4、喜怒无常
自闭儿早期还表现出喜怒无常。他们时而会突然脾气大发,时而又面无表情、非常安静。面对生活中的微小变化或微小刺激,他们反应强烈,如很小的声音,他们会用双手捂住耳朵,对某些气味、色彩、形状等显得十分兴奋或恐惧。
孩子患上孤独症的风险是很高的,因此爸爸妈妈一定要重视。如果想要预防孤独症,建议从孕期就应该注意,孕妇应当及时的做产检,遇到问题遵医嘱解决。孩子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也要科学的养育,尽量吃母乳,稍微大一些之后多让孩子交朋友,这些方法都是有一定作用的。

别忽视儿童电视孤独症

一说起心理疾病,人们总认为与小孩子关系不大,特别是那些正在呀呀学语或蹒跚学步的小宝贝。然而,医学心理专家在对大量的精神心理方面的疾病进行调查和分析中发现,很多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或成年人的心理病态,大多起源于儿童时期乃至婴儿时期。但家长们往往对孩子的身体健康非常关注,比如一发烧就会急着带去看医生,而时常忽略了孩子所出现的心理疾患信号。

  病案介绍

  童童是一个4岁的小男孩,他时常会在电视机前一坐就是半天,两只小眼睛只盯着荧光屏,对其他什么都不感兴趣。他不愿活动,不愿和别人说话,连对吃饭也没有多大热情。久而久之,童童变得孤独、怕羞,见了外人也不敢抬头,还不愿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儿,就连摇马都不会坐。当小童童的表现真正引起妈咪的注意时,这种行为已经非常顽固了,根本改不过来,妈咪只好带他去医院的儿科心理门诊。经过检查发现童童患有贫血,生长发育程度也较同龄孩子慢,只相当于2岁大,童童被医生诊断为“儿童电视孤独症”。

  病案点评

  近年来国外学者发现,随着电视机的普及,儿童孤独症患者日益增加。他们将其中由于看电视而引起的孤独症,称为“儿童电视孤独症”,多见于3-7岁的儿童。国外专家经过观察和研究后指出,患了儿童电视孤独症的孩子,即使再经最优良的教育,将来仍会有相当一部分人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也就是说不能像正常人那样很好地生活。

  医生分析: 临床表现

  1.患儿表现为每天长时间地看电视,让人觉得他们离不开电视,整天与电视为伴。而不关心周围的事物,对玩具不感兴趣,也不喜欢接触小朋友,不让看电视就会焦虑不安。

  2.患儿在看电视时不让别人干扰,还时常模仿电视中人物的动作、语言,仿佛自己就是电视剧的人物,并能将电视节目中的故事情节背得滚瓜烂熟,文不对题地应用于日常生活之中,有的患儿出现了自言自语等反常行为。

  3.患儿性格孤独,缺乏生活经验,缺乏学习能力,缺乏责任心,缺乏应付环境的能力,不能适应社会,情绪经常波动、不稳。

  引发原因与危害由于儿童的思维能力较差,所以行为模仿性较强。当他们过多地看电视时,就会造成大量的电视信息深深地渗透到他们的性格和行为之中。往往是电视看得越多,对患儿的影响亦越大,常对身心健康造成如下危害:

  1.由于处在孤独之中,常常既忘了自己的存在,也忘记了他人的存在,完全陷入虚幻的情景之中想入非非,日后心理变态严重。

  2.缺乏学习能力,积累不了多少生活经验。只会在家中处理日常生活,不会与他人交往,不知应怎样对待周围的事物,也没有适应社会的能力,长大后很容易成为“心理不健全”的人。

  5大防治对策

  1.要严格控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特别是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每天看电视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0.5-1小时,并且看电视的时间最好安排在晚上6点半至7点半。

  2.看电视时要选择适合孩子看的电视节目,内容要与他们的年龄相适应。适合儿童看的节目有动画片、木偶片、儿童文艺节目、知识小品、智力竞赛或反映英雄模范人物事迹的节目。凡不适合儿童看的节目,家长应坚决不要让孩子看。

  3.时间允许时父母最好陪孩子一起看电视,同时要给孩子解释电视节目中的适合孩子的内容,帮助孩子理解。当孩子看过电视之后可让孩子复述,这样既可使孩子尽快从电视中摆脱出来, 又可培养分析、表达、记忆和判断是非的能力。

  4.父母要尽可能地少看电视,以免孩子跟着自己一起看。家长更不应该只顾自己看电视,而把孩子扔在一边不管不顾,随便他们怎么样。

  5.有空隙时间时父母要常和孩子在一起,给他们讲讲故事,和他们多做游戏,或带到户外进行活动。平时注意培养孩子对生活产生多种兴趣,并扩大活动范围,转移孩子对电视的注意和依恋。

别忽视了“儿童电视孤独症”

[导读]近年来国外学者发现,随着电视机的普及,儿童孤独症患者日益增加。他们将其中由于看电视而引起的孤独症,称为“儿童电视孤独症”,多见于3-7岁的儿童。

一说起心理疾病,人们总认为与小孩子关系不大,特别是那些正在呀呀学语或蹒跚学步的小宝贝。然而,医学心理专家在对大量的精神心理方面的疾病进行调查和分析中发现,很多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或成年人的心理病态,大多起源于儿童时期乃至婴儿时期。但家长们往往对孩子的身体健康非常关注,比如一发烧就会急着带去看医生,而时常忽略了孩子所出现的心理疾患信号。

病案介绍

童童是一个4岁的小男孩,他时常会在电视机前一坐就是半天,两只小眼睛只盯着荧光屏,对其他什么都不感兴趣。他不愿活动,不愿和别人说话,连对吃饭也没有多大热情。久而久之,童童变得孤独、怕羞,见了外人也不敢抬头,还不愿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儿,就连摇马都不会坐。当小童童的表现真正引起妈咪的注意时,这种行为已经非常顽固了,根本改不过来,妈咪只好带他去医院的儿科心理门诊。经过检查发现童童患有贫血,生长发育程度也较同龄孩子慢,只相当于2岁大,童童被医生诊断为“儿童电视孤独症”。

病案点评

国外专家经过观察和研究后指出,患了儿童电视孤独症的孩子,即使再经最优良的教育,将来仍会有相当一部分人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也就是说不能像正常人那样很好地生活。

医生分析

临床表现

1.患儿表现为每天长时间地看电视,让人觉得他们离不开电视,整天与电视为伴。而不关心周围的事物,对玩具不感兴趣,也不喜欢接触小朋友,不让看电视就会焦虑不安。

2.患儿在看电视时不让别人干扰,还时常模仿电视中人物的动作、语言,仿佛自己就是电视剧的人物,并能将电视节目中的故事情节背得滚瓜烂熟,文不对题地应用于日常生活之中,有的患儿出现了自言自语等反常行为。

3.患儿性格孤独,缺乏生活经验,缺乏学习能力,缺乏责任心,缺乏应付环境的能力,不能适应社会,情绪经常波动、不稳。

引发原因与危害由于儿童的思维能力较差,所以行为模仿性较强。当他们过多地看电视时,就会造成大量的电视信息深深地渗透到他们的性格和行为之中。往往是电视看得越多,对患儿的影响亦越大,常对身心健康造成如下危害:

1.由于处在孤独之中,常常既忘了自己的存在,也忘记了他人的存在,完全陷入虚幻的情景之中想入非非,日后心理变态严重。

2.缺乏学习能力,积累不了多少生活经验。只会在家中处理日常生活,不会与他人交往,不知应怎样对待周围的事物,也没有适应社会的能力,长大后很容易成为“心理不健全”的人。

5大防治对策

1.要严格控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特别是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每天看电视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0.5-1小时,并且看电视的时间最好安排在晚上6点半至7点半。

2.看电视时要选择适合孩子看的电视节目,内容要与他们的年龄相适应。适合儿童看的节目有动画片、木偶片、儿童文艺节目、知识小品、智力竞赛或反映英雄模范人物事迹的节目。凡不适合儿童看的节目,家长应坚决不要让孩子看。

3.时间允许时父母最好陪孩子一起看电视,同时要给孩子解释电视节目中的适合孩子的内容,帮助孩子理解。当孩子看过电视之后可让孩子复述,这样既可使孩子尽快从电视中摆脱出来,又可培养分析、表达、记忆和判断是非的能力。

4.父母 要尽可能地少看电视,以免孩子跟着自己一起看。家长更不应该只顾自己看电视,而把孩子扔在一边不管不顾,随便他们怎么样。

5.有空隙时间时父母要常和孩子在一起,给他们讲讲故事,和他们多做游戏,或带到户外进行活动。平时注意培养孩子对生活产生多种兴趣,并扩大活动范围,转移孩子对电视的注意和依恋。

本文Hash:e9536d44906585a038c37a57ed92d5bcf76d2fee

声明:此文由 jingling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