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心理准备的时间

网友提问:我的女儿一直是由外公外婆带大的,上个星期女儿的爷爷奶奶想看孙女,我跟我老公就把女儿接了回来,但是女儿一看到爷爷奶奶就害怕,当时我们有以为是不熟,玩一会就熟了,就会好一些,第二天我跟我老公要去上班,我女儿一看到我们要走就大哭,而且下班我们回来后,就一直粘着我们,害怕我们离开,就连上厕所都要粘着,有时候一个人玩都不安心,而且总感觉她很紧张一样。差不多一个星期,每到我们上班她都会哭很长的时间,现在我把女儿又送到了外公外婆那里,回去之后也是一样的,以前她不认生的,只要是熟人都会让别人抱,现在她只要外婆一个人,而且到我们那里一个星期,人也瘦了。请问这样会不会影响宝宝的性格,在没有接回来之前,女儿的性格是很开朗活泼的女孩,而且没有外婆在身边也可以玩得很好,现在完全不一样了,她想问一下教授该怎么办,才能让她回到以前的样子。赵红梅:实际上她一直跟外公外婆在一起,就是跟外公外婆已经形成很好的一种安全感了,就是在外公外婆那儿很有安全感,而且她已经形成了一种很深的依恋的关系,这种依恋指的就是,只有在跟外婆呆在一起的时候才有安全感,比如说跟陌生人接触,可能会离外公外婆很远,但是他一定要在我身边,这样我会回头看看他。那么其实从这个操作上来讲,我们看这个父母是有欠妥的。首先爷爷奶奶来之前,有没有经常保持一些视频或者电话这种沟通,就是让孩子知道我有个爷爷奶奶存在,哪怕是听听他们的声音,看看他们的照片,可能这个父母没有做好这种准备工作。再有,也就是说父母可能这时候没有把孩子当成一个人去看待,而是当成一个物件了,说得很通俗一点,他觉得我把你拿到这儿你就怎么怎么着,他认为一家人有天性,其实不是这样的,可能爸爸妈妈在这之前,如果没有给他看过照片,也没有不断的跟孩子讲,明天爷爷奶奶就来了,爸爸妈妈明天要去上班,你要在家里,爷爷奶奶会很疼你,会带你去玩什么的,孩子没有很好的这种心理准备,思想准备。赵红梅:北京大学儿童发展心理学博士,中国心理学会会员,现任北大幼教特教资源中心副主任。本文来自摇篮网专家在线聊天

给孩子独自在家的心理准备

儿童被单独留在家中、没有大人照料的情况下容易发生意外伤害,可到了自立的年龄,该怎么做才能安全地训练孩子的独立性呢?这的确需要父母花些时间来做计划和准备。

训练孩子独自在家该注意什么?

孩子准备好了吗

首先要考虑孩子的年龄是否适合单独在家。通常6岁以上的孩子就有处理问题的能力了。下面的问题可以帮你确认孩子是否真的已经能够“胜任”:他有责任心吗?是否能按时完成作业,能帮助做家务,能听父母的话了(如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等)?当遇到突发事件,他能保持冷静吗?孩子是否明白并能遵守规矩、掌握安全措施,是否了解基本的急救常识?

如果以上问题的答案都是肯定的,也要进一步确认。如来个“演习”,有意把孩子留在家半小时到1小时。等到你回来时,和孩子谈谈他们独自在家的心得。

学会对突发事件的处理

掌握一定的安全常识和急救技巧,是孩子独自在家必备的防护武器。比如,他们要知道各种急救电话:报警电话110、急救电话120、火警电话119等;知道如何开关灯、开门、锁门,能够正确使用微波炉等家用电器。家长还应时时教导孩子,在面对恶劣天气、厨房有烟或火、有陌生人敲门、家中停电等情况时应怎样应对。还有一件重要的事:在座机或手机中设置亲情号码,告诉孩子,只要按一下,就可以找到父母。

出远门前立“规矩”

每天规定一个特定的时间和孩子通话,这可以让父母放心,孩子也更有安全感;告诉孩子,他可以邀请小朋友到家里,但得强调只有哪些屋子是他们可以进的;规定好看电视、用电脑的时限并限定电视节目类型;把家里的危险品清除或锁起来:如酒精、药物、香烟、打火机或火柴等。

给孩子一个电话单,里边有亲戚朋友的电话,若孩子寂寞,可让他们来陪;再留张纸条提醒他,父母的关心一直都在陪伴着他。

小编总结:孩子居家安全不容忽视,父母在训练孩子的时候要注意循序渐进,慢慢给孩子适应周遭的环境。讲究科学的方法和计划,相信孩子已经有能力独立处理状况,你的孩子将迈出成长的重要一步。

孩子入托前的心理准备

每年的九月初,是托儿所、幼儿园新学期开学的时候。于是,在托儿所、幼儿园门口,我们时常会见到这样的情景:孩子一边哭闹,一边死死地拽着大人的手不放,说什么也不肯进去:家长也犹如上战场前的生离死别,欲走还留,甚至还偷偷地抹去一把眼泪。与此相对应的是,托儿所、幼儿园的老师倒是一脸的轻松,忙不迭地安慰那些一步三回头的家长:“没事没事,你们放心,让小孩哭几天就好了,谁第一次上学不是这样!”还见过这样的老师,待家长转身一走,便开始对孩子做“规矩”:“哭什么哭!在教室里谁也不许哭!”这下可好,有的孩子哭得更厉害了。心理学家非常关注个人的生活事件对成长的影响。对幼小的孩子来说,第一次上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生活事件。由于孩子从出生起就开始了同父母(特别是母亲)的交往,在这种过程中,孩子与父母之间逐渐形成了一种强烈、持久而又密切的感情联系。具体表现为,孩子对他的主要照料者特别“黏乎”,每当照料者不在身边,就会显得焦虑不安。1958年,美国的一位儿童心理学家约翰・鲍尔贝将其称之为“依恋”。可以说,依恋是父母与孩子之间双向的情感交流过程。从家庭走向托儿所或幼儿园,对孩子而言,意味着从单纯依恋父母到开始人际交往,他要面临对陌生环境与人的适应过程。本文开头所叙述的让孩子“被动适应”的方式,会对孩子带来许多负面效应,严重的还会造成孩子的心理创伤。为此,孩子入托前必须有一个心理准备过程,需要家长、老师在科学的育儿观念指导下,通过家庭、托儿所或幼儿园共同创设条件来加以实现。心理准备大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入托前,由于年幼独生子女的交往较少,一旦直接从家庭到学校,孩子的不适应感通常较强。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孩子小的时候,如果不是单纯由父母照料,而是有较多的照料者孩子往往容易适应环境和环境中的他人。所以,多带孩子走走亲戚、朋友家,多让孩子到公园玩耍,对孩子早期熟悉不同的环境和克服对陌生人的害怕大有裨益。针对孩子入托普遍出现的问题,幼儿园、托儿所的新生可比其他孩子晚几天开学,在这几天里,家长可带着孩子像游览儿童公园一样,到即将就学的学校四处走走,让孩子看看学校里的一切。可以在教室里与孩子一起玩玩具,翻看幼儿画册,并与新老师聊聊天。室外的大型

本文Hash:e2fc80a66125b86c3ede951295f11429a8ae700d

声明:此文由 Scarlett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