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心理学家把安全感称为认得心理免疫系统,良好的安全感是发展完整人格的基础。

我们看到身边人格状态平稳、性情温和、自信乐观的人,无一例外都是安全感良好的,而从容、自信、乐观也是一个人快乐的源泉;相反,安全感差的人,对周围的人和事常常充满戒备,不能正确评估自身的价值,一生的精力好像都在寻求外在的认同,因而无法获得真正的快乐,也无法投入地发展自身能力。

在-3岁的婴儿心理发展过程中,最容易产生问题,并对未来影响深远的是——是否建立良好的心理安全感。特别是宝宝1岁半之前是建立孩子安全感额重要时期。

出生的前3个月,白天只要孩子醒着,就进行交流,告诉他所发生的一切。如果妈妈想让孩子有心理安全感,一定要做到“一哭就抱”。因为哭泣是孩子唯一的交流途径,他哭时,置之不理,阻碍了孩子和父母的交流,让他感到无助。

1岁半以后,宝宝的独立性大大发展,特别希望摆脱大人的限制,自己钻钻爬爬、走走摸摸,好奇心和探索欲比较强烈。这时,父母为宝宝提供安全感,但不要过度保护。也就是说,陪伴但不过分干预。他需要时,大人及时参与;不需要时,大人就在旁边干点自己的事儿。

不要利用恐吓的手段,阻止孩子的“破坏”行为。比如孩子要去拿石头,就吓唬孩子说“不许碰,拿了肚子疼”。这些在婴幼儿时期形成的恐惧,往往会跟随孩子一生。

不要对宝宝说“你不听话,我就不喜欢你了”之类的话,这会让孩子认为,你的爱是有条件的。

不要讽刺孩子,动辄斥责孩子,请用欣赏、鼓励支持的话语代替批评、责备、惩罚,不要要挟宝宝,无论从身体还是情感。

请一定不要当着他的面和你的伴侣吵闹,请不要问他,如果我跟爸爸离婚了,你想跟谁过?对他来说最大的安全感就是家庭的和谐,父母的恩爱,轻松温馨的家庭氛围。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早期的分离焦虑如果比较严重的话,一方面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另一方面使其产生重大丧失感和被抛弃感,对孩子安全感的建立是毁灭性的打击。

当妈妈有事外出,千万不能偷偷溜走,而是要如实告知孩子外出原因,以及何时归来。不用说几小时,因为孩子听不懂,但可以以孩子的生活节律为标准,比如,告诉孩子“妈妈在你吃晚饭的时候/洗漱准备睡觉的时候/做游戏的时候回来。”而且一定要信守诺言,言出必行。

孩子做恶梦如何给TA满满的安全感?

有不少父母发现,宝宝的睡眠质量差,经常做恶梦,而且做梦的感觉真实,几次惊醒后吓得不敢入睡,一般都要父母陪伴在身边才能放心睡觉。这种情况一直得不到改善,下面小编为大家剖析宝宝做恶梦的原因和可使宝宝安心睡眠的方法吧。

睡眠质量高宝宝成长好

在一夜的睡眠中,幼儿会有两个时间做恶梦:第一个是在刚睡着不到二个小时内,这时做的恶梦通常较真实,会使孩子从梦中惊醒后,觉得万分惊恐,不敢再次入睡;第二个时间是在醒前的三小时内,所做的梦往往象征着孩子对日间所发生的不愉快的事件反应。其症状在睡觉前突然醒来,且发出叫或哭泣声,脸上表情是害怕、惊吓,且全身出冷汗、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心率可增加百分之二十五至百分之四十。幼儿在恶梦中:自己掉进了无底深渊,全身不能动弹,常常被吓醒或被叫醒后,仍有明显的情绪焦躁和害怕,面色苍白、表情惊恐等,对梦境尚保持片断的记忆。经安抚后,或醒来后完全摆脱了对梦境的情绪恐怖,又能安然入睡。这种伴有明显焦虑情绪的恶梦,多发生于快速眼动睡眠期。

心理学家研究指出,一至四的孩子,几乎都有做过不愉快的梦的经验;四至六岁的小朋友是做恶梦的高峰期,他们平均几天就会出现一次恶梦,甚至一天可以做好几回恶梦。

一、原因

幼儿清醒时遇到的沮丧或困扰的事,会扰乱他们夜间的睡眠。所有年龄段的人们都会不时地做恶梦,但是这些恶梦对于三至五岁的儿童显然是最为麻烦的,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刚刚开始形成自我意识,开始出现生动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幻想。结果在情感层次上,他们的脑海全都被对他们的成功和喜悦占据了。在白天,他们没有受到的威胁,那么夜晚的梦就可能就是美好的。

有些孩子要妈妈陪伴入睡

一般说来,四岁以前做的恶梦多半与动物有关,如:老虎、大灰狼、蛇等。五至十二岁的恶梦,则慢慢走入生活,开始与日常生活碰到的事情建立关系。孩子们怕坏人带走;他们害怕咬人的蛇,下一个攻击目标就是他;他会惊恐昨天晚上电视放的恐龙大战;还有大人说不听话的孩子,会被捉去做成肉饼给人吃掉,这都会使他们晚上做恶梦。

在美好童年的背后,也有一些难关要过,如口欲的满足、肛门的训练、恋母仇父或恋父仇母情结,幼儿园的压力,做恶梦的投射作用可是一种发泄,也是一种满足。

二、辅导

1、给孩子创造一个安全愉快的生活环境

儿童的恶梦往往来自于日常生活中的麻烦问题或是事件。时常做恶梦的孩子需要关怀。应该杜绝用恐吓的方式教育孩子。顽皮、好动的孩子不需要用妖魔来管教他。然后与孩子一起将恶梦赶出梦境,告诉孩子,梦里面的怪物,可以用画画把它们赶出来,然后鼓励孩子把它装进一个小纸袋,象征捉住怪物。找个孩子心情愉快的日子,让将小纸袋烧掉,然后掩埋,让画的怪物永远消失。

2、正确对待恶梦

允许孩子自己醒过来,而不是强迫他中断睡眠。梦中被摇醒和恶梦本身一样惊人,它可能会阻碍孩子做梦,这样就无法达到大脑自己对恶梦“建设性”的解决。如果恶梦的强度足以使孩子呻吟或翻来覆去,那么它一般会让孩子醒过来。

采取适当的措施让宝宝睡得安稳

不要坚持那恶梦不是真的。对孩子而言,恶梦是非常真实的。相反,平静并且理智地向孩子保障他是安全的,恶梦中发生的任何事情都不会造成任何真正的伤害。比较一个恶梦和一个电视节目可能是有帮助的--某些东西对孩子而 是“真实”的,但是和他在生活中感受到的"真实不同的。

鼓励孩子尽可能详细地描述他所做的恶梦。一步一步地向孩子询问恶梦中发生了什么,询问孩子在进行过程中感觉到了什么,但不要告诉孩子你的评价或者判断。如果孩子可以大声说出来,而不因你反应而退缩,恶梦就有可能失去它的威胁力量。另外,你可以更多地了解孩子的梦想是如何作用的,你的孩子缺些什么,还有可能了解最初是什么促使恶梦的形成的。

3、采取适当措施让孩子有睡眠安全感

采用合适的方法使孩子在夜晚感觉到情感上有保障。如果孩子因有做恶梦的可能性而害怕入睡,结果就会出现对身体和情感都没什么好处的失眠。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出现,让卧室的门半开着,或者亮着灯,或者让收音机小声一响着,让孩子获得更多的安全感。如果孩子从恶梦中惊醒,感到特别心烦意乱,那一夜只有让你和孩子一起睡。

小编总结:父母不要以为孩子偶尔做恶梦是正常现象,不加以重视。如果做恶梦的频率高,不但会影响孩子的睡眠,而且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所以父母要观察孩子、关心孩子,帮助他们解决恶梦难题。

如何建立孩子的安全感

主要从四点来说明如何建立孩子的安全感

如何建立孩子的安全感

有一对年轻的夫妇经过几年的爱情旅途终于结成连理,次年生下一个小孩,取名叫安明,由于经济紧缩,双方不得不在外地打工生存,经常丢下安明一个人在家独自玩耍,经过多年奋斗之后,生活有了很大的起色,可是却发现安明越来越孤僻越来越沉默,有时候妈妈跟安明说很多话安明都不理睬一句,该到上幼儿园的年纪了,安明却始终不肯到学校去,被爸妈强迫拉到学校上学,她也从来不跟老师同学玩耍,妈妈感到很痛苦却也无能为力。

上面故事的安明其实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据心理学调查研究,安全感对于0到3岁的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大脑皮层发育不完全,对于外界的信息缺乏正确的认知,而是以一种不完善的认知系统去处理外界的信息,故而言之,安全感对于孩子来说确实不可缺少,那么如何为孩子建立足够的安全感呢?

第一,给孩子安全的环境氛围,所谓安全的环境氛围,不仅是安全的外界环境,而且父母之间的关系能很大的影响孩子的安全感,所以首先要保证外界环境不对孩子产生任何威胁,其次要保证夫妻关系和睦,能够给孩子温暖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时刻感受到爱和温暖。

第二,要多与孩子沟通,不能因为觉得孩子年纪太小就忽略孩子的心理需求,作为孩子的监护人应该多与孩子沟通,不仅是语言方面的,还要注意孩子的非语言动作,向孩子传递正面的信息,而且这样也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孩子心理的需求,从而更好的完善孩子的性格。

第三,在沟通的基础上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和温暖,不论孩子是对是错,都要从正面对孩子进行引导,例如,孩子不小心把你心爱的花瓶打破了,你不能大声斥责他怎么这么蠢或是怎样怎样,而应该换一种孩子能接受的语气与孩子沟通,用假如孩子自己最心爱的玩具被弄坏了那种心情来引导,因为孩子的大脑皮层发育不完全,他会以自己的认知去处理外界对他的评价,所以父母的某些言语上的失误不但会造成孩子某些心理缺陷,不自信以及对生活充满厌恨的情绪,而且还会让孩子对今后生活中的不平等进行合理化,所以说父母的态度对于孩子也是极其重要的。

第四,长辈不该对孩子撒谎,有些家长经常为了制止孩子的某些行为就会用不听父母的话就会被妖魔鬼怪抓走或者被坏人卖掉等等之类的话,这样子孩子的心理就会不自觉的形成对于那某种事物的某种恐惧感,从而致使其心理缺乏安全感,在今后的生活中缺乏对坏境/人的信任,渐渐的在孩子心理形成一个屏障,甚至引起别的不必要的心理隐患。

所以,每个家长都要注意到孩子的一举一动,更好的去引导孩子,学会以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去爱孩子。

本文Hash:442777d107aa2e4703bca32ec8390022320e7b2a

声明:此文由 nihao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