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学步期需要注意哪些

宝宝到1个月左右的时候,经过扶栏的站立已能扶着床栏横步走了,这就是宝宝学走的开始,但从扶走到独自走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一、发展状况

宝宝走的动作发展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11月:此阶段是宝宝开始学习行走的第一阶段,当宝宝扶站已经很稳了,甚至还能单独站一会儿了,这时就可以开始练习走路了。

第二阶段12个月:蹲是此阶段重要的发展过程,父母应注重宝宝站蹲站连贯动作的训练,如此做可增进宝宝腿部的肌力,并可以训练身体的协调度。

第三阶段12个月以上:此时宝宝扶着东西能够行走,接下来必须让宝宝学习放开手也能走二至三步,此阶段需要加强宝宝平衡的训练。

第四阶段13个月左右:此时父母除了继续训练腿部的肌力,及身体与眼睛的协调度之外,也要着重训练宝宝对不同地面的适应能力。

第五阶段13-15个月:宝宝已经能行走良好,对四周事物的探索逐渐增强,父母应该在此时满足他的好厅心,使其朝正向发展。

二、意义

当宝宝开始走路时,就说明他已经具备以下三项能力:

1、能自主性的握拳,并随其意志使用手指及脚趾;

2、腿部肌肉的力量已经足以支撑本身的重量;

3、已经能灵活地转移身体各部位的重心,并懂得运用四肢,上下肢各动作的发展也已经能协调得好。

三、骨骼的问题

一些宝宝在学步时会出现踮脚尖走路的行为。表示,父母可观察宝宝踮脚尖走路的频率来判断是否为异常现象,如果宝宝有用踮脚尖的方式走路,有时恢复正常状态,则不必过于担忧。。

许多刚学会走路的宝宝最容易发生意外就是扭伤,再加上这时候的宝宝通常不能表达得非常清楚,父母就要细致观察宝宝的一举一动来得知。专家表示,父母应仔细观察宝宝走路是否出现一拐一拐的,或是躺在床上踢一踢,看是否能踢得好,除此之外,也可压一压宝宝腿部各部位,看看宝宝是否会感到疼痛。

四、父母给予的辅助方式

第一阶段:父母可利用学步用的推车或是学步车,协助宝宝忘记走路的恐惧感觉学习行走。

第二阶段:训练宝宝学习蹲站的方式为父母将玩具丢在地上,让宝宝自己捡起来。

第三阶段:父母可以各自站在两头,让宝宝慢慢从爸爸的这一头走到妈妈的那一头。

第四阶段:让宝宝练习爬楼梯,如家中没有楼梯可利用家中的小椅子,让宝宝一上一下、一下一上地练习。

第五阶段:可利用木板放置成一边高、一边低的斜坡,但倾斜度不要太大,让宝宝从高处走向低处,或由低处走向高处,此时父母须在一旁牵扶,以防止宝宝跌下来。

依以上五个阶段走路动作发展的不同而给予不同的辅助方式。

五、学步辅助工具

学步车是最常用的学步辅助工具,但使用学步车时应注意几个问题:

1、最好等宝宝七个月大以后,能够支撑颈部并平稳坐立时再使用。

2、学步车的高度须适合宝宝的身高,不宜过高或过低。

3、每次使用的时间不宜过长,以不超过2分钟为原则。

4、使用学步车应在大人们的视线范围内。

另外,楼梯、小板凳等,也可以当作宝宝的学步辅助工具。

六、学步安全措施

正处于学步宝宝所碰到的危险比前面几项动作接触的危险来得更多了,在环境安全的注意上,父母可要费更多的心思。

阳台:宝宝一旦学会行走,到处乱走是必然的情形,引时父母就特别留意宝宝走到阳台上。没有围栏或栏杆高在85厘米以下,栏杆间隔过大超过1厘米以上,或者阳 台上摆小凳子容易使宝宝误爬上,而导致危险。

家具:家具的摆设应尽量避免妨碍宝宝学习行走,父母宜将所有具危险性的物品放置高处或移走,并且须留意所有家具中具有尖锐的角,以防宝宝去碰撞。

门窗:宝宝容易在开关门中发生夹伤,父母可使用门防夹软垫来避免危险;至于窗户方面,最怕宝宝走到窗边玩窗帘绳,如此容易发生被绳子缠绕造成窒息的危险。

七、把握辅助时机

整个婴儿期宝宝的动作发展是否正常,关系着生理健康及日后的认知发展,如果宝宝动作发展受阻,不但会影响日后的学习,也会形成心理的障碍,所以父母该时时注意宝宝每个阶段的动作发展情形。

另外,宝宝每个动作的发展都代表着一层意义,如果能在最佳时机给予适当辅助,这将对宝宝的动作发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婴幼儿早期教育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早期教育是指比常规教育时间提早一点实施的教育。早期教育能造就人才,关键在于激发儿童的潜在能力。然而潜在能力是遵循着一种递减规律的。比如生下来具有潜在能力的儿童,如果一出生就进行理想的教育,就可以成为具有100分能力的人;若从5岁开始教育,即使是理想的教育,也只能成为具有80分能力的人;若从10岁开始教育,就只能成为具有60分能力的人。就是说,教育要越早越好,早期教育实施的越晚,儿童生下来所具有的潜在能力发挥出来的比例就越少。

人一生中学习潜力最大的时期不在大学,也不在幼儿时期,必须从0岁开始就进行适当的训练。人具有发展各种心理能力的可能性,但发展并不等速,且有着不同的关键时期。人的心理发展关键期多处于儿童时期,如语言学习最佳时期在5岁前,学习乐器的关键期在4-5岁,优秀的品德亦应从早期开始熏陶。若能配合最佳时期的教育,就会取得较好的效果,错过关键期,就会失去发展能力的机会。

目前,早期教育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因为所有父母都希望孩子成才。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对孩子的智能发育至关重要,有研究表明,学龄前儿童有惊人的学习潜力,而且具有一定的关键期或敏感期。不失时机地抓紧早期教育,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小儿智力和潜能,使他们变得更加聪明和出众。无数事实证明,接受早期教育的孩子,比不接受早期教育的儿童更聪明、更健康,日后的成长也更快乐。

智能发育水平

(1)运动新生儿不能随意运动,多是些不规则、不协调的动作,不能改变自己身体的位置。仰卧时头转向一侧占优势,以颈直反射姿势为主。俯卧位时肩部高耸,两膝关节屈曲,两腿蜷缩在下方。头转向一侧,脸贴在床面上。有时面部会刚好能离开床面,小儿手臂放在胸下不动,两腿有时会做交替蠕动。坐位时,拉腕坐起,小儿头向前倾,下颏靠近胸部,背弯曲呈“C”形。孩子手经常呈握拳状,物体塞到手中能短暂地留握手中。俯位悬空时,用手托起孩子的胸腹部,头及下肢经常下垂到躯干的水平以下,呈倒“U”形。握住孩子腋下将其直立双足踩在桌面上,引起下肢屈曲然后伸直,类似踏步的动作向前迈步。

(2)知觉开始出现手眼协调,眼随水平移动的物体在90度内转动;最佳注视距离为15-25厘米,太近或太远均看不清。听觉发育能分辨出“巴、爬”两个音节的微小差别。

(3)认知喜欢反复做一种偶然做出的动作,并自得其乐。

(4)语言能发出不规则的音节,当母亲与孩子谈话时,孩子能注视母亲的面孔,停止啼哭,有时能上、下点头。能用哭声表示一种身体状态,成为引起大人注意的手段。

(5)社会交往能力面部表情开始生动活泼,看到人时会对人笑。

记忆力

记忆是指人们将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情保存在大脑中。孩子在很早时就有记忆力,新生儿最早的记忆是妈妈抱着吃奶的姿势,反复多次的固定姿势,使孩子记住只要饥饿时就啼哭,当妈妈抱起来吃奶姿势,孩子立即就会停止啼哭。出生后孩子在不断适应外界生活时,会记住许多事情,并开始形成一些习惯。

婴幼儿早期教育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早期教育是指比常规教育时间提早一点实施的教育。早期教育能造就人才,关键在于激发儿童的潜在能力。然而潜在能力是遵循着一种递减规律的。比如生下来具有潜在能力的儿童,如果一出生就进行理想的教育,就可以成为具有100分能力的人;若从5岁开始教育,即使是理想的教育,也只能成为具有80分能力的人;若从10岁开始教育,就只能成为具有60分能力的人。就是说,教育要越早越好,早期教育实施的越晚,儿童生下来所具有的潜在能力发挥出来的比例就越少。

人一生中学习潜力最大的时期不在大学,也不在幼儿时期,必须从0岁开始就进行适当的训练。人具有发展各种心理能力的可能性,但发展并不等速,且有着不同的关键时期。人的心理发展关键期多处于儿童时期,如语言学习最佳时期在5岁前,学习乐器的关键期在4-5岁,优秀的品德亦应从早期开始熏陶。若能配合最佳时期的教育,就会取得较好的效果,错过关键期,就会失去发展能力的机会。

目前,早期教育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因为所有父母都希望孩子成才。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对孩子的智能发育至关重要,有研究表明,学龄前儿童有惊人的学习潜力,而且具有一定的关键期或敏感期。不失时机地抓紧早期教育,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小儿智力和潜能,使他们变得更加聪明和出众。无数事实证明,接受早期教育的孩子,比不接受早期教育的儿童更聪明、更健康,日后的成长也更快乐。

智能发育水平

(1)运动新生儿不能随意运动,多是些不规则、不协调的动作,不能改变自己身体的位置。仰卧时头转向一侧占优势,以颈直反射姿势为主。俯卧位时肩部高耸,两膝关节屈曲,两腿蜷缩在下方。头转向一侧,脸贴在床面上。有时面部会刚好能离开床面,小儿手臂放在胸下不动,两腿有时会做交替蠕动。坐位时,拉腕坐起,小儿头向前倾,下颏靠近胸部,背弯曲呈“C”形。孩子手经常呈握拳状,物体塞到手中能短暂地留握手中。俯位悬空时,用手托起孩子的胸腹部,头及下肢经常下垂到躯干的水平以下,呈倒“U”形。握住孩子腋下将其直立双足踩在桌面上,引起下肢屈曲然后伸直,类似踏步的动作向前迈步。

(2)知觉开始出现手眼协调,眼随水平移动的物体在90度内转动;最佳注视距离为15-25厘米,太近或太远均看不清。听觉发育能分辨出“巴、爬”两个音节的微小差别。

(3)认知喜欢反复做一种偶然做出的动作,并自得其乐。

(4)语言能发出不规则的音节,当母亲与孩子谈话时,孩子能注视母亲的面孔,停止啼哭,有时能上、下点头。能用哭声表示一种身体状态,成为引起大人注意的手段。

(5)社会交往能力面部表情开始生动活泼,看到人时会对人笑。

记忆力

记忆是指人们将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情保存在大脑中。孩子在很早时就有记忆力,新生儿最早的记忆是妈妈抱着吃奶的姿势,反复多次的固定姿势,使孩子记住只要饥饿时就啼哭,当妈妈抱起来吃奶姿势,孩子立即就会停止啼哭。出生后孩子在不断适应外界生活时,会记住许多事情,并开始形成一些习惯。

本文Hash:0308a8ca62ad93cbe25e9e96e90f8def13de3195

声明:此文由 lizhen002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