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包办只会让孩子一事无成

  父母都是关心爱护孩子的,但是有的父母没有把握好关心孩子的度,过度关爱和干涉孩子,这其实对他的心理发展非常不利。你也许每个星期都会带孩子去公园玩,每天都给他读书,去参加学校组织的每一次活动等等。其实对孩子过的的关爱反而变成了干涉孩子的自由和发展。看看以下几点,你是否对孩子过度关爱了呢?

  1.替孩子承担责任

  很多家长都觉得孩子太小,什么事情都做不好,就替孩子承担所有属于他们自己的责任。比如,吃完饭后家长都会帮孩子收拾碗筷,打扫桌子上掉的饭菜,这些其实都是孩子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学校的老师也经常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可是家长因为太关心孩子,不舍得让孩子做家务事,就帮孩子把所有事情走做了。再比如孩子跟小朋友吵架或者打架了,或者孩子做了什么错事,父母会直接替孩子像别人道歉,但是这本来是孩子自己的责任,父母应该教育孩子自己承担责任,面对错误和困难,而不是替他们解决。

  2.经常重复自己的话

  有的父母跟孩子说话,或者是教育叮嘱孩子的时候,总是不自觉地重复很多遍,父母的这种唠叨是对孩子的过分担心和关心,孩子上学前,父母会重复很多遍让他们在学校要听话,孩子出去玩的时候,家长会不停地祝福注意安全,当然父母对孩子的关心是好的,但是不停地唠叨也可能会让孩子觉得父母很烦,产生逆反心理。对孩子的这种过分的担心会让孩子永远也长不大。

  3.主动帮忙

  当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许多父母会忍不住帮助孩子,就算孩子没有向父母提出帮忙的请求。父母会觉得帮助孩子解决困难时自己的责任,但是孩子也许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自己克服困难,家长主动帮忙就让孩子失去了这个就会。当孩子遇到难题的时候,先让他们自己学会思考,锻炼他们独立解决困难的能力,如果孩子真的克服不了,家长再跟孩子一起面对困难,不要每次都主动帮助孩子。

  4.避免所有错误

  小孩子都会犯错误,犯了错误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告诉孩子为什么做错了,要怎么改正,孩子有了这次的经验,下次就不会再犯了。有的家长怕孩子犯错误,就提前告诉孩子该怎么做,给孩子把每条成长道路都铺平。但是这种关心真的好吗?避免孩子发任何错误是家长对孩子的过度关心,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小时候没有经历过挫折的孩子,长大后可能会更加受不了外界的打击,更容易向困难低头。

郑渊洁:父母做这7件事,会让孩子一事无成

郑渊洁一向是孩子的代言人,他的话通常能说出孩子的心声。在和皮皮鲁的对话录中,郑渊洁正话反说,描述了家长“毁掉”孩子的7种不当言行。对照这七条,家长应有的反思是,即使在孩子犯错给予教导的时候,家长也是需要谨言慎行,注意自己的方式和态度的。

郑渊洁:要想毁掉自己的孩子,首先应该做的是摧毁孩子的自尊,将孩子贬到卑微的地位上。

具体方法有这样几条:

1、让孩子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没人赏识他。例如学习不行,长相不行,交际不行,干家务不行,马虎,粗心,让家人为他受累……总之,他没有行的地方。

2、经常拿比他“行”的人刺激他。例如这种话要时常挂在嘴边:“看人家××,从不让父母操心!”这类话最具打击力和摧毁力,是毁孩子的王牌语录。

3、父母把自己塑造成为家庭牺牲者的形象,这样会使孩子产生罪恶感。而一个有罪恶感的人往往采用自暴自弃的方法度过一生。

具体方法举例如下:经常告诉孩子,自从有了他,你连电影也没看过,你为他操碎了心,都累出病来了,最好再具体说出你身上的哪种病是由于他造成的,或者说,如果不是为了照顾他,自己早就在事业上有大发展了。

4、和孩子说话时口气决不能和蔼,切不可使用商量的口吻,一定要使音量达到70分贝以上,一定要使用命令式的口吻。如果还能配合一些挖苦讽刺的汉语词组,则效果更佳,如“你真蠢”“你混”“没见过你这么傻的”“怎么生了你这么个东西”等等。

5、孩子的一切要由你来决定,切不可给他一点儿自由,他的行踪你要密切注视。

如果有日记,一定要设法查看;他如果有信件,一定要审查。这样做能在他心里造成他不是人的感觉,造成他是一个受人操纵的木偶的感觉。一个怀疑自己不是人的人是绝不可能奋发上进的。

6、要学会迁怒的本事。单位上遇到不顺心的事,回来后要想方设法找理由给孩子泼狗血。无论什么事都归功于孩子的过错然后教训他,并制止他流眼泪。这样做可以有效地打击孩子的自尊心,增强孩子的自卑感,同样可以造成他不是人的感觉。

7、当众出孩子的丑。前6条都是在家庭里的“单练”。真正要彻底毁掉他,这第7条才是杀手锏。你一定要当着外人(或同学或亲友或邻居)损他,贬他,让他无地自容。从心理学角度讲,这样做能使一个人产生惧怕社会的心理,产生自惭形秽的念头。而一个惧怕社会和自惭形秽的人是很难立足于社会的。

您掌握了以上7条,就基本上可以毁掉自己的孩子了。当然,还得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做到运用自如,这样才能将你的孩子彻底毁掉,使他终身一事无成。

推荐:

父母巧妙纠正宝宝的坏习惯

父母自测:你是否过于溺爱孩子

让孩子学会交往父母千万不要包办这些事

导读:让孩子学会交往父母千万不要包办这些事,孩子总有一天会长大的拥有自己的交际圈和朋友圈,也有自己的生活,父母不能替孩子一辈子,人生的道路很长,父母只能陪伴孩子走一半剩下的都要靠他自己,所以平时要多放手,别什么都管,扼杀了宝宝的交际能力。

据最近的一项调查研究显示:在最希望孩子获得的能力里,超过七成的家长选择了自信和沟通能力。这两者都是有利于孩子终身学习的社会能力。

但是在现实环境中,由于受到“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影响下,许多家长仍按照自己的理念为孩子创设出自己心中的成长模式,殊不知却违背了孩子自然成长的规律,从而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儿童心理和社会交往的问题。

要培养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家长切忌操之过急,既不要过度保护,也不要越俎代庖地帮孩子计划好一切。

1、只在幼儿园里学开口

培养人际沟通能力,不该只局限在幼儿园,家庭和社会才是更广阔的空间。父母首先要鼓励孩子自我表达,每个幼儿一开始都是只敢在最熟悉的人面前开口,比如爸爸妈妈等,对于这种情况可以选择熟悉的场地,让孩子开口。

比如,先在家里人面前表现自己,说段小故事或唱支歌;渐渐的,当家里来客人时,可以让孩子尝试为大家表演,之后可以带孩子到小区或朋友家中,与陌生人交谈。

幼儿的情感框架就是在与父母交流和共处中搭建起来了,会影响他未来的与人交往能力。“但有些父母太过依赖早教等社会培训机构,有时候因为工作太忙,甚至把孩子‘外包’给这些机构。当亲子相处时间越少,孩子没有办法得到幸福感时,他就极有可能不愿说话或变得性格内向。”

本文Hash:1d15a5c32361a2f3090840fd972f03e47a7b3fc6

声明:此文由 BitettFa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