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唠叨影响孩子心理健康

如果做家长的总是唠唠叨叨,那就要改一改这个毛病了。因为,唠叨可能会导致孩子的心理问题,并危害其身心健康。美国杜克大学心理学家坦娅·沙特朗的研究显示,如果父母对儿子房间的卫生状况总是喋喋不休,唠叨个不停,孩子可能会反其道而行之,甚至想钻进猪窝里。

研究人员在不同的校区作了两项实验,他们从大量心理学学生中选出几名参试者,向这些学生提出问题,包括他们生活中是否有两种人,一种是让他们玩得开心点,一种是督促他们努力学习的人,并请他们指出来。测试显示,学生们认为操纵他们生活人的名字从电脑屏上快速闪过,以至于学生们无法有意识地确认,只能下意识地记忆。正如研究人员期望的一样,下意识把逼迫自己努力学习人的名字放在首位的学生在测试中的表现大不如那些把让他们玩得开心的人的名字置于首位的学生。

研究暗示,那些感觉到某位重要人物对自己要求很高的人会下意识地把这个人放在第一位,这导致他们会自动做与控制他们的人意愿相反的事情。换句话说,就是唠叨是会起反作用的。

更多关于婴儿幼儿护理的知识>>

妈妈大本营--精华区>>

我要提问>>

父母的话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

专家认为,父母的在教育孩子时的语言对孩子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失误的、不恰当的语言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这些语言主要是指:一是对幼儿讲专横话。有的父母不懂得教育规律和幼儿心理特点,只知严厉斥责。父母专横斥责,幼儿还不知错在哪里,长此以往,孩子会逐渐形成胆小、畏惧、压抑、内向、反抗、倔强等性格。二是对幼儿讲模糊话。即父母对儿童讲是非不分的话。如带孩子见到熟人亲友时,他们常会逗孩子夸赞几句“这孩子多聪明,就是有点瘦,你们多给他营养营养嘛。”回答说“我们这孩子真挑食,这不吃那不吃,真拿他没办法”。这句话本身实际上是对孩子挑食现象的肯定、赞许和暗示,起的是强化作用。三是对幼儿讲糊涂话。如有的家长在与别人说话时,指着自己的孩子介绍说:“这是我家的小皇帝。”日久天长会使孩子逐渐形成任性、粗野、不讲道理、懒惰、好吃讲穿等不良习性。四是对幼儿讲反话。幼儿年幼无知,听不懂父母的反话,因此必须正面讲道理。

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影响孩子心理健康

如今在我国,父母长期不在孩子身边的实在是太多了。这些因父母外出打工、经商或学习而将其寄留家乡由爷爷奶奶、亲戚朋友或老师监护、代养的孩子,又被称为“留守孩”。据最近出版的《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公布的一项研究报告表明,“留守孩”与在父母身边的孩子相比,易出现心理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留守孩”适应不良问题最为突出,据被调查的孩子反映,当他们受委屈、或每逢节假日、或看到其他同学得到父母呵护、照顾的情景时,内心更加难受,更加思恋远在他乡的父母。

  “留守孩”的心理健康问题突出表现在。二是行为问题。有的学习差、纪律不差;有的纪律差、学习成绩不差;有的学习和纪律双差。三是个性问题,甚至有个别“留守孩”受社会不良分子影响、引诱、教唆,出现了违纪行为或抢劫、偷盗、勒索等犯罪现象。

  综上所述,父母长期不在孩子身边,对孩子健康成长造成的不良后果是严重的。尤其在少儿发育成长的最重要阶段,正是他们的初中时期。

  有鉴于此,家庭、社会和各级政府都应高度重视解决这类“留守孩”问题。父母要特别关爱上初中子女的心理健康。不要以为孩子上初中已经长大了,就随便交给别人看管,自己长期远离子女,不管不问。如果实在不能把孩子带在身边教养,就托付给有经验和责任心强的人代为教养;还应采取各种措施,经常与孩子及代养人保持联系与沟通,随时掌握孩子的学习与心理健康情况,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学校要把关心“留守孩”放在中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议事日程,并应“开小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补偿其父母欠缺的心理关爱、抚慰等。

相关资讯:

本文Hash:3ec8fc3bb19348eece60af173579bb953dd87e64

声明:此文由 clif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