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个月宝宝为什么会怕生?

怕生是宝宝这一时期的一个特点

宝宝在熟悉的环境、熟悉的人面前活泼可爱、稚气十足,能够独坐着玩耍,看见爸爸妈妈和熟悉的人都会笑,喜欢和自己亲近的人在一起。但是,如果家里来了一个陌生人,宝宝就会害怕得躲进妈妈的怀抱里,既不敢看又不让抱,假如陌生人强行要抱,宝宝就一面大哭一面把身体来回扭动,努力想把身体挣扎出来。

这些都是宝宝感情和认知能力的发展,这说明,宝宝能够对自己不认识的地方或人产生不安及恐惧感,已初步会区别熟悉的和陌生的人与物,这就是怕生。这时候的宝宝,已经有了自己的选择并初步开始运用,同时宝宝也会运用自己特殊的表达方式,告诉爸爸妈妈自己的喜欢与不喜欢。这段时期的宝宝,对亲人的感情也逐渐加深,比以前的任何时期都要依恋妈妈,随时都要跟着妈妈,已经熟悉和了解妈妈的笑脸和生气的表情。当妈妈摆出拒绝的脸色说“不行”或“危险”时,宝宝会露出可怜、委屈的表情;假如妈妈扬起手来,摆出要打的样子时,宝宝就会大哭起来。

为了使宝宝顺利地度过怕生时期,使心理发育有一个更好的适应期,爸爸妈妈应注意家中有陌生人来拜访时,不要让陌生人太急地接近宝宝,抱宝宝。应是先通过自己与陌生人的热情友好的谈笑,来感染宝宝,让宝宝建立起对陌生人的信任,也可以通过先给宝宝玩具等来接近宝宝。另外,在平时让宝宝多接触一些新奇的东西,如新奇的玩具,邻居家的小孩儿等,以培养宝宝的接受能力。但爸爸妈妈应注意,不要吓宝宝,如“你看,妖怪来了”等,这样对宝宝的心理健康发展是不利的。怕生是宝宝正常的一个心理发展过程,随着宝宝的逐渐长大,怕生现象就会慢慢地消失。

来源:《育儿一本通》

为什么宝宝会“怕生”?

3个月大的小宝宝,亲友来访,多会手舞足蹈笑脸相迎。可是过了两个月后亲友再来访时,竟又哭又反抗,并极力躲避。这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3个月以内的婴儿,虽能感知人脸的模样,还能逐渐辨认出亲近之人和陌生人,不过,却无记忆保存能力,因此转眼便忘。可是到了5-6个月以后,宝宝开始出现记忆储存能力,不仅能区分亲人和陌生人,而且对陌生人还会产生恐惧感和不安全感,于是会出现哭闹、拒抱的怕生现象。这种现象说明婴儿的感知能力和识记能力在发展,是心理发展的一个正常过程,也是一种天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到了18个月以后,由于接触陌生人的机会增多,“见多不怪”,宝宝会逐渐消除对陌生人的恐惧感,怕生现象逐渐消失。

如果到了幼儿期还怕生,那就得在家长身上找原因了。不少家长总是让幼儿生活在自己视野范围内,很少让幼儿与外界交往,怕宝宝在外面会闯祸、受欺侮,还怕宝宝染上疾病。加之现在家庭结构多为三口之家,居住结构多是独门独户,使幼儿与外人接触的机会很少,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惟有与父母在一起最安全”的心理定式,见到陌生人则恐惧不安。2岁以后的孩子仍有怕生现象,那就得赶快纠正,否则不利于幼儿心理健康发展。具体做法很简单,那就是“走出去,请进来”。增加幼儿与人交往的机会,扩大他们的交往范围,不断增强他们的感知能力、识记能力和记忆储存能力。带幼儿在生活小区散步、游玩,与年龄相仿的幼儿一起玩耍等都是必须的举措。

为什么宝宝会怕生呢?

当妈妈发现宝宝怕生时,应及时帮助孩子克服心理上的趋避性,引导孩子大方起来,具体应对措施有这些。

有意识经常带宝宝接触外界,如节假日带他到亲朋好友的家走走,去公园或游乐场所与同龄的小朋友一起玩,开始妈妈或家长可陪伴在旁与孩子们一起做游戏、讲故事,鼓励孩子与小朋友交换玩具或物品,当熟悉之后可让小朋友们自己玩,使孩子在欢乐中享受到集体的快乐和交换的乐趣。

引导和鼓励宝宝在人多的场合说话、表演、传播信息等,增加宝宝的自信心,同时给宝宝向外表露的机会。

对新环境和家里的来客尽可能事先给孩子预告,这样宝宝就可预先知道即将发生的事情,在大脑里有了印象。可预先给孩子设计一下交流用语等,当客人来到的时候,妈妈和

家长尽可能鼓励孩子接待客人,及时表扬。对新环境的适应,可先让孩子进入一个类似的环境,先观察或参与,让孩子感觉到环境的存在,避免让孩子一下子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产生强烈的回避反应。妈妈尤其不要吝惜自己的称赞,应积极奖励孩子行为进步的表现。

每天带宝宝进行运动性心智训练20分钟左右,尤其是要选择爬越障碍、爬地推球、变化爬行和强化摸目标物等项目,争取在l~3个月纠正宝宝怕生的表现。

孩子怕生多与生活的环境或是父母的教育方法有关系,以上的文章就详细的解说了宝宝怕生的原因及其相应的解决方法,希望家长们平时都能够更多的关注这一部分的常识!

本文Hash:8d4c74bb85e8501084001e1009a544594dd2ec75

声明:此文由 区块大康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