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岁的宝宝为何“小气霸道”?

  2岁宝宝总是被冠上“小气”与“霸道”的“头衔”,其实不是他们不愿意为别人设想,只是受限于“自我为中心”的思考方式,无法顾及到他人的感受。

  自我为中心的2岁儿

  “自我为中心”是2岁多宝宝的思考特征。他们只想到自己的感觉与需求,而不考虑别人或周围的状态。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影响着宝宝的人际关系,因此,他们不容易产生与别人合作、轮流,或分享的行为。

  玩具比朋友重要

  因为以自我为中心,这阶段的孩子对于玩具总以为“只要是我玩的,都是我的玩具”。为了捍卫玩具的“所有权”,他命令、威胁别人不要拿他的玩具,甚至以打人、抢夺的方式拿回自己的所爱。

  对这阶段的宝宝而言,“玩具”可比“朋友”重要多了。要他为了友谊而放弃玩具的可能性很低。因为他只知道自己很想玩,若别人把玩具抢走,他会很难过、很生气,至于别人的想法与感受,他则无法体会。

  避免发生争夺的措施

  既然2岁多的孩子适应他人需求的能力很弱,这时就需要大人帮忙。首先,大人应先了解他们的心理特征,避免将孩子归类为“慷慨的”、“小气的”。其次,还要主动制造机会,并给予一些简单的指导,鼓励宝宝社会行为的发展。比如,提供足够的积木、粘土、色纸、颜料,让宝宝可以一起参与,减少因争夺玩具而引发争执,并借机让他们练习社交技巧。

  学会体贴与分享

  2岁宝宝因为无法体会他人的感受,又欠缺沟通的技巧,因此,不要期望一群宝宝自己可以玩得很好,如果没有大人的监督,宝宝的游戏很快就会落入一团混乱的纷争。此时,大人适时地引导,可帮助孩子发展社会能力。比如,老师可以跟小文解释:“宝宝园的玩具是属于大家的,如果你想先玩滑梯,就让小慧先玩娃娃。”并教他问其他正在玩滑梯的小朋友:“我可不可以和你们一起玩?”若孩子们坚持不愿意一起玩,老师也可充当计时员,指导宝宝学习轮流,一人玩一段时间。

  虽然宝宝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但只要大人耐心辅导,让孩子多经历几次成功的合作游戏,那他们心中刚刚萌芽的友谊观念会渐渐成熟,并学会体贴别人、与人合作和轮流玩具了。


宝宝的霸道分为哪两大类

宝宝的霸道分为哪两大类?妈妈网育儿知识(http://www.mama.cn/yuer/)专家为大家解答如下:

3岁前的孩子,本来就是以自我为中心。观察孩子在同侪间的互动,可以发现:孩子们虽然会一起玩,但总是你堆你的积木、我搭我的玩具,不会一起分享,各玩各的是这个年龄的行为特征。

但有些小孩子特别习钻,比如:玩玩具、拿东西、吃东西等各方面都不让步,有我最大,大家都要让着我的心态出现,就代表这位孩子可能有霸道行为的表现,爸妈要注意与观察。

2岁开始会出现的霸道行为分成以下2大类,爸妈要先仔细观察原因,才能妥善协助孩子改变自己的霸道行为。

野蛮行为1、不给我,就哭闹!

想要的东西就一定要得到,否则会想尽办法得到;从情绪控制上来看,必须顺着他的心意去做,爸妈无论如何都要答应他,否则就哭闹到底,绝不罢休。

野蛮行为2、我的不给你,你的我也要!

在玩伴或手足中霸占玩具是最明显的例子,即使自己不玩了,也不给别人玩,别人在玩,看到了又要去玩人家的,又不把自己的给其它人玩,属于总是想要掌握主权的孩子。

跟两岁内的宝宝如何讲道理

  无论多大的宝宝,他们都会时常做出让家长恼火的事情,讲道理和干脆利索的禁止,哪个更有效呢?我相信大多数家长都同意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对孩子讲道理,问题是应该在孩子多大时家长才能讲道理呢?可能有些人以为,那么小的孩子连话都不会说,跟他们讲什么道理呀,孩子肯定听不懂。还有些人理所当然地认为,“是我生的他,他的一切都得我说了算,没有什么可商量的”。

  美美会说的第一个有意义的字就是“不”(不是“妈妈”也不是“爸爸”)。从8个月大开始,她就“不不”个不停,非常明确地表示着自己对大人命令的反应。其实,这就是我们做家长的平日里对孩子说的几乎全是限制的词语,所以这是孩子把我们的话做了最好的翻刻。有段时间,我甚至以为孩子才1岁就进入了第一反抗期呢。

  的确,在小孩子有种种危险举动或行为不符合大人希望时,简单明确坚决地说“不、不行”肯定能让孩子明白而且会立竿见影。但是,这并不意味讲道理就没有必要,更不代表孩子就能完全服从。2岁以下的宝宝真的听不懂道理吗?其实不然,孩子能读懂我们的表情,能听懂赞扬和批评,能知道谁喜欢他,这些都足以证明孩子的能力超出了我们的估计。

  那么,究竟用什么样的方式,才能够让2岁以下的小宝宝听懂我们讲的道理呢?

  1.用孩子体会过的感受讲道理什么事情都是自己经历过才最能记忆深刻。美美不到1岁时,对家里的电饭煲煮饭时冒的蒸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老想伸手去触摸,任凭我们怎么解释有多烫呀多危险呀都无济于事。让她停止这个危险的举动是在冬天,她摸暖气管时被烫了一下,我告诉她这就叫“烫” (后来我摸了暖气片,真的是很烫),于是她就记住了。当她再伸手去摸锅里的蒸汽时,我就告诉她“烫,暖气烫了你,白汽也烫”,还带她走到暖气边。这时她就开始边说“烫”边后退,也就不再靠近蒸汽了。

  2.让孩子从大人的感受中懂得道理孩子其实非常善于察言观色,他们经常在大人不注意的时候观察模仿。如果大人有不高兴的情绪,他们也会琢磨这个表情的含义。美美不爱吃丝瓜(我也是刚发现的,不过尚未发现其他她不爱吃的食物),给她吃丝瓜炒鸡蛋时,她第一次吃就全吐了出来。起初我们以为是有什么籽,不过把籽全都去除了再给她吃她还是吐。我板起脸来告诉她,如果不爱吃可以告诉妈妈,这样吐得一地脏脏的,妈妈不高兴。她看了我的表情后,低着头也不高兴了,竟然抓起我的手咬我。我告诉她把妈妈咬疼了,她是明白什么是“疼”,因为孩子摔了碰了的时候我都告诉她这叫“疼”。 我问她现在妈妈疼了,怎么办呢?美美看着我,想了想,用小手轻轻地摸了摸我的手,相当于给我揉了揉,因为平时我就这样对她的。我非常感动,表扬了孩子。这个就和丝瓜联系了起来,接下来虽然她不想吃,但是也含在嘴里,看着我。最重要的是,她以后很少再咬人了。

  3.让孩子从大人的示范中明白道理行动是对语言最好的解读。孩子可能听不懂复杂的语言,但是家长的示范能使他们了解很多说教代替不了的事情。孩子在发展自我意识的时候,我知道很多家长都会不自觉地说“这是你的,不要给别人”。久而久之,孩子的确会特别保护自己的玩具以及食物,谁也不能动,包括最亲近的人。美美在这个方面就显得比较没有“心眼”。她也知道什么是自己的东西,但是在家里我们会经常和她交换物品,包括吃的也不是只给她自己吃。所以,当她在外面玩 看到别的孩子为了争夺玩具而哭泣时,她会主动把自己的玩具让给别人。美美当然也有自己物品的归属感,无非是我们不让她独占罢了。同样,如果不希望孩子登到高处危险地向下看,大人也最好不要当孩子的面站在凳子上或床上关窗户。

相关资讯:

本文Hash:63f9aaf67e2bf8b3a84748f424e6c02ff78f9a08

声明:此文由 Mik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