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孩子站立走路的注意事项

  到了宝宝学习站立和走路的时候了,家长在训练孩子站立和走路的时候,优良的训练方式对宝宝的智力开发也有益处。

  1 站立

  宝宝在经历了抬头、坐、翻身、爬行等运动发育的过程,慢慢过渡到要开始学习站立了。一般在宝宝9-10个月时就能独自站立了。站立不仅仅是运动功能的发育,同时也能促进婴儿的智力发展。

  站立训练

  两手扶站,要由易到难逐渐进行。刚开始时,可用双手支持在宝宝的腋下,让其练习站立。当宝宝两手扶站较稳时,可训练一手扶站,让宝宝一手扶站,另一只手去取玩具。

  练习独站,让宝宝背和臀部靠墙,两足跟稍离墙,双下肢稍分开站稳,然后慢慢放手,并拍手鼓励宝宝独站。

  起立练习,再双腿跪起来,呈爬姿,抓住栏杆站起来。

  2 走路

  一般来说,在宝宝学独站的时候,他就已经在学扶着东西走了。这时候,家长可以在他前方放一玩具逗引他,让他学会挪步,移动身体。当孩子具备了独站、扶走的能力后,就离会走不远了。宝宝走路有早晚,在训练过程中不要太强求。宝宝刚开始学走路时,别让他走得时间太长。学习走路的宝宝会经常跌到,这时父母应鼓励他自己爬起来,鼓励他“再来一次”。并对每一次的独走成功立即给予表扬。

  独走训练:

  *让宝宝扶着床沿或者沙发站立,家长在另一头用玩具吸引他,或者不停地重复:“宝宝勇敢,妈妈等你走过来。”

  *让宝宝与你面对面,让宝宝的双脚分别站在你的双脚背上,握住他的双手,然后你左右交替一步一步迈步向前进,带动他左右交替向前迈步。

  *可以让宝宝牵着父母双手或单手走路。或者父母面面相对蹲下,距离为伸手能相触,让孩子在这段距离内自己独立行走,然后父母再不断地加长距离。或者妈妈拿着宝宝平时最爱玩的玩具,在距他不远处逗引他走过来,等他快走近时再加长距离。

  更多精彩内容:
  十种婴儿防蚊新品让蚊子跑光光
  宝宝耳道感染如何护理
  正确抚触婴儿有利发育

训练孩子注意力的注意事项

1、刚开始训练时,可能孩子并不合作,这时切忌打骂是关键,否则他们会对训练产生厌恶情绪,导致训练无法深入进行。

2、训练内容一定要围绕着“玩”字,切忌认字、写字或课堂式教育。

3、练时间长短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年龄与特征决定,不要用成人的标准去衡量与要求小孩子。

训练宝宝走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到了宝宝要学行走的时候了,妈妈们就会让宝宝学走,但是在这之前,请妈妈们一定要掌握好训练宝宝行走的方法,并注意一些对宝宝行走不利的因素,下面就一起来看看训练宝宝行走的方法和一些注意事项:

训练宝宝行走的方法扶走法1.妈妈可以在家里设置一个小栏杆,让宝宝扶着栏杆站立。2.妈妈在不同的位置用宝宝感兴趣的玩具逗引宝宝,鼓励宝宝扶着栏杆迈步。3.等宝宝走得比较稳了,再引导他用一只手扶着床沿迈步。4.妈妈站在床的另一头叫宝宝,吸引宝宝扶着床沿向前走。(www.26lady.com)纸箱法1.找一个比较坚固的纸箱,让宝宝在收拾干净的房间里推着纸箱走。2.随着宝宝的进步,可以逐渐在纸箱里装东西,逐渐增加纸箱的重量,锻炼宝宝的腿部力量。3.训练时,妈妈和爸爸要时刻跟着宝宝。纸箱不用时,要放在宝宝接触不到的地方,以免他独自爬上箱子发生危险。

木棒法1.为宝宝准备一根小木棒,妈妈和爸爸分别拿着木棒的两头,让宝宝拿着木棒的中间位置。2.妈妈和爸爸一步步后退,引导宝宝向前走。

注:宝宝腿部的肌肉还容易疲劳,训练的时间不宜太长。每天至少做2~3次,时间控制在5~6分钟较为适宜。

训练宝宝走路时的注意事项

1.要注意时机:宝宝不能太早学走路,由于其下肢、腰背部的骨骼、肌肉发育尚不完善,无法有效支撑其身体的重量,容易形成“x”型、或“0”型腿,严重的甚至会造成疲劳性骨折。

2.要注意方法:开始的时候,妈妈和爸爸就可以帮助宝宝在柔软的沙发或者你的大腿上蹦来蹦去,以增强腿部肌肉的力量。3.要注意安全:妈妈和爸爸要尽量保证家里的设施安全,不要让宝宝一个人学走,免得小宝宝受伤。

4.要注意依赖:妈妈和爸爸不要到哪都抱着宝宝,要尽量给他提供练习走的机会,克服宝宝的依赖思想。

5.要注意衣着:即使是在寒冷的季节训练,也要尽量少给宝宝穿衣服,以免行动不便或活动出汗感冒。6.要注意时间:训练要事先定好时间,每天控制在20~30分钟为宜。

7.要注意能力:有时,宝宝可能会出现能力倒退的现象,妈妈和爸爸不要过分着急,强行对宝宝进行训练,也许等过这个阶段,宝宝行走的水平就会有一个突飞猛进的发展。8.要注意异常:在宝宝学走路时,父母可以运用一些简单的观察原则,来检测宝宝腿部发展是否出现异常。最基本的就是观察宝宝的双腿(整个下肢),看外观有无异常,比如单侧肥大、大小肢、长短脚等。一旦发现宝宝双腿皮肤的纹路出现不对称的情形,那就很可能出现了长短脚。另外,注意宝宝的髋关节在走路时是否能顺利张开、有无发出声响。如果有这种情形,很可能是有先天性的问题,比如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本文Hash:ca40a11f92965838cd8d5887df5bc5766a8ba76d

声明:此文由 lizhen002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