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宝宝分房睡有利于独立意识的培养

导读:3岁左右的宝宝应该与爸爸妈妈分房独睡了。因为这个年龄的宝宝,正是独立意识开始萌发的时期,安排宝宝分房独睡,有利于培养宝宝的独立意识,而这种独立意识不仅可以促进宝宝的自理能力。

1.分房独睡

3岁左右的宝宝应该与爸爸妈妈分房独睡了。因为这个年龄的宝宝,正是独立意识开始萌发的时期,安排宝宝分房独睡,有利于培养宝宝的独立意识,而这种独立意识不仅可以促进宝宝的自理能力,而且对宝宝将来的社会适应能力有很大好处。在育儿实践中,常常发现有些孩子已经八九岁了,还要和爸爸妈妈睡在一起,想尽办法也难以“撵”走。其原因就是没有抓住3岁这个最佳时机安排宝宝分房独睡。研究发现,宝宝到了四五岁时,就会出现男孩恋母或女孩恋父的现象,而且这个时期的恋父、恋母情结与宝宝小时候的那种单纯的依恋有所不同,不仅表现得更加依恋,而且还具有了排他性的成分。因此,如果宝宝3岁之前还没有分房独睡,等到了四五岁之后再分就比较困难了,而且年龄越大越难。

开始分房独睡时宝宝肯定不愿意甚至害怕,妈妈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先分床再分房,使宝宝有个适应过程。这个年龄的宝宝已经能够听懂很多话,妈妈应给宝宝讲明白,分房独睡不是妈妈和爸爸不爱他了,而是宝宝已经“长大”了,应该“独立”了,应该有自己的小天地了,宝宝为显示自己已经长大,心里即使不愿意独睡,但行动上还是听从妈妈的安排分房独睡。为了使宝宝尽快适应分房独睡,可以把宝宝的房间布置成一个快乐的儿童天地,比如,在墙上挂上五颜六色的图案,或者把宝宝最喜欢的玩具挂在床边等,让宝宝对自己的房间充满新鲜感。宝宝独睡时可以给宝宝一个绒毛玩具,抱着玩具睡觉对宝宝心理也是一个安慰。对迟迟难以入睡的宝宝,妈妈可以给宝宝讲个故事,或躺在宝宝身边轻轻地拍着宝宝,这样宝宝就能尽快入睡。

2.纠正不良睡眠习惯

良好的睡眠习惯能够保证睡眠质量,有利于宝宝的身心健康。在睡觉时,有些宝宝喜欢咬着被角或含着手指头睡觉,这对颌骨及牙齿的发育不利;有些宝宝睡觉时不摆弄被角、枕角、衣服就睡不着觉;还有的宝宝喜欢把头蒙在被窝里睡觉,被窝里二氧化碳浓度较大,氧气浓度相对减少,短时间之内宝宝会胸闷、憋气,还容易做恶梦,这些都是不良的睡眠习惯。对宝宝的不良睡眠习惯,妈妈应帮助宝宝加以纠正。比如,睡觉时给宝宝盖好被子,把宝宝的两只手放在被子外边,给宝宝讲个故事,或唱个摇篮曲等分散宝宝的注意力,等宝宝睡着后再离开,必要时,妈妈半夜起来观察一次宝宝是否把头蒙在被窝里了,时间一长这些不良的睡眠习惯就会纠正过来了。

3.睡好午觉

充足的睡眠是保证宝宝良好发育的基础。因为宝宝在睡眠过程中,氧和能量的消耗最少,生长激素分泌最旺盛,除了夜间的睡眠外,睡好午觉也是非常重要的。午睡正好是白天的间隙时间,既可以消除上午的疲劳,又能养精蓄锐,保证下午精力充沛。这个年龄的宝宝大多数白天只睡一次,妈妈最好把它安排在吃完中午饭这段时间。为保证宝宝能睡好午觉,要让宝宝按时起床,按时吃饭,饭后不做剧烈运动,这样宝宝饭后才会有困意,才能尽快入睡。午睡时间不要过长,一般以1~2小时为宜。如果宝宝睡的时间太长,应叫醒宝宝,以免影响午后活动和晚饭,甚至晚上的睡觉。睡好午觉可以促进宝宝的生长发育。如果宝宝睡眠不足,就会精神不振、食欲不好,会影响 常的生长发育。

宝宝几岁分房睡培养宝宝心理独立意识

导读:3岁左右正是宝宝独立意识的萌发和迅速发展时期,同时也是宝宝分房独睡的最佳时期。在适当的时机安排宝宝分房独睡,有利于培养宝宝心理上的独立意识。

3岁左右正是宝宝独立意识的萌发和迅速发展时期,同时也是宝宝分房独睡的最佳时期。在适当的时机安排宝宝分房独睡,有利于培养宝宝心理上的独立意识。

让宝宝独睡不要超过3岁

在育儿实践中,常常发现有些宝宝到了八九岁时,还要和妈妈或者爸爸一起睡,爸爸妈妈想尽办法也难以“撵”走宝宝。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原因就是没有抓住3岁左右这个最佳时机。在宝宝很小的时候,都会依恋爸爸妈妈,但到了4、5岁时,就会出现男孩恋母或女孩恋父的生理现象。因此,如果不让宝宝在3岁之前分房独睡,等到了4、5岁之后再分就比较困难了,而且年龄越大越难。所以,建议爸爸妈妈们让宝宝分房独睡不要超过3岁。

让宝宝独睡需要循序渐进的过程

可以采取先分床,再分房的方式,让宝宝慢慢适应。必要时也可以给宝宝一个能够抱着的绒毛玩具,也可以给宝宝讲故事或轻轻地拍拍宝宝进行诱导睡眠,使宝宝具有安全感之后安静入睡。同时可以把宝宝的房间布置成一个快乐的儿童天地,比如在墙上挂上五颜六色的图案,或者把宝宝最喜欢的玩具挂在床边等,让宝宝对自己的房间充满新鲜感。如果最初分房独睡时,宝宝哭闹不止,爸爸妈妈也不要心软,只要持之以恒,分房独睡的好习惯就能日益巩固。

培养1-3岁宝宝的独立意识

  宝宝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或困难。作为父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宝宝将来独立人格的树立和健康心理的建立都有积极的意义。

  1、父母应承认宝宝的独立人格。平时多和宝宝平等交谈,让宝宝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放手让宝宝去做他喜欢的、且不违反原则的事,使他充分展现自己的能力。在这些活动过程中,让宝宝逐渐意识到,他是一个有独立思想和独立能力的人,不是事事必须依赖父母的小东西。

  2、确定适当范围,支持宝宝“自己来”。凡是宝宝能自己做的事,必须支持他自己做,并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扩大“自己来”的范围。如1岁的宝宝吃饭时要自己来,便可满足其要求,不要怕他把饭洒到桌上;2岁左右的宝宝要自己洗手洗脸,自己爬楼梯、穿脱鞋子等等,均应支持,允许他自己做。这样既可锻炼宝宝动作的灵活性、准确性,又可增强宝宝自理的能力。

  3、父母要以身作则。年轻的父母,如果发生了经济问题,不要伸手找老父母要;夫妻吵架,不要赌气回家“搬兵”;不要两手空空地带宝宝去祖父母家又吃又拿。这一切都不利于对宝宝独立意识的培养。如果父母遇到困难都自己设法解决,宝宝会耳濡目染地受到良好的熏陶。

  4、让宝宝用于承认错误,承担责任。很多时候由于宝宝的粗心丢掉了玩具,或者由于动作不协调导致摔跤,家长们就会说都是自己不好,或者都是绊倒宝宝的石头不好等等,低声下气地向宝宝“道歉”。父母可能以为这样做会使亲子间关系融洽,其实不然。这容易形成亲子间既依赖又对立的关系。宝宝年龄小不懂道理,父母为讨好宝宝,把自己降低到宝宝的水平,会使宝宝从心里不尊重父母,认为一切都是父母或者外物的错,总之不是自己的错误,这样就会形成事事依赖父母、事事反抗父母、事事找借口的不良习惯。

  5、坚持让宝宝自己走路。如果路途较远,可以让宝宝中途多休息几次。不要一喊累,就心疼地抱起宝宝或者打车。这样下去,孩子自然会产生依赖心理。正确的做法是让孩子稍事休息,待体力恢复后,继续自己走。这样做才不致使宝宝一遇到困难就退缩到父母的羽翼下寻求庇护。

  6、让宝宝学会忍受适度的疼痛。宝宝在路上不小心跌倒后,有的家长往往会赶紧扶起孩子,然后心疼地问:“是不是很痛?”这种问法会使宝宝不假思索地回答:“好疼。”父母会说出诱使孩子产生依赖心理的话,反映出父母的一种心态,即一方面想严格管教宝宝,另一方面又希望宝宝撒娇或依赖父母。父母应该用“不痛吧”的问法取代“痛吗”。宝宝自然会回答:“不痛!”,父母就该及时表扬宝宝“真勇敢!”如此则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本文Hash:f68e527fa37dbda312494266d4fb181ed3279232

声明:此文由 BitettFa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