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发热的4大积极作用

小儿发热的4大积极作用

发热是小儿十分常见的一种症状,也是很让妈妈担心着急的事情,特别是骤然起病,热势很高的情况下,妈妈们更加手足无措。门诊上经常会听到妈妈问“会不会把孩子烧坏了?”、“会不会烧成肺炎?”“孩子烧得越高是不是病得越严重?”、“孩子发烧,不给孩子用抗生素行吗?”等等,其实这些都是对发热的误解。所以,正确认识发热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小儿正常体温

小儿的生理特点用中医理论说就是“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蓬勃,发育迅速”,是指小儿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其机体新陈代谢较旺盛,但脏腑的形态尚未成熟,各种生理功能尚未健全,其中包括体温调节中枢,所以小儿时期的正常体温较成人稍高,昼夜之间体温有一定的波动,并且易受环境及行为的影响。正常情况下,孩子腋下的体温为36~37℃,晨间低,下午稍高,但波动幅度不超过1℃;饭后、饮水、哭闹、衣被过厚、室温过高等均可使小儿体温暂时升高,这种体温变化不属于病理性发热。

发热的类型

临床上根据体温的高低可以将发热分为4种类型:低热<38℃;中热38~39℃;高热39~41℃;极热>41℃。但温度的高低并不能直接说明病情的严重程度,因为小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很小的刺激也会引起高热,这种高热并不代表病情严重。而且只有机体反应能力好的孩子才能出现高热。

发热的4大积极作用

1.发热是一种正常的免疫反应

发热是孩子生病的信号,但是也是机体抵御外界各种致病因子侵入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如病原微生物在人体内引起感染时,机体通过发热使新陈代谢功能增强,调动各种防御力量进行抵抗,如使血液中白细胞的数量增多,加强对病原微生物的吞噬作用,使肝脏的解毒能力增强等。

2.抑制某些致病因子的生长和致病能力

体温的升高还能抑制部分致病菌在人体内的活动能力,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说发热是人体有防御能力的表现,它有利于进一步清除病原体,战胜疾病,使身体康复。发热是正气抵御外邪,与邪气剧烈对抗的表现,只有正气足的孩子才能在外感邪气时出现发热;正气不足的孩子如中重度营养不良、体质很差的孩子生病时,不但不发热,体温反而比正常的还要低,这是因为身体抵抗力低下,对于外邪的侵犯无能为力。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发热就是孩子自身的抵抗力与入侵的病原体作激烈斗争的外在表现,往往在几次发热之后你会发现自己的宝宝没有那么容易生病了。

3.发热有时可以控制疾病

临床上经常遇到哮喘的孩子在发热时不喘,而强行退热后却出现。有的孩子在经历过几次发热后,哮喘发作及生病次数会明显减少。所以,发热有时可以用来控制疾病的发展。孩子生病时,发热是有有利的一面的,父母不必过于担忧。

4.发热是疾病的一种表现

有的家长认为,是因为孩子发热了才又生出更严重的病,其实不是这样的,是由于各种疾病导致了发热而不是发热导致了各种疾病。比如说是肺炎引起发热,而非发烧烧出了肺炎。发热本身也不会使脑筋变坏、智能变差,只有脑炎、脑膜炎等使脑组织本身破坏的疾病才能伤及智能和感官机能,而非发烧把人烧笨、烧聋了。有时,温度必须达到41.7℃时脑细胞蛋白质才会因高温变质,造成不可逆的损伤。而这种极端的高温很少伴随疾病发生,临床上唯有特殊情况引起的恶性发热才能达到如此的高温。/*分页*/.pagebox{overflow:hidden;zoom:1;font-size:12px ;font-family:"宋体",sans-serif;}.pageboxspan{float:left;margin-right:2px;overflow:hidden;text-align:center;background:#fff;}.pageboxspana{display:block;overflow:hidden;zoom:1;_float:left;}.pageboxspan.pagebox_pre_nolink{border:1px#dddsolid;width:53px;height:21px;line-height:21px;text-align:center;color:#999;cursor:default;}.pageboxspan.pagebox_pre{color:#3568b9;height:23px;}.pageboxspan.pagebox_prea,.pageboxspan.pagebox_prea:visited,.pageboxspan.pagebox_nexta,.pageboxspan.pagebox_nexta:visited{border:1px#f0c8c8solid;color:#b40202;text-decoration:none;text-align:center;width:53px;cursor:pointer;height:21px;line-height:21px;}.pageboxspan.pagebox_prea:hover,.pageboxspan.pagebox_prea:active,.pageboxspan.pagebox_nexta:hover,.pageboxspan.pagebox_nexta:active{color:#b40202;border:1px#b40202solid;}.pageboxspan.pagebox_num_nonce{padding:08px;height:23px;line-height:23px;color:#fff;cursor:default;background:#b40202;font-weight:bold;}.pageboxspan.pagebox_num{color:#b40202;height:23px;}.pageboxspan.pagebox_numa,.pageboxspan.pagebox_numa:visited{border:1px#f0c8c8solid;color:#b40202;text-decoration:none;padding:08px;cursor:pointer;height:21px;line-height:21px;}.pageboxspan.pagebox_numa:hover,.pageboxspan.pagebox_numa:active{border:1px#b40202solid;color:#b40202;}.pageboxspan.pagebox_num_ellipsis{color:#b40202;width:22px;background:none;line-height:23px;}.pageboxspan.pagebox_next_nolink{border:1px#dddsolid;width:53px;height:21px;line-height:21px;text-align:center;color:#999;cursor:default;}

小儿接种麻疹疫苗的4大副作用

什么是麻疹疫苗

麻疹疫苗的全称是冻干麻疹减毒活疫苗,用于预防麻疹疾病。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全身发疹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约90%发生在6个月至5岁的未接种过麻疹疫苗的宝宝,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末春初为多。麻疹的症状包括发热、上呼吸道炎、结膜炎、口腔粘膜斑及全身丘疹等。麻疹传染性极强,在人群密集的小学及幼儿园容易流行。麻疹疫苗初免成功,就可获得牢固的持久的免疫力。根据我国对麻疹活疫苗的免疫持久性观察,认为至少可维护8---15年以上。

麻疹疫苗注意事项

1、麻疹疫苗不能和乙肝疫苗同时接种,因抗原之间有干扰。麻疹疫苗联合免疫的问题,是计划免疫工作的重点,据观察显示,麻疹疫苗可以和大数疫苗同时接种,而不会影响每种疫苗的免疫效果。如糖丸、百白破三联、甲肝疫苗、腮腺炎疫苗、风疹疫苗、卡介苗、流脑多糖体菌苗等都可同时接种。

2、注射疫苗后两天内避免洗澡,以免感染;

3、注射后,应在接种场所休息半小时;

4、在注射麻疹疫苗前不要空腹;

5、避免剧烈活动,不吃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多喝开水。

小儿发热时的食谱制作

小儿发热时,宜选用富含优质蛋白质、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给予充足的水分、无机盐和维生素,多喝饮料,果汁水、西瓜水或绿豆汤;少食多餐,每日6~7次为宜。

常见的流质食物有:(1)牛奶:牛奶可供给孩子一定量的蛋白质,适量加些米汤可供给一些碳水化合物。(2)米汤:米汤可供给孩子碳水化合物,其水分充足,便于病儿肠胃的吸收。(3)绿豆汤:绿豆属良性,有清热解毒消暑的作用。(4)鲜果汁:在夏天,可以喝西瓜汁,它有清热解暑、止渴、利尿的作用;在秋冬季节,可以喝鲜梨汁,它有润肺、清心、止咳、化痰等作用;新鲜橘子汁,具有祛湿、化痰、清肺、通络等作用。常见的半流质食物有稀饭、蛋、烂面等。同时也可加入麦乳精、蒸发奶、奶粉等,或适当用些冷饮、冰棒、冰淇淋及新鲜的水果、蔬菜,并补充维生素C片。值得注意的是,患病急性期一般食用流质食物,在恢复期或退烧期食用半流质食物。若发烧患儿食欲不好,就不要勉强他吃东西,以免吃了以后胃部不舒服吐出来,但一定要注意补充水分。

另外,可采用以下食疗方有助于小儿退热。(1)西瓜水:西瓜瓤挤汁饮用。(2)荷叶粥:白米煮粥,粥好放荷叶微煮即食。(3)绿豆粥:绿豆25克,米15克,白糖适量,煮绿豆和白米成粥,煮好后放糖食之。(4)银花茶:银花10克,煎水加糖服。

本文Hash:8d2aafd0ec48f2053679a700a08f38c0040d3aaf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