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捂有理宝宝穿衣法则

俗话说“春捂秋冻,到老没病”,早春天气刚刚回暖,不要给把宝宝太快换春装,可以保持冬装保暖,春捂得适宜,能够让宝宝远离感冒着凉,健康成长。

0℃~5℃,羽绒外衣能驱寒

当春天的脚步缓缓而来时,气温有可能还在0℃~5℃徘徊,因此,尽管从某种意义上讲,春天已经来了,但从气候学上看,平均气温连续5天低于10℃依旧算是冬季,此时大人尚且还会觉得周围气温很低,更何况宝宝的脂肪少、末梢循环差,更容易受冻了。

穿衣选择

羽绒是天然的保暖材料,保暖能力是一般人造材料的3倍。因此,请继续给宝宝穿着冬装,不要脱掉保暖性能很强的羽绒服。

值得注意的是,为防止宝宝过敏,建议购买羽绒不易外溢的高品质产品,以防引发过敏。

5℃~10℃,棉衣棉裤可保暖

当气温回升到5℃~10℃时,算是早春,身边尽管不再是寒气逼人,却也是春寒料峭。由于宝宝自身调节能力相对较差,抵抗力不高、御寒能力较弱,一旦受寒,身体很快会发生不良反应,容易诱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喉炎、支气管炎、肺炎、婴幼儿哮喘等疾患。

穿衣选择

在这个阶段,宝宝的衣着可以以棉衣棉裤为主。过去棉服以棉花为主要填充物;现在大多为涤纶弹力绒絮片,也有些以聚乙烯塑料薄膜为填充物的,在保证保暖性的同时也更轻薄了。

10℃~15℃,毛衣绒裤不能少

当连续5天平均气温稳定超过10℃时,就算正式进入春季了。所以,当气温达到10℃~15℃时,意味着真正意义上的春天已款款走来。虽然已不再寒风瑟瑟,但宝宝还是要当心腹部、尤其是脐部受凉,否则很容易引发消化道功能紊乱。

穿衣选择

春季多风,如果不想着凉,要给宝宝穿毛衣和绒裤,这是因为人体下半部血液循环比上半部差,易受风寒侵袭。因此,“寒”多自下而生,春季宝宝穿衣应注意“下厚上薄”。

15℃~20℃,秋衣秋裤保平安

当气温上升到15℃~20℃时,美丽而短暂的春天也即将结束了。每到这个时候,雨水略多,宝宝要小心一路上升的气温可能有偶尔回落的变化。妈妈则更要注意了,要按照气温的变化及时给宝宝增减衣服。

穿衣选择

宝宝可以进一步脱去厚重的外衣,但贴身的内衣还是不可少的。最好选择全棉材质的秋衣秋裤,这样的内衣质地柔软、透气性能好,穿着在内可以有效帮宝宝抵御寒气。

当宝宝发育至1~3岁时,步态日益渐稳,运动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淘气”的势力范围随之加大,外出的频率也会增加,因此穿衣时应考虑到室内外的区别以及早晚的温差,及时增减衣物,别图省事。

重点呵护

这个阶段的宝宝活动能力增强,活动范围扩大,妈妈要根据宝宝的活动量和环境温度,及时调节衣物。例如早晚外出时,由于气温较低,可为宝宝穿着稍厚、挡风的衣服;若是中午外出,大多气温较高、风力较小,可以穿着更为轻薄一些的衣服。

鞋子·保暖“脚部”

由于足部离心脏最远,血液循环的经络最长,最容易受凉。所以,足部的保暖工作十分重要,足部温暖了,全身也会感到暖和。如果是在室内,可以在穿棉袜的同时再给宝宝加穿一双稍厚的地板袜或是防滑的家居鞋;若外出,可根据室外气候,选择棉鞋或球鞋。值得一提的是,不建议给小宝宝穿靴子,以免影响脚踝部的活动。

手套·保暖“手部”

春季外出妈妈可能会记得给宝宝戴口罩、围斗篷,却经常忽略准备一双手套。宝宝适合针织、毛绒或棉质的连指手套,因为分开的手指越少,越有助 于对手指的保温。特别提醒妈妈要将手套翻转过来,清理里面存在的细线,以免缠绕宝宝手指,影响血液循环、造成坏死。

帽子·保暖“头部”

研究显示,头部是人体散热最多的器官,在环境气温为15℃时,从头部散失的热量占人体总热量的30%;4℃时,散热量占总热量的60%。因此给宝宝戴上帽子是很好的保暖措施,除去某些衣服自带的连体帽外,最好为宝宝准备同时能保护耳朵和头部、无边无带的针织帽。

推荐

四招让宝宝脚丫暖起来

宝宝冬天出门戴什么帽子好

倒春寒宝宝穿衣原则有哪些

在倒春寒的季节里,宝宝穿衣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合理的穿衣可以更好的预防疾病。那么倒春寒宝宝穿衣原则有哪些?要如何为幼儿保暖呢?在这个时候的天气依旧较为寒冷,家长要为孩子做好保暖的工作预防感冒哦。今天,小编就来为第一次当妈妈的你介绍如何让孩子健康度过倒春寒的时间吧。

一定要给宝宝穿上贴身衣裤。有的妈妈认为,宝宝不停地动会出很多汗,如果汗液把内衣弄湿,不如不穿,只要外面穿上厚衣服就可以保暖。殊不知柔软的棉内衣不仅可以吸汗,而且还能让空气保留在皮肤周围,因此阻断了体热丢失,不易使宝宝受凉生病;而不穿贴身内衣的宝宝由于体表热量丢失得多,身上摸上去总是冰凉凉的,尤其是下半身,难怪容易感冒了。

衣要适量,防止不停出汗。如果穿得太多,宝宝一旦活动便会出汗不止,这样衣服被汗液湿透,反而由此着凉,并且也降低了身体对外界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而使抗病能力下降。由于6个月以内的宝宝因体表面积相对较大散热多,但身体产热能力却不足,所以外出寒冷时还是应该注意多穿衣。判断宝宝穿得多少是否合适,可经常摸摸他的小手和小脚,只要不冰凉就说明他们的身体是暖和的。

给宝宝一件轻薄的小棉服。既挡风又保暖,要比多穿几件厚衣服都御寒,而且活动灵巧方便。因为小棉服内层与外层中间夹着膨松的棉花,它可以吸收很多空气,由皮肤体温散发的热量先穿透棉服内层,然后渗入中层的棉花中,由多层空气吸收并且围护在皮肤四周,而棉服外层则不易让冷空气入侵,因此有着良好的保暖作用。而厚外衣挡风尚还可以,但御寒保暖则就差多了。

鼻尖:发青发白,用手一摸很凉就说明衣服穿少了。

打喷嚏:受凉的时候容易打喷嚏,宝宝偶尔打个喷嚏没有关系,如果喷嚏连天就需要增加衣服了。

手和脚的温度:摸摸宝宝的手脚,如果感觉很凉就要增加衣服。

舌头:舌头应该是淡红色的,如果宝宝的舌头很红,就说明穿多了。

舌苔:舌苔发白一般是正常的,有时提示身体有寒;发黄是热的表现,要警惕是否需减衣。

大便:干硬而臭或稀溏而臭的大便都提示有内热;稀溏不臭的大便提示有寒。妈妈可根据宝宝大便情况酌情帮宝宝增减衣服。

小便:发黄提示有热,要考虑是否穿多了;清长提示有寒,可适当增加衣服。

突然肚子疼:多是受寒,要及时给宝宝加衣。

母婴专家温馨提示:知道了倒春寒宝宝穿衣原则有哪些,所以为了更好的保证宝宝的健康,我们要注意给宝宝合理穿衣,不要穿得过多,也不要穿得太少。倒春寒的时候,妈妈要给宝宝适当增衣哦。

春捂秋冻宝宝秋季穿衣五大原则

专家强调,要遵守背暖、肚暖、足暖、头凉、心胸凉的原则。

背暖:保持背部的“适当温暖”可以预防疾病,减少感冒的发生。但不可“过暖”,否则背部出汗多,易因背湿凉而患病。家长应当经常检查幼儿背部是否出汗,温度是否过高,以便调整衣物。

肚暖:肚子是脾胃之所,保持肚暖即是保护脾胃。孩子常脾胃不足,当冷空气直接刺激腹部,孩子就会肚子痛,从而损伤脾胃功能,使脾胃不能正常、稳定地运转。所以,“肚暖”是孩子保健的重要一环,睡觉时为孩子围上肚兜,是保持肚暖的好方法。

足暖:脚部是阴阳经穴交会之处,皮肤神经末梢丰富,是对外界最为敏感的地方。孩子的手脚保持温暖,才能保证身体适应外界气候变化。

头凉: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讲,幼儿经由体表散发的热量,有1/3是由头部发散。头热容易导致心烦头晕而神昏,所以中医认为,头部最容易“上火”,孩子患病更是头先热。如果孩子保持头凉、足暖,则必定神清气爽,气血循环顺畅。

心胸凉:孩子穿着过于厚重臃肿,会压迫到胸部,影响正常的呼吸与心脏功能,穿着过厚,还容易造成心烦与内热。“肺为华盖”,肺就像两片叶子,它正常撑展,才能发挥吐故纳新的功能。

专家介绍说,新生儿离开母体后,需要逐渐适应外界寒暖的变化,自己调节体温,如果这时给孩子暖衣厚被,孩子要调节体温就要出汗,而体液过多消耗,就不能适应寒冷刺激。所以要让孩子增加户外活动,以增强适应能力。另外古人的“薄衣之法,当从秋习之”,强调了“薄衣”的习惯应从秋天开始养成,慢慢适应,到冬季再略加衣服即可。这样既锻炼了小儿的耐寒力,又不致使其受风寒。

本文Hash:5ccd2b8f04dc75120fc652956c34b079e204b329

声明:此文由 nihao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