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药三分毒?教你如何避开儿童用药雷区

儿童用药的安全问题一直都是父母们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小宝宝年纪尚小,不能明确指出身上的病症所在。在日常生活中,儿童用药仍有不少“雷区”,在用法、剂量、说明以及产品类型等多方面都存在诸多隐患。那么,究竟都有哪些用药雷区呢?下面跟随小编来了解一下最专业、最权威、最科学的小儿用药知识吧!

“颜色”雷区之——红色OTC、绿色OTC都一样

妈妈们都知道OTC代表非处方药,即不需要医生的处方,消费者可自行判断、购买、使用的药物。但是,很多妈妈不知道的是,非处方药却分为以下两类:

红色(甲类)OTC:只能在具有《药品经营许可证》配备执业药师或药师以上技术人员的社会药店,医疗机构药房零售的非处方药。

绿色(乙类)OTC:除了在社会药店和医疗机构药房外,还可在经过批准的普通零售商业企业零售的非处方,消费者可以根据说明书自行服用。

以妈妈们都知道的伊可新为例,伊可新对于促进钙吸收、增强抵抗力、促进视觉发育、参与造血功能有重要作用,对佝偻病、夜盲症、缺铁性贫血等疾病也有预防作用。是宝宝补充营养素的常规用药,伊可新的OTC标识为绿色,说明消费者可自行服用。但是,有的家长过度纠结于药品说明书上的不良反应内容,担心不良反应而擅自为孩子减少用量。事实上,伊可新属于预防用药,维生素A和D的含量较低,与中毒剂量相差甚远,只要妈妈们按照每天一粒的剂量服用,是非常安全的。宝宝的身体虽然娇嫩,但每日也会进行代谢,所以妈妈们远不用担心长期服用会过量的问题。

“词语”雷区之——咬文嚼字难分清

不宜:指某些药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单独使用或与其他药物配合时对小儿会产生不利于治疗的不良反应,不适合小儿使用。

慎用:提醒服药时需小心谨慎,即在服用后要注意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出现,如有就必须立即停止服用,如没有方可继续使用。

禁用:即禁止使用,指某些药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单独或与其他药物配伍时可产生严重不良后果,甚至影响小儿生长发育。

“用量”雷区之——成人“缩小版”用药即可

很长一段时间,儿童用药都是以按照成人用量“酌量减半”“减量”标注,按成人“缩小版”给儿童用药,这是极不科学的。儿科专家表示,儿童疾病的药物治疗比成人复杂得多,不能简单地将成人药“打折”使用。儿童时期可以分为多个阶段,如从出生至28天为新生儿期,28天至1岁为婴儿期,1岁至3岁是幼儿期,学龄前期从3岁到6岁,6岁至12岁是学龄期……

不同时期孩子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能力都不同,绝不能仅仅按照体重、年龄或体表面积来换算,儿童肝、肾的解毒和排泄以及血脑屏障功能均不成熟,对许多药物的代谢、排泄和耐受性差,儿科疾病的药物治疗比成人要复杂得多,应根据不同时期孩子特点和具体病情确定治疗方案。现如今,儿童量身定制药物问题仍亟待解决,这需要国家有关部门和儿药企业的共同努力。

“选择”雷区之——乱用药物不会酿大祸

儿科专家表示,随意拿成人药给孩子吃的父母并不少见,例如有些成人感冒药能收缩上呼吸道毛细血管,还能兴奋中枢神经,这类感冒药是治疗成人感冒的常用药,但不可以给宝宝服用。另外,现在许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孩子一生病可急坏了家长,恨不得病能立刻好,于是要求医生为孩子输液治疗。殊不知,输液和其他给药途径相比,危险系数要大得多,婴幼儿输液容易发生输液反应或引发各种脏器 伤,甚至造成终身残疾,严重者还可导致死亡。因此,家长们切不可强求医生为患儿进行输液治疗。宝宝生病后,能不用药就不用。如需用药,一定要首选儿童专用药,同时还要精准把握药量。

“情绪”雷区之——孩子生病家长焦虑万分

宝宝生病时,家长容易陷入极端状态,过于焦急关心,反反复复跑医院。以发烧为例,宝宝发热属于疾病的一种炎症反应,不必过度惊慌恐惧。一般在呼吸道感染3天后病情好转,体温逐渐恢复正常。如果孩子体温在38.5℃以上才需用退烧药,任何退烧药均需间隔4小时后使用,期间家长应持续给孩子进行物理降温。如果带着孩子反复跑医院,不仅容易导致用药过量,而且在流感高发季,更容易导致反复感染。因此,面对孩子生病,家长要保持理性的心态并遵守医嘱,不要随意增减剂量和疗程,并需时刻留意宝宝的病情变化。

总之,对于孩子用药的选择,家长一定要谨遵医嘱,切勿凭“经验主义”“祖辈经验”或者“朋友推荐”自行乱用药,不确定时一定要向医生进行咨询。

为什么说儿童用药小心避开三雷区

临床上,经常遇到家长要求医生为孩子开具治疗常见病的药物拿回家备用,这无疑给不良反应的发生埋下隐患。以下3个“雷区”最为常见,应该避免:

1.用药不准。比如在感冒初期,没有出现细菌感染时使用抗生素;有的孩子已经发生肺部感染,家长却光给孩子吃感冒药。

2.剂量不对。如果家长给3—4岁的儿童,按照婴儿期的剂量服用,就无法发挥疗效。而用到了七八岁儿童的剂量,有可能出现明显的副作用。

3.重复用药。几种作用相似的药物叠加使用,如同时服用多种感冒药、止咳药、化痰药,会引起多汗、腹泻等症状,有的会引起肝肾功能异常。

孩子身体不舒服时,家长在用药前首先要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如果出现持续高热、剧烈咳嗽、频繁呕吐、频繁腹泻、尿量减少、神志改变、食欲下降、面色改变、呼吸加快或呼吸困难、手足冰凉等情况,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其次,无论是病情较轻自行用药,还是去医院就诊,都要注意记录孩子的药物过敏情况,凡是曾经过敏的药物一律不能使用,而且就诊时要及时告知医生。

自行给孩子服药时,应根据患儿的病情、年龄、体重、个体对药物的反应等综合情况,再参考药品说明书选择药物的种类和剂量。要注意,婴幼儿、学龄儿童由于肝肾功能尚不完备,一些成人的药物不适合使用;而12岁以上儿童,肝肾功能逐渐完备,体重接近成年人的患儿,有些药物可按成人剂量服用。

孩子的药量怎么算

计算儿童用药剂量主要有4个依据:年龄、体重、体表面积和药品说明书。

按年龄计算时,1岁儿童用药剂量为成人的1/5,2岁为1/4,4岁为1/3,6岁为2/5,9岁为1/2,12—14岁为2/3,18岁时即与成人用药剂量相同。

有的孩子与同龄儿童相比,太胖或太瘦,用药时主要参考“按体重计算法”。即用药量为儿童体重(公斤)和成人体重(50或60公斤)的比值,再乘以成人用药剂量。比如体重为20公斤的孩子,用药量约为成人的1/3至2/5。

需要注意的是,药品说明书如果已明确儿童用药剂量的参考值,应以此为准。

教你如何避开胎儿致畸的雷区

近年来经医学家研究,在排除遗传、近亲结婚等原因外,现代生活中也有一些致畸因素,人们切不可等闲视之。

蜜月旅游——

据美国学者对200对蜜月旅游怀孕的夫妻调查发现,其先兆流产发生率占20%,胎儿畸形发生率为10%。原因在于,旅游劳累易患某些疾病,如感冒、风疹、腹泻等,还有酒后受孕。

营养过剩——

现代孕妇过分追求营养,如大量食用肉、鱼、巧克力和甜食,使体内儿茶酚胺水平增高,因而孕妇情绪易激动,好发脾气,其所生胎儿易发生唇裂、腭裂;多食动物肝脏,孕妇体内维生素A显著增高,可影响胎儿心脏、大脑发育。

空气污染——

现代居室的建筑与装璜材料、每日的“煎、炒、烹、炸”都在释放一些有毒有害气体(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浮尘、焦油等),孕妇吸入后,可干扰胎儿正常发育,容易生出有缺陷的婴儿,在妊娠早期影响更大。

本文Hash:a8bcf078f0436c677726e67d00b66f822d838cda

声明:此文由 一正一邪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