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骨折原因有三种情况小心其带来的危害

小孩子的骨骼正处于生长的黄金阶段,这个时候如果出现了小儿骨折的情况,对孩子的成长发育极为不利,严重的情况还可能会引起骨骼发育畸形,对孩子的影响很大,那么,您知道生活中导致小儿骨折的原因都有哪些吗?

发生骨折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三种情况:

1、直接暴力

暴力直接作用于骨骼某一部位而致该部骨折,则往往使受伤部位发生骨折,常伴有不同程度软组织破坏。如车轮撞击小腿,于撞击处发生胫腓骨骨干骨折。

2、间接暴力

间接暴力作用时通过纵向传导、杠杆作用或扭转作用使远处发生骨折,如从高处跌下足部着地时,躯干因重力关系急剧向前屈曲,胸腰脊柱交界处椎体受折刀力的作用而发生压缩性骨折(传导作用)。

3、积累性劳损

长期、反复、轻微的直接或间接损伤可致使肢体某一特定部位骨折,如远距离行军易致第二、三跖骨?及腓骨下1/3骨干骨折。

小儿骨折要及时的治疗,否则会有危害存在,小儿骨折后会引起的并发症:

在早期和晚期都会出现,早期的并发症是和骨折相伴随的,主要有骨折引起的全身和局部损害如休克、感染、创伤后急性呼吸衰竭、脂肪栓塞综合征或合并颅脑、内脏、血管及神经等的损伤,这些并发症均和损伤的部位和程度有关,需要到医院进行及时的处理。骨折早期还有一种并发症叫做缺血性挛缩,这种并发症如不及时的发现相处理会造成肢体缺血性坏死。

缺血性挛缩多发生于肘部附近的骨折特别是儿童肱骨原上骨折,前留或小腿部位的骨折,肿胀严重者或对这些骨折进行石膏、夹板固定后也容易发牛该并发症发小的原因是血管的受压和痉挛。最重要的预防力法是巡火石膏、夹板或绷带包扎道紧,同时要注意抬高患肢消除肿胀,并要严密观察。

这种并发症的主要临床表现有肢体局部出现持续性不能缓解的疼痛,皮肤苍白、紫绀、发凉,肢体末端脉搏摸不清,手指或足趾感觉庶木或感觉减退,活动陈碍或活动后疼痛加剧等。严重者还会出现典型的畸形,在上肢主要表现为爪形手,在下肢主要表现为足厂垂(马蹄足)。

小儿骨折的治疗方法:

1、如有皮肤伤口及出血者,要清除可见的污物,然后用干净的棉花或毛巾等加压扎。

2、四肢开放性骨折(骨折断端经伤口暴露出来)有出血时,不能滥用绳索或电线捆扎肢休。可用宽布条、橡皮胶管在伤口的上方捆扎。捆扎不要太紧,以不出血为度,并且要隔1小时放松l-2分钟。上肢捆扎止血带应在上臂的上1/3处,以避免损伤桡神经。

3、上肢骨折可用木板或木根、硬纸板进行固定,然后用绷带或绳索悬吊于脖子上。下肢骨折可用木板或木根捆扎固定,也可将双下肢捆绑在一起以达固定目的。注意:若孩子年龄太小,最好不要固定,让其自然下垂,及时送往医院救治。

4、骨盆骨折,用宽布条扎住骨盆,病人仰卧,膝关节半屈位,膝下垫一枕头或衣物,以稳定身体,减少晃动。

小儿碘缺乏的四大因素会带来哪些惊人危害

碘元素对人体的正常运转非常的重要,缺少碘元素就会对身体产生危害,而专家也经常建议我们适当健康的去补碘,比如吃海产品,而大家可能不知道引起碘缺乏的原因是什么,现在我们就跟大家介绍一下这个问题。

碘缺乏病形成的主要因素有:

自然地理因素

第四纪冰川期溶解的冰层将地球表层的碘冲刷到海洋,这可能是大部分地甲病流行区缺碘的原因。此外,土壤中碘含量和当地岩石与土壤的性质有关。地甲病区常见于以石灰石、白垩土、砂土、灰化土及泥炭土为土壤主要成分的地带(因含碘少,空隙大,碘易随水流失),在岩浆地带或以黑土、红色土及含大量胶体颗粒和有机物的粟色土壤为主要成分的地带少见,泥炭土中含碘虽多,但碘和土壤牢固地结合在一起,植物不能吸收,因而这些地带也流行地甲病。

膳食因素

(1)人体碘的供给有近60%来自植物性食品,如土壤中缺碘可影响植物性食品的含碘量;(2)低蛋白、低热量可使血清中T3、T4、血浆PBI降低,血清促甲状腺素(TSH)升高,促使酷氨酸分泌减少,降低碘的有机化;(3)低蛋白、高碳水化物可影响甲状腺对碘的吸收和利用;(4)食物中的硫氰酸盐(如木薯、玉米、高粱、小米、黄豆、花生、豌豆、生姜、杏仁都含有硫氰酸盐),在胃肠道可逆转化成SCN-,可竞争性地抑制碘离子向甲状腺的输送,使碘排出增多。(5)蔬菜如甘蓝、卷心菜、芜青、大头菜、芸苔、芥菜等含硫葡萄糖苷的水解产物,可抑制碘的有机化过程;(6)食物中的钙可妨碍碘的吸收,抑制甲状腺素的合成,加速碘的排泄。

饮水因素水碘含量与甲状腺肿的发病率有关

例如:陕西省7个地区饮水含碘量与甲状腺肿发病关系(1)蒲城:饮水平均含碘量(ug/L)14.83(0.1~40);甲状腺肿发病率(%)0.13;(2)西安:饮水平均含碘量(ug/L)16.51(4.6~46);甲状腺肿发病率(%)0.25;(3)宝鸡:3.98(2.0~5.8);甲状腺肿发病率(%)3.35;(4)蓝田:饮水平均含碘量(ug/L)3.24(1.25~8.7);甲状腺肿发病率(%)22.97;(5)石泉:饮水平均含碘量(ug/L)1.18(0.1~2.0);甲状腺肿发病率(%)19.42;(6)维南:饮水平均含碘量(ug/L)0.83(0.45~1.2);甲状腺肿发病率(%)重病区;7。商县:饮水平均含碘量(ug/L)0.48(0.2~0.75);甲状腺肿发病率(%)重病区;

其他

药物因素硫脲类抗甲状腺药物抑制碘的有机化和偶联过程;治疗精神病的碳酸锂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他巴唑、雷锁辛、洋地黄、四环素类药物均有一定的致甲状腺肿作用。

碘缺乏对于现在的人来说,是一种不太可能出现的疾病,因为现在的食用盐还有我们平时的饮食上碘元素含量还是非常高的,比如很多的家庭现在每一餐都含有海鱼或者是海产品,而碘缺乏对儿童的健康损害是很大的,具体的危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缺碘程度,持续时间、年龄,以及个体对缺碘的反应不同,出现不同的表现,如胎儿期可有流产、死产、先天畸形、克汀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甲低)等;新生儿期可表现甲状腺肿、甲低、克汀病;儿童和青春期表现甲低、甲状腺肿、智力体格发育障碍,成人期可有甲状腺肿、甲低、智力障碍等。

碘缺乏可以造成人体的不同程度损伤,由于地方性甲状腺肿及地方性克汀病是两种最明显的表现,碘缺乏对人类最大的危害是造成下一代不同程度的脑和智力发育障碍。地方性甲状腺肿表现不同程度甲状腺肿大,有点可大如儿头,可出现不同程度压迫症状,如呼吸和吞咽困 ,声音嘶哑等。

地方性克汀病多出现在严重的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严重区,突出表现为智力落后,克汀病面容(头大、面方、眼裂水平状、眼距宽、鼻梁塌陷、唇厚、舌外伸状、表情呆滞等),并可有斜视、聋哑及运动功能障碍,体格矮小,甲状腺可轻度程度肿大,性发育落后。

在发现孩子身上出现了碘缺乏的症状后,家长就要积极的带其进行治疗,碘缺乏的治疗方法有:

①口服小剂量碘化物,简便而有效,尤其对较早期患者。口服碘化钾片(含碘1mg),每2―3日服一片,直至甲状腺肿消退,或口服1%碘化钾溶液,每日6滴,连服3个月为一疗程。或口服复方碘溶液(lugol液)。每日1―2滴,连服2―3周为一疗程,休息4―6周后再服,可持续半年。

②口服甲状腺制剂能反馈性抑制脑垂体分泌TSH,因而使甲状腺缩小。口服于甲状腺片,每日60―180mg(由小剂量而逐渐增加剂量,如出现心慌、心动过速、多汗、烦躁等为过量所致甲亢症状,应即减量或暂停),连服20―30d为一疗程,休息20―30d可再服。或口服甲状腺激素,I-T4100μg每日一次,或I-T4与I-T3(5:1)的混合制剂100μg每日一次。口服药物均以早晨空腹一次服下,吸收效果较好。

③肌注碘化油,因口服简便有效,一般不必注射。

④手术治疗适用于巨大甲状腺肿伴压迫症状、结节性肿大而有癌肿可疑、异位甲状腺引起症状者等。

⑤中医中药治疗,应用海带、海藻、昆布等含碘药物。

子宫内翻的原因 产妇分娩时应小心这5种情况


1

产程影响

产妇在助产过程中发生强拉附着子宫底部的胎盘脐带情况,在强拉脐带时,脐带就容易从胎盘上断裂,同时在子宫松弛的情况下子宫容易发生内翻。

2

脐带因素

如果胎儿的脐带相对较短或者出现脐带缠绕的情况,在分娩时,过度牵拉脐带也会造成子宫内翻。

3

产妇身体因素

部分产妇由于子宫发育不良或产妇比较虚,在产程中因咳嗽等身体激动过大的情况下用力屏气,腹压上升,造成子宫内翻。一些患有妊娠合并高血压的产妇,在使用硫酸镁的情况下,也可造成子宫松弛而发生子宫内翻。妊部分植入性胎盘也会促使子宫内翻。

4

产妇站立分娩

站立分娩时,由于胎儿体重相对较大,容易牵拉脐带,造成子宫内翻。


12

本文Hash:5d2d8f7514017d14e15e357762a183534863ec3a

声明:此文由 一正一邪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