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烦恼:改造家中小魔王

“妈妈,妈妈!快看,我是孙悟空!”3岁的男孩宝儿身上披着静仪的大纱巾,脸上涂抹得红一块、青一块,学着猴子挥舞起厨房的擀面杖,正“张牙舞爪”冲到客厅里,装作是孙悟空的样子表演给大家看,结果把静仪请来的客人们逗得前仰后合。

静仪定睛一看,不由得心疼起来:她那条意大利进口的真丝纱巾被宝儿打了死结,挂在脖子后面,不知怎么的还裂了一道口子,彻底报废了;从宝儿脸上的颜色来看,遭殃的还有静仪最新买的CD口红和彩妆,连擀面杖上都被涂了金黄色的炫彩眼影。宝儿这次“人来疯”表演很成功,换来客人们的哄堂大笑,他们开心地摸摸宝儿的头说:“静仪,你这宝贝儿子可是个小美猴王呀!”

只可惜静仪那一套价格不菲的道具,就此打了水漂。

在客人面前,静仪强忍着怒火没有批评宝儿。客人走了,她顾不得收拾房间,只想立刻拎出这个混蛋小魔王来算账。疯够了的宝儿已经在沙发上酣睡过去,CD的彩妆效果被他蹭得满沙发都是。不行!宝儿这样的胡闹实在让她难以忍受了!静仪正要伸手把宝儿从猴王的美梦中惊醒,老公连忙把她拉到一边:“算了,他这又不是第一次胡闹了,上次不是还把我的诺基亚扔进鱼缸里了吗,我要打他,你不也死活拦着?还是想想,怎么能让你儿子听话才是正道理……”

类似的恶作剧还有很多,比如把手指头肆无忌惮地伸向电脑桌下的插线板;比如1岁半时把香蕉硬是塞进了放像机的进带口……他的好奇心永远让静仪难以招架。最可怕的是他事先从不问静仪:“妈妈这是什么啊?这个好玩吗?”他从来都自作主张地开拓自己的新世界。

宝宝生来就是为了“捣乱”的

宝儿哪有什么成长的烦恼?烦恼都让静仪和她老公吞下去了。

在3岁以前,宝儿犯下的错误被大人称之为“捣乱”,对宝儿来说,捣乱只是他探索世界的一种方法和手段。要知道,刚学会跑的小家伙可不会老老实实地呆在一个地方不动的。宝儿“损毁公物”的本领绝对是天性使然,但他的本意绝无半点恶毒成分。所以,如果这时候静仪对宝儿愤怒地呵斥几句,往往会令他不知所措:“妈妈怎么了?她为什么又生气了?”

从8个月大的时候开始,孩子就开始对他身边的东西感兴趣了,他什么都想知道,只要他能四肢并用爬远一点,他就要不停地了解周围的世界,而不会安静地坐在摇篮里望天。对宝儿来说,这个阶段是世界最丰富多彩的时候,对静仪来说,却是最闹心的开始,只要有一秒钟没看住他,那天下就要大乱了。

预防措施胜过担心和补救

减少“捣乱”的最好办法就是做足预防的功夫——

1.看住宝宝,起码也要尽量减少他不在大人视线里活动的时间,这是避免宝宝“捣乱”的最稳妥的办法。大人还要不时地给他一点正确的引导。但大人必须清楚,目不转睛地看着他不足以抵消他脑海里的种种古怪念头,3秒钟没照顾到他,他就可能把筷子插进电源插孔里。

2.要用清楚明白的语言来拒绝他的古怪举动:“不行,宝儿,你不能靠近插座和水龙头!”这也是预防的一部分。当然这些话就要多重复才能起到作用,只说一两次,宝宝绝不会把它记在心上。

3.亲自尝试。假如大人不想看到宝宝乱摁微波炉的操作按钮,那就趁早演示给宝宝,让他看你是怎么操作微波炉的,并且在你监护之下让他亲自摁一摁“启动”的按钮。他摁个十次八次以后,微波炉就不再是他的兴趣所在了,你看他还对什么感兴趣,就带他认识什么去吧。

4.带着宝宝多熟悉熟悉他们的生活,特别是常用的、常见的、贵 的、脆弱的东西,经常让他主动地看看,接触一下,他就不会用自己的方法去认识它了,至少,宝儿的“捣乱”会少一点。

给禁令留一条出路

给宝宝制定了各种禁令,当然能有效地阻止他的愚蠢行为,但是别忘了给宝宝留一个出口,他们可是有反抗意识的。不要用死路一条的态度禁止他做什么事情。

假设他喜欢在雪白的墙纸上涂鸦,可以这样告诉他:“不,我不允许你在墙上乱画。如果你喜欢画,我可以给墙贴上一层纸,你往纸上画好了。”这样你转身以后才能放心,他要画在纸上而不是墙上。

你可以禁止宝宝去动你书架上的书,如果你同时给他一个属于宝宝自己的小书架和若干画册的话,他会很乐意照顾自己的小天地,而不再去骚扰大人的领地。

有的宝宝兴趣是喜欢把酒柜里的玻璃杯全搬出来,一个一个地摆弄。为了预防可能出现的危险,妈妈可以跟他讲道理:“这些漂亮的杯子躺在地上多难过呀,他们只喜欢站在酒柜里被客人们欣赏,而且喝酒的时候还可以互相碰杯,你愿意不愿意照顾他们呢?让他们回自己的家吧!抽屉里的各种东西是不是也都回家了?天晚了,他们也要休息了……”这样,宝宝才能记住玻璃杯是用来做什么的,就不再去动它们了。而且还可以鼓励宝宝负担起一个责任:看住玻璃杯,喝酒以外的时间不让它离开酒柜。

有一点,大人要记得,3岁前宝宝们各种“捣乱”的行为并不是在“捣乱”,他们是在用自己的方法认识世界。大人要采取适可而止的态度,没有什么危害的事情就听之任之吧,而且还要适当地鼓励宝宝。宝宝在童年时这样经常性地主动认识世界,对他的成长绝对是益大于弊,童年时比较爱“捣乱”的孩子往往更勇敢,好奇心更强,想象力比别的孩子要更多,如果大人只知道禁止宝宝做一切事情的话,那么同时也在扼杀他的学习和探索精神。如果他什么都听大人的,什么都不去动、不感兴趣的话,可能一个小爱迪生就这样被大人给毁灭了!

根据年龄的不同,妈咪应对小魔王的方法也不尽相同,但大致要遵守以下要点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8到18个月:被强制呆在襁褓里的日子终于结束了。宝宝可以用自己的手脚走得更远一些。由于宝宝太无知了,所以这个时候他犯的错误再大,大人也知道不是他的错误。想阻止他继续犯错误的话,要用清楚明白的“不行”来表达大人的想法,拒绝的语言要干脆,但态度不要严厉或凶狠,用不着给他解释为什么不行,宝宝还无法理解前因后果的逻辑关系,而且别指望你只说一次他就永远记得,看见“捣乱”的苗头,你就明明白白地对他说:不行!话说多了,宝宝才记得住。从宝宝能四处走动开始,大人一定要严格禁止他把手伸向“两个黑洞”——电源插座。

18个月到3岁:宝宝正忙不迭地证明自己的独立。他每天的日常举动往往是在模仿大人。所以只要有可能,大人就要给他演示一番,让他看明白你是怎么做的,他才能学好学准。当然,必要的时候,你要能容忍他打碎几个碟子或者水淹厨房。他不会总这样笨拙无知的!大人要做的就是培养他的自信心。宝宝也经常会越权行动,你越是禁止他做的事情他可能越感兴趣。所以,最好只把重要的东西从宝宝的世界里隔离开来,这样会避免与宝宝就“势力范围”讨价还价。如果一旦他做得过分的话,大人必须立刻给他点颜色看看,呵斥他,或者小小地来点惩罚。

3岁以后:宝宝已经有语言能力了,他要进幼儿园学习集体生活,并且在脑海里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他也开始懂得 原因和结果的关系,但这还不足以让他随心所欲地尝试某些一贯被禁止的事情,诸如动火、用电……当然,在人多的时候,像宝儿这样人来疯的小家伙会很积极地模仿他的英雄偶像,诸如忍者神龟、美猴王、超人……模仿的代价也是有危险的,毕竟虚拟的主角无法在现实生活中也出神入化,所以要提醒宝宝们,上天入地、飞檐走壁都不是真的!

文/木多

(编辑:苏春平)

中国小孩儿成长的烦恼都是啥?

如今做了爸爸妈妈的人,对《成长的烦恼》应当不陌生。如今为人父母,你可知道现在的孩子有什么成长的烦恼吗?中国的小孩儿,烦恼也和外国的孩子不一样。小编带你看看他们的烦心事儿TOP5:

家庭不和严重影响宝宝的心理健康

中国的父母基本都苦口婆心、望子成龙,中国的孩子从小背负的精神压力远远大于其他国家。其中,有5个烦恼事情,是中国孩子身上出现的最多的,可是很多家长都认为没什么大不了的,自己曾经也是这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殊不知现在的孩子由于生活环境变了,其心境也有所不同。

1、家庭不和

大人不懂得谦让,经常互相责怪。其实,无论是父母吵架,还是父母和老人不和,对于孩子来讲都是心理上的电闪雷鸣、雨雪交加,但苦于自己年龄尚小,无能为力,只好躲在角落里暗自抽泣。

和谐的家庭气氛对于孩子的成长,就像充足的阳光和水分。父母的关系就是孩子的天气,孩子的心灵还很稚嫩,恶劣的天气不仅妨碍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往往还会留下终生的心理阴影。构建温馨、互爱的家庭,是父母对孩子应尽的责任。

过分指责孩子只会适得其反

2、父母品行

老师刚讲了语言美,回家就听到大人骂街;课堂上刚受了公德教育,爸妈就乱扔垃圾、捡钱不交公。

文明的进步,使孩子在公德和修养方面起点比父母高,那就让我们放下家长的架子,向孩子学习吧,这是时代发展的结果和趋势,没什么不好意思的,事实上,我们需要向孩子学习的还多着呢。

3、爸妈不陪自己玩

童年的孩子最喜欢一家人在一起游戏,遗憾的是,这样的机会并不多。大人们有自己的世界和娱乐方式,在中国,陪孩子玩历来被认为可有可无。

多陪陪孩子,多和孩子在一起游戏,看着孩子一天天变化、长大,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呀,等孩子进入了青春期或者年龄更大些,这样的机会就少了,还是趁现在多多享受天赐的快乐吧。爸爸们可别认为和老婆孩子在一起没面子,这是封建大男子主义的糟粕,文明程度越高的社会和阶层,越重视和家人的相处。

留孩子一片净土

4、不容申辩

没有申诉的机会,若执意申辩,就被视为顶嘴犯上,必遭严惩。

这是封建家长制的典型表现,是平等、民主精神的反面,害莫大焉!试想,假如孩子已经习惯了适应不公,假如孩子除了寻求许可就再也没有什么自己的主意,我们挚爱的孩子将如何面对他们的生活呢?培养一个理性并敢于发表自己意见的孩子远比保住大人的面子重要。

5、父母的不良嗜好或习惯

烟雾缭绕、酒气熏天、麻将声声,不良习惯的另一面就是不良性格,大人酒喝多了,麻将输了,最后遭殃的却是自己。

不良嗜好,不仅带给家人烦恼,更重要的是对自己的身体危害极大。不管那个习惯持续了多少年,还是咬咬牙戒了吧,没有改不了的习惯,只有不想改的人!

小编总结:你给一个什么样的环境给孩子,孩子就成长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不要抱怨孩子的不好,要先审视自己--作为父母,有没有给孩子一个良好的环境,解除孩子的各种烦恼和忧心。是你,决定孩子的成长。

如何改造家中“小磨蹭”

穿衣、吃饭、收放玩具,孩子总是拖拖拉拉、磨磨蹭蹭。特别是早晨,常常因为孩子的磨蹭,误了上班时间。即使你发脾气,他还是慢条斯理、不慌不忙的样子。这是怎么回事呢?

天生慢性子

有一种气质类型的孩子,好像天生就是慢条斯理的,做什么事都快不起来。这种孩子经常会边做事边思考,所以行动上显得比较慢。

怎么办?耐心是最好的办法。你要接受孩子这一特点,为他营造一种宽松的环境。比如,孩子因为考虑得比较周全而行动慢,你首先要表扬他做事漂亮,然后再提醒他可以再做得快一些,那样会更好。千万不要讽刺孩子。有时,大人急了会出言不逊:“你怎么这么慢,像个大肉虫!”这样的话会让孩子失去自信。

动作不熟练

有的孩子动手能力不强,缺乏必要的操作技巧,他只有慢慢做,才有可能做好。特别是在学习一种新技能时,由于没有经验,不熟练,所以很难快起来。

怎么办?平时尽量让孩子做自己能做的事,让他有机会动手操作,不要什么事都替他做。还要耐心教孩子基本的做事技巧。比如穿衣服、穿鞋子,你可以教他怎样穿速度更快,然后再让他自己练习。熟能生巧嘛!你可以通过游戏,提高孩子做事的速度。比如,和孩子进行穿衣比赛。孩子都有好胜心,为了赢你,他会加快速度的。为了鼓励他,你不妨给他一点小小的物质奖励,提高他的积极性。

没有时间概念

有些孩子的时间观念不强,不能很好地理解一件事和另一件事之间的先后顺序,他也不知道磨蹭有什么不好。

怎么办?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计划和规则。你可以告诉孩子每天要做多少事,每个时间段完成什么任务。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去做,然后你检查他完成得怎么样。可以和孩子商量,以他喜欢的方式记录每天完成事情的件数和时间,当他完成的件数增加或需要的时间减少了,你就及时表扬或奖励他。

他想依赖你

有时,你觉得孩子做事慢或做得不好,催得烦了,一着急,你就会帮他。时间一长,孩子就会事事依赖你,反正我不做或做得慢,爸爸妈妈就会帮我做好的。其实,很多孩子在爸爸妈妈不在跟前的时候,动作反而会更快。

怎么办?还是那句话:不要替他做。要是你担心早晨上班迟到,不妨早点起床,多留出一点时间给孩子就是了。其实,孩子也并不是做每件事都很慢。比如,当他听说爸爸要带自己去游乐园玩时,就会动作麻利地刷牙、洗脸、吃早饭,可能还会催着爸爸“快点、快点”。你不妨找找孩子类似的兴趣点,让他学会做事快起来,逐渐让他巩固这种行为。

本文Hash:080d9230796227d1c8e4f7d6e0581cf7893d343e

声明:此文由 BitettFa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