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利于孩子成长的亲子游戏

一.亲子身体锻炼的几个项目

1、让孩子在模仿活动中锻炼身体。模仿小鸟飞、小鸭走、小兔跳、小马跑等;也可模仿穿衣服、穿裤子、刷牙、洗脸等生活动作;还可模仿一些成人的动作如打车汽、抬东西走等。这些动作来源于生活,形象生动,孩子愿意接受,可以达到很好的锻炼目的。

2、父母和孩子一起做小游戏。如二人三足走、听指挥做动作等,孩子在这些游戏感觉有趣、愉快,从而促进了大肌肉的锻炼。

3、与孩子共同制作一些小玩具。如沙包、软飞盘、降落伞等,这样利于孩子手臂及身体的活动。

二.锻炼手指的小游戏

张开小小手

孩子四五个月的时候父母可以教宝宝拿玩具,然后让宝宝张开手把玩具给父母。在反复的游戏中,锻炼孩子小肌肉的动作,使宝宝的手变得更灵活。

虫虫、虫虫飞

孩子会坐了以后,妈妈用自己的双手分别握着宝宝的双手,用食指和拇指抓住宝宝的食指,教他食指尖对拢又分开,一边做动作一边说:“虫虫、虫虫飞”。

折手帕

父母可以用干净的手绢和宝宝一起做游戏。父母先把手绢折成各种各样的形状,让宝宝观察。然后父母可以用手绢折成小玩意给宝宝玩。宝宝在开心的游戏中会模仿大人的动作,自己折手绢。这个游戏既锻炼了宝宝小手指,也让宝宝认识了各种形状。

三.锻炼大肌肉的游戏

拉大锯

目的:1、加强对宝宝腰背肌的锻炼

2、培养愉快的的亲子感情

背背驮驮

目的:1、锻炼孩子的手臂力量,腰部力量

2、促进亲子之间的感情

玩法:家长与孩子背靠着背,手臂挽着手臂,开始玩背背驮驮的游戏。家长弯腰背起孩子,接着孩子弯腰背背家长。边背边有节奏的说:“背背驮驮”。

揪尾巴

目的:1、促进孩子大肌肉的发展

2、锻炼孩子躲闪的能力

玩法:1、将彩色皱纹纸的三分之一塞进彼此的裤腰里,其余的部分拖在外面当“尾巴”。

2、家长和孩子保持一定的距离,面对面站好,同时数“一,二,三”,然后开始挪动,互相想办法揪对方的“尾巴”,同时还不能让对方揪住自己的尾巴。

开飞机

目的:训练孩子身体的平衡能力和腰部的力量。

玩法:爸爸双手夹住孩子的胳肢窝,把孩子举起。孩子用双腿夹紧爸爸的腰部,身体前倾,同时两臂侧平举,作成机翼状。

爸爸转动身体,与孩子一起说儿歌,念完最后一句,把孩子送到妈妈的怀里。

儿歌:我是一架小飞机,

张开翅膀飞呀飞,

围着妈妈转三圈,

落在妈妈怀抱里。”

亲子游戏在孩子成长发展中具有的意义

亲子游戏在孩子成长发展中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亲自教育及亲子关系,对宝宝今后长大成人后的性格,习惯,情商智商的发育都会产生影响,所以请各位家长一定要认真看这篇文章,并且多抽出时间来陪伴孩子成长。

著名儿童教育专家陈帼眉教授说过:家长对小孩子的教育,第一是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第二就是跟孩子做亲子游戏。现在很多人都开始重视亲子游戏,这是非常好的现象,但社会上对亲子游戏的认识也存在误区。

从广义上讲,家长和孩子之间相互配合交流的活动都可以看作是亲子游戏,而科学的亲子游戏应该具备以下特点:

1.能够启发孩子的智慧。这就要求游戏活动既能够利用和发挥孩子现有的能力,又能够引导和发展他们新的能力。

2.家长要能和孩子平等地参与到游戏当中。做亲子游戏不是上课,家长不能高高在上指手画脚,而应当是游戏的参与者,并且跟孩子处于平等的地位。

3.游戏的形式应该注重相互配合,家长能自然而然地引发孩子智能的发展。设计的游戏应让宝宝主动寻求家长的配合,这样家长就能顺理成章地教给宝宝一些知识和技巧。

4.游戏的整个过程要能够给孩子和家长双方都带来乐趣。要让孩子在游戏中体会到创造和成功的快乐,而家长则能够体会到亲子交流的幸福。只有特定的亲子游戏才适合于进行比赛,家长应学会更多的游戏,并将具有特定功能的亲子游戏同日常的育儿生活相互交融起来,这样就可以在丰富而快乐的育儿生活中,使宝宝的潜能不断地开发出来。

亲子游戏在孩子成长发展中具有的意义

1.积累了感觉印象,有助于认知能力的发展;

2.体验了初步的交往关系,有助于社会性关系的发展;

3.联结了亲子之间的情感联系,有助于个性的完善和发展。

亲子游戏不仅有益于亲子之间的感情交流,密切亲子关系,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而且对于儿童的实物游戏和伙伴游戏也具有重要的促进和影响作用。儿童在亲子游戏中获得的对待物体的态度、方式方法以及人际交往的态度、方法会迁移到儿童的实物游戏和伙伴游戏中去。反过来,儿童在实物游戏和伙伴游戏中获得的经验又会进一步丰富亲子游戏的内容。

传统亲子游戏和电子早教比哪种方式更有利孩子成长

传统的亲子游戏包括拨浪鼓、丢手绢等等,而如今电子早教,通过如电脑、手机等方式。这两种早教方式,哪种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过去的宝宝,大多是摇着拨浪鼓牙牙学语,玩着丢手绢游戏蹒跚学步;如今,随着电子产品深入人们的生活,许多潮爸潮妈热衷于从网上下载早教软件、早教游戏,并用电脑、手机、电子书等工具教宝宝说话和行动,既省心又省力。哪种方式的早教更有利于孩子成长呢?

昨日,这样一位潮妈尝到了苦果——1岁的女儿不仅成了近视眼,还变得不爱跟人交流。医生介绍,“电子早教”现象令人忧虑,容易导致孩子社交障碍和视力问题。

“游戏迷”妈妈用电脑教宝宝

削水果、弹钢琴、打地鼠……张女士的电脑上安装了20多款游戏,她不仅自己玩,还特别热衷让刚满一岁的女儿在电脑上用游戏软件弹钢琴,女儿玩得不亦乐乎,渐渐地养成了习惯,每天都要让家长抱着玩一会,有时能在电脑前能坐一个多小时。

张女士发现,女儿玩游戏的时候注意力特别集中,不哭不闹,异常乖巧,“这样既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得到了乐趣,还能学知识,何乐而不为?”抱着这样的想法,张女士把电脑当做教育宝宝的工具,除了让女儿玩游戏,还下载了学画画、看图识字等幼儿早教软件,教女儿跟着电脑学习。

最近,张女士发现原本活泼好动的女儿变得过分安静了,不喜欢跟家人一起玩,只喜欢呆在电脑前,而且女儿经常揉眼睛,看电脑屏幕总是凑得很近。昨日,张女士带着女儿去武汉市儿童医院检查,结果发现孩子已经有假性近视,而且交流能力跟半年前相比不进反退。

医生建议父母以言传身教为主

记者在网上搜索“早教软件”,可以找到上百个下载链接。在应用程序商店APPStore教育类软件销售排行榜前12名之中,幼儿教育类软件占了近一半。

记者发现,这些软件大多收录各种拼音学习、成语故事、经典儿歌等,用图像、文字、动画等形式引导宝宝学习。甚至一些在成人间流行的电子游戏也推出“早教版”、“幼儿版”,吸引家长用于教育宝宝。

这类“电子早教”方式引起了医生的忧虑。武汉市儿童医院眼科主任李世莲介绍,孩子长时间对着电子屏幕,很容易引起近视。另外很多宝宝玩游戏上瘾,影响了他们正常交流能力的发展,严重的将来可能导致社交障碍。

李世莲建议,在宝宝早教中,电子产品可以作为一种辅助工具,但绝对不能替代父母的言传身教。父母多跟宝宝交流,多带他们做传统的亲子游戏,效果比“电子早教”更好,而且有利于宝宝身心健康发育。

本文Hash:af3bcfa63e7b61b2e40fd54da4abca5dce7df0ca

声明:此文由 区块大康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